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常遇春

在汝陽城裡待了兩天,傅友德的傷勢卻越來越嚴重了。劉浩然從城中藥鋪搜刮來的藥材仍然無法阻止傅友德的傷口潰爛發炎,最後陷入昏迷。而被丁德興“請”來的郎中乾脆直言,準備後事吧。

劉浩然非常的鬱悶,這位傅友德自己曾經聽說他的名字,應該是元末明初的一位名人,所以自己遵循穿越守則之一,刻意結交他,最後終於成了好朋友,誰知道他居然要掛了,難道是自己的蝴蝶效應讓他喪了命。

想到這裡,劉浩然不由心情沉重,自己來到這個世上,受恩最重的除了丁德興丁大哥,就是這位傅友德。如果不是他平時多加照顧,戰時擋在前面,自己也不會活得這麼順利。而且汝陽城上,不是他擋在自己和丁德興前面,恐怕自己又得倒下了。

傅大哥這條命自己一定要救下來,劉浩然暗暗決定道。可是怎麼救呢?

思來想去,劉浩然不由想起自己埋在懷遠的那個旅行揹包,裡面有一些急救藥品,應該可以救治傅友德。

“大哥,你還記得在懷遠遇到我的地方嗎?”

“當然記得。怎麼了兄弟?”丁德興不解地答道。

“我在那附近埋了一些藥,我想用它救傅大哥。”

“那些藥管用嗎?郎中都說不行了。”丁德興有點懷疑,對於傅友德的傷,他也非常著急,但是郎中的話讓他幾乎絕望,差點把說出這喪氣話的郎中暴打一頓。

“我家曾經與一位道長有淵源,蒙他贈送了一些仙藥給我,可以去腐生肌,起死回生。當時我怕被韃虜強盜搶去,就埋在一個隱秘的地方,準備不時之用。”劉浩然撒了個謊。

“仙藥,起死回生?”丁德興睜大了眼睛。

“是的,那是位隱世高人,我相信他所說的。”劉浩然不動聲色地說道,傅友德的傷在現代醫藥條件下並不很嚴重,所以他對那些藥品非常有信心。

“可是,”丁德興說不出話來了,在亂世中,有這種藥簡直就多了一條命。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救活傅大哥,”劉浩然斬釘截鐵地說道,“汝陽離懷遠有數百里,怎麼樣才能儘快趕過去?”

“最快不過走水路,找一艘船,沿著汝水順流而下,再入淮水,三五天就可以趕到,上次我們相遇的地方就離淮水不遠。”丁德興想了想說道。

劉浩然心裡叫了聲僥倖,多虧這位大哥對這一帶比較熟悉,要是自己就抓瞎了。

“我們就這樣離開?”丁德興有些猶豫,擅自離開紅巾軍,說不好聽就是逃兵。

“走就走了,傅大哥的性命要緊。再說了,安豐路又不是沒有起事的義軍,到時我們再投奔一家就是了。”劉浩然不以爲然地說道,紅巾軍每日來投奔的人不少,但也有離開的。自己三個小兵嘍囉,走也就走了,還擔心劉福通發海捕文書嗎?再說了,劉浩然本來就對自己的本家不是看好,經過這幾個月的經歷,發現這無組織,無紀律的紅巾軍實在是難成氣候,就算是後來劉福通能意識到這一點,加以整頓,劉浩然也不想把時間荒廢在這上面,有那工夫,還不如自己扯旗拉隊伍呢。

合計好後,劉浩然和丁德興說走就走。丁德興先找到一艘小船,準備了些食物,然後當夜揹著傅友德就上了船,順流直下。一路上順風順水,終於在第五天黎明趕到了懷遠。

等找到那個地方,劉浩然發現傅友德的傷勢已經穩定下來,雖然傷口還在潰爛,身體還在發燒,但是比前幾日強多了。或許傅友德在歷史上也受過此傷,但是卻熬了過去。

這個念頭只是閃了一下,可劉浩然卻不敢抱有僥倖心理。

在一個破廟裡,劉浩然從包得嚴嚴實實的揹包裡取出藥品來,先用裡面的無菌棉把膿液吸乾淨,再用火燒過的小刀把爛肉割掉,然後撒上雲南白藥,用繃帶包紮好,最後趁著喂水的機會灌下結晶磺胺膠囊。

這些都是驢友常備的藥品,但是在這裡卻發揮了極大的效果。當天夜裡,傅友德的燒就開始退下去了。看到希望的劉浩然繼續努力,他用一個破瓦罐燒開水,把丁德興依照他的囑咐從伙房裡偷來的鹽巴放進去,再用這鹽水爲傅友德擦洗傷口,然後又是上藥敷繃帶。

劉浩然的父親原先是一位礦產勘探工程師,母親原是隨隊的醫生,劉浩然從小的玩具除了礦石就是人體骨骼,所以這些他多少還能知道一二。

過了兩天,劉浩然的仙藥快用完之時,傅友德終於醒過來了,他的傷口也已經開始癒合。

聽完丁德興說完經過,傅友德掙扎著起來,準備感謝劉浩然的大恩大德。他知道,是劉浩然和丁德興救了自己一命,而且他也知道那些仙藥的價值。在傅友德看來,劉浩然這是拿他的命來換自己的命。

“傅大哥,在汝陽城牆上,要不是你,我們也活不到今天。”劉浩然扶住了傅友德,把他按躺下,誠摯地說道,“我們三人都是從戰場的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同生共死,是過命的兄弟,還用得上著計較這點藥嗎?”

聽完這話,傅友德一隻手緊緊地握住劉浩然的手,一隻手握住丁德興,激動地說道:“對,我們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我要再說什麼就是見外了。”

又過了幾日,傅友德已經可以走路了,劉浩然也開始考慮下一步了。

懷遠沿水直下是濠州,可惜還沒有聽說有紅巾軍佔領那,估計郭子興還沒有起事,那就更沒有朱元璋什麼事了。劉浩然記得朱元璋先是濠州義軍統領郭子興的手下,還娶了他的義女馬皇后,後來才分的家,南下滁州,最後佔據金陵,立下霸業。現在這一切看來都還沒有開始。

不過附近幾個縣因爲受劉福通的影響,正是民衆鼎沸的時候,有不少人聚衆扯旗,而官府也在四處鎮壓,四處混亂不堪。自己這三個紅巾軍“逃兵”要是敢四處亂竄的話,一旦碰上“剿匪”的官兵,估計死得很難看。

但是躲在這裡也不是辦法,這十來天全靠丁德興四處“覓食”,或在河邊撈點魚蝦,或去大戶人家偷點食物,暫時填飽了肚子,可不能一直這樣過下去。再說了,現在已經是秋末了,天氣越來越冷,自己三人還是一身破爛秋衣,再這樣晃盪下去,早晚得凍死。

“大哥,你附近有沒有熟人,我們先去投靠他,暫居幾日。”劉浩然想來想去,只有先找個熟人。

丁德興坐在那裡想了想,現在他和傅友德都成了劉浩然的大哥,不過他虛歲二十六,比二十四虛歲的傅友德大,所以依然是大哥,而傅友德成了二哥。

“這附近有一位好漢叫常遇春,聽說爲人豪爽,甚是喜歡結納各路英豪。不過我卻沒有與他見過面,冒然去我怕……”丁德興認識的懷遠朋友都是綠林好漢,估計這會不是在何處聚嘯山林,就是躲著官兵的追捕,思來想去只有這麼一個去處。

“常遇春!”劉浩然不由大喜,這不是朱元璋手下的頭號猛將,自詡“將十萬衆,橫行天下”的常十萬嗎?想不到他就在懷遠。

“就去他那裡。”劉浩然興奮地說道,看到丁德興和傅友德不解的眼神便解釋道,“我也曾經聽過他的名字,是位豪傑。我們去他那裡只是暫時落個腳,摸清情況再做決定。”

第二天,劉浩然三人一路打聽來到了常遇春家,兩座茅頂土屋,一個不大的院子,看來常遇春的家境也不是很好。

聽說是找常遇春的,其母高氏立即張羅起來,先是殷勤地招呼坐下,然後趕緊燒水,聽說劉浩然三人還沒吃早飯,連忙從廚房裡拿出幾塊麥餅,遞給他們。而其妻藍氏與劉浩然等人見過一面後便到後院去忙碌。

“這位小哥怕比我家遇春要小上好幾歲吧,怎麼也跟著出來跑江湖了?不怕家裡人擔心嗎?”高氏知道,常遇春的朋友大半是綠林好漢。

劉浩然聽得老婦人如此和藹的問話,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母親,小時父母事情多,常年在外奔波,只留劉浩然和弟弟兩個人在家。後來父親調到一家鋼鐵集團下屬的機械廠當了副廠長,母親也跟著轉到集團醫院,一家子這才安定下來,開始享受起天倫之樂。可惜現在又天各一方。

想到這裡,劉浩然不由眼睛一紅,低著頭說不出話來。

丁德興把劉浩然的身世和經歷簡單一說,高氏不由大憐。

“真是可憐的娃,孤身一人在這亂世裡苦熬可真不容易。這才比玉哥兒大不了幾歲,就要拿著刀子去殺打仗,這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父母親如何安心?”

聽到這裡,劉浩然的淚水不由地流了下來,他一直極力壓制的情感被高氏幾句全勾起來,悲傷、離愁、思念、彷徨、無助,種種傷心,全部在這一刻迸發出來了。

看到劉浩然在那裡淚流滿面,高氏走過去,輕輕攬住他,慢慢地撫摸著他的頭。在高氏溫暖的懷抱裡,劉浩然已經是泣不成聲。傅友德和丁德興在旁邊也是神情黯然,在這個讓人絕望的世道里,誰沒有傷心痛苦的事情。

好一會,劉浩然才安靜下來,而經過這麼一哭,高氏看向他的目光充滿了慈祥和溺愛。

這時,常遇春回來了,後面還跟著一個少年。

劉浩然仔細打量了一番這位名留千古的英雄,只見他身材魁梧,有虎背熊腰之姿,一張略瘦的臉線條分明,不大的眼睛目光銳利,眉毛濃黑,還有下巴濃密的短鬍鬚,洋溢著一種英武豪邁之氣,雙臂稍長,穿著一身襖衣,肩上扛著兩隻野兔。

而後面的少年臉型瘦長,個頭不大,眉眼之間和藍氏有幾分相似。

“見過常兄弟。”丁德興先開口道,“我是定遠的丁德興。”

“我是碭山的傅友德。”

“我是合肥的劉浩然。”

常遇春詫異了一下,但是隨即放下東西,和劉浩然三人一一見過禮。

“我等原是劉福通都元帥麾下的紅巾軍,”劉浩然快言快語,直接說明了來歷,然後把爲傅友德療傷趕來懷遠取藥,現在無處可去,前來投奔的經過簡短地說了一遍。

“好,我常遇春最愛結識的就是有情有義的豪傑,三位來投奔於我,就是看得起我。請坐!”常遇春當即高興地說道,從劉浩然的言語中,他已經聽出雖然三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已經在患難之中結下深厚情義。這種重義輕生死的好漢是他最願意結識的。

不一會,藍氏做好飯菜,劉浩然三人也不客氣,坐下就開始吃。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是幾個人卻吃得津津有味。在席中,劉浩然大顯口才,時而驚險經歷,時而典故趣聞,信手擰來。聽得常遇春一家時而眉頭緊鎖,時而眉開眼笑,院子裡時時飄起陣陣笑聲。

在閒聊中,劉浩然也知道了那位少年叫藍玉,正是藍氏的弟弟,常遇春的妻弟。藍玉,朱元璋曾經炮製過大殺功臣的兩大案,其中一個的主角就是藍玉,好像也是他手下的一員大將,還真是拔蘿蔔帶出泥。

劉浩然三人就這樣暫居下來,平時,他們三人一起隨常遇春去山上打獵,現在賦稅重,一般百姓必須另想辦法才能填飽肚子,常遇春的副業就是打獵。有空的時候四個人就在一起切磋武藝,當然了,劉浩然主要是學習武藝,一個月下來,劉浩然也能把一把環刀舞得有模有樣的。吃過晚飯,常遇春等人就聽劉浩然講《說岳傳》和《三國演義》,這些故事不但他們三人愛聽,高氏、藍氏、藍玉也都被迷住了,連帶著村裡一幫青壯也天天趕過來聽嶽爺爺精忠報國和蜀漢五虎將的故事。

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27章 馬六甲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227章 馬六甲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86章 江州(五)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55章 私話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86章 江州(五)第60章 劉仁本第298章 定(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114章 過年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一章第84章 江州(三)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83章 江州(二)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56章 大內親軍第32章 取江寧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93章 張定邊(一)第152章 五德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299章 事後第208章 丁亥日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十章第337章 紛爭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46章 耽羅島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77章 風波(二)第129章 敗仗(三)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二章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28章 白古國第64章 初次會戰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260章 談判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92章 家宴第214章 常遇春第299章 事後第299章 事後第223章 伐蜀(一)第248章 陶希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6章 桃園結義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31章 福州(二)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10章 中樞(一)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七章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
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27章 馬六甲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227章 馬六甲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320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第86章 江州(五)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4章 清澗山(一)第55章 私話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86章 江州(五)第60章 劉仁本第298章 定(二)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114章 過年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一章第84章 江州(三)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83章 江州(二)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56章 大內親軍第32章 取江寧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93章 張定邊(一)第152章 五德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299章 事後第208章 丁亥日第198章 夏與高麗第十章第337章 紛爭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46章 耽羅島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77章 風波(二)第129章 敗仗(三)第155章 準備北伐(二)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二章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228章 白古國第64章 初次會戰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260章 談判第40章 龍鳳二年第192章 家宴第214章 常遇春第299章 事後第299章 事後第223章 伐蜀(一)第248章 陶希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268章 出巡之刺客事件第6章 桃園結義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146章 耽羅島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281章 駛向錫蘭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31章 福州(二)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10章 中樞(一)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七章第194章 教皇使團(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襄樊市| 滦平县| 新建县| 连山| 凌云县| 项城市| 三都| 安庆市| 同德县| 桂东县| 偏关县| 沁阳市| 武强县| 襄樊市| 晋宁县| 开鲁县| 丁青县| 朔州市| 永泰县| 来凤县| 武夷山市| 屏边| 方山县| 界首市| 达州市| 绥阳县| 通江县| 海阳市| 湖南省| 拜泉县| 白银市| 九江县| 虹口区| 博野县| 呈贡县| 武宁县| 饶阳县| 洞口县| 凤山市|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