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和州之戰(二)

當阿速軍絕塵而去後,定遠軍前陣也抓緊時間進行休整,死傷的軍士被擡了下來,分別處理,兵甲損壞的軍士們趕緊換上新的兵甲,只是輕傷的軍士們用兜裡的乾淨布條爲自己簡單地包紮,弓弩營的弓弩手們加緊補充箭矢,或更換拉斷掉的弓弦。數千揹著大揹簍的輜重兵不停地在隊列中穿行,給軍士們遞送軍械物資。

忙完這一切後,輜重兵全部退出,衆軍士又繼續手持長矛肅立在陣中,等候新的命令。聽到遠遠傳來的號聲,大家都知道,中營下令反擊了。

隨著傅友德一聲令下,各團的首席鼓手率先敲響了掛著的小鼓,各營各隊的鼓手也跟著節拍敲擊自己的小鼓,在鼓聲中,各營官依次高喊一聲:“前行!”,各隊長矛手將長矛扛在肩上,隨著節奏依次列隊走出,不一會,三個巨大的方陣開始緩緩啓動。

除了旗幟在風中的甩動聲和有節奏的鼓聲,就只有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以及時不時響起的軍官、士官的鼓勵聲。

看著如山結牆緩緩推進的定遠軍方陣,不僅寬徹不花有點慌了,他屬下的不少元軍將士們也有點慌了。整齊有節奏的步伐,肅殺而嚴正的軍容,展現出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彷彿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們也能趟過去。

在行進中的定遠軍前陣,上至傅友德,下到普通軍士,都在感受著這種集體的力量,正如劉浩然所說的一樣,一支長矛不可怕,但是成千上萬支長矛彙集在一起,向一個方向刺去,那就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擋了。

當大方陣行進到元軍不遠處,卻隨著急促的幾聲鼓聲停了下來,所有的聲音都在這一刻消失了,整個戰場就只有偶爾幾聲馬嘶聲,顯得無比的空曠。這驟然的一變,讓元軍將士們猛地一驚,都在揣測對面的定遠軍想幹什麼?

突然,一個慷慨激昂的歌聲響起:“熊熊烈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爲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近兩萬定遠軍將士們在齊聲高唱這首定遠軍最流傳的軍歌。巨大的聲音淹沒了所有的一切,所有的元軍將士都在這充滿悲憤的歌聲不由自主的暗暗發抖。

而高歌的定遠軍將士們卻露出堅定不移的神情,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確,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既然如此,那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只有奮力向前,纔有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出路。定遠軍將士們一邊唱著這首歌,一邊想起了自己的親人和過去,想了起參事、錄事們所說的話,不少人的臉上開始流出淚水,在那一刻,定遠軍將士們已經覺得生死不是那麼重要了,他們的眼裡只有對面不遠處的敵人,只有那即將到來的勝利。

劉浩然也隨著中營將士齊聲高歌著,他的眼睛也是通紅的。歌聲一畢,紅著眼睛的馮國用不由輕聲感嘆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而劉浩然卻搖著頭答道:“並不是我們不畏死,而是因爲除了生死,我們已經一無所有了。”

近兩萬定遠軍將士歌畢後突然出現了短暫的寂靜,一個聲音暴喝道:“舉矛!”上萬將士齊聲大吼了一聲:“呼!”以做響應,然後是無數的長矛斜舉向前方,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無窮無盡。

“前進!”隨著這個聲音,剛纔停止的三個大方陣在鼓聲中又開始啓動了,不過這次方陣多了一份銳不可擋的殺氣。

看著密密麻麻指過來的鋒利矛尖,寬徹不花突然驚醒過來,手忙腳亂地狂呼著:“放箭!放箭!”

上萬元軍弓弩手在拼命地張弓放箭,如雨般的箭矢仍然抵擋不住越走越近,並開始小跑衝擊的定遠軍將士們。而定遠軍前陣弓弩手也開始反擊,用箭雨覆蓋最前面的元軍將士。

短短的近百米距離很快就衝過去了,定遠軍將士們在軍官和士官的號令和提醒下,逐漸把隊伍散開,形成了前後交錯的隊形。在奔跑中,他們已經顧不上身邊的戰友同袍倒下去多少,他們只有一個念頭,衝上去,把長矛刺進敵人的胸膛去。

看到箭矢無法阻擋定遠軍的前進,長長的長矛閃著寒光直逼自己,最前面的元軍不由地發出絕望的叫聲。定遠軍長矛有一丈多長,元軍的長槍幾乎不到它的一半長,他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東西能擋住那長矛的全力一刺。

最前面的鋒利長矛藉著衝勢轟的一聲刺進了元軍將士身體,鐵甲、皮甲在這巨大的衝擊力前面都成了一張薄紙,血水在同一刻迅速迸射出來。第二排長矛手從錯位的縫隙中衝了出去,把長矛刺進了另一批元軍將士的身體,接著是第三排長矛手繼續往前衝,而第一排長矛手已經抽回自己的長矛,繼續向前進,如此交替,連綿不斷地向元軍前刺。後面的長矛手則隨時候命,上前補充倒下去的戰友。

不到短短的一刻鐘,元軍前陣已經是腥風血雨,他們無法抵擋這密集而兇狠的長矛前刺,數千軍士被刺成了血人倒在地上,只有少數人還能痛苦地發出微弱呻吟著,兩條長長的血槽在一瞬間就放掉了他們近一半的血。

看著還滴著血的長矛繼續向自己衝來,不少元軍軍士嚇得臉色鐵青,他們紛紛丟下兵器,調頭就跑,甚至有膽子小的新兵,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淚水和屎尿齊流。不一會,元軍前陣一片混亂,軍官將領們已經無法收攏自己的部屬,在如林的長矛面前,誰也不能再保持勇氣了。

寬徹不花也慌了神,連連發令,要求將領們重整所部,堅決頂住定遠軍的長矛陣。但是隨著定遠軍的層層推進,元軍前軍的混亂已經開始向後蔓延。元軍軍紀渙散的毛病又開始暴露無遺,有的將領奉命帶著部屬往前衝,有的將領卻帶著部屬徘徊不前,有的將領帶著部屬節節後退,反正都在幹著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

劉浩然看到兩軍已經戰作一團,而且己軍節節推進,已經前進了數百米,便轉身對馮國用說道:“國勝善側擊,該他上場了,等他把元軍再絞一刀後,就該三哥和仗劍營突擊了。”

接到命令的馮國勝率部急行軍,繞到元軍的側翼,然後列陣舉矛狠狠地衝了進去。這一擊不要緊,整個戰場已經是要滾沸的油鍋,馮國勝部的加入就等於潑了一瓢水進去,轟的一聲算是徹底開鍋了。

而接到突擊命令的常遇春一馬當先,沿著傅友德衝出的缺口就往裡面硬衝,他先是張弓搭箭,一連十幾箭,箭無虛發,把前面礙眼的元軍軍官將領一一射倒,然後把弓箭遞給衛兵,換上一把長柄刀。他把刀一揚,其部齊吼一聲便直衝過去。

常遇春步兵團軍士們骨子裡學足了主將的彪悍,一個個挺著長矛在元軍陣中橫衝直撞,前無擋住。其中兩個人格外引人矚目,一個站在率先隊中舞著環刀東劈西砍,把漏進來的元軍軍士一一放倒,另一個則指揮自如,手底下的長矛手簡直成了收割隊,一茬茬地收割元軍,他們正是葉升和藍玉。

常遇春團一口氣殺透了兩、三百米,已經可以遙遙看到寬徹不花的中軍了。而這時,元軍的抵抗也越來越激烈了,因爲圍聚在寬徹不花周圍的都是精銳部隊,多少還有些戰鬥力。常遇春看到自己隊伍受阻,不由大吼一聲,策馬從旁邊衝了上去。只見他坐在戰馬上有如殺神,手裡的長柄大刀如蛟龍翻騰,硬是在元軍人羣中殺出一條血路。他一踢馬刺,長刀一翻,疾如閃電一般向最兇悍的元軍將領劈去,元軍將領一驚,連忙舉槍一架,咣噹一聲,火星四濺,元軍將領頓時覺得手臂一酸,覺得泰山壓了過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常遇春已經換成單臂握刀,猿臂一舒,長刀驟然往前又遞了幾尺,挾著一道白光向元軍將領飛去,噗通一聲將其頭顱砍飛了,只剩一具無頭身軀還坐在馬上,手裡的長槍還保持原狀。

常遇春再一踢馬刺,人馬嗖的一聲又前衝十幾步,刷刷又是幾刀,連續砍倒幾名元軍將領,然後繼續在元軍叢中橫衝直撞,東劈西砍,不一會就殺出一大塊空地來了。看到這番情景,周圍的元軍不由膽怯,畏畏縮縮地不敢上前。常遇春一揚長刀,大吼一聲:“給我殺!”

後面的常遇春步兵團見主將如此神勇,不由士氣大振,齊聲大吼了一聲,挺著長矛就往前繼續衝去。直殺得元軍中軍人仰馬翻,連連後退。

正當寬徹不花驚恐不安時,一陣馬蹄聲傳來,只見一支不到五百人的定遠軍騎兵直衝過來,他們身穿鐵甲,外套紅衫,頭盔上紅纓流光。最前面的一人手持長劍,所遇之敵一個回合就被刺翻,旁邊一人也是勇武無比,只見他手持馬槊,或戳或掃,幾息時間就把十幾名元軍騎兵放翻馬下。

他們正是定遠營仗劍營,經過一年多的招募和訓練,已經有四百多人,今天是他們第一次正式亮相,而且經過改進後,他們已經不限於步戰,更成爲突擊鐵騎。打頭的正是他們的統領花雲和新加入不久的趙德勝。

仗劍營直衝寬徹不花,他的宿衛軍連忙迎戰,誰知被仗劍營如割麥田一般,呼喇幾下就衝出一個大口子。寬徹不花的怯薛歹趕緊迎了上來,仗劍營只是微微一頓,但攻勢依然不減,尤其是花雲和趙德勝,長劍和馬槊在他們出神入化,那些怯薛歹“勇士”很快就像被切菜砍瓜一般殺散。

看到定遠軍這支鐵騎幾乎停沒有停就向自己衝了過來,寬徹不花倒也不猶豫了,調轉馬頭就跑,其餘怯薛歹、宿衛軍也哄的一聲散了,各自逃命去了。

趙德勝衝了過去,一揚馬槊,戳翻幾個來不及跑的元軍將領和軍官,拔出腰刀,一刀就把寬徹不花帥旗砍倒了。看到元軍帥旗倒下,定遠軍爆發出一陣歡呼聲,而元軍士氣大落,各部開始各顧各,自謀生路了。

元軍在雞籠山大敗,主帥寬徹不花一口氣逃到了了無爲纔算安下心來。劉浩然遣葉升等人率三千輕騎一路追殺,一直追到濡須河纔算完。七萬元軍不但將雞籠山輜重糧草損失殆盡,而且一路上丟盔卸甲,慌不擇路,丟棄的兵甲、旗仗和屍體、傷兵沿路散佈,足足蔓延了上百里。最後跟著寬徹不花逃到無爲城的不足五百人。此役,七萬元軍傷亡超過兩萬,其餘四萬多人被俘。

劉浩然稍事休整,留下陳德、楊璟步兵團收拾戰場,看押俘虜戰利品,其餘主力調頭回和州,準備對付已經成爲孤軍的速該木兒花部。

第114章 過年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11章 夜話第88章 大事件(二)第55章 私話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181章 陝甘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95章 張定邊(三)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85章 江州(四)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52章 五德第21章 風雲突變第77章 風波(二)第32章 取江寧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84章 江州(三)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30章 天山(一)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184章 越陳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22章 新大陸第179章 春夏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79章 太子妃第一章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178章 冬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30章 再戰(一)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28章 白古國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93章 張定邊(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46章 耽羅島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181章 陝甘第330章 天山(一)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00章 事後(二)第188章 制蓬峨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291章 鬥(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83章 江州(二)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27章 敗仗(一)第三章第17章 定遠城外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28章 敗仗(二)第112章 中樞(三)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99章 最後一戰(三)
第114章 過年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11章 夜話第88章 大事件(二)第55章 私話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181章 陝甘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95章 張定邊(三)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85章 江州(四)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152章 五德第21章 風雲突變第77章 風波(二)第32章 取江寧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84章 江州(三)第38章 戰東南(四)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30章 天山(一)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184章 越陳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22章 新大陸第179章 春夏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79章 太子妃第一章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178章 冬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30章 再戰(一)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28章 白古國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93章 張定邊(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46章 耽羅島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181章 陝甘第330章 天山(一)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300章 事後(二)第188章 制蓬峨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291章 鬥(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83章 江州(二)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27章 敗仗(一)第三章第17章 定遠城外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128章 敗仗(二)第112章 中樞(三)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99章 最後一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惠来县| 西平县| 项城市| 垦利县| 长乐市| 石家庄市| 穆棱市| 蒙自县| 巨鹿县| 石林| 陇西县| 绵阳市| 平陆县| 临江市| 峨眉山市| 闽侯县| 双流县| 义乌市| 青田县| 鄄城县| 工布江达县| 桑植县| 靖宇县| 汉中市| 盐山县| 海伦市| 庆阳市| 三穗县| 乐至县| 长泰县| 郯城县| 滁州市| 吴桥县| 阿勒泰市| 达孜县| 吴江市| 阿拉善左旗| 綦江县| 太白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