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章 殲滅水師

曼濟哈雅率領水師順水東退,但又不甘退回江寧,於是在烏江、採石磯一線來回地遊弋,時不時地或襲擊定遠軍南北交通的船隻,或侵擾採石磯等要衝。定遠水師與其交戰數次,雖然焚燒了他幾十艘船隻,但是卻無法傷其筋骨,元廷水師依然像一根大刺,橫在定遠軍的咽喉之中。

劉浩然乾脆下令定遠水師不要再與元廷水師相戰,只是以保護南北交通船隻和採石磯等要衝爲主。自己親率主力大軍,沿江東進,一路上攻克了板橋、大城港,兵鋒直逼江寧城下,並另遣丁德興、胡大海所部攻取了江南東邊的句容,對江寧城形成了包圍之勢。

在杭州接到急報的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達實特穆爾屢屢移檄曼濟哈雅,請他伺機擊破定遠軍,解江寧之危。而在江寧坐鎮的行臺御史大夫福壽更是一天三封急信,

進退兩難的曼濟哈雅就承擔了極大的壓力。這時江淮一帶義軍四起,南北交通中斷,新任命爲江浙行省平章的達實特穆爾受詔書可以便宜行事。而曼濟哈雅也知道曾經做過行省參知政事的達實特穆爾是什麼德性,任用非人,肆通賄賂,賣官鬻爵,惟視金銀之輕重爲高下,在行省早就謗議紛然。只不過他交好於大都的得寵權臣和後宮,所以纔在屢戰屢敗、屢失城池的情況逆勢升官,還能得到全權處置行省事務的特權。

自己要是敢不聽命進軍,說不定達實特穆爾能將所有的罪過全部推到自己頭上,到時大都正愁找不到殺雞駭猴的榜樣。而江寧的福壽也不是省油的燈,行御史臺也稱爲外臺,與大都的御史臺,也就是內臺是兩者並立的。兩臺負責糾察百官善惡,指陳政務失得,權柄極重,所以兩臺主官御史大夫清一色的蒙古貴人,非國姓不以授。福壽能升任此職,自然是位高權重,現在被困在江寧,自然三天兩頭急著要曼濟哈雅率元廷水師破圍,要是曼濟哈雅膽敢貽誤戰機,讓江寧有一點閃失,福壽自然也不會放過他,一封奏章就能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深知厲害關係的曼濟哈雅無可奈何地率水師徐徐前進,打又沒膽打,退又不敢退,思量了許久,曼濟哈雅只得把水師駐在離採石磯不遠的鴨母港,擺出一副你定遠軍敢進攻江寧,我就敢掏你老窩的架勢。不過還好,定遠軍主力在元廷水師移駐鴨母港之後便放棄了繼續東進,移師向南,使得曼濟哈雅暗自舒了一口氣。

“諸位請看,這是元軍水師的營寨簡圖。”劉浩然指著牆上的一張大圖說道。曼濟哈雅在鴨母港已經駐紮了一個多月,定遠軍早就派奸細把裡面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元廷水師的營寨分爲水陸兩個部分,陸寨有兵馬兩萬餘人,方圓十餘里,水寨有艦船六百餘艘,連綿不絕,充塞水港。”劉浩然一邊在簡圖上指點著一邊說道。

“這兩個月來,我軍主力調整了方向,改爲南下攻打寧國、廣德兩路,而對江寧只是防禦爲主,曼濟哈雅應該是以爲我們畏懼江寧牆高城雄,江防又控制在元廷水師手裡,故而不敢去攻打江寧,轉向南邊經略。要不然他就不會改變以往的邊打邊走、居無定所的戰術,而且還大力修整鴨母港營地,全力扼守東西方向的江道。”

“現在曼濟哈雅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奔襲鴨母港。但是請大家記住,我們也只有這麼一個機會了。如果這次奔襲不能重創曼濟哈雅水師,下次就再要無法找到更好的機會,或許到了江寧城下,我們還要面臨著水陸兩路的夾攻。”

劉浩然一口氣說完這些,然後看了一眼坐在周圍的衆將,發現大家都在安靜地聽著,於是繼續講道:“這次我計劃以常遇春、丁德興、趙德勝、華雲龍步兵團爲主力,對鴨母港陸寨正面發起進攻,而傅友德、鄧友德、胡大海爲奇兵,多帶引火之物,直接擊破這一點。”

劉浩然的手指到了簡圖上的一個小山包上,正是鴨母港左邊的屏障。鴨母港右邊全是蘆葦河灘,大軍無法行進,只有左邊的山包可以直入河港,而且還能居高臨下。

“突破這個山包之後,我們就可以直接面對元廷水師的船隻放火了。而我軍水師,俞統領、廖統領,”

劉浩然的話剛落音,俞廷玉和廖永安便站了起來應了一聲。

劉浩然揮揮手讓他們坐下,繼續說道:“水師用來封鎖港口的船隻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俞廷玉和廖永安對視一眼,最後是廖永安開口答道:“迴護軍,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鴨母港出口寬一千尺,深四十尺,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六艘大船,裝滿了石頭,只要聽到陸路兄弟傳來的信號,便可以連成一線鑿沉在出口,雖然堵不死出口,但足以讓元廷水師吃水深的巨舟大船隻能緩緩魚貫而出。我們又準備了上百艘小船,裝滿了硫磺乾草等易燃之物,只要元廷水師的巨舟敢出來,我們就放火船堵死他們。”

“好,只有殲滅元廷水師,去除心腹大患,盡收大江天塹,我們才能水陸並進,攻克江寧。所以鴨母港一仗關係我軍的前途未來,請衆將奮力一搏,全取敵軍。”

“請護軍放心,我等定當全力以赴,不破敵軍誓不罷休!”衆人騰地站起來,齊聲應道。

這天夜裡,曼濟哈雅正在營帳裡設宴喝酒。由於離開江寧多日,一直在外奔波的曼濟哈雅和屬下的蒙古貴人們都有點苦不堪言。軍中的生活再如何也比不上江寧城裡舒坦,所以曼濟哈雅等人就只好儘量在“苦中求樂”。今日,曼濟哈雅接到了江寧送來的一批好酒和美食,還有十幾個姬妾,於是就擺下宴席,請了幾個心腹之人尋歡作樂。

正喝得高興時,曼濟哈雅隱約聽到遠處傳來一陣接著一陣的高呼聲,不由臉色一變,開口喚進在外面值勤的侍衛。

“去查查看,到底是哪一營發生了營嘯?”曼濟哈雅皺著眉頭吩咐道。長時間的與定遠軍的糾纏作戰,讓元軍水師很多將士都心生厭倦,加上元軍內部本來就矛盾重重,所以營嘯是經常的事,不過在各級軍官和將領的嚴厲控制下,都沒有出大的亂子。曼濟哈雅聽這動靜,以爲又是哪裡出了營嘯。

等侍衛領命出去後,曼濟哈雅也興致大減,有點鬱鬱不樂。

“這仗真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去?去了一個定遠軍,說不得明天又要冒出一個鎮遠軍。這花花世界真不知道還能待多久?”

聽到曼濟哈雅在微醉的情景下說出了非常忌諱的話,在座的人都沉默了一會然後紛紛勸道:“大人不必擔心,叛軍匪民只是癬疥之疾,想我蒙古鐵騎天下無敵,定能很快就平息這些紛亂。”

“難啊,難啊,狂風已起,逆水行舟!”舉著酒杯的曼濟哈雅似乎有點胡言亂語,而左右衆人都在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些什麼,這時,帳外一聲大呼打斷了這尷尬的情景。

“報!有敵軍正在強攻我陸寨。”

聽到稟報的消息,曼濟哈雅手裡的酒杯咣噹一聲就落到地上,敵軍強攻?不用說了,一定是定遠軍了,這一帶也只有他們有這個實力,但他們不是南下去寧國廣德了嗎?前幾天還收到轉過來的兩地守軍告急求援信息,所以曼濟哈雅才這麼安心駐紮在鴨母港,怎麼定遠軍這麼快就掃平寧、廣兩路?還是他們一直在虛張聲勢?

曼濟哈雅的腦海裡就像是被砸了的瓷器店,一片亂七八糟,但是護衛們卻不體諒他的心情,流水般地將壞消息一一傳來。

“定遠軍前鋒已經攻破陸寨左營,看其旗號正是常遇春、丁德興所部。”常遇春和丁德興是匪首劉浩然的結義兄弟,有萬夫莫擋之勇,其麾下所部更是定遠軍極其勇悍的部隊,這些訊息已經爲元廷所知道。聽到定遠軍的前鋒是這兩支部隊,曼濟哈雅一時更是惶恐不安了,看來定遠軍主力已經全線壓在了陸寨上了。

“大人,趕緊還擊吧。”一個萬戶連忙說道。

還擊?曼濟哈雅不由白了一眼。當日陳野先的民軍在江浙行省裡也算是彪悍的,結果在定遠軍均長矛兵排山倒海般的進攻中潰不成軍,就水師那些老爺兵,在江面上依仗船高艦巨與定遠水軍周旋一二還可以,讓他們在陸地上去和“兇名”漸盛的定遠軍步兵團對決,曼濟哈雅想都不敢想。

“大人,趕緊撤軍吧,回到江面上纔是完全之策。”另一個達魯花赤看來是個穩重之人。

“傳令下去,陸寨前營、左營全力抵擋定遠軍,其餘各營相替掩護,撤回水師艦船上。傳令水師,各船隻立即起錨。”曼濟哈雅立即做出決斷。

但是戰事並沒有如曼濟哈雅所料想的一樣發展,看到元軍想撤,做爲前敵指揮的常遇春立即下令趙德勝和華雲龍部從其它方向對元軍陸寨發起進攻,與正在準備撤退的元軍陸寨中營、右營絞殺在一起,讓他們想退卻無法脫身。一時間,鴨母港的正面和右邊火光沖天,殺聲震天,數萬人絞在了一起,根本分不出敵我來。不過相對來說定遠軍要好得多,他們以隊爲單位,組成一個個小方陣,在元軍營中來回的衝殺,而元軍只得各自爲戰,拼命地抵抗。不過他們勝在兵力衆多,一時半夥還不至於潰散。

曼濟哈雅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丟下陸寨拔錨而去,那麼元廷水師就成了沒牙的老虎了,因爲陸寨裡聚集的都是元廷水師戰鬥人員,而水寨裡聚集的只是操船的兵丁,水戰中兩者缺一不可。

正當曼濟哈雅猶豫不決時,傅友德、鄧友德、胡大海所部迅速地突破了由水寨右營把守的山包,然後不管潰散的元軍,堅決直衝向鴨母港水寨。面對著密密麻麻正在待命的元廷水師船隻,集中了其他各團弓弩的傅、鄧、胡三團毫不猶豫地將火箭向水寨傾瀉。

只見天空中飛滿了帶著火苗的箭矢,這些箭矢釘在木板上可能危害不大,但是一旦射中正緩緩扯起的蓬帆上,那就是一場災難。不少中火箭的船隻火借風勢,頓時將船上各種易燃物吞噬掉。熊熊的火焰一時將水寨映得通紅,元廷水師艦船上的兵丁一片驚慌,有的忙著救火,有的忙著逃命。

而遠處沒有中火箭的船隻也不管等待曼濟哈雅的命令,拼命地向港口處駛去,逃離這個即將變成火海的水港。

當他們一窩蜂地衝向水港出口時,發現前面有一串的船隻正在緩緩下沉,不一會就冒著水泡在水面上消失了,而衝在前面的幾艘鉅艦覺得船底一阻,應該是撞到了什麼東西。

富有經驗的元廷水師官兵心裡有數,這些沉船雖然無法完全堵塞出口,但是足以讓以前又寬又深的出口變淺,而自家的船隻大部分都是鉅艦,吃水都比較深,一旦被沉船卡住,就動彈不得了。於是瞭解水情的元軍官兵拼命地駕船向中間水深的地方涌去。

很快,十幾艘元廷水師主力艦依仗自己“人高馬大”,擠開了其他略小的船隻,駛上了中間的深水道。正當他們好不容易用實力擠出一個秩序魚貫而出的時候,前面出現了上百艘定遠軍小船。元軍官兵一咬牙,準備強行衝過去時,迎面飛速衝過來的定遠軍小船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定遠軍水兵們將小船的蓬帆扯滿,拼命地劃槳,然後將船頭的易燃物點燃,在即將撞到元軍船隻前,把船隻上所有的易燃物全部點燃,自己登上後面的小船,並解開繩索,任由這些著了火的船隻與元廷水師撞到一起。

看到前面的火船,剛剛還衝得十分英勇的元廷水師鉅艦都慌了神,拼命地調轉船頭避開直衝過來的火船。在慌亂中,不少元廷水師艦船全部撞在了一起,有優勢的大船鉅艦自然安然無恙,沒有優勢的船隻就倒了黴,紛紛被撞得七零八落,更慘的直接被撞翻。

就是如此,衝在前面的元廷水師鉅艦依然有不少被火船撞到。定遠軍火船上都佈滿了鐵釘,猛地一撞,船頭便釘在了元軍船隻上,然後熊熊的大火便四處蔓延開。

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慌不擇路的元軍船隻,使得原本就不寬敞的鴨母港顯得更加擁擠,而大火蔓延的速度也更快了。不一會,到處都是著火的船隻,到處都是跳水求命的兵丁。

而陸寨的元軍看到鴨母港火光沖天,知道大勢已去,自己唯一的後路也斷絕了,於是失去鬥志的將士們紛紛丟下兵器,四處逃散。而熊熊的大火整整燒了一夜,幾乎將六百多艘元軍水師鉅艦大船焚燒一空,而沖天的火勢之大,連數百里外的江寧城都能看到紅透了的半邊天。

是役,元軍水師全軍覆滅,扼江之勢已不再有,定遠軍最大的威脅被剷除,曼濟哈雅在亂軍中不知所蹤,其餘達魯花赤、萬戶等將領官吏上千人或死或俘,只有少數數百人浮舟逃回江寧。

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15章 清澗山(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41章 治內政(一)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77章 風波(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34章 鎮江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262章 李存義第109章 分省(二)第109章 分省(二)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294章 暗影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9章 殲滅水師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76章 風波(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45章 吳國公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7章 定遠城外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14章 清澗山(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52章 五德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93章 再亂(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227章 馬六甲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132章 泉州第231章 衝突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222章 新大陸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78章 冬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4章 清澗山(一)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80章 巡視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6章 桃園結義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94章 張定邊(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83章 江州(二)第85章 江州(四)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85章 江州(四)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86章 江州(五)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294章 暗影第90章 科舉、國考(一)
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15章 清澗山(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41章 治內政(一)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77章 風波(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34章 鎮江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262章 李存義第109章 分省(二)第109章 分省(二)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294章 暗影第205章 漠北風雲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9章 殲滅水師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76章 風波(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45章 吳國公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17章 定遠城外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209章 兀魯回河畔(一)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14章 清澗山(一)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52章 五德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93章 再亂(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227章 馬六甲第173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一)第132章 泉州第231章 衝突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222章 新大陸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178章 冬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4章 清澗山(一)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80章 巡視第100章 最後一戰(四)第6章 桃園結義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94章 張定邊(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83章 江州(二)第85章 江州(四)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85章 江州(四)第288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五)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86章 江州(五)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294章 暗影第90章 科舉、國考(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维西| 侯马市| 阳信县| 海南省| 永平县| 灵川县| 南澳县| 无极县| 西宁市| 常德市| 抚远县| 宜昌市| 竹溪县| 阳泉市| 托克托县| 乌鲁木齐县| 盈江县| 庐江县| 昆明市| 广宗县| 龙口市| 弥勒县| 交口县| 龙南县| 怀安县| 颍上县| 琼结县| 前郭尔| 焦作市| 周宁县| 桃源县| 庆云县| 临邑县| 湖口县| 崇义县| 清水河县| 云龙县| 灵宝市| 高安市|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