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藍玉

習歷二年六月十七日。阿蘭塞。這座阿刺溫山大興安凡,要的山口通路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戰事,超過二十萬騎兵正在這裡展開廝殺。

阿蘭塞,東部是阿刺溫山兩個河谷組成的山口,是東西草原的重要通路,西邊,是連綿不絕、起伏不定的丘陵草原,連接著廣袤的漠北大草原。正因爲這裡的重要‘性’,納哈出在節節敗退之後,仍然咬著牙堅守著這裡,因爲一旦阿蘭塞一失,阿刺溫山就失去屏障作用了,上十萬東北諸族騎兵就會像進入到自己牧場一樣方便地進入到漠北草原上來,這也就意味著以後每年的暴雪行動不僅僅侷限一次,而是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

從阿蘭塞山口退出的上萬騎兵‘潮’水一般涌回個於阿蘭塞西邊元軍本陣。與那裡數萬列陣的騎兵匯合。上萬生‘女’直族騎兵緊追不捨,一邊發出嗬劾的呼聲,一邊張弓搭箭。在急速奔馳的戰馬上奔‘射’。儘管穿上了大明提供的輕甲和兵器,但是生‘女’直人仍然擺脫不了“野人。的習‘性’。箭矢飛過,不少斷後的元軍騎兵紛紛落馬,他們其中有不少人是熟‘女’直。

在東北這場已經連續兩年的‘激’戰中,東北諸族也分爲兩派,人數較少。但是比較“開化”的熟‘女’直站在元軍一邊,他們很多是原金朝‘女’真的後裔,多多少少受過中原文化的影響,相對“文明”。自從金朝被‘蒙’古滅國後,他們很多人歸降了元朝,並且受封,成爲東北大大小小的“統治階級”。明軍北伐,他們很自然地就投到了納哈出一邊。爲其出糧出人。

生‘女’直分佈廣散,人口衆多,他們從契丹人開始,無論是金朝‘女’真還是‘蒙’古人和熟‘女’直,數百年來都是備受欺壓,加上大明從數年前開始的拉攏收買,很快便投到了明軍一方。經過近兩年的慘烈戰事,明軍軍政人員已經把這場戰事宣傳爲“東北諸族百姓反抗‘蒙’古人及其走狗、爭取自由和權利”的正義戰爭,這場戰爭已經提高到事關東北諸族百姓生死的高度,數百年受欺壓的東北諸族百姓要想翻身做主人,從此過上“沒有壓迫、沒有錄削”的生活。就必須與“萬惡”的‘蒙’古人及其走狗做殊死鬥爭,不把其徹底消滅絕不能罷休。

當元軍騎兵紛紛退回本陣,早就嚴陣以待的元軍開始‘射’箭,反擊向他們衝去的生‘女’直軍隊。弦響如雷,箭急如風,數百衝在最前面的生‘女’直騎兵連人帶馬一頭栽到在地,然後滾做一團衝勢不減,在地上向前滾了幾尺遠。

看到形勢不妙,生‘女’直騎兵嗯哨一聲,調轉馬頭就跑,可是身後的箭雨卻連綿不絕,鋪天蓋地的飛個不停,一下子從背後又放到了上千生‘女’直騎兵。

“藍大人,前軍已經退下來了,請求新的指示。”軍令官策馬跑過來稟報道。

“重騎突擊,打出缺口後,輕騎全數跟進,擴大缺口,然後行進中集中兵力打垮一部元軍。”騎馬站在高崗上的藍‘玉’收起了望遠鏡,頭也不回地下令道。

“是!”

當軍令官一揚馬鞭,滴溜跑遠去傳爺時,一個將軍模樣的人慢慢地靠近藍‘玉’。

“趙將軍!”藍‘玉’拱手道。

“藍校尉,戰事快結束了趙大勇拉緊繮繩,策定坐騎,望著崗下遠處因爲太安靜而顯得非常詭異的戰場。

“是的,趙將軍,戰事快要結束了藍‘玉’恭敬地答道。自從劉浩然在明軍中定下軍銜制之後,軍銜品級高低一目瞭然,所以上下級之間也是等級森嚴。軍禮軍紀擺在那裡,不容輕廢。另外一點就是軍銜提升非常困難,尤其是校尉升將軍,難度極高。趙大勇要不是因爲從軍早,又曾經執掌過明軍第一支火器部隊大內親軍,在對陳友諒戰事中立下赫赫戰功,也不會被授予少將軍銜,而藍‘玉’雖然極得劉浩然的青睞,可是畢竟資歷尚淺,所以還是大校軍銜掛著,估計東北戰事了了後銀‘色’的肩章就能變成紅‘色’,並換上一個金‘色’五角星。

“藍樓尉,聽說東北諸族騎兵開始出現怨言了。”

“是的將軍,傷亡太大了,有些部族開始膽怯了。

藍‘玉’還是看著遠處的戰場說道。

趙大勇的目光也注視在遠處。聽完藍‘玉’的話,只是微微點點頭,從高麗戰事完畢,明軍就開始招募徵集東北諸族的騎兵,兩年多下來,與元軍打得是屍山血海,按照軍政司統計的數目,東北諸族騎兵陣亡者有四萬六千七百六十五人,傷殘者達七萬五千八百五十九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明軍自北伐起到現在爲止的傷亡數字,可以說東北諸族騎兵基本上等於換了一茬。

在這麼慘重的損失下,東北有些部落自然會產生一些想法。想淺一點的認爲這樣的損失太大了,就算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也是得不償失,想深一點的人會認爲這是明軍拿自己當炮灰,所以這其中有人會有怨言甚至怨恨是一定的。

默然了一會,趙大勇突然說了一句:“藍校尉,這些事你不用‘操’心。自有典軍鎮撫署和軍政司的人去‘操’心這些事情。”

“是的趙將軍,我知道的藍‘玉’淡淡一笑道,既然入夥了明軍,想那麼輕易脫身是不可能的,不把漠北的‘蒙’古人徹底打趴下,這事沒完。想給‘蒙’古人留下一點勢力,好玩左右逢源,在明軍面前是行不通的。因爲明軍歷來就是要不不打你。要打就要徹底打廢你。而且明軍眼裡容不下沙子,是敵是友必須有個明確態度和具體的行動。

“我們艱辛了近百年,上千萬英烈灑熱血拋頭顱,這纔有了北伐之舉。光復之功。東北諸族以爲搭著我們的順風車就想輕輕鬆鬆獲得自由和富貴,哪有這麼好的事情。任何收益都必須付出代價。”

趙大勇不由笑了起來:“藍校尉真不愧是陛下身邊待過的‘侍’從官,說得正是這個理。道理軍政司的軍官會跟他們講明白,打狼不死反受其害,現在‘蒙’古人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這個時候想撤夥,難道想讓‘蒙’古人回過氣來再報復禍害他們?。

“道理論清楚了,他們要是還想脫身出去,那是癡心妄想,典軍鎮撫署自會找他們麻煩。仗都打成這個樣子了,他們難道還沒有醒悟嗎?現在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不歸附我們,要不…聯看元軍專,想左右逢源,坐收渣翁業利想都不要想乃 狠狠地說道。

藍‘玉’笑了笑,沒有做聲,這是主將趙大勇‘操’心的事情,自己只是協助和進言。

趙大勇端著望遠鏡看了一會遠處,然後掉過頭來問道:“藍校尉,你說常將軍能不能達到指定位置?”

按照戰前的商議,常遇‘春’集中六萬大軍揮師北上,經上都路‘逼’近應昌。先對北元殘部進行圍剿,將北元殘部重創或‘逼’走之後,虛晃一槍,繼續被上,到達夫連真河區域,堵住阿蘭塞地區的後側,對納哈出殘部進行包抄,以求徹底殲滅納哈出所部。

“趙將軍,不好說啊,這草原茫茫,雖然有嚮導,可是能不能到達指定位置真的不好說。”藍‘玉’搖搖頭嘆了口氣說道。

的確如此,現在又沒有什麼定個系統,找到一個指定位置簡直是千辛萬苦,還不一定找得到,要知道雖然是數萬上十萬人會戰,但是與戰場相差十幾裡幾個裡就會相錯而過,錯失良機。而一般情況下,十幾裡幾個裡的誤差還是好的,說不定相差上百數百里,那就更加遙遙無欺

“如果真是這樣,這戰事就不算完美了趙大勇嘆息道。

“趙將軍,常將軍與我們匯合完全靠運氣,他們的目的在於應昌路和會寧路北元殘部,那裡是北元再漠南最後的一塊根據地,掃‘蕩’了那裡。北元就只能在漠北草原流竄了。”

“是我太奢望了,只要重創了納哈出部,我們也算完成任務趙大勇心有不甘地說道。

“衝上去了,趙將軍,我們前軍衝上去了。”藍‘玉’突然大聲說道,然後和趙大勇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望遠鏡。

只見五千全身火紅的明軍重裝騎兵轟然地向元軍大隊衝去,他們手持騎槍,背‘插’旗幟,如同一片紅‘色’怒濤向元軍大隊席捲而去,在他們身後則是數萬輕騎,揮舞著馬刀,像‘潮’起的海水一般向前迅速漫去。

明軍重裝騎兵全身著鎧甲,連坐騎上都披甲,如同一輛輛轟然前行的裝甲車一般,元軍飛‘射’的箭矢對其很少能產生作用,頂多運氣太好,巧好‘射’中了重裝騎兵戰馬的眼睛等薄弱處,否則無法抵擋重裝騎兵的前進。

重騎兵衝到跟前,騎槍與元軍發生‘激’烈的碰撞,在被擊得粉碎的同時將一名元軍挑下馬來。這時重騎兵沒有拔出馬刀或者是戰奔,而是在繼續策動坐騎的同時掏出一把短鏑。對著近處的元軍就是一槍,然後往馬鞍上的袋子裡一裝,順手又掏出一把短鏡,對著近在咫尺的元軍騎兵‘胸’口就是一槍,將其生生打飛。

時間間,明軍重裝騎兵馬蹄翻飛,沉重的馬蹄聲卻被四處炸響的統聲掩蓋,元軍被明軍重裝騎兵強大的衝擊力和一支接著一支近距離打響的短銳打‘蒙’了,很快被衝出一個缺口來。隨即而來的數萬輕騎兵就像一羣螞蟻一般,生生地擠進了這個缺口。時間一點點過去,元軍的陣型就像是被沖刷不息的沙堤一樣。在輕騎兵的沖刷下不斷地流潰和擴大缺口,到最後,這數萬螞蟻已經匯聚成了勢不可擋地治詣洪水,向元軍衝去。

“藍校尉,這裡‘交’給你了!”趙大勇說了一句連忙策馬而走。

藍‘玉’還沒來得及迴應,趙大勇已經跑去很遠了,他只好搖搖頭,繼續關注著遠處的戰事。

數萬輕騎在重裝騎兵的引導下很快將元軍撕裂成兩部分,然後重裝騎兵一轉,向元軍左翼的後側衝了過去,準備從其後面將其衝個對穿,而數萬輕騎除了分出一部分繼續向前進牽制元軍右翼外,其餘大部隱隱散開,向元軍左翼圍了過去。

經過半個時辰的‘激’戰,元軍左翼潰敗,最後連動著整個右翼一同開始向西北逃散。納哈出被裹在軍中,狼狽不堪,但是當他們經過木兒格思山時,卻遭到了明軍的伏擊。

阿蘭塞的地域非常獨特,向北是哈刺溫讓。餘脈連綿不絕的密林,向南是夫連真河,只有繞過木兒格思山向西而去。

明軍早就勘探過這裡,趙大集帶著三萬火器部隊從南邊渡過夫連真河。繞道來到了木兒格思山地區。在這裡設下了埋伏。

這是一條不到五百米寬的道路,明軍三萬海軍陸戰隊集中了所有的火槍火炮對這裡進行了封鎖。遠的用火炮,近的是連續‘射’擊。當元軍衝過來時,他們發現前方一片空曠,前路無憂,只是側翼密密麻麻站滿了紅‘色’,還有數不清黑‘色’‘洞’口。

元軍已經沒有勇氣向側翼明軍發起進攻,從東北到這裡,太多的元軍已經流乾了血,現在元軍拼得不是‘性’命,而是他們整個勢力在東北的元氣。

元軍加快了馬速,想迅速離開這個地方,可是火炮火槍的聲音像惡魔的聲音留住了他們的生命。元軍騎兵在不停地向前奔跑,卻不停在地上滾動著,不管如何,他們只想著向前衝去,離開這個地方,在草原上找到一個安寧的地方,讓疲憊不堪的靈魂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他們很多人都無法離開這裡。

他們使勁地鞭打著坐騎,側翼飛來的子彈擊中了他們的身軀,血‘花’一朵朵在青青的草原上綻開,戰馬在噴著粗氣拼命地跑動著,它們知道這是自己和主人最嚴峻的考驗,但是一發子彈讓戰馬不由自主地前蹄軟跪。整個身軀帶著背上的主人在草地上不停地翻滾著。

槍炮聲傳去很遠,遠處被明軍俘獲的牛羊在安靜地吃草,聞到這奇怪的聲音,不由擡起頭眺望遠處,它們似乎看穿了山頭的阻礙,看到了元軍在火器彈幕下那一幕幕悲壯的場景。看到這些曾經馳騁在草原上的戰馬和騎兵在悲嘶中跌倒,再也爬不起了。

牛羊們那雙似乎看透了草原上千歷史的眼睛最後離開了那個方向,它們環視周圍,天還是那樣藍,雲朵還是那樣白,草原還是那樣青,嘴邊的青草還是那樣鮮美,只是以往這個時候總會響起的牧民的歌聲已經越來越遠,從耳邊的縈繞變成了似乎在天邊的縈繞。

藍‘玉’最後收起了望遠鏡,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對旁邊的副官道:“準備好東西,我們該南下了。”

第86章 江州(五)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300章 事後(二)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56章 大內親軍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55章 私話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93章 張定邊(一)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34章 鎮江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92章 江上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16章 清澗山(三)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319 泰西攻略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92章 江上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七章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1章 風雲突變第63章 準備第88章 大事件(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94章 暗影第129章 敗仗(三)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9章 濠州被圍第51章 大婚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82章 貨幣(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91章 鬥(二)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78章 參觀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95章 張定邊(三)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0章 再戰(一)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89章 大事件(三)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09章 分省(二)第188章 制蓬峨第319 泰西攻略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2章 馮氏兄弟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231章 衝突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22章 新大陸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17章 定遠城外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
第86章 江州(五)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300章 事後(二)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56章 大內親軍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55章 私話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93章 張定邊(一)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34章 鎮江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92章 江上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16章 清澗山(三)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319 泰西攻略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92章 江上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七章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1章 風雲突變第63章 準備第88章 大事件(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94章 暗影第129章 敗仗(三)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9章 濠州被圍第51章 大婚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82章 貨幣(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91章 鬥(二)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78章 參觀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95章 張定邊(三)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0章 再戰(一)第277章 新的海洋戰略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89章 大事件(三)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09章 分省(二)第188章 制蓬峨第319 泰西攻略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2章 馮氏兄弟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231章 衝突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22章 新大陸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17章 定遠城外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花垣县| 堆龙德庆县| 施秉县| 银川市| 罗城| 嘉黎县| 甘孜县| 汉阴县| 白玉县| 肃宁县| 佛教| 红河县| 德安县| 六盘水市| 西华县| 交口县| 毕节市| 宣城市| 沙田区| 井研县| 游戏| 红安县| 民勤县| 濉溪县| 仪陇县| 班戈县| 澄城县| 顺昌县| 弥渡县| 读书| 溧阳市| 宜黄县| 阳朔县| 水富县| 武强县| 萨迦县| 荔浦县| 济源市| 庆城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