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

潁一明歷七年二陳福祿州安遠城。衆座位幹西道江瞻條支流旁的城池現在是越陳的臨時都,也是最後的希望。

這座被圍了足有兩年半的城池顯得死氣沉沉,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座大陵墓。如果不是城外營寨人聲鼎沸,只怕有心人也會覺得這座越陳昔日的第四大城是不是變成了一片死地。

藍玉從正中的大帳走了出來,周圍護衛的軍官士兵齊刷刷地向他行禮。

過了一會副將湯和也走了過來。

“湯將軍,城裡的情況如何?”

“已經撐不住了,城陷怕是就在這再天。小。

“打了三年了,也該結束了。”藍玉笑了笑說道。他站立在那裡,目光遠遠地投去,籠罩在了整個安遠城。

明歷四隻二月。藍玉、和湯和率三萬日本僱傭兵殺入越陳,一路上攻城陷地,所向披靡。四月,遷都到峰州新昌的越陳國主陳晦遣其兄左相國、恭定王陳晦率三萬精銳之師前往南定迎戰。

陳晦知道明軍銳不可擋,於是便率部退入匯南山,憑險撫守,以避明軍鋒芒。這位有些才華的恭定王認爲,與明軍交戰,不可求,唯有憑藉地險,徐徐抵之。再讓越陳最大的“武器”天氣和疫病出來對敵,這是越陳乃至前朝國家對付中原軍隊不二的法寶。待到明軍被暴雨、瘧疾、瘟疫折磨的士氣大落,全軍大減員,又受糧草困擾時再率部出擊,定可獲勝。

藍玉洞察陳贖這一用意之後,一邊遣出兵馬,四處搶掠糧草,就食於敵,另一邊知會海軍,派遣警戒快船等戰船,逆西道河而上,炮擊太平、唐林、嘉寧、新昌等城,並要求制蓬峨率占城軍加強對軍安、移風等越陳南線城鎮加強攻勢,給越陳朝廷施加壓力。

六月,新昌城的越陳朝廷受不了四處亂飛的告急文書,也忍受不了不斷傳來的城池陷落的消息,接連急命陳瞧要求他率軍出戰,力求一戰擊潰明軍。扭轉戰局。越陳滿朝上下,兩班文武都將希望寄託在這位至性聰睿、武備文修的王爺身上。

陳晦率領三萬將士。五百戰象出戰。他先遣兩百戰象,一萬將士死命嚮明軍左翼進攻。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將明軍主力調至被一條小河所隔的左翼戰場,然後盡遣主力三百戰象,兩萬精兵組成的中軍,準備一舉突破明軍中軍的戰線,進而達到先滅其中軍,摧其中樞,再包抄左翼的目的。

可是陳晦的中軍網一接戰,就受到了藍玉佈下的兩個炮兵團的猛烈炮擊,三百戰象受從未遇見的火炮刺激,大半狂,拼命地向後退去,甚至將己軍陣線衝潰。踏死踏傷無數。藍玉接著將埋伏已久的三個。步兵團全部投入,追著越陳軍的屁股後來打。

炮擊不斷,齊射連綿。越陳中軍很快就全線崩潰,陳晦再也控制不住軍隊了。但是這位越陳恭定王知道,自己被國主弟弟派到這裡來是別有用意的。打勝了當然好,幫弟弟保住了江山,遲點時間再收拾自己,打敗了,那位早就對自己戒備很深的弟弟當即會舉起刀子來。

知道沒有退路的陳晦率領五十頭戰象嚮明軍捨命衝去,最後被近萬火槍和數十門火炮淹沒,死於亂軍之中。

陳晦死了,越陳國主陳脾去掉了一塊大心病,但是他想與大明談和的心情卻更加迫切了。再打下去,越陳數百年的家當就真的要打完

於是他連遣六位使者。向藍玉求降,價格一降再降,從稱臣藩屬到僅領國公,暫守越陳。但是藍玉只有一個,答覆,“無條件投降。”什麼條件都沒得談,大明鐵了心耍將越陳納入疆域版圖。

既然談不攏,陳脾也惱了,老虎不威,你真當我是貓。這位越陳國主神奇地從病榻上站了起來,四處傳技,徵集勤王之事,並將附近的物資、糧草、兵力全部運輸到安遠城,然後遷都安遠城,準備在這裡進行籠城。

陳脾選擇安遠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來這裡是越陳的腹地,附近城池還有不少兵力和積糧,聚集在一起足夠守城用的;二來這裡位於西道河支流旁邊,即不用擔心水源問題,又不用擔心大明海軍的戰船會逆流而上。大明海軍的火炮可給他留下深玄的映像;三來這裡背靠南掌王國,現在南掌王國國王法昂王剛剛一統南掌不久,正是雄心壯志之時,陳脾已經遣使卑詞重利向其求援。

明歷四隻八月。藍玉、湯和率部與占城國主制蓬峨部匯合,兩國合兵一處,共計八多。將安遠城團團包圍,開始長達兩年零六個月的圍困

安遠城被圍上了。藍玉指揮八萬大軍在外,陳晦率領四萬兵馬在內,開始鬥智鬥勇起來。不知爲什麼,藍玉似乎不是很熱衷攻城,他只是命人在安遠城挖下三道壕溝豎起兩到木柵欄,將安遠城圍得水泄不通,然後開始清理起安遠城外圍。

越陳明和占城聯軍的連續打擊,凡經元與大傷。許多且識陳地方官紛紛舉城投降,先避一避風頭。他們知道這個時候要是想當忠臣,絕對會被大明、占城聯軍拉出來當典型。當然了,也有少數城池守臣學了中原的“忠孝仁義”決心爲越陳盡忠。藍玉也不客氣,利用占城四萬精銳之師。配合兩個,火炮團,讓這些人得償所願,爲越陳盡忠。

幾個城池攻防戰一過,大半年時間過去了,雖然越陳只剩下一個安遠城還在“堅持抗戰”其他州府城池已經聞風而降,但是大規模的“游擊戰”卻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很多城池雖然降了大明,但是暗地裡卻心向越陳,這些心有九竅靈通的越陳官員都認爲大明這次對越陳的攻略跟以前一樣,只是給越陳一次嚴懲,事後還不是要揚天朝的“傳統風格”傳詔天下,宣揚一番上國天朝的威嚴,說說越陳國的“薄德”最後還不是要將越陳數千裡江讓還給陳氏王族。

於是這幫越陳地方官員一邊升起大明的旗幟,一邊翻出陳晦的勤王詔書,心思翻來覆去一番,終於想“通竅”了。不少城池今日還掛著大明的旗幟,明日搖身一變,又重新掛上越陳的旗幟,恢復陳氏王族的榮光,等到藍玉遣大軍一到,他們馬上又痛心疾,幡然醒悟,重投入到天朝的懷抱。

等到來複幾次,連屬下的將領都有些不耐煩了,藍玉依然不動聲色。任由這些越陳地方官員復叛復降。直到明歷四隻雨季入冬,南掌國雄心勃勃的國王法昂王範甘剛合併萬象”護、佔巴塞等小國,建立統一的南掌國家,自認爲自己手裡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又覺得與越陳國是脣亡齒寒,畢竟南掌國與越陳國一樣,北邊都與天朝上國接境,面臨看來自北方的強大壓力。不過與越陳不一樣的是,南掌國的北邊主要還是北元的殘餘。蒙古粱王,而國王範氏一族曾經受過元廷的冊封,成爲元廷的老告總管,所以對北元還有一定的“情義”在自身強大起來之後,又受到粱王的唆使和尖持,範凡決心與大明對抗到底,於是對正在經受大明“侵略”的越陳持支持態度。

明歷四隻十二月,範凡遣兩萬兵士,一千頭戰象殺入越陳的西部忠誠州。藍玉聞報後連忙收縮兵力。命制蓬峨圍住安遠城,自與湯和率領兩萬多日本僱傭兵和第八海軍6戰師,列陣迎戰。

對付南掌軍還是老一套,先以日本僱傭兵打頭陣,引南掌兵步步前進。隊列分散,然後集中火炮團進行轟擊,而三個步兵團從左右側翼逼近。南掌以戰象數主的軍隊和越陳軍隊一樣,被火炮和火槍的轟擊和齊射聲打暈了頭。尤其是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戰象,慌成了一團,不少了狂地向後跑,將己方的陣線衝得七零八落。

不到兩個多時辰,南掌軍大敗。退回國內。

南掌國敗了還沒什麼要緊,因爲此役還沒有傷到其國家和軍隊的根本。還有一戰之力,但是關鍵是領軍的正是有機會繼承王位的二王子範常。他領著敗軍一回來,南掌朝中還沒來得及討論如何繼續對越陳國進行援助就陷入了一場內爭之中。也有機會繼位但是一直被二王子壓制的三王子範況馬上聯絡一幫近臣對二王子範常的敗師辱國進行抨擊,而範常一系也不甘示弱,還以顏色。而範凡因爲年老體邁,眼看著就要不行了,正對繼承人一事略有動搖。遇上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這位老南掌王有些失去掌控力了,加上其他王子參與和別有用心之人煽風點火。內宮、朝臣、將領各方勢力紛紛被捲入這場聲勢浩大的奪儲之爭。由於雙方實力相當,加上範凡對歷來受寵的範常開始失去信心,於是彼此都鬥得不亦樂乎,一時半會沒有結果,於是便放下勒令對越陳的軍事支援,改爲邊境駐軍接應等“精神支持”了。

但是受南掌國此前大舉援助的“鼓舞”很多越陳地方勢力再次舉起了“勤王義旗”而且聲勢浩大。決心更勝此前。

此時的藍玉終於露出真面目。他率領主力大草開始重點清剿所有參與“叛亂”的越陳官吏、貴族、豪強一律“滅戶”所有參與其中的越陳兵士和青壯三抽一,三個中抽出一個進行斬殺。一時間越陳各地血流成河,西道河和諸支流赤色千里。

經過兩個多月的清剿,大約過十五萬越陳男人不分貴賤,一律死於藍玉的軍令之下。受藍玉這種殘暴手段壓制,越陳的抵抗勢力立即蟄伏下去,轉入地下活動,不少地方勢力在血淋淋的教下終於又認清的形勢。

不過藍玉這次沒有放過他們,所有投降的越陳貴族、地方世家豪強和官吏全部被奪去家財,一家老小被流放去了大明正在極力開墾的臺灣島去當苦力去了。

明歷五年的雨季開始到來,越陳的抵抗開始由官方轉“民間”不少民間心孤始冒頭小率領自組織的民軍開始對抗明軍六這時燕了新的戰略戰術小他率領主力與占城軍隊換防,大明軍隊執行繼續包圍安遠城的任務。占城軍開始在時而連綿不絕,時而斷斷續續的雨中對越陳義軍開始清剿。

不過藍玉組織的清剿活動非常有組織性和效率性,他按照河流、道路將越陳地區分成幾個,區,占城軍隊佔據河道要路的轉運要點,然後按區進行清剿,誰完不成任務就找制蓬峨追究相應占城將領的責任。

占城軍隊按照藍玉的指示。開始分區清剿,他們一般是多路並進,中心開花。先擠壓重點區域越陳義軍的活動範圍。然後四面圍剿,直掏老窩。對於“匪患”非常嚴重的地區,則稱之爲“清剿加強區”占城各路人馬一般執行三光政策,該區的百姓不是被按照此前達成的協議送到占城國了。就是被遷移到“普通清剿區”集中居住。

由於占城軍隊執行了非常嚴酷的政策,各“清剿加強區”的義軍舉步艱難,他們賴以生存的百姓紛紛被遷走,地方化爲焦土一片,而四處又都是占城的優勢兵力。於是不少越陳軍隊相繼被占城軍剿滅,只有少部分轉戰它區和逃入南掌國。

明歷五年下半年,越陳國的形勢逐漸趨向於有利大明,藍玉繼而開始第二階段的清剿活動。藍玉在占城軍隊的基礎上開始招募越陳“僕從軍”這些僕從軍一般是從比較聽話的“普通清剿區”招募,有家有口,實行嚴酷的連坐法。其中一人犯事。不僅同伍同隊兵士受嚴懲,家人也會受到牽連。面臨被滅戶。

在組建了兩萬多僕從軍,減緩了占城軍的壓力之後。藍玉開始在越陳清點人口,共計府州四十二、縣一百五、戶二百六十萬,比越陳官籍中少了四分之一。被清點出來的越陳百姓全部被集中在城鎮和指定的村落居住,出入嚴格檢查。下地耕種有僕從軍和占城軍“保護”嚴禁百姓與義軍聯繫;秋收的糧食大部分被藍玉下令集中保管,只留下僅夠越陳百姓十天的用糧,此後每十天再按戶籍放一次,防止百姓用糧食接濟義軍;時不時地派出清剿隊伍,對於沒有登記在冊的耕種田地,不管是百姓私自耕種的還是義軍悄悄耕種的,一律化爲焦土。堅決不讓義軍收穫一粒糧食;非主動投誠的被俘越陳義軍全部處死,與義軍有牽連的百姓家男丁全部處死。

系列殘酷的清剿和管理,越陳的義軍終於開始熄滅,沒有人能夠在這種血腥的制度下煎熬多久。意志堅強,一心爲國的越陳畢竟是少數,加上越陳朝的官府、貴族、豪強體利已經被摧毀,在部分帶頭人被殺之後,一般的老百姓也不願意冒著被滅戶的危險加入義軍了,到明歷六年下半年,越陳境內已經很少看到義軍的影子,而藍玉也獲得了一個“滅戶將軍”的稱號。

但是大明和占城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日本三萬僱傭減員過一半,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爲疾病的非戰鬥減員,使得樞密院只好在日本又緊急招募了五千人,保證一定的軍事實力;第八海軍6戰師減員三分之一,只好從第六、七海軍6戰師中抽調人手保證滿員編制;制蓬峨的四萬占城軍傷亡過了兩萬多,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從國內抽兵,幾乎耗空了主力。

“將軍,城內越陳國主遣使出城,願意無條件投降。”二月二十一日,當藍玉又一次眺望安遠城時,副將跑來稟報道。

二月二十二日,陳脾奉國魚,率文武百官、王族等四百餘人及城中軍民三萬餘人出城請降。看著這些皮包骨,目光呆癡、步履艱難的越陳人,不知道真相的旁人可能以爲這些都是從餓鬼道逃出的。

看到陳脾哭喪著臉,搖搖晃晃地跪在騎著馬,趾高氣昂的滅戶將軍跟前,可憐巴巴地祈求大明的原諒,奢望保住一條小命,制蓬峨不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該死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制蓬峨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居然打了這麼久,而且打得這麼慘烈。據他所知道的小越陳國內百姓估計不見了一半多,而且生存下來的多是婦孺老弱,就算按照戰前的協定,這些人口一半歸占城,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反而可能是一種負擔。占城這三年多大半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這個無底洞。越陳被打滅了,占城卻累得七癆八傷,最關鍵的是,在清剿活動當主力軍的占城軍隊算是跟越陳百姓結下了死仇,以後想化解估計也得花數百年的時間。

不值得,太不值的了。制蓬峨在心中暗暗盤算了一番。最後總結道。

可是大明第八海軍6戰師和兩萬日本僱傭兵來說,這卻是一件天大好事,而這一大好消息也將迅傳回國內去。

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越陳的覆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帝國的榮耀》

第四章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121章 授銜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89章 大事件(三)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00章 事後(二)第330章 天山(一)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78章 冬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94章 張定邊(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128章 敗仗(二)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二章第82章 江州(一)第319 泰西攻略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第80章 餘波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78章 參觀第214章 常遇春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291章 鬥(二)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四章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1章 夜話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60章 劉仁本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283章 嚴守慎第14章 清澗山(一)第27章 取太平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85章 江州(四)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6章 桃園結義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80章 餘波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1章 風雲突變第79章 安慶第184章 越陳第55章 私話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0章 再戰(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132章 泉州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206章 會盟(一)第260章 談判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303章 南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228章 白古國第128章 敗仗(二)
第四章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121章 授銜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89章 大事件(三)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300章 事後(二)第330章 天山(一)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78章 冬第334章 誰輸誰贏?(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94章 張定邊(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128章 敗仗(二)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二章第82章 江州(一)第319 泰西攻略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88章 大事件(二)第175章 入大都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78章 新的海洋戰略(二)第80章 餘波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78章 參觀第214章 常遇春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291章 鬥(二)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四章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11章 夜話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60章 劉仁本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283章 嚴守慎第14章 清澗山(一)第27章 取太平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85章 江州(四)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6章 桃園結義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80章 餘波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69章 當塗血戰(二)第21章 風雲突變第79章 安慶第184章 越陳第55章 私話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0章 再戰(一)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132章 泉州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206章 會盟(一)第260章 談判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303章 南掌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228章 白古國第128章 敗仗(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阳信县| 拜泉县| 襄樊市| 乐都县| 会东县| 襄垣县| 安乡县| 彭山县| 兴城市| 封丘县| 裕民县| 阳原县| 霞浦县| 许昌县| 天峨县| 贺兰县| 绥德县| 青龙| 三门峡市| 楚雄市| 紫云| 沛县| 广宁县| 通海县| 盐津县| 邵东县| 婺源县| 保康县| 平谷区| 宝坻区| 华池县| 万安县| 南通市| 阿勒泰市| 日喀则市| 安丘市| 贵德县| 晋江市| 孙吴县|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