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章 朱重八來了

至正十三年初冬,在濠州通往定遠的官道上,正走著一行人,正中一個長瘦臉的男子看了看天色,問旁邊一位男子道:“雲龍兄弟,午時能趕到定遠嗎?”

“這裡離定遠還有四十多裡地,加緊趕路的話應該可以趕到。”答話的正是定遠軍統領華雲龍。

突然,十幾騎迎面疾駛過來,奔到衆人面前便停住了。

“華統領,這幾位可是濠州來的使者?”

“正是,這位是郭都元帥麾下的朱鎮撫,奉魯淮王和郭都元帥之命來給護軍大人送官封。”華雲龍介紹道,“這位是我定遠軍親兵統領花雲,花大哥。”

“原來是一人一劍震淮西的花雲大哥,真是久仰。”朱元璋詫異地拱手道,花雲武藝超羣,在淮西一帶赫赫有名,想不到成了定遠軍親兵統領。

“見過朱鎮撫,一點虛名,都是江湖朋友們擡舉的,不值鎮撫大人掛齒。”花雲淡淡地答道,“我奉護軍大人之命,前來恭迎諸位使者,請!”

一路上朱元璋總是找花雲說話,言語之中滿是傾慕,還隱隱透出一點招攬之意,但是卻被花雲在淡然之中化解。

看到華雲龍在旁邊微露出不滿之意,一位漢子拉了拉朱元璋的衣角。朱元璋回頭一看,正是他的好友兼謀士周德興。看了看他的眼神,朱元璋立即明白自己操之過急了。

朱元璋從郭子興手裡討過這份差事,就已經打著拉攏劉浩然的心思,至不濟也想招攬一些人才回來。在他看來,劉浩然偏踞定遠,突然冒起,一大半是因爲運氣太好的原因。對於素有野心的朱元璋來說,要是能收服劉浩然這個紅巾軍“逃兵”,定能增強自己的實力。

快馬加鞭,很快離定遠城不過十餘里。八月初,被團團圍困近月的定遠城終於落入定遠軍之手。在強大的軍事威懾下,馮國用順利地說服了守將李傑,使他殺死縣令和一干頑固官吏,率五千守軍舉城投降。

首先進入朱元璋視線的是一大片整齊的營地,外面有木柵欄圍住,一隊隊軍士在柵欄外來回地巡邏。一隊隊騎兵在更遠的地方上來回小跑著,盤查巡哨。

花雲向一隊騎兵出示了腰牌後便帶著朱元璋繼續往前走,到了木門前,又被手持長矛站得筆直的軍士給攔住了,先查驗了花雲和華雲龍的腰牌,再由一位軍官模樣的人查驗了華雲龍出示的事貼,這才放朱元璋等人進去。

“請諸位注意,營中不得縱馬疾駛,也不得高聲喧譁。”花雲轉過頭淡淡地提醒道。

朱元璋等人已經收起輕視之意,就是濠州軍營,也不及這裡三分森嚴。

朱元璋緩緩地策動著坐騎,仔細觀察起來。定遠軍的軍士們頭戴一頂藤條竹片編織的圓頂斗笠帽,上面圍了塊紅布,正好搭在那一圈帽沿上。軍士們看上去都很精神,身穿皮甲,腰間左佩著環刀或短劍,都是一隊隊地走在路上。

“定遠軍兵甲齊備,看來傳言不假。”周德興在旁邊悄悄地說道。傳言繆大亨從濠州城下撤離的時候,打著張知院的旗號捲走了大批兵甲軍械,現在看來全便宜了定遠軍,這讓濠州一干人人等格外眼熱。

朱元璋默然地點點頭,相對於兵甲軍械,他更注重定遠軍的軍容士氣。從他初步所見,可以看得出這支軍隊與他所見的所有軍隊截然不同,軍容肅正,士氣高昂,軍械可以奪取,但是這些東西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不一會,朱元璋突然看到讓人無比震撼的一幕,一個巨大的槍林方陣出現在他的面前。

這個方陣足有三千多人,排得整整齊齊,每行60多人,有近20列,大部分人手持大約一丈半的硬桿長矛,矛尖上閃著寒光。他們身穿皮甲,左佩著環刀或短劍,戴著斗笠帽,隨著隊伍旁邊的擊鼓手的鼓聲節奏整齊地行進著。

在他們最前面有一隊身穿鐵甲的長矛手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看上去十分彪悍。在方陣左右兩翼靠前處有上百弓箭手和弩手隨著齊步前進。十幾面三角紅色小旗,四面尾部缺個三角的小方旗在矛林中迎風飄揚。正後面是一面紅色大旗,上書“馮國勝”三個黑色大字。

一個年輕的將領騎馬跟在隊伍後面,十幾個人圍在他旁邊,根據他不時發出的命令向下傳達。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旁邊的幾個鼓聲突然緩慢起來,而那面大旗也向右指去。隨著這改變,所以的小旗也轉向右指去,而隊伍旁邊的鼓手也隨著擊出了緩慢的鼓聲。方陣開始變動,那隊身穿鐵甲的長矛手呼得一聲轉到右翼,整隊面向右側前方,而其餘各隊在緩慢的鼓聲中原地轉向,直面右側。兩翼的弓弩手也從隊伍旁邊隨著轉了過來,站在已經轉向的方陣兩翼。

在恢復節奏的鼓聲中前進十幾步,將領又發出新的命令,旁邊的幾個鼓手擊出三長一短的鼓聲,在所有的鼓聲隨之變動時,方陣隨之又一變。最前面的鐵甲長矛手左腳前踏一步,左手放低長矛,斜斜地直指前方,右腳踩著立在地上的矛尾,右手橫過左手,握在左邊的短劍劍柄上,彎腰凝神,目視前方。後面的三排長矛手也是如此,一下子在方陣前形成了一排不可逾越的矛林。後面其餘的長矛手手持長矛,左腳前踏,隨時上前補位。而兩翼的弓弩都已經張弓上弦,搭箭待發。

朱元璋看在眼裡,一下子愣住了。這種陣型倒是他沒有見過的,後面的徐達和湯和走上前來,悄聲說道:“定遠軍這種陣勢,無論是步軍還是騎兵,恐怕都難以突破。”

“爲何這麼說?”朱元璋知道自己這兩位兄弟都是帶兵打仗的好手,在濠州破圍戰裡立下不少功勞。

“遠有弓弩亂射,近有長矛攔阻,就算是你衝破了這兩道,定遠軍士可以順手拔出短劍環刀,或刺或砍,而且後面的長矛連綿不斷,想要破此陣,除非它陣中自亂。”徐達很清楚朱元璋想知道什麼。

“這倒是防守的好陣勢。”朱元璋看了一會點點頭道。

這時,騎馬將領又發出新的命令,鼓聲隨即急驟起來,長矛方陣又隨之一變。鐵甲長矛雙手斜舉長矛,後面的長矛從他們的肩上搭過,一層接著一層,矛尖斜指向前面,而弓弩手迅速向後撤。隨著大旗向前一舉,所以的旗幟也隨之向斜舉。在鼓聲中,方陣開始緩緩向前,先是慢走了十幾步,接著開始小步,雖然還有點散亂,但是整個方陣卻依然保持如林如牆的氣勢。

朱元璋等人不由臉色大變,如此凌厲的衝擊,如何阻擋?除非對手也有一般長的長矛,這時雙方拼的就是各自的軍紀和勇氣了,誰先亂誰就先潰散。

跑了百餘步後,騎馬將領號令收兵,看來他對剛纔的演練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只見他策馬來到集合好的隊伍前面開始大聲說起什麼來,朱元璋等人隱約聽到:“防守…不錯,…進攻不夠堅決,…跟不上節奏,…有點亂,…弓弩營…,如果這樣…,對抗演練就會被奪旗…”

朱元璋不解其意,目光轉向華雲龍,他卻故意躲開了,轉向花雲,他卻避開話題道:“這是馮國勝統領,他的兵帶的不錯,連我們護軍都讚譽有加。”

走進城外的中營,劉浩然等人在那裡恭候多時了。

一邊客氣地打著招呼,劉浩然一邊打量著朱元璋,果然是有點醜,難怪明史會說他是姿貌異人,身有奇骨,史學家的筆法還真***太春秋了。他身後的幾個漢子倒是魁梧雄傑,應該有徐達、湯和吧,這些人都是和朱元璋光屁股玩大的,對他是忠心耿耿,自己不用打主意了,不過自己已經把老朱的班底搶走了一大半了,也該知足了。

劉浩然一一介紹完常遇春、傅友德、丁德興、馮國用等人後,走到一位四十餘歲的瘦高男子面前,劉浩然恭聲道:“這是我定遠軍記室,百室先生。”

劉浩然攻下定遠城,在縣衙暫住了幾日,處理相宜事務。有一天一箇中年男子在門前窺視,被守門的軍士以爲不軌,一舉拿下,正準備送交典軍校尉處查辦,誰想遇到了出門的丁德興。

丁德興一看,正是鄉中的祭酒,素有賢名的李善長。李善長少有智計,習法家著作,推斷時事,多有所中,丁德興向來就對他十分敬重。於是立即攔下,隨即拉著他去找劉浩然。

劉浩然與李善長相談,發現他嫺於辭令,明習故事,對政務處理頗有一手;而李善長髮現劉浩然才兼文武,豁達大度,知人善任,擅長兵謀。兩人當即惺惺相惜,引爲知己。第二日,劉浩然便拜李善長爲定遠軍記室,參預機畫,主持饋餉。

回到營帳中,朱元璋宣讀了彭大和郭子興的官封,封劉浩然爲萬戶,掌領定遠軍。

隨即是接風宴,大家都是淮西的好漢,一時倒也意氣相投。劉浩然拉著朱元璋聊天,從中驗證了探知的一些濠州情況。

在濠州起事的五個頭領當中,郭子興顯然高於其他四個,他出身於地主家庭,又是當地的白蓮教首領,而孫德崖四個人,起於農畝,不識字,也沒有什麼見識。每次議事郭子興的意見都與他們不同,而其他四個人意見一致,合起夥來對付郭子興。加上郭子興自命豪傑之士,對於孫德崖四個人也經常惡語相向,因此他們彼此互相猜疑,很難相容。後來徐州的彭大和趙均用投奔過來,使得濠州的局勢越發得緊張。郭子興和彭大一夥,趙均用和孫德崖等人一幫,雙方誰都想當老大,鬥得不亦樂乎,甚至出現了趙均用扣押郭子興的事件,幸好被朱元璋挺身而出,聯合彭大救出了郭子興,化解了這場危機。

元軍圍城,幾位首領只好放下前嫌,敵愾同仇,倒也安穩了一段時間。元軍圍解,幾個首領又開始心有想法了,趙均用先是自稱永義王,而彭大也不示弱,自稱魯淮王。郭子興、孫德崖等人不敢稱王,不過個個都自稱都元帥,而且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朱元璋就是不久前跑到家鄉,拉了一支七百多人的隊伍,被郭子興封爲鎮撫。

在談話中,朱元璋也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劉浩然證實,繆大亨的確從濠州城下撤離時,爲了增強實力,與張知院“狼狽爲奸”,打著他的旗號,把剛剛從歸德、汴梁運過來的大量軍械兵甲匿入營中。這批軍械兵甲數量巨大,長矛有三萬支,環刀一萬把,短劍一萬把,大弓五千張,強弩一千,鐵甲一千副,皮甲兩萬副,其它和箭矢無數。當然,劉浩然不會把具體數目告訴朱元璋。

從談話中,劉浩然也證實了自己的猜想,彭大、郭子興開始對自己這支“小隊伍”並不放在心上,後來聽說自己一下子擴充到了數萬人馬,還打下了定遠城,立即看重起來,要不然一出手就是一個萬戶的封號。

劉浩然在席中滿口都是對彭大和郭子興的讚譽和敬仰之言,尤其是對郭子興,簡直就是有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聽得郭子興的義女婿朱元璋滿是微笑。不過朱元璋在席中閉口不談招攬之語,開玩笑,人家兵強馬壯,不輸濠州,願意歸附完全是看在郭子興的面子上,自己算什麼?而且他也看出來了,定遠軍諸位英豪將領對劉浩然是死心塌地,要是自己稍微不慎,說不定人家會說自己不知好歹。

第二天,劉浩然陪著朱元璋在定遠城和營中走了一遍,晚上又是一場盛宴,兩人還秉燭夜談,甚是交心。第三日,朱元璋要回去覆命了,劉浩然選了一件羅圈鐵甲贈送與他,並友情贊助了兵甲五百副。劉浩然將朱元璋一直送出三十里,這才惜惜相別。

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223章 伐蜀(一)第32章 取江寧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一章第304章 南掌(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11章 夜話第336章 西安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128章 敗仗(二)第16章 清澗山(三)第303章 南掌第199章 宮內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78章 參觀第230章 羅貫中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06章 會盟(一)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46章 方國珍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55章 私話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37章 戰東南(三)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85章 江州(四)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81章 陝甘第319 泰西攻略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114章 過年第294章 暗影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34章 南平(二)第248章 陶希言第51章 大婚第131章 福州(二)第113章 中樞(四)第十章第85章 江州(四)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四章第32章 取江寧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31章 再戰(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95章 驚變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175章 入大都第230章 羅貫中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48章 陶希言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83章 貨幣(二)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152章 五德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62章 李存義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
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223章 伐蜀(一)第32章 取江寧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119章 細川賴之(四)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一章第304章 南掌(二)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11章 夜話第336章 西安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128章 敗仗(二)第16章 清澗山(三)第303章 南掌第199章 宮內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78章 參觀第230章 羅貫中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06章 會盟(一)第280章 似有友人西來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46章 方國珍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55章 私話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37章 戰東南(三)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85章 江州(四)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90章 科舉、國考(一)第311章 皇帝的心思第181章 陝甘第319 泰西攻略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40章 賽繆爾(一)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114章 過年第294章 暗影第265章 出巡之出京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34章 南平(二)第248章 陶希言第51章 大婚第131章 福州(二)第113章 中樞(四)第十章第85章 江州(四)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304章 南掌(二)第四章第32章 取江寧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31章 再戰(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95章 驚變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175章 入大都第230章 羅貫中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248章 陶希言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83章 貨幣(二)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152章 五德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262章 李存義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267章 出巡之論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淳安县| 赤城县| 玉林市| 苍溪县| 漳州市| 乡城县| 酒泉市| 鹿泉市| 清徐县| 舒城县| 宜都市| 兴城市| 香格里拉县| 且末县| 延长县| 涿州市| 万源市| 上犹县| 宣恩县| 余姚市| 孟村| 镇宁| 崇左市| 霞浦县| 琼结县| 龙江县| 舟曲县| 诏安县| 宁南县| 洪泽县| 醴陵市| 即墨市| 康马县| 芒康县| 会昌县| 宣威市| 兴化市| 峡江县| 全椒县|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