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9 泰西攻略

第三百一十九??泰西攻略

“孝閔,幾年不見,你又黑瘦了許多。

”劉浩然持著陳孝閔的雙手,將他上下打量了好一番才感嘆道。

“臣身負皇命國令,不敢有所懈怠。”陳孝閔恭敬地說道。

“孝閔,坐到朕的身邊來,你們也都坐下。”劉浩然持著陳孝閔的手,讓他坐在自己的身邊,同時也招呼陪同的李善長、開濟、薛祥、陳孝林、阮智、趙欽等人坐下。

“聽說你娶了一位泰西貴族女兒爲妾?還生下一兒一女。”

“是的陛下。”陳孝閔如實回答道,他知道就算遠隔數萬裡,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會如實傳回到國內和皇帝陛下的耳朵裡,“胡安娜是阿拉貢王國巴倫西亞伯爵的二女兒,我是在阿拉貢王國國王胡安一世舉辦的宮廷舞會上認識她的。由於我已經有了妻子,按照泰西遵守的基督教義,除非我離婚才能與胡安娜結合,但是臣怎麼能捨棄糟糠之妻呢?無奈之下只好避開胡安娜,回到豐島(今馬德拉島)基地。誰知胡安娜居然喬裝打扮,悄悄地坐上一艘我們的商船趕到了豐島。”

“於是你就英雄難過美人關?”劉浩然笑呵呵地接言道。

“回稟陛下,當時我向胡安娜說明了一切,很直白地告訴她,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娶她爲妾,但是這樣的話對胡安娜就太委屈了。可是她不論不顧,持意要和我在一起。”

“我只好又趕赴阿拉貢王國,向德佩羅四世說明情況,臣不能以爲私人之事影響了大明在地中海戰略佈局。德佩羅四世在聽說這個情況後,最後做出公斷,說胡安娜是臣在基督的妻子,把這件事情給糊弄過去了。但是臣一直過意不去,這次臣回國述職,將胡安娜也帶了回來。一來是向陛下稟明,自請處置;二來讓胡安娜與王氏見見面;三是胡安娜好歹爲我生下兒女,是我陳氏血脈,臣帶他們回來也好拜祭祖先,認認親人。”

“應當如此,你孤身在外,爲國家舍小家,的確需要有人好好照顧。只是你要好好對你家夫人言明底細,她帶著孩子爲你守在家裡,不容易呀,不要有了新人就委屈了她。這樣吧,我過後會和皇后言明,屆時由她出面,居中斡旋。”

“臣記住了,多謝陛下!”陳孝閔恭謹地應道。

“好了,我們談談正事。我剛纔聽你提及豐島,現在它已經是我大明在泰西前沿的重要基地,孝閔,你先給朕說說這豐島。”

“是的陛下,豐島位於葡萄牙王國西南大約一千公里的海上,方圓近八百平方公里。由於是月季花號護航艦艦長豐穗發現的,故而被命名爲豐島。該島有兩大豐富資源,一是水源,二是木材。”

“豐島上既不見任何山泉、溪水,地底下也沒有暗河潛流。可是島上處處可聞流水潺潺,特別是在陡峭的海岸石崖,更有許多飛流垂瀑直瀉而下,注入大海,好似飛珠落玉,十分壯觀美麗。這水到底源頭何在?根據地理學會的會員教授研究發現,原來豐島四周一片汪洋,海風將暖溼空氣吹到島上,卻爲島上海拔近兩千米高的三指峰所阻,於是積雲化雨,滋潤大地。更爲奇特的是島上逢夜降雨,每天不誤,這就是島上水源豐富的秘密。”

“原來如此?”劉浩然和衆人不由點點頭,能夠作爲海軍重要的基地,水源、糧食、木材是必須的。豐島先佔了兩大優勢,只要佈置得當,在島上充分利用水源進行種植,糧食又不用缺了。

“陛下,諸位大人,但是豐島有一致命缺陷卻是無法彌補的?”陳孝閔轉而言道。

劉浩然略有所思,撫著鬍鬚道:“是不是豐島離泰西太遠了?”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豐島雖然可以集中停泊數十艘戰艦,屯集數萬將士,但是豐島離泰西葡萄牙王國有近九百公里,離阿拉貢王國巴倫西亞有近一千五百公里,按照我軍戰艦的一般航速,就算是順風,到葡萄牙王國里斯本需要五到六天,到阿拉貢王國巴倫西亞需要九到十天。泰西等地發生任何的異動,傳到豐島再做應對都已經爲時太晚。”

“孝閔,那你有何建議?”

“回稟陛下,臣最初的想法是在地中海佔據一處島嶼,阿拉貢王國的馬略卡島、兩西西里王國的撒丁島,甚至是地中海東部,現在落入法國和威尼斯人之手的塞浦路斯島都曾經讓臣實地考察過。雖然佔據其中一地能夠讓大明嵌入泰西腹地,但是危險和問題還是衆多。這些地方不是被泰西基督教勢力包圍,就是被基督教和穆斯林勢力夾擊,而這些地方離大明數萬裡,就算有豐島支持,恐怕也是艱難無比。因此臣幾經考察和思量,還是建議在直布羅陀海峽北岸謀取一處基地,這裡是格拉納達王國的地盤,其正處於北部卡斯提耳王國和阿拉貢王國的步步緊『逼』之下,正是勢弱之時,只要我大明駐泰西海軍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謀求一處港口之地不是難事。”

“陛下,諸位大人,臣到此地考察過,這裡有一處港灣,適合做港口,周圍又是山巒連綿,地勢險要,無論是陸地或是海上的攻擊,只要防禦體系構建完善,應對起來不是問題。而且這裡扼守地中海出口,可與豐島、魯島(今加那利羣島)構成一個完善的三角防禦體系,如此之下,我大明駐泰西海軍對地中海地區的行動可進退有餘。”

聽完陳孝閔的話,劉浩然略一思量,揮揮手道:“孝閔,你再說說我大明海軍駐泰西艦隊這些年的一些行動。”

陳孝閔聽出來了,皇帝陛下想知道目前泰西的形勢和大明海軍駐泰西艦隊對泰西的影響力再做決定。

“回稟陛下,我大明海軍駐泰西艦隊以豐島爲中轉基地,以魯島爲補給點,這些年主要做的事情有幾個,一,打通與英吉利王國的海路,將大明貨品北歐地區的經銷權授予英吉利王國。但是北歐地區現在也是紛爭衆多,商貿權把持在漢薩同盟的手裡,他們拒絕英吉利涉入其利益範圍。爲了打開北歐商路,臣曾經派遣兩艘護航艦、四艘武裝商船會同英吉利王國的船隊北上,在日德蘭海域與漢薩同盟激戰,獲得小勝,迫使漢薩同盟簽下城下之盟,總算是在北歐地區打開一個缺口。”

“二便是壓制葡萄牙王國的海上力量。目前葡萄牙王國可能是泰西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有可能發展海上勢力的國家,其國王看到大明海軍興盛,也躍躍欲試試圖發展海軍,臣率艦隊找了幾個藉口,擊敗其海軍,摧毀幾處造船廠,在後來再加以引導,將對法國的商貿權授予葡萄牙,引導其向北發展。”

“三是扶植阿拉貢王國向東擴張,臣率艦隊爲阿拉貢王國商船保駕護航,確保其在地中海發展商貿主導權。”

劉浩然不由點了點頭,陳孝閔麾下的大明海軍駐泰西艦隊實力相對較弱,不過六艘護航艦,十四艘武裝商船和兩艘快速警戒船,要經略這麼大一塊地盤,做這麼多的事情,的確夠他忙了。

“趙欽,你說說。”劉浩然轉向趙欽問道,這位外務部侍郎在對日談判中大放光彩後便一直忙著處理對印度等國的外交事務,在明歷十三年,受劉浩然的委派,趙欽親赴泰西,名義上是出使法國和教皇國,實際上是實地考察泰西的政治形勢。

“是的陛下。首先是泰西基督教會的大分裂。明歷十三年,也就是泰西的耶穌歷1377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將基督教廷從法國阿維尼翁遷回羅馬,明歷十四年,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羅馬的教廷樞機團推舉一位意大利人爲教宗,是爲烏爾班六世,而親法國的十三位樞機大主教則不承認這一推選,他們自己推舉了一位法國人爲教宗,是爲克芒雷七世,以阿維尼翁爲教廷。”

“英吉利王國、威尼斯、熱那亞、匈牙利王國、波蘭王國、丹麥等北歐王國支持羅馬教廷,法蘭西王國、阿拉貢王國、卡斯提耳王國、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亞王國支持法國阿維尼翁教廷,神聖羅馬帝國和葡萄牙王國中立。

“趙卿的意思是我大明利用這種分裂從中漁利。”

“是的陛下,我大明介入泰西,基督教廷可以說是最大的阻礙,其權柄甚高,凌駕於諸國王權之上,又保守迂腐,視我大明爲異教徒。”

劉浩然和衆人明白趙欽的意思,基督教廷擁有這般權力,又思想保守,仇視非基督教世界,大明想介入泰西,的確是最大的阻礙,所以必須依靠這天賜良機,在分裂的教廷中左右逢源,或者是拉一派打一派,待到教廷恢復統一,大明已經在泰西紮根,屆時就遊刃有餘了。

“陛下,依臣之見,大明對泰西的戰略是正確的,扶植英吉利,發展北歐商貿以拓其實力,再幫助其與法國爲爭奪佛蘭德繼續國戰,拉攏扶植阿拉貢王國打壓熱那亞,不過臣有一妄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無妨。”

“陛下,西西里王國王室原本出於阿拉貢王室,但是經過數十年分離已成兩脈,而今西西里王國國王之位由前王腓特烈三世於明歷十三年傳於其女瑪麗。此女王而今尚年幼,不到十歲,權柄被四位顧命輔助的男爵貴族架空,早晚會生出事端。瑪麗女王現在的依靠處無非兩處,一是法蘭西王國,但是西西里人憎恨法國人,恐怕此路難行,那就只有依附遠親阿拉貢王國。依臣之見,與其便宜了阿拉貢王國,不如讓我大明來做此好事。”

“趙卿的意思是?”

“陛下如以一皇子娶之,我大明便可順理成章地介入西西里王國事務,還可順勢收復掌握在法國人之手的那不勒斯王國,一舉兩得。”趙欽看了看劉浩然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說道。這個建議事關皇子,當然需要謹慎萬分。

“我明白趙卿的意思,只是如此當不當值?”劉浩然沉『吟』一會說道。

“陛下,依臣之見,我大明早晚與泰西有一戰。”趙欽鎮靜地回覆道。

“說說你的理由。”

“是的陛下,一方面,熱那亞不會甘心坐視大明打通對泰西商貿,奪其口食,而法國也會對我大明扶植英吉利心懷不滿,熱那亞長於海軍,法國長於陸軍,雖然兩國爲教廷分裂有所爭持,但是在利益驅使之下,難保不會勾結在一起。從另外一方面,我大明海軍遠驅泰西,其貴族官民對我大明不再持有神秘之感,而是需要直面我大明。無論是信仰文化我大明與泰西都有巨大分歧。而我大明扶植一方,必有另一方不滿,如此長久,必生禍端。而我大明如不以凌厲軍威宣於泰西,很多人就不會切身體會到我大明實力。”

趙欽說得沒錯,這個世界上就是這般,如果大明一味以商貿爲主,長此以往,泰西諸國的貴族王室就會視大明爲紙老虎,一塊肥肉,說不定就想著來啃一口,所以趙欽建議大明抓住機會大打一仗,充分顯示自己的實力,這樣才能讓泰西衆人心有忌憚,從而能夠最大地保障大明商人的安全和利益。

“我大明海軍新敗阿曼等國,控制了錫蘭洋,非洲攻略便可順勢而爲,易如反掌,孝閔,你對於大打一仗有什麼要求?”

陳孝閔在泰西日久,對這一帶非常熟悉,他爲主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我大明海軍已經有了遠渡重洋,海外作戰的能力。但是依照目前大明海軍駐泰西艦隊的實力,局部的中小戰役沒有問題,但是與國之間的國戰卻有心無力,如果非洲戰略佈局能夠儘快完成,我駐泰西艦隊有了堅強後盾,屆時一旦有事端,可調集非洲等地區的艦隊彙集,與泰西某國一戰倒是可以的。”

“這個就要問你的兄長了。”劉浩然笑呵呵地說道,陳孝林佔據錫蘭洋之後,開始奉命對非洲,包括東非、南非金州和西非的戰略佈局,不過沒有了穆斯林勢力的攪局,大明海軍在這一線的行動可謂是非常便利,按部就班就可以了,畢竟這些地方的非洲土著國家勢力太弱了。

衆人也不由大笑起來,而陳孝林臉上閃過一道憂慮,卻端坐不語。

看到皇帝陛下正在興頭上,陳孝閔便繼續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議:“陛下,依臣之見,我大明不僅要在通往泰西的海路上設置包括船舶修理廠、倉庫、醫館等設施的基地,也當選擇合適的戰略要點設置一兩處造船廠和軍械廠,以便利爲前線提供最大的臂助。”

陳孝閔話一落音,卻發現室內死一般的寂靜,他不由詫異了,下意識地將頭轉向兄長陳孝林,他打仗不輸給陳孝林,但是要談到揣摩上意,在政壇官場裡打拼,他怎麼也比不上自己的兄長。陳孝閔迎面看到自己的兄長遞過來的嚴厲眼『色』和帶有責備的神情,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但是到底說錯了什麼,卻不得而知。

“孝閔的建議不錯,但是造船廠牽涉甚廣,依朕之見,戰船軍艦方面的造船廠暫不考慮了,就佈置一些中小型商船造船廠吧。”

劉浩然一錘定音,既然軍用造船廠不能設置,那麼軍械廠自然而然也不能跟著配置了。

再談了其他很多事項後,今天關於泰西攻略是談話就到此結束,衆人需要細細體會一下再繼續明天的談話。

“孝閔,你怎麼糊塗,居然說出要求設置造船廠的要求?”走在僻靜處,陳孝林就迫不及待地訓斥道。

“怎麼了哥哥,出了什麼問題?”陳孝閔不由一驚,他長年累月地在海外泡著,消息不及兄長靈通,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孝閔,今天定下來的有關大明海外領地的調整,你看出什麼問題來?”陳孝林在引導著自己的弟弟去自己思考這個問題。

“根據今天的商議,海外領地不是軍政分開嗎?海軍駐軍自成一系,由海軍部統領,領地總督則由內閣吏部直接任命。不過我覺得這海外領地總督最大的權力除了領地治理權之外就是外務部授予的處理與領地鄰國外交事務的全權代表權。”

授予領地總督的外交事務全權代表權也是外務部尚書開濟參加這次會議的原因,大明外務部只是在部分國家派駐使節,處理外交事務,但是對於很多海外國家而言,大明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派駐外交使節,於是便授權給最鄰近的海外領地總督,如對東非幾個國家的外交事務權就交給了大明駐蘇法拉總督。

有個這個權力可不得了,由於大明的強勢,擁有外交事務權的總督就等於是大明派駐這些國家的太上皇,加上總督擁有的地方治安權,行政管理權等等,簡直就是一個土皇帝。所以大明纔將海軍駐外艦隊分開,與領地總督平行,只是互相協調,就是防止某些總督因爲權柄太大而野心膨脹,你總督再牛叉,也經不起大明海軍艦隊的打擊。因此,海外領地中大部分海軍基地、倉庫等設施都是直接由海軍部管理,爲了就是避免領地總督對海軍艦隊產生要挾和勾連。

陳孝閔經過兄長稍微那麼一點撥,很快就明白了這樣分配設置的原委在何處,無非就是爲了牽制權衡,他對自己剛纔哪裡說錯話開始明白了。

“哥哥,我說話太直白了,沒有與你商量,這才創下禍事來了。”陳孝閔低著頭說道。

“弟弟,你看看,如今大明軍艦戰船造船廠都分佈在何地,遼寧、山東、南京、江蘇、浙江,都是我大明腹地,就連偏遠一點的邊疆省份都沒有,軍械廠更是如此,一向集中在安徽省,因爲需要南伐和西征,這纔在河南、陝西和廣東等地分設工廠,但是產能卻遠不及安徽。你知道這是爲何嗎?”

“兄長,我明白了。”

“我等海軍駐外艦隊孤懸海外,與國內經常是一年也聯繫不上幾次,國內大佬們能安心嗎?我們兄弟一個在泰西,一個在後方非洲經略,已經讓很多人看不過眼了,你再提出設置戰艦造船廠,別人會怎麼想?”

“兄長,那該如何是好?”

“我原本早就想調回國內艦隊,我們兄弟紮在一堆不好,以前中間還有大食勢力,現在錫蘭洋已經平定,我也該回來了。我們兄弟倆總不能都泡在海外,總需要留一個在國內照顧家。”

“兄長,對不起。”陳孝閔當然知道這是兄長以自身的犧牲來成全他,調回國內,現在整個太平洋都快成大明的內海了,挑戰『性』怎麼比得上可能會和泰西和穆斯林勢力發生激戰的向西呢?

“我們兄弟倆,何必說這些了,我估計接替我的可能是阮智將軍,他的才幹不在我之下,而且與我的關係不錯,你可以放手去幹。”

“兄長,那你呢?”

“我爭取調到第四艦隊去,目前第四艦隊基本上已經將南海諸島消化得差不多了,開始準備經略澳洲羣島,那裡雖然多是些土人,但是總比給商船護航要強多了。”陳孝林裝作滿不在乎地說道。

“再說了,根據美洲勘測船隊最新的彙報,他們一路南下,已經發現美洲南部地區,那裡據說有一個看上去很龐大,實際上卻非常落後的帝國,而且多出黃金和銅,根據地理學會的推測,應該和澳洲羣島在同一緯度地區,中間相隔不是很遠,說不定我屆時直接就從澳洲出發經略那裡了。到底咱倆可要比一比,看誰給咱大明運回的黃金白銀多。”

“好的,兄長,咱們就比試比試!”陳孝閔毫不猶豫地應道,但是他不知道,他其實已經輸定了。

第110章 中樞(一)第230章 羅貫中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180章 巡視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79章 安慶第300章 事後(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131章 福州(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42章 治內政(二)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二章第102章 中樞(二)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121章 授銜第32章 取江寧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9章 殲滅水師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106章 武昌(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229章 阿瓦國第21章 風雲突變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88章 大事件(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9章 殲滅水師第337章 紛爭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330章 天山(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191章 治政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31章 衝突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178章 冬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79章 太子妃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13章 新四省第182章 貨幣(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50章 氣節第292章 再亂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81章 陝甘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132章 泉州第146章 耽羅島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21章 授銜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89章 亂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
第110章 中樞(一)第230章 羅貫中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180章 巡視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79章 安慶第300章 事後(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131章 福州(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42章 治內政(二)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二章第102章 中樞(二)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18章 細川賴之(三)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121章 授銜第32章 取江寧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87章 大事件(一)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9章 殲滅水師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106章 武昌(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229章 阿瓦國第21章 風雲突變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88章 大事件(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9章 殲滅水師第337章 紛爭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330章 天山(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191章 治政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31章 衝突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178章 冬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225章 陳孝閔(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79章 太子妃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13章 新四省第182章 貨幣(一)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50章 氣節第292章 再亂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81章 陝甘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132章 泉州第146章 耽羅島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21章 授銜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89章 亂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漾濞| 山丹县| 馆陶县| 晋中市| 宜章县| 伊宁县| 留坝县| 咸丰县| 满洲里市| 环江| 新余市| 南和县| 嘉祥县| 固始县| 阿拉善右旗| 塔河县| 定结县| 肇州县| 高阳县| 远安县| 托里县| 理塘县| 准格尔旗| 大姚县| 乌兰浩特市| 房产| 大丰市| 祁门县| 临沭县| 杭州市| 菏泽市| 横峰县| 宁化县| 宜章县| 虹口区| 英超| 康保县| 旬邑县| 临湘市|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