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9章 外籍軍團

明歷三年七月中,廣西省欽州府府治安遠城外西北四十里望海嶺,山腳下一片望不到邊的軍營,數不清的簡易屋棚排得整整齊齊。

在軍營的空地上,到處是光著上身的軍人列成一排排隊伍在『操』練。

七月的日頭非常毒辣,『操』場上也是一片“火爆”。

“你們這些垃圾!渣子!一羣廢物,只會吃只會拉的廢物!”『操』場各處時不時地響起高聲的訓斥,穿著一件背心、理著短髮的明軍士官模樣的人在隊列旁邊噴著口水大罵著,而隊列著那些理著光頭的人一句話都不敢吭聲,只是默默地忍受著這種辱罵。他們個子都不高,身體看上去也不是很彪悍強壯,但是卻充溢著一種殺氣,一種只有在血肉戰場上餘生後纔有的殺氣。他們身上全是汗水,頭上、上身被密密麻麻的汗珠包圍,下面穿著的短褲也已經溼透了。可他們依然咬著牙,按照教官的指令認真地做著每一個動作。

“正步走分解動作!擡腿!你這個廢物,我是叫你擡腿!不是叫你練唐手踢腿!”只見教官走到一個動作不規範的矮個光頭跟前,瞪著眼睛開始大吼起來。

“告訴我!你在幹什麼?”

“報告長官!我在練習正步走分解動作!”矮個光頭一邊保持著右腿伸出的動作,努力不讓自己的身子晃動,一邊大聲地回答道。

“你這是擡腿嗎?三歲的小孩都比你擡得好!”教官繼續大聲地噴著口水,然後狠狠地說道:“保持這個姿勢,直到我叫你停!”

旁邊突然傳來一聲不屑的嗤聲,耳朵極其靈敏的教官一下子聽到,快走幾步就來到聲源處,對著另一個光頭吼道:“報名!”

“報告長官,第四十六大隊第七中隊第五十六小隊列兵平治次三郎報名!”這個光頭也不含糊,扯著嗓子高聲答道,只是他的漢語非常生硬。

“告訴我!你來這裡是幹什麼的?”

“服從你的命令!”

“你,和那個垃圾站到一起去,擡腿姿勢!”教官毫不客氣地吼道。

平治次三郎毫不猶豫地正步走了幾步,走到此前那個光頭男旁邊,和他擺出同樣的姿勢。

“其餘聽令,齊步走!一二一,一二一!”教官轉過身去,對著其餘二十多名光頭大聲吼道。

在『操』場的另一處,一隊士兵在舞著木刀,進行刀術基本姿勢的訓練,“一,二,三,四”

“你,”剛說到四,教官像是被踩著尾巴的兔子,一下子竄到一個士兵跟前吼道:“井邊原次,你手裡拿著是菜刀嗎?你他孃的是廚子還是士兵?”

“報告長官,我是士兵!”井邊原次大聲答道。

“你知道自己是士兵就好!”教官冷冷地說道,然後繼續吼道:“出列,到那裡去,一到四號動作,一千遍!”

井邊原次馬上立正,拎著木刀正步走到指定位置,一絲不茍地開始四個動作。

“報告!”一個士兵舉手道。

“說!”

“報告長官,井邊原次是最出『色』的劍客?!边@名士兵非常吃力地說道。

教官一下子跳到發言士兵跟前,冰冷的目光死盯著他:“肥原賢二,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告訴你,這一套基本動作,是咱大明陸軍用千千萬萬人的血淬鍊出來的,我他孃的不管你是劍客還是劍豪,我也他孃的不管你會多少架勢,上了戰場,你都是士兵,必須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殺人,要不你他孃的就等著被收屍!”

肥原賢二被教官一連串的話轟得無話可說,嘴巴張了張卻說不出話來。這些年明軍崛起迅速,幾乎是打遍大江南北無敵手,軍勢之盛,連隔海相望的日本都畏懼不已。這樣強勢的軍隊從戰場淬鍊出來的刀術,的確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殺人術,肥原賢二膽再肥也不敢質疑,否則真的會被教官打成豬頭。

“你,那裡,同樣一千遍,然後『操』場十圈!”教官揮揮手道。肥原賢二咬咬牙,出列正步走到井邊原次旁邊,開始做起同樣的動作。

『操』場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訓練情景,剛纔那兩幕倒只是偶爾可見,絕大部分的日本僱傭兵都在咬著牙做訓練。

在『操』場的一邊,兩個高級軍官模樣的人穿著大明皇家陸軍夏裝在慢慢地走著,後面跟著幾個副官和衛兵。

“湯校尉,這些日本兵還合用吧?”說話的正是藍玉,他結束完阿蘭塞戰事後,與趙大勇交接完畢後便快馬趕到海津鎮大沽口港,在那裡搭上一艘海軍的快船,先去南京述職,然後又火速趕到了廣西欽州。

自從大明向越陳宣戰之後,立即用快船行文大明駐日本使節,知會日本幕府,要求招募數萬精銳僱傭兵,價格從優。此時的日本南朝已經奄奄一息,就等著合適的時機向北朝投降,這數十年的戰事眼看著就要結束,幕府正愁滿日本的武士沒地方打發,大明的一封國書成了絕好的枕頭。

南朝兵力鼎盛時期達到近二十萬,刨出那些半兵半農的足輕,武士怎麼的也有兩三萬人,這些主家被滅的野武士現在遍佈日本,正是禍害地方治安、引起社會動『蕩』的隱患根源,北朝兵力更多,中下級武士起碼也有三、四萬,他們在戰事中可是爲幕府流過血立過功,現在眼看著要太平安寧了,怎麼的也該論功行賞了??蓡栴}是幕府拿不出這麼錢財和官職來封賞。

按照慣例,幕府先封賞有功的高級武士,也就是“大名”以官職和土地,然後再一級級分封下去??墒乾F在是僧多粥少,此前打仗時只管拼命地招募武士,現在才發現土地只有這麼多了,完全不夠分。

再說了,經過南北朝之『亂』,不少“有識之士”,尤其是在大明留學歸來的“海歸派”,強烈要求學習大明體制,加強中央集權,消減地方實力,甚至有人提出按大明制設置郡縣,軍政分離,只是過於激進,遭到各地有實力的大名齊力反對,因而沒有成事。但是強幹弱枝卻成爲日本朝中的主流思想,本著這個思想,各地大名麾下的武士不能太多,因此,幕府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強制限制各大名家臣武士的數量。而各地大名本身也養不起、不想養這麼多武士,半推半就地也就答應下來了。

幾方面原因下來,北朝勢力也淘汰下來不少武士,這些武士失去工作,開始流浪各地,與南朝的野武士一樣成爲隱患。

爲了清除這些隱患,幕府巴不得這些野武士全部踢給大明,而且還能帶來經濟效益。於是第一批僱傭兵於五月底就上船,轉運到廣西欽州,開始接受大明陸軍的訓練,後續的幾批也陸續運到,現在欽州軍營裡已經有了兩萬僱傭兵。

“回藍校尉的話,”湯和答道,他雖然在朱元璋手下是數一數二的大將,可是到了明軍卻什麼也不是,這些年他憑藉自己的才華已經升到了上校,可藍玉現在是大校,又是這次戰事的主將,正是他的上司,不容他不客氣。

“這些僱傭兵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單兵素質不用說,而且非常服從命令,只要好好調教幾個月,肯定是一支強兵?!?

這些日本僱傭兵,不管你此前的職務地位有多高,不管你是足輕頭還是侍大將,到了這裡統統都只是足輕,一切都按照大明陸軍的步兵『操』典嚴格訓練,此後再根據你訓練的成績從士官和什長等小官做起。

“湯校尉,訓練中有什麼問題嗎?”湯和在欽州已經待了兩個多月,訓練僱傭兵的事情一直都是他在『操』辦的,剛赴任的藍玉自然要聽聽他的意見和看法。

“回藍校尉,語言不通一直是個問題,軍政人員每晚除了給他們上政治思想課外就是幫他們補習漢語,可是這段時間只有一部分僱傭兵有所進步,很多人只能聽懂一二三四,左轉右轉?!?

藍玉笑了笑,他手裡曾經帶過一支日本僱傭兵,清楚這些日本武士的底細,你不要看這些武士沒事扛著把刀人五人六地『亂』溜達,殺了平民還屁事沒有,社會地位雖然高,可是經濟基礎卻不怎麼的。能有封地的下級武士幾乎沒有,平日只能靠俸祿過日子,而且薪水還不高,光棍還好說,拖家帶口就要過得緊巴巴的。一旦當了野武士,沒有正常來源經濟來源就得自謀生路了,護衛商隊、爲商人權貴當私人保鏢、爲地方惡霸當教習打手,甚至客串山賊盜匪也是可能的。

所以說大明在日本招募僱傭兵,這些武士還是非常響應的。如果第一批在高麗和東北賣命的日本僱傭兵是半騙半抓弄過來的,那麼第二次招募就成了非常自願的事情,畢竟那五千僱傭兵不管死的活的,嘩嘩地往家裡寄來的錢糧不是假的,到後來第一批日本僱傭兵因爲立功轉爲大明子民,家眷也被允許接到大明,去傳說中天堂一般的天朝上國(主要指江南)享福去了。有了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大明招募起來非常順手,而且這些下級武士除了殺人打仗別的技能都不會,更不用說學習文化,那是高級武士和貴族才能做的高雅事,尤其是那些南朝的野武士因爲心有忿恨,知道自己已經不被容於北朝政權,乾脆應徵大明去換種活法。

“湯校尉,這種問題很快能解決的,東北的九州兵團已經乘船南下,不幾天就會到欽州。他們當了兩三年僱傭兵,都熟悉漢語,加入到這裡,語言不通的問題就能解決?!?

藍玉說的九州兵團就是此前從日本九州招得第一批僱傭兵,在高麗、東北立下不小的功勞,大部分願意者都“賜”大明子民身份,成爲正式的大明皇家陸軍。經過幾次激戰,這五千人現在只剩下三千多,而一部分傷殘者做復員處理,在遼寧省充任民職,現在南下的不過兩千餘人。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和實戰,熟悉明軍的戰術配合,這次南下是要在僱傭軍團中擔任中低級軍官,不過首先也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適應訓練。

對越陳宣戰,大明上下,尤其是軍方開始意識到一支強大海軍和制海權的重要『性』。按照往常的做法,不要說東北和北方,就是從江南調兵到廣西,沒個三五月你是辦不到的?,F在可好,憑藉大明幾乎達到近萬艘的海船,調兵運糧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就是遼寧的九州兵團,集結到港口,然後上船,不到二十來天的工夫就全部運到廣西欽州。而擁有衆多海船的商社對於軍方的行動也是鼎力支持,他們知道,明軍這是在爲他們報仇雪恨,而且南海越被打得清靜,他們將來做生意就越順利。所以軍方徵集他們的船隻,不僅積極響應,寧可停掉生意也要先運兵和軍用物資,而且運費極低。

“這就好。”湯和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輕鬆。

“對了,湯校尉,那僻暑卻瘴的『藥』物到齊了嗎?”藍玉不放心地問道。南下越陳打仗,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和瘧疾等傳染病,也就是中國古書所說的暑瘴之氣,尤其這些日本僱傭兵都是從北方而來,在南方這種溼悶天氣中肯定不適應。中原王朝累次征討安南失敗,很大部分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往往還沒開打,將士們卻病倒了一大片。

幸好有劉浩然這個超級作弊器在,他穿越時攜帶的旅行『藥』包裡有人丹丸、清涼油、十滴水等『藥』物,而且上面還有成分說明。雖然按照這個東西『摸』索配方有難度,但是架不住醫學研究所上百名有名的郎中“集中火力”研究,耗費數年總算研製出來了。而且經過大明海軍近十年的體驗,茶葉這玩意對於調和腸胃、治療水土不服有特效,因此也一同被列爲軍用物資。

至於治療瘧疾,劉浩然知道有什麼金雞霜,可是這玩意如何生產他可不知道,但是自從海軍將觸角伸進南海,劉浩然就下令將研製治療瘧疾特效『藥』做爲重點攻關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終於從東晉的《肘後方》找到突破口-青蒿。醫學研究所在驗證青蒿治療瘧疾的有效『性』後,開始用各種手段對其成分進行提純,終於研製出可口服甚至可以注『射』用的青蒿素(當然,純度不是很高),成爲治療瘧疾的利器。

“回藍校尉,這些『藥』品都已經到位,而且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開始的時候,這些僱傭兵因爲暑瘴和瘧疾倒下不少,多虧了這些『藥』,要不然就不是隻死一百五十人這麼簡單的事情?!?

“湯校尉,在這方面咱們可得聽軍醫署那些人的話,他們都是精於此道的專家,咱們可不能人還沒進越陳,兵馬先折了一半?!?

“這個我省的。”湯和隨和地笑了笑,在明軍待久了,這裡很多奇怪的規章制度也慢慢地習慣了,雖然這些東西看上去讓匪夷所思,如將士必須保持個人衛生、軍營裡不準飲用生水、茅廁遠離生活區還必須定期用石灰消毒、軍營裡不得『亂』扔垃圾、軍營內和軍營外一定範圍必須清理死水潭、定期消滅老鼠蟑螂等“害蟲”、軍營有人生病必須先隔離等等,但是這些東西慢慢呈現出效果來,明軍可以說是現在世界上非戰鬥減員最少的一支軍隊。

“對了,藍校尉,你從京師過來,那邊定下的行動時間沒有變吧。”

“沒有變,必須到明年過完年正式開打。”

“那就好,這裡的雨天正是讓人寸步難尋。”

到越陳安南地區作戰,最大的敵人之一便是天氣,從六月到十二月(農曆)都是雨季,這雨下起來是沒完沒了,所以樞密院就定下僱傭兵必須在雨季過後才能開始行動。

“所以先讓占城軍隊在泥地裡和越陳多打一段時間,咱們練兵的時間也更充裕了?!彼{玉笑著說道。

聽到這裡,湯和也笑了,入了明軍,跟著打了幾仗後他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朱兄弟越打越困頓,陛下爲什麼越大越興旺。主要是陛下和樞密院、陸軍部一幫大佬們都是打一步看三步的主,先把戰略大局佈下,然後戰術手段一招接著一招,讓你疲於招架,最後一敗塗地。

這時,軍營裡響起了軍號聲,原來是午飯時間到了,各『操』練的僱傭兵在教官的帶領下,整隊前往伙房,分十幾處排隊領飯食,整個『操』場空地只剩下例如肥原賢二之類受罰跑圈沒完成的人。

不一會,領到飯食的僱傭兵端著大碗,一個個蹲在一邊,呼嚕呼嚕地開始大吃起來。還真別說,僱傭兵的伙食還真不錯,完全是參照大明皇家陸軍。每日三頓,白白的大米飯,每頓的菜也不同,隔個十天八天的還有雞蛋魚肉什麼的,每月還有一次牙祭,雞鴨豬肉什麼的全是油。就從這伙食,這些日本僱傭兵也覺得值了。

看著蹲得滿地黑壓壓的一片人,藍玉看了一會笑著對湯和說:“湯校尉,咱們可得加把勁,把這些日本兵練出來,陛下可指著他們爲咱大明打下南海這片江山啊。”

帝國的榮耀相關作品

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92章 江上第83章 江州(二)第85章 江州(四)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35章 戰東南(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63章 準備第183章 貨幣(二)第31章 再戰(二)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28章 敗仗(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46章 方國珍第208章 丁亥日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4章 清澗山(一)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08章 分省(一)第55章 私話第129章 敗仗(三)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99章 宮內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262章 李存義第175章 入大都第七章第83章 江州(二)第80章 餘波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82章 江州(一)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05章 武昌(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85章 江州(四)第230章 羅貫中第301章 事後(三)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81章 千里尋夫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95章 驚變第6章 桃園結義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134章 南平(二)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6章 清澗山(三)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7章 取太平第336章 西安第45章 吳國公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21章 授銜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92章 江上第213章 新四省第182章 貨幣(一)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5章 清澗山(二)
第87章 大事件(一)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92章 江上第83章 江州(二)第85章 江州(四)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35章 戰東南(一)第229章 阿瓦國第63章 準備第183章 貨幣(二)第31章 再戰(二)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151章 花落誰家第274章 出巡之試點(一)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28章 敗仗(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46章 方國珍第208章 丁亥日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4章 清澗山(一)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08章 分省(一)第55章 私話第129章 敗仗(三)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99章 宮內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331章 天山(二)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262章 李存義第175章 入大都第七章第83章 江州(二)第80章 餘波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82章 江州(一)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12章 馮氏兄弟第105章 武昌(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85章 江州(四)第230章 羅貫中第301章 事後(三)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81章 千里尋夫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95章 驚變第6章 桃園結義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272章 出巡之杭州(二)第134章 南平(二)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6章 清澗山(三)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7章 取太平第336章 西安第45章 吳國公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226章 《明知論》(二)第142章 賽繆爾(三)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121章 授銜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92章 江上第213章 新四省第182章 貨幣(一)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15章 清澗山(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和县| 马尔康县| 吉安市| 蒲城县| 海原县| 阿图什市| 涞水县| 武穴市| 荃湾区| 香河县| 大埔区| 隆德县| 清原| 台中县| 雅安市| 乐安县| 湟源县| 海伦市| 寿宁县| 宜都市| 永康市| 防城港市| 高清| 万年县| 溧水县| 嘉义县| 曲麻莱县| 忻城县| 察隅县| 灵台县| 大同市| 湖口县| 梁山县| 炎陵县| 泸水县| 麻阳| 家居| 甘南县| 锦屏县| 阜新|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