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陳孝閔(一)

劉浩氣引。

快地做出了善後安置。

明升被封爲歸義侯,與其母彭太后遷居南京,降臣劉仁、戴壽也一併隨行,先安置在國史館和資政院。

隨後,在越陳立下滅國之功的藍玉獲得擢升,授6軍上將銜,被任命爲成都衛戍區大都督。

伐蜀功績卓著的李文忠授6軍中將銜,被任命爲成都衛戍區同知大都督。

湯和擢升授中將銜,依然留在安南省鎮守,傅友德、徐達、朱亮祖暫時沒有擢升軍銜,不過被再一次授予金龍勳章,也算是榮耀一時。

成都衛戍區此後的任務先是安定新設的四川省,做好向雲南進軍的準備,在完成消滅雲南殘元任務後它還要承擔向西藏、緬甸地區進軍的任務,可以說是任務艱鉅。

而藍玉在越陳已經歷練出來了,雖然他背上了“滅戶將軍。

的惡名。

但是他對於如何消滅異族勢力很有心得和手段,輕重緩急拿捏得都到火候了,因此刻浩然也將西南方面的重任交給他。

九月初五,當劉浩然網送藍玉去成都上任便接到一個讓他萬分高興的消息,陳孝閏所率的終於從歐州回來了。

經過兩天休息,身穿大明海軍大校軍服的陳孝閏向劉浩然、內閣五位大學士、海軍部尚書俞廷玉、樞密院軍政司錄事總長劉存孝、外務部尚書楊憲彙報這三年多的行程。

當年陳孝閏趁著明歷四隻最後一期的西北風行駛到了馬六甲,然後按照外務部、海軍部從阿拉伯、印度、阿比西尼亞船長手裡收集的和大明商船船長勘探的海圖一路前行,先抵達錫蘭島,在那裡細細考察了一番,接著沿著印度半島前行,勘探了一番這裡的海岸線和航線情況,最後調頭向西南,於明歷四隻八月抵達阿比西尼亞。

在這裡,陳孝閏與教皇使團分手,他們按照原路從6地先回去,而陳孝閏則一頭向南扎去。

越往南,情況越是模糊。

從馬六甲到阿比西尼亞,好歹還有不少情況可以參照,向南則很少有船隻過來,連阿比西尼亞的商船也只走到莫諾莫塔帕王國(今東非莫桑比克),再南就多是傳說了。

陳孝閏帶著船隊趕到了莫諾莫塔帕王國的最大港口蘇法拉,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前往其都布韋(即石頭城),拜訪了國王挈帕塔二世。

這位擁有九位王后,數千位嬪妃和女奴的國王在其國內擁有無上的權力,他是王國的最哥統治者,掌握著全國臣民的生殺予奪大權。

挈帕塔二世和他的前輩們已經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國家行政和組織機構,包括精銳的國王特別衛隊和類似大明內政巡檢的警察機構。

王國的一切皆屬於國王,臣民的一切財物都被認爲是國王貸予的,國王有權隨時收回。

而且這位挈帕培二世秉承著其王室的傳統,生活十分神秘。

大部分時間深居宮中,就算偶爾出行也是將道路清理一空,其臣民想見到他就如同想見到神靈一般。

不過由於陳孝閏代表著遙遠古老的東方大國,又在蘇法拉地區與一股由阿拉伯人、當地土著人組成的海盜交火,展示了強勁的實力。

因此獲得者這位國王的額外“開恩。”

給予親切接見。

陳孝閏向挈帕塔二世和其九位王后獻上了精美的瓷器、絲綢、棉布、飾、珍寶等物品。

陳孝閱除了向挈帕塔二世示好之外,還極力巴結拉攏其九位王后是有原因的,因爲這九位王后擁有決定王位繼承人的權力,而且日常時從各方面干涉到朝政。

挈帕塔二世和其王后對陳孝閃獻匕的非常滿意,而且他也想拉攏一支外來勢力對抗北方桑給巴爾島波斯和阿拉伯人越來越強勢的威脅。

“孝閏,你是說波斯和大食人已經深入到那裡了?。

劉浩然聽了陳孝閏的介紹,想了半天,結合自己此前的地理知識,估計莫諾莫塔帕王國應該在東非的中部,加上中間還有一個桑給巴爾島,應該是偏南地區。

他能夠理解,阿比西尼亞應該是另一個世界的埃塞俄比亞。

再往南他就有點糊塗。

不過據陳孝閏一路南行所獲得的情況來看,在再比西足亞以南東非沿海地區,重視經商的阿拉伯人已經建立起一些港口城市,一直延續到莫諾莫塔帕王國,所以他更加搞不懂這些地區究竟是哪。

不過大明現在與阿拉伯、阿比西尼亞商貿往來甚密,通過他們的水手知道,在阿比西尼亞以南的東非地區有阿拉伯人建立的幔八薩(今肯尼亞的蒙巴薩)、基爾瓦(即今坦桑尼亞的基盧瓦與基西瓦)等港口城市,控制著金、銀、珍珠、香料等物資的出產。

“是的陛下,根據當地人的傳說,波斯人在數百年前就航海到了東非,自稱設拉子人,而大食人後來居上,幔八薩、基爾瓦和桑給巴爾島是其重要的中轉港口。

他們不僅控制著當地豐富的金、銀等礦產,還有如桑給巴爾島出產的丁香等香料。

此外臣與當地的海盜交過手,根據俘獲的俘虜交待,大食人還在從事著販賣當地土著人的勾當。”

“大食人用物品舟當的土著領購買青壯,或者是挑起他們之間的戰爭,趁機收購戰俘,然後轉運至港口,再運至大食等地向四處販賣。

據俘虜交待,光桑給巴爾島每年會運進3食人通過虐待等手段淘汰這此士著人中的老琢刪鞏,挑選精壯的土著再轉運販賣。

小。

聽完陳孝閏的介紹,在座的幾位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露出不忍之色,此前有大食人運著黑不溜秋的“崑崙奴”前來大明販賣,由於路途遙遠,數量不是很多,加上大明對這類“商品”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後來也便絕跡了,想不到大食人在遙遠的西洋居然將這種生意做得如此紅火。

劉浩然心裡不由沉思了,以前學歷史只知道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這些興起的航海國家才幹這種萬惡的販奴行當,想不到阿拉伯人卻是急先鋒,老早就操持著這個行當來了。

看來商人逐利,在沒有什麼約束下什麼罪惡都幹得出來。

“這個事情我們暫且不提,孝閱,你先說說當地的物產和大食人的實力。

小。

劉浩然開口道,做爲一個穿越者,他對販奴有一種天生的厭惡,再說了,黑奴在大明不會有什麼市場,就算國內急需勞動力,大明也只會就近去南海、甚至日本去抓,跑到遙遠的東非去抓黑不溜秋(不是種族歧視,呵呵)奴隸回來。

有那工夫,還不如多販幾船物品到西洋去。

所以劉浩然更關心東非的物產和現在佔據這一地的大食勢力。

“回稟陛下,臣爲了避免與當地大食生衝突,影響前往歐巴羅的使命1所以避幔八薩小基爾瓦和桑給巴爾島而不入,只是通過間接途徑瞭解到這些地方。

幔八薩是建在離海岸不遠的一個島上,其正好位於南北要道上,又背靠著大片肥沃的6地,物產有黃金、象牙、毛皮和木材;往南便是桑給巴爾島,最出名的是丁香香料,極其豐富;再往南是基爾瓦港,它位於一個河口處。

還包括附近的幾個島,物產有金銀、珍珠、象牙。

據說在三四百年,波斯人在基爾瓦建立了一個國家,名爲僧詆國,後來敗落了,被大食取而代之,波斯人大部分已經同化在當地土著人之中,分爲數全部落而已“大食人多出自阿曼和也門。

聽說他們與西部大食在教義上多有紛爭1因此便全力在東部展。

不過他們多以家族勢力或幾家聯盟的形式在經營著海外貿易,每一家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北至波斯,東至天塹1南至基爾瓦,都有他們的船隻在穿行,平日並不過多往來1只是在生商貿或者遇上海盜時會互相攜手,臣也聽說過他們爲了互相爭利,各自暗鬥的事情。

小聽完陳孝閃的介紹,劉浩然覺得情況與自己知道的歷史知識相符合。

阿曼和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而且歷史悠久,在默罕默德出世上千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後來雖然被併入阿拉伯帝國,但是由於歷史、文化和地理的緣故。

一直遊離於已經遷移至敘利亞、兩河流域的阿拉伯帝國中心地區。

而且他們受阿拉伯帝國的壓制,已經無法再建立起統一的國家,所以纔會以家族或幾家聯盟的形勢經商,這也與外務部都知司此前獲得的情報一致。

“孝閏,你再說說那個莫諾莫塔帕王國。

小。

“是的陛下,莫諾莫塔帕王國最大的港口是蘇法拉,物產是鐵、黃金、象牙和銅,尤其是黃金和鐵礦石。

臣在當地細細瞭解過,莫諾莫塔帕王國控制著好幾個金礦和產金區小每年的黃金出口數以百斤計;而其出產的鐵礦石品質非常好,臣讓隨船的工匠官看過,比天些、南海出產的都要好,現在被大食人控制著,運往天塹、大食等地高價出售,據聞大馬士革刀就採用此礦石打造劉浩然不由點點頭,真走出產豐富啊,黃金、白銀、象牙、皮毛、丁香1可都是大明需要的物品啊。

而且那裡既然已經“開化”也可以成爲大明瓷器、絲綢、棉布等物品的傾銷地。

開始的時候,劉浩然以爲非洲做不了什麼生意,他一直以爲那裡還是土著人衆多的“荒蠻之地”1大明的物產再好也沒有辦法傾銷。

現在才知道,原來那裡已經是文明之地,有國家、王室、貴族等等,要不然大食人跑到那裡去幹什麼。

如此說來,這裡可以展成爲一條獲利豐厚的新航線。

“孝閏,你對我大明佔據此地有何建言?”劉浩然開門見山地說道,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忌諱的。

大明建立龐大的海軍不是用來搞排場和檢閱用的,而是爲大明謀取更多的利益,這在大明上下已經達成共。

“回稟陛下,臣以爲,東非此地我大明必須佔據,一來這裡可商貿獲利豐厚,二來這是通往歐巴羅的必經之路。

欲取東非,必先趕走大食人。

臣根據航海所得各種情報。

斗膽建言。

先集中強大海軍攻打阿曼和也門“直搗黃龍?小。

劉浩然不由眼睛一亮,“爲冉要如此?。

“陛下,大食人雖然在東非勢力強夫,根深蒂固,可是多是各自爲營,如果我們直取東非,他們說不得會聯手,利用地利人和與我海軍周旋,只怕到時我海軍會陷入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我大明離東非遠,大食離東非近。

他們耗得起,我們耗不起,所以不如直取其老窩,先將其打服。

此來可以造成對其最大的威脅,迫使其將海外諸多船隻調回增援,我海軍可於適當的地方給予集中伏擊和殲滅,以一勞求永“陛下,主要阿曼、也門主力船隊被殲滅,其港口就是我大明海軍囊中之物,我軍可嚴密封鎖。

不準一板入海,迫使其退出東非。

而我大明爲避免狗急跳牆,可給其留出一條後路,在其完全退出東非勢力之後,完全保證其在天塹、波斯的商貿正常和利益。”

劉浩然已經大致明白陳孝閏的建議所想表達的意思,不由連連點頭。

旁邊的李善長微微皺眉道:“保證阿曼、也門大食人在天塹、波斯的利益,孝閱,這是爲何?小。

“回稟李相,天塹、波斯地域廣袤,人口衆多,我大明是無法將其獨吞,不如將其放開,各做各的生意,我大明物產豐富,也不懼與阿曼、也門競爭;而阿曼、也門雖然失去東非,但是他們還要依靠轉賣我大明物產至大食、埃及等地牟取巨利,與我大明徹底撕破臉皮弊大於利,所以只要有一個自階下。

他們也好順勢答應;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

臣雖然是從天塹、阿曼、阿比西尼亞沿海岸線繞行而下,但是根據臣測量的海圖和緯度推算,我大明船隻可從錫蘭直至東非,而且縮短了不小的航程。

因此屬下認爲。

東非更比天塹重要,在我大明通往歐巴羅、西非等廣袤的海域,天塹、波斯可以繞過去,東非卻絕絕繞不過聽到這裡,劉浩然不由撫掌大笑道:“孝閏建言甚善,樞密院、海軍部,當以此建言爲基礎,好生籌哉一番。”

看到自己屬下出彩,獲的皇帝陛下的讚譽,俞廷玉的一張老臉都樂開花了,坐在那裡連連點頭道:“回稟陛下,我海軍部當竭力參贊此。

海軍部當然只能參贊此事,因爲行動策戈1、戰艦調遣、戰略部署等大權在樞密院手裡。

旁的馮國用也點頭道:“此事對我大明來說是件獲利甚豐的大事,我會讓參軍總署諸軍司細細策劃1。

只是由於此前北伐和漠北戰事影響,海軍建設一度停滯。

而如果要遠征也門、阿曼,其兩地海外經商多年,海上力量雄厚,恐我海軍現在的實力還不夠。

小,馮國用的話說到底就是想要錢,沒有錢怎麼造船造炮?李善長、汪廣洋、陳遇、周禎四位大學士互相看了一眼,最後李善長出頭開口道:“啓稟陛下,馮大人所言極是,只是未來三年我大明錢財度支已經做了統篤定排。

而且現在巴蜀新入,也需要一大筆錢。

所以內閣能夠擠出一筆錢來,只是幕額可能會與馮大人、海軍所需相差甚遠劉浩然知道李蔫長說的是實話,大明網搞了一個五年計利,很大一部分的錢都投到裡面去了。

而且大明每年用於教育、基礎建設、支援北方諸省的開支也很大,現在又才收復四川省,也需要一筆錢去恢復當地生產,而且又還要準備對雲南和南海進一步的攻略,這也需要錢。

沉吟一會,劉浩然當即決定道:“內閣能擠出多少錢算多少錢,其餘的空額向民間集募。

我們要好生宣傳一下,一旦我們打通東非,將會獲利豐厚,是今生錢的好門路。

這樣吧,不如成立一家商社,內閣將東非的商貿授予給它全權經營,每年獲利可按參股分紅。

這等財的好事,內府一定會參與的。

諸位愛卿也可以拿些閒錢投進去。

小。

說到這裡,李善長等人都笑了,他們這些老臣子跟著劉浩然可沒少財,聽到又有新門路,心裡早就盤算開了。

根據陳孝閏所言,東非的確是個財的好地方,要是真的參股其中,說不得日久就要財源滾滾來。

“該商社就叫東非商社吧。

一股一圓,總股本按照樞密院算出的軍費用度定個總額。

東非商社需要投入的就是爲大明海軍貸款建造戰艦,裝備火炮,他們自己也可以建造武裝商船,招募水手,騁請船長、軍官,協助海軍作戰。

打下東非後,再按照海軍耗費進行折算,算是支付給海軍的費用。

此後再按照南海等地慣例進行合作劉浩然一錘定音,此前大明各大商社沒少與海軍合作,早就形成了一整套襲用的協議和規矩。

“內閣一定要將此事操辦好。

先要商議確定好給東非商社的授權,即要保證商社能夠最大限度的賺錢,也要保證一個度。

商務部負責商社參股集募,海軍部負責造艦,樞密院軍情司要加強情報收集。

對了,楊愛卿”劉浩然點到了外務部尚書楊憲的名。

“臣在”。

“東非當地還有幾個國家。

此外我們與阿曼、也門開戰,可以會涉及大食、波斯、天些等國的關係,外務部要及早籌劃都知司也要與軍情司合作,儘快收集相應的情報,爲將來的戰事做準備劉浩然可不擔心攻打阿曼和也門會與大食撕破臉,現在的大食主力和重心集中在西部,而且國內是四分五裂,只是名義上的統嚴,不到萬不得已,怎麼敢與大明翻臉,使大明與歐州基督教世界東西夾擊阿拉伯。

“臣遵旨。”

“好了,都記下了纓”劉浩然轉頭問了一句在一旁忙碌記錄的國務秘書,得到確定回答便轉過頭對陳孝閏道:“孝閏,繼續你的航1程!小。

()

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6章 渡江第66章 勇氣號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91章 鬥(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46章 方國珍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四章第77章 風波(二)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291章 鬥(二)第27章 取太平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292章 再亂第128章 敗仗(二)第34章 鎮江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28章 敗仗(二)第64章 初次會戰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78章 參觀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31章 衝突第304章 南掌(二)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29章 敗仗(三)第113章 中樞(四)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91章 鬥(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9章 濠州被圍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33章 南平(一)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08章 分省(一)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41章 治內政(一)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91章 治政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9章 濠州被圍第182章 貨幣(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301章 事後(三)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63章 準備第95章 張定邊(三)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12章 中樞(三)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186章 藍玉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48章 陶希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31章 衝突第86章 江州(五)第63章 準備第337章 紛爭第27章 取太平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99章 事後第108章 分省(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105章 武昌(一)
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6章 渡江第66章 勇氣號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91章 鬥(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46章 方國珍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四章第77章 風波(二)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291章 鬥(二)第27章 取太平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292章 再亂第128章 敗仗(二)第34章 鎮江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28章 敗仗(二)第64章 初次會戰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78章 參觀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31章 衝突第304章 南掌(二)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29章 敗仗(三)第113章 中樞(四)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91章 鬥(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9章 濠州被圍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56章 大內親軍第133章 南平(一)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08章 分省(一)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41章 治內政(一)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91章 治政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81章 千里尋夫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9章 濠州被圍第182章 貨幣(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326章 吹響號角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301章 事後(三)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63章 準備第95章 張定邊(三)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12章 中樞(三)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186章 藍玉第95章 張定邊(三)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248章 陶希言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31章 衝突第86章 江州(五)第63章 準備第337章 紛爭第27章 取太平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99章 事後第108章 分省(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105章 武昌(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宜昌市| 平安县| 德清县| 隆尧县| 体育| 揭阳市| 辉县市| 南汇区| 商洛市| 平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尉氏县| 行唐县| 华阴市| 宝山区| 通江县| 洪洞县| 象州县| 阿坝县| 且末县| 青冈县| 岳西县| 迭部县| 新民市| 辽源市| 鸡东县| 寻乌县| 广水市| 酒泉市| 寿阳县| 潞西市| 遂昌县| 栾城县| 藁城市| 永登县| 佛冈县| 会昌县| 甘孜| 新竹市|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