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

張士誠擺出了作戰的架勢,朱元璋也不客氣,這個結果他和張希孟推論了不止一次。元廷一旦兵敗,他跟張士誠之間,就必須分出個勝負,斷然不可能和平共存。

老朱也在厲兵秣馬,準備趁著張士誠最虛弱的時候,一擊致命,奪下淮東。

就在這時候,老朱的軍營外面,來了兩個人,是一對母子,一個半老的婦人,一個不到二十的小夥子。

一來到,就嚷嚷著要見“我叔”。

這可不是太平的時候,大戰在即,衛兵不會隨意放進去,因此必須仔細盤問,而對方頗爲不耐煩。

“我叔就在裡面,是你們上位,快讓我們見他,有要緊的事情。”

正在爭論之際,徐達正好路過,他看到了年輕人和婦人,怔了片刻,突然想起,這不是朱家大嫂子嗎!

沒錯,來人就是朱元璋的大嫂和侄兒!

在那一場摧毀朱元璋家庭的劫難之中,朱元璋的大哥,還有大哥的長子,全都死了,只剩下大嫂王氏帶著二兒子返回了孃家,勉強過活,拉扯兒子長大。

一晃過去了好些年,王氏辛辛苦苦,好容易看著兒子長大成人,這孩子身形矯健,很像他們老朱家的人。

十幾歲的時候,就學習射箭,舞刀弄槍,幾年下來,等閒三五個人,打不過他。

王氏也算是老懷大慰,覺得可以對朱家有個交代了。

孩子大了,正好可以回老家,見見叔叔,認個親戚,總算朱家不至於絕後。

王氏想得很簡單,她就十分留意,四處打聽,最初一無所獲,可後來濠州朱公子的名氣越來越大,尤其是最近,有個善待窮苦人的菩薩兵,就號稱朱家軍。

聽人說那個首領,叫朱元璋,怎麼有點像自己的小叔子?王氏找了幾個商戶,跟人家打聽,在幾次碰壁之後,還真別說,有個人告訴王氏,這個朱將軍就是濠州鍾離人,家裡頭很苦,親人都死了,自己出身寒微,起兵之後,對窮人最好……王氏耐心聽著,漸漸的,她確定了,這人就是她的小叔子朱重八!

知道了這消息之後,王氏喜出望外,這正是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小叔子不但活著,而且還有了出息,經營起來這麼大的基業。

王氏立刻找來兒子,娘倆商量之後,立刻來投奔朱元璋。

這纔有了軍營外面的一幕。

徐達認出了大嫂王氏,說了幾句話之後,就立刻帶著他們娘倆進來,一直到了中軍帳。

“上位,你瞧瞧,是誰來了!”

朱元璋先是一怔,隨即驚喜交加!

“大嫂!”

王氏揉了揉眼睛,簡直不敢認。

朱元璋的輪廓雖然在,但是他的氣勢完全是兩個人,孔武有力,神色威嚴,這可不是尋常人能有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位都要跟張士誠爭兩淮之主了,又豈是尋常!

過了好一會兒,王氏終於確認了朱元璋,頓時泣不成聲,哭得稀里嘩啦。

“重八啊,我把你侄兒送來了,還給你們朱家,我,我對得起你死去的大哥了!”王氏淚如雨下,哭得幾乎昏厥。

朱元璋也陪著落淚,心肝寸斷。

侄子比朱元璋只小了八歲,在老朱十幾歲的時候,這個侄子跟在他的屁股後面,拖著兩筒鼻涕,小叔小叔,叫個不停,十足的跟屁蟲。

後來朱家完了,大嫂帶著他走了,朱元璋和二哥安葬父母之後,也分手了。從那時候算起,已經整整十年了!

不久前朱元璋遇到了姐夫和外甥李文忠,如今又遇上了嫂子和侄兒。

親人重逢,喜悅自不必說。在這個亂世,人命如草芥,能夠活下來,都不容易。十年間,大嫂吃了多少苦楚,光看她頭上的白髮,就能知道一二。

可不管她吃了多少苦,都把這個兒子養大了,十九歲的青年,身體高挑,筋骨結實,長得也相當過得去。

朱元璋真是意料之外,驚喜交加。

“大嫂,咱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了!”

王氏擦了擦眼淚,“說這些幹什麼。他是朱家人,難道不是我的兒子?我現在把他帶來,一是投奔你,二也是希望你給這孩子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寫進朱家族譜,我就心滿意足了。”

王氏希望讓兒子進入朱家族譜,可不是她貪圖什麼未來的宗室身份,事實上她到現在也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有多大的勢力。

她一個婦人,在丈夫死後,辛辛苦苦拉扯兒子長大,絕對值得自豪。入朱家族譜,更是說明她沒有改嫁,沒有讓兒子改姓,更沒有忘記祖宗……這是她的驕傲,非常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寫入族譜,讓朱家承認了這一點,她十年的辛苦,也算是有個著落,片刻慢不得。

朱元璋明白嫂子急迫的心情,只是張希孟沒在身邊,起名的事情可都是他負責的。

“大嫂,你看能不能等兩天?”

“不能等!”王氏竟然十分堅持,“你的侄兒,你起個名字就行!”

老朱太理解大嫂的心情,該怎麼辦呢?

他想了想,就說道:“大嫂,我那個外甥起了個新名字,叫文忠,讓我這個侄子也叫文……文什麼呢?”朱元璋想了想,“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道,不如就取個正字,叫文正吧?”

其實這個正字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讚歎大嫂,做人正直,十年苦守,未曾改嫁,此心如一。

王氏唸叨了兩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一伸手,拉過來兒子。

“文正吾兒,快給你叔父磕頭!”

朱文正連忙跪下,嘭嘭嘭,就給老朱磕了三個頭兒。

這下子可把朱元璋高興壞了,他拉起來侄兒,仔細端詳,孩子孔武有力,英氣勃勃,的確很好。

“你練武了?”

“練過!”朱文正乾脆答道:“箭術,刀法,拳腳,都不錯!”

老朱笑了,“這軍中的高手也不少,你往後要跟他們好好學。不過武藝雖然厲害,到底還要讀書識字才行。”

提到了讀書,朱文正咧嘴了,“叔,我都這麼大了,怕是晚了吧?”

“不晚!”

老朱格外認真,“咱比你大了整整八歲,咱在兩年多之前,纔開始正兒八經讀書。這個事情啊,關鍵就要有名師,回頭咱跟張先生說一聲,讓他指點你,咱可告訴你,這位張先生學問極好,是咱的左膀右臂。”

朱文正一聽讀書,就咧嘴了,但是他又不敢反駁,只能諾諾而已。

王氏卻來了興趣,“這位張老先生是誰啊?他的本事真那麼大?”

“老先生?”朱元璋哈哈大笑,“他比文正還小好幾歲呢!不過別看他年輕,但是學問不年輕。人家是書香門第,世代讀書人,可比咱們家都是農人強多了。”

王氏大吃一驚,“那個——重八,你現在到底有多大的勢力?怎麼有這麼多人聽你的?”

朱元璋笑道:“勢力算不上多大,濠州,泗州,滁州,和州,揚州,全都在咱的治下。”

“哎呦!”王氏忍不住驚呼出來,“這,這不是整個淮西,都是你的了?”

老朱矜持一笑,沒有做更多的解釋。

王氏想了想,笑著道:“既然這樣,我也就不要這張老臉,說兩句過分的話。你這麼大勢力,能不能給你侄安排個好點的位置,讓他給你效力?”

這倒也不是王氏非分之想,實在是情況如此,別說是獨霸一方,就算是開個作坊,做點生意,親戚來了,求個位置,也是情理之中,更何況還是親侄子。

放在歷史上,老朱必定會一口答應,而且還會給個頂大的官職……比如在歷史上,洪都大戰之前,朱文正就是大都督府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

再往上一步,就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了。

老朱把侄子擺在了高位上,而朱文正又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這就是悲劇的禍根。

而在這個時空裡,由於張希孟的教導,老朱看問題更冷靜了一些,侄子雖然好,親情雖然重,但是不能壞了規矩。

“大嫂,外甥文忠現在可是跟著張先生讀書,他表現相當不錯。咱手下位置不少,但是每個位置都要有足夠的本事才行。文正是咱侄兒,咱把他當成親兒子,這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不管如何,還有規矩在,這也是咱讓侄兒多讀書的道理所在,他能勝任,咱纔好給他的位置,還請大嫂諒解。”

王氏想了想,嘆道:“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什麼大事,又鬧笑話了。的確該讓這小子多讀書,多漲本事!”

這個話題雖然過去了,老朱卻是不想虧待侄兒,就跟朱文正道:“你既然武藝不錯,有沒有膽量,跟叔父見一個人。”

“什麼人?”

“張士誠!”

……

鼓角聲聲,兩軍列陣,朱元璋和張士誠,就在高郵城外,各自率領幾萬人馬,相互對峙。

東風獵獵,大旗飛揚。

兩邊各自出來了兩騎,朱元璋在前,侄兒朱文正緊緊跟隨,在另一邊,出來的是張士誠,還有他的弟弟張士信。

雙方相距不過百步,這是老朱和張士誠第一次面對面,王對王!

“誠王,咱要恭喜你,脫困而出!”

張士誠呵呵冷笑,“朱元璋,你來打秋風,未免也太過分了吧?我苦守三個多月,熬死了脫脫,你現在卻來撿便宜,還有半點道義嗎?”

老朱失聲一笑,“誠王,你要知道咱做了多少事情,就不會抱怨了。咱過來只想邀請誠王,一起同心北伐,滅掉逆元!”

“什麼?你要北伐?還要跟本王一起?”

“沒錯!元廷昏聵,罪孽深重,他們霸佔了咱們漢人的天下,誠王可願意和咱一起,恢復山河?”

張士誠聽到這裡,簡直想笑,“朱元璋,你最好自己掂量一下,到底是什麼份量!本王乃是大周國主,又擊敗了百萬元軍,還輪不到你給我發號施令!”

朱元璋深深吸口氣,竟然輕鬆了不少。

“既然如此,看起來咱們還要分個高下!”

張士誠冷笑,“沒錯!姓朱的,你要是覺得比脫脫還厲害,就只管放馬過來!”

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
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临城县| 洛隆县| 保德县| 库车县| 盐源县| 五莲县| 大连市| 六枝特区| 武平县| 运城市| 电白县| 财经| 宜阳县| 岳普湖县| 光泽县| 玛沁县| 蒙阴县| 茂名市| 禹州市| 赤水市| 新兴县| 石河子市| 肃北| 友谊县| 广水市| 普宁市| 焦作市| 太湖县| 莱西市| 肥东县| 松江区| 北宁市| 玛沁县| 义马市| 新巴尔虎右旗| 彰武县| 岐山县| 桐乡市| 北辰区|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