“陳大哥,吳大人真的要我們迎擊明軍?”費千戶喝了一口酒道。
“是的,吳大人就是這麼親口跟我說的。”陳孝閔一臉漠然地答道,手裡的酒杯端了許久還懸在空中。
“孃的,吳大人又不知道海津諸軍的情況,就憑這些爛豆子也想迎擊明軍,送死還差不多。”費千戶忿忿地說道。素離不花去職,陳孝閔接手諸軍後便任命費千戶爲總管糧草供給的千戶,這小子雖然貪生拍死,但是在處理這些事上還算圓滑穩妥,再說又是信得過的人。陳孝閔忙於整頓軍隊,挑選精銳,沒有時間去管那些雜事,正需要一個親信在身邊幫忙。
看到陳孝閔不答話,費千戶繼續牢騷著:“這些兵馬中最精銳的不過那七千騎兵,可是這些人都是些大爺,陳大哥,你如何指揮的動?”
陳孝閔淡淡答了一句:“吳大人說,素離不花交出的錢財多給他們一些,這叫什麼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狗屁話!這些蒙古色目大爺平日裡伺候還不輕呀,真要他們去拼命,得多少錢財才能打動他們。大頭一去,留下弟兄們的還剩多少?同樣是給朝廷賣命,怎麼能厚此薄彼?難怪朝廷連連吃敗仗!他孃的,老子早就看透了,就這個德行,不吃敗仗都沒有天理!”
“好了,老費,吳大人自有定奪。”
“陳大哥,我知道,雖然吳大人對你有救命之恩,恩重如山,可是在他心裡你只是一介草莽武夫,只有賣命的份!何必呢?”費千戶看了看陳孝閔的臉色,小心地說道。
“老費,話越說越出格了。我的命是吳大人救得,就算賣給他了又如何?反正我這條命是他撿來的。我雖然不通文義,但是也知道知恩圖報。”
陳孝閔這麼一說,反而將費千戶的性子激起來了:“我就這麼說了又如何?你是不覺得,我是看出來了,吳大人雖然器重你,可是何曾把你當回事?你的本事兄弟們又不是不知道,多少次血海屍山,還不是你帶著兄弟夥爬出來了,連大帥都對你領兵打仗翹大拇指,要不然當初他離開大都還遣人來拉你走。可是這吳大人對你如何?他不就是多了一肚子書嗎?讀書多就能打仗,人家大明皇帝和屬下幾員名將,哪個讀書不比他少?可是打起仗卻是天下聞名,打出那麼大一份家業。你看吳大人什麼德性?勝仗沒打幾次,可是骨子好像卻是古往今來天下第一名將一般。”
“夠了老費!”陳孝閔呵斥了一句。
費千戶也知道自己的話說得太過火了,不管如何,陳孝閔還是非常敬重吳士珍,在他們如此說吳士珍的不是,的確讓陳孝閔惱火。
“好了,好了,兄弟我說錯話了,向哥哥你賠個不是。”費千戶連忙端起酒杯,找了臺階說道。
“陳大哥,你說吳大人打得什麼算盤?要說他也讀了一肚子的兵書,知道咱們這些人迎擊明軍無非是去送死,怎麼還上趕著我們去?”默然了一會,費千戶又忍不住問道。
“吳大人心裡早就打算了,拿我們在前方牽制明軍,然後另遣一路奔襲界河口。明軍是渡海而來,燒了他們的船就等於斷了他們的後路,定會不戰自亂,吳大人到時就能從容收拾。”陳孝閔跟隨吳士珍多年,自然能知道他用兵的思路和習慣,而且陳孝閔本身也是一個精通軍略之人,稍微一想便想明白了。
“這吳大人還真是狠!”費千戶目瞪口呆了好一會才說道,也不知是說吳士珍對明軍的計策狠還是對自己這三萬人狠。
“陳大哥,這不是拿我們當槍使嗎?簡直就是替死鬼!”想明白的費千戶又牢騷道。
“吳大人是幹大事的人,自然不會把一些小節放在心上。”陳孝閔淡淡答了一句。
“人家大明皇帝幹了多大的事?可是人家就能提出同生共死的口號,這些年來,依附在他麾下的天下豪傑不知有多少,哪個不是對他死心塌地的?人家這份膽略、這份真誠,吳大人是拍馬也趕不上,難怪人家能從江南打到大都,而吳大人卻只能從河南退到大都。”
費千戶看來對吳士珍一肚子牢騷,話語中也不是客氣,看到陳孝閔沒有接腔,而是略有所思,費千戶又說道。
“想想人家大明皇帝,當年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份豪情,天下豪傑聞之哪個不向往。再看看當初跟隨他的老兄弟,四大名將不用說了,其餘的不是拜將就是一方大員,封侯之時指日可待。我聽說,這位大明皇帝對老兄弟情義可不是說的,當年他們桃園四兄弟結義,便一直奉常遇春老母爲親身母親,就是貴爲皇帝老子了也是逢年過節執子之禮去問安。還有,他麾下大將胡海,最是驍勇,身上不知多少傷口,可是人家能夠細細數出這些傷口的來歷,爲了讓他不至斷後,硬是等胡海生了兩個兒子後才讓其出外領兵。他孃的,想起這份情義,就算是死了也值得。”
費千戶拍著大腿說道,這些都是流傳在天下各地關於劉浩然的軼事,而這些事情最是讓江湖豪傑感到熱血沸騰。
“聽說南邊軍中待遇極好,不僅糧餉按時發,還有什麼基金會,不管是退伍還是受傷回家,都會領到一份錢糧,衣食無憂。就算是戰死了,家裡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聽說老人們官府奉養終老,遺孤一直撫養至學業有成。”
說到這裡,費千戶壓低嗓子說道:“我聽幾個山西走私貨的商人提及過,他們悄悄地去過江南,曾經慕名去過那個忠烈陵園,乖乖,那怎生了得,整個園子足有十幾裡大,裡面整得比皇帝的花園還要漂亮,日夜有人站崗看守,每一個人有一個墓,墓前有一個石碑,刻著陣亡者的名字和事蹟,每年都有官府主持祭拜,家眷去掃墓都是包車馬費的。那像我們這邊,死了隨便找個坑一埋,出來幾年,家裡人都不知道你是人是鬼!”
說到這裡,費千戶不由地眼睛漲紅,幾乎要垂下淚來。
“是啊,這因爲如此,明軍上下打起仗來哪個不是捨命向前?”陳孝閔也深有感觸,不由地附言道。
“陳大哥,不瞞你說,我做夢都想娶一個屁股大的婆娘,生上幾個小子,再好好擺弄幾畝田土,安安生生過上小日子。可是不行啊,戰事沒完,大都能放過我們嗎?就算是逃回家業沒有活路。”
“老費,再忍忍吧,快了,快了!”陳孝閔默然了半晌說道。
費千戶知道陳孝閔說得是什麼意思,也不再開口說話,只是一杯接著一杯地喝酒。
明曆元年八月二十六日,陳孝閔帶著近四萬軍隊迎戰康茂才率領的三萬登陸明軍,兩軍在海津鎮東南六十里外的陀家莊擺開陣勢。
看著對面滿地的紅色,陳孝閔覺得眼睛都被耀紅了,這是一片橫掃一切的大火呀,不管是什麼東西膽敢擋在他們前面,都將會被燒成灰燼。
陳孝閔等了一會,看到明軍已經排成了陣勢,全是一排排的橫線,漫山遍野有近十里寬,縱深有五六裡深,騎兵在隊列中奔馳著,如隱如現的口令聲像是遠處飄蕩的細風,讓你能夠感覺得到卻摸不著。
“石頭,準備好了嗎?”陳孝閔頭也不回地問道。
“大人,都準備好了。”旁邊的嚴石頭躍躍欲試地答道。他是陳孝閔從高郵城下帶回來的老部下,十幾年過去了,當年骨瘦如柴的少年現在已經是陳孝閔身邊最得力的助手了。
“騎兵那邊怎麼樣?”陳孝閔不放心地問道。
“你把吳大人的話給他們說了一遍,再領了不少錢財後,那些大爺們都是擦拳磨掌,準備給明軍一個好看。”嚴石頭笑嘻嘻地答道。
吳士珍的話無非就是大勝之後爲騎兵老爺們表功請賞,有了這個承諾,又看到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騎兵們的士氣當然很高。可是陳孝閔卻知道,現在這些騎兵不再是百餘年前那支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了,雖然還保持一定的騎射本事,但是軍紀、韌性等方面卻相差甚遠,陳孝閔擔心這些騎兵一旦在明軍那裡吃上大虧,恐怕會發揮元軍的傳統-“調頭就跑!”,到時就憑自己這三萬多步軍,不要說給明軍迎頭痛擊,恐怕全身而退都是難事。不過陳孝閔已經猜出吳士珍的計策,心裡打定主意,不求擊敗明軍,只要纏住他們就好了,所以對騎兵的要求也不高。
“老費,你帶著弓箭手守在這裡,屆時不管誰後退,給我亂箭射死!”陳孝閔低頭對靠過來的費千戶悄聲說道。
“陳大哥,你這是什麼意思?”
陳孝閔沒有答話,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費千戶。費千戶心思一轉,便明白過來了,想來陳大哥對即將衝上去的騎兵和一萬精銳不放心,既然不放心就逼著他們繼續往前衝了。費千戶也是打過許多仗的老兵油子,知道有時候被逼入絕境會煥發出不一般的鬥志。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陳孝閔知道費千戶的個性,所以把他留在後面當督戰隊,如果前面的騎兵和精銳連箭雨的威脅都不怕,死活要潰逃,這仗也就註定失敗了,屆時他也大可以安心地嚮明軍投降了。不過費千戶打定主意了,其他人是不會放他後退的,陳大哥要是退回來那是一定要接應的。不過費千戶知道,這個可能性很小。
“陳大哥,一定要小心。命是你自個的,不是別人的。”
聽完費千戶的提醒,陳孝閔淡淡一笑,一踢馬刺縱馬向前而去。
隨著隆隆的馬蹄聲響,七千騎兵嘴裡狂呼亂叫著嚮明軍衝去,陳孝閔帶著一萬步軍緊跟其後。他看得出來,前面騎兵有點亂,說明他們的心裡也沒底。明軍從江南起家是威名赫赫,相比之下,元軍是屢敗屢戰,那些騎兵是藉著嘴裡的高呼給自己鼓氣,然後藉著騎兵的速度優勢一鼓作氣擊破明軍陣地。
在馬蹄聲中,陳孝閔突然聽到一陣壎聲,那蒼涼悵然的樂聲讓他不由心頭一顫,腦海裡不由浮現出遙遠得有些陌生的家鄉,那山那海,還有讓人鼻子發酸的海風腥味,父母年邁的面容,弟弟那頑皮的笑臉,在一瞬間全部涌現在陳孝閔的腦海裡。
陳孝閔不由覺得眼睛一紅,鼻子一酸,連忙定了定神。他推斷,在這讓人發酸的壎聲中,對面的明軍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鄉和親人,但是與自己不同的是,明軍的這種思緒讓他們鬥志更加高昂,因爲他們知道,他們在爲保護家鄉和親人的幸福,爲他們爭創榮譽而戰。
只有熱愛故鄉和親人的人才可能去真正熱愛這個國家,纔會爲了這個國家而獻身。陳孝閔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句話,一句不知誰碾轉傳過來的話,據說是明軍軍中用於鼓舞士氣的話。
是啊,這就是明軍戰鬥和取勝的信念。陳孝閔一邊繼續策動著坐騎,一邊在心裡暗暗想著。
“轟!”明軍上百門步兵野戰炮相繼開火,它們打出的全是散彈,鋪天蓋地地迎擊著四五百米遠的騎兵,而這些剛纔還鬥志昂揚的騎兵就像是被暴雨洗禮過的樹葉一般,紛紛落地。
明軍步兵野戰炮不過於要求威力,更注重機動性和射速,而彈藥一體的彈藥筒讓射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過再高的射速在騎兵的高速衝擊還是顯得不足,必須有其它東西來阻擋他們。
騎兵在損失了數百人之後,終於在加速中衝近了明軍陣地。可是他們悲哀地發現,前面多了三道奇怪的東西,這些東西是由一些交叉的木樁組成,之間連著密密麻麻的鐵絲,鐵絲上還有鋒利的倒刺,並散落地插著閃著寒光的長矛。
這些東西就是在鐵絲網基礎上發明的新式攔馬樁。它們擺設容易迅速,就算是臨戰前也可以迅速擺設完畢,極具突然性,能讓敵人防不勝防。
留給元軍騎兵們的選擇只有兩條,一是從鐵絲網上跳過去,不過很容易被第二道鐵絲網上的倒刺和長矛刺中,二是從鐵絲網中間留出的狹窄空隙衝過去,不過那裡已經被明軍用野戰炮、滑膛槍和線膛槍封鎖了。
騎兵們都不由自主地拉了一下繮繩,放慢了馬速,然後各自選擇。有的人縱馬一躍,從鐵絲網越過去,可是運氣不好的馬腹被倒刺一勾,拉出一道長長的血口子,悲嘶一聲連人帶馬臥倒在鐵絲網上,人馬都被倒刺刺得血肉模糊;更有運氣不好的直接撞上了長矛,連人帶馬被刺了個透心涼;也有運氣好的,安然無恙地跳過了第一道鐵絲網,可是戰馬卻後力無繼再跳第二道鐵絲網,只好站在兩道鐵絲網中間另想辦法。但是這個時候排成密密麻麻的明軍卻開火了,上萬的滑膛槍鉛彈橫掃著一切。
無論是兩道鐵絲網中間的騎兵,還是擠在空隙中的騎兵,隨著槍聲紛紛落馬,緊接著野戰炮又一次轟鳴,向騎兵無情地傾瀉著散彈。
不到兩刻鐘,七千騎兵已經損失過半,見勢不妙的騎兵紛紛調轉馬頭,向後跑去。他們逃命的決心是如此之大,甚至將陳孝閔帶領的一萬步軍都衝散了。
陳孝閔惱怒地斬殺了上百名潰逃的騎兵,但是依然擋住剩餘的騎兵越逃越遠。早知道你們靠不住,讓老費好好招待你們。
陳孝閔狠狠地吐了一口口水,然後指揮一萬“精銳”繼續向前衝去。可是騎兵的潰散讓步軍們士氣低落,他們覺得自己這個時候再衝上去簡直就是送死,但是在嚴命之下,不由他們後退。
他們壯起膽子衝到鐵絲網跟前,然後有的從騎兵衝出的缺口衝過去,有的拿著盾牌長矛和大刀在拍砍著鐵絲網,試圖打出一個缺口來。隨著元軍衝勢一滯,明軍整齊地開火。
只聽到連綿不斷的槍聲響起,前面擠在一堆的元軍不由身子一抖,撲倒在地上,有的直接撲倒在鐵絲網上。這樣密集的隊形,對於準頭不高的滑膛槍齊射來說簡直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隨即是野戰火炮開火。上百門火炮開火的威力遠勝上萬枝滑膛槍,而它打出的散彈更是滑膛槍鉛彈所不及的,所及之處硬是打得血肉橫飛,不少衝在最前面的元軍身上連中了十幾發鉛彈,幾乎被打成了一個千瘡百孔的血人。
慘烈的情景就是久經沙場的陳孝閔都不由打了一個冷戰,明軍的火器犀利遠勝他的想象,想不到明軍水師的火器有那麼大的威力,步軍的火器更是不饒人,在鋼鐵和火藥面前,血肉之軀是如此的脆弱。
陳孝閔不由紅了眼睛,他揮舞著鋼刀,瘋了一般大吼道:“兄弟,後退也是一個死字,不如捨命向前!”
他策動坐騎,沿著將士們用血肉和性命衝開的一個缺口,迎頭而上,在他身後,數百名親兵緊跟其後。
“大人,小心!”
陳孝閔越跑越快,眼看著對面的明軍越來越近,他們身上紅色的軍服讓陳孝閔的眼睛越來越紅,那黃色的銅釦子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還有那黑色的洞口,讓心硬如鐵的陳孝閔不由地產生一些畏懼,突然間,耳邊響起一個聲音。
是石頭,陳孝閔剛閃過一個念頭,眼前便出現了一個黑影,緊接著是一聲巨響從前方傳來,就在那一瞬間,石頭突然在他的視線裡消失了。陳孝閔看得清清楚楚,坐在馬上的石頭就像是被砸碎的酒罈子,整個身軀四分五裂,而滿腔的熱血在空中形成了一道血幕。
石頭!陳孝閔剛吼出一個聲音,他突然覺得右胸一陣劇痛,而座下的戰馬也突然一載,在他暈過去的時候,他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己落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