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

張希孟不停揮鞭,惡狠狠抽打,把老王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嗓子喊啞了,發不出聲音,只剩下嗚嗚不斷,似乎是求救,也似乎是哭泣。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老王昏了過去,而張希孟也是汗流浹背,耗光了體力,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息。

正在這時候,朱元璋將一杯水遞給了他。

“喝吧!”

張希孟接過來,溫度正好,喝進嘴裡,甜絲絲的,居然加了蜜糖!

“是咱妹子送來的。”

“夫人?多謝夫人關心……”張希孟大受感動,朱元璋卻是攔住了他,突然猶疑道:“先生,咱總覺得你有些害怕咱,看似尊重,可就是不親……你說對不?”

張希孟渾身劇烈震顫,額頭的汗水更多了……你可是洪武大帝,殺心滔天的朱重八,在你手下,自然要想著怎麼保命了。

不信去評論區瞧瞧,有多少讀者都在提醒這事呢!

朱元璋長長嘆息,換了個話題,“先生,你爲什麼這麼恨那個僕人?下手那麼狠?”

“這個……他雖然沒有殺死我的父母,可他在最落魄的時候,背叛了我們一家,搶走了我孃的陪嫁首飾……如此行徑,我又豈能饒得了他?我,我想把他切碎了!”

張希孟很少這麼恨一個人……無奈最初的遭遇太慘痛了,山窮水盡,父母雙亡,就像是一把刺在心頭的刀,不停往外流血,絲毫沒有癒合的意思。

“哎!”老朱長嘆一聲,“先生,你可知道咱的經歷?”

張希孟怔了一下,他自然清楚,他死了爹媽,老朱死了全家,比張希孟還要悽慘。跪求一塊墳地而不得,三年流浪,和野狗搶食,回寺之後,繼續被欺凌,還讓人把廟給燒了……所有倒黴事,都讓他碰上了。

“主公,你……”

朱元璋擺手,“別這麼叫……按理說你是書香門第,咱是窮苦人家,走不到一起。可就是這麼個世道,讓咱們遇上了,還讓咱們拿起了刀槍兵器。先生,元璋跟著你讀書識字,明白了不少道理。元璋有意大刀闊斧,打出一個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朱元璋說到這裡,猛然站起,龍虎躍動。一種指點江山的霸氣,撲面而來。

“先生,你可願意幫著咱打天下,致太平嗎?”老朱豪情問道。

張希孟大受震撼,他本以爲自己能拿捏老朱,可今天的事情,朱元璋先是送來了僕人老王,接著跟自己談理想,談志向,直接把心思告訴自己。

兩個人都遭遇家破人亡,自然是同病相憐,彼此攜手,打出一個太平來,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姓朱的,你也太會忽悠人了!

張希孟還有什麼選擇嗎?

“主公,臣不但願意,還想著輔佐主公登基,幫助主公,打下萬里河山,打出一個新天地!”

朱元璋心中大喜,伸手抓住了張希孟的胳膊,用力搖晃,難以掩飾的喜悅。

一直以來,朱元璋都知道張希孟對他存在敬畏,甚至有點沒來由……他自然是不知道穿越這回事,也不知道洪武大帝會是個什麼存在。

他只當張希孟出身名門,跟他這個世代佃農之子玩不到一起。這才藉著今天的事情,敞開心扉,剖開心胸,坦誠相對。

很顯然,效果相當不錯。

張希孟真的開始理解朱元璋了,他不是無情之人,恰恰相反,他纔是個不忘初心的性情中人。

而正是這種人,纔會在極度失望的情況下,揮起屠刀,看向那些已經變質的老兄弟們……刀刀見血,人頭滾滾!

情到了深處,不免絕情啊!

“主公,臣早就思量過了,現在濠州幾位大帥暫時相安無事,元兵也不會立刻南下,正是主公大展拳腳的好時機?!睆埾C仙癫娠w揚,對著朱元璋道:“臣建議立刻攻取定遠,而後下滁州,飲馬江北。而後擇機渡江!”

“渡江?”

朱元璋沒想到張希孟會如此建議。

“爲什麼渡江?咱們是淮西人,江南可不熟?!?

張希孟大笑,“主公,你要龍飛九天,就不能被淮西之地困住。臣早早提議南下,就是想要圖謀江南。以主公之才應該看得出來,元兵還有很大優勢,如果僅僅在北方糾纏,很容易被蒙古鐵騎滅掉??啥山?,情況就不同了,靠著長江天險,阻擋北方騎兵。然後在江南的膏腴之地,厲兵秣馬,積蓄錢糧,如此才能橫掃天下,一統中原!”

張希孟和朱元璋,這對君臣越談越高興,越談越投機。

朱元璋在決定南下的時候,已經定下了逐鹿天下的大志……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想通的,但是在歷史上,也就比現在晚不了多久,老朱遇到了李善長,詢問什麼時候能天下太平,李善長告訴朱元璋,漢高祖用了五年,打下了天下,只要效仿漢高祖,拿下天下不難。

就是這一番堪比隆中對的問答,奠定了大明朝的根基,也把李善長推到了第一功臣的寶座上。

張希孟跟朱元璋談得更多,包括進軍方略,包括兵卒訓練,包括錢糧土地……總之老朱獲益匪淺。

他們談著,竟然都忘了午飯,一直到黃昏時分,馬氏舉著蠟燭過來,兩個人才停了下來,老朱的臉上,盡是紅光。

“妹子,現在咱的心敞亮了,清楚了,該準備南下了?!?

朱元璋說到做到,他很快就下令整頓兵馬。

眼下老朱有多少部下呢?

先簡單計算,從濠州帶來的,差不多三千人,從元兵俘虜中吸收了三千人,老朱回鄉,招募的鄉親,陸續有七百多人,不到八百。

再加上近日投靠過來的兩三千人,老朱的兵力差不多一萬人。

這一萬人自然也是參差不齊的。

首先最能打的自然是經歷過濠州保衛戰的。

最忠心的卻是徐達、花雲這些正兒八經的老鄉。

朱元璋經過挑選,先找出了三千精銳。

這三千人悉數配備戰馬,鎧甲,鼓勵他們練習弓馬騎射。

在整個紅巾軍當中,有本事弄出鐵騎的,也是鳳毛麟角。

老朱靠著搶奪戰利品,打劫徹裡不花。

竟然奇蹟般弄出了這麼一支隊伍。

毫無疑問,一旦三千鐵騎正式成軍,對周圍的任何勢力,都是碾壓的優勢。

只不過壯漢吃得多。

騎兵雖然好,一匹戰馬消耗的糧食,頂得上十個八個普通士兵……原本搶到臨淮的糧食,已經下去了大半,現在就靠著和懷遠方向做生意,才勉強維持。

糧食的壓力,也是老朱決定南下的關鍵因素。

他拖不起。

“這一次我親自領兵,在前面探路,臨淮的事情,就有張先生總攬大局,有什麼大事,都由他來決斷,不必問咱?!?

老朱給了張希孟大權,放在以往,張希孟或許會堅決推辭,可是自從談過之後,同心同德,自然沒法?;?。

張希孟欣然答應。

“主公,你準備帶多少兵馬?三千騎兵都帶去?”

朱元璋大笑,“用不著,有三十個人就夠了。”

“三十?太少了,怎麼也要三百人??!”張希孟認真道:“主公,你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才是,不能魯莽?!?

朱元璋明白張希孟的意思,卻不想改變主意。

“先生用不著擔心,咱就是去查看情況,人多了反而會嚇到他們,先生只管等著好消息就是了?!?

朱元璋當即讓費聚和花雲跟著,另外還有二十八名騎兵,每人兩匹戰馬,從臨淮出發,立刻南下。

在歷史上,老朱是帶領著九名步卒,靠著雙腳南下,走了六天,纔到了寶公河。好死不死,天氣炎熱,老朱還染病了??杉幢闳绱耍现煲琅f完成了招降任務,得到了三千青壯民兵。

而這一次老朱早走了幾個月,天氣還算涼爽,部下也變成了三十名騎兵,浩浩蕩蕩,更加威風。

隔著寶公河,對面有一個寨子,號爲驢牌寨,裡面聚集了好幾千人馬,聲勢不小。

老朱剛到,對面就派來了使者,趟水過了寶公河,跪在了老朱面前。

“鄙寨乏糧,乞糧三千石,願爲前驅!”

三千石糧食,就能買下三千人,這個生意還真是劃算。

朱元璋沉吟少許,就淡然道:“你們既然願意歸降,那就先渡河過來!”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
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保德县| 汽车| 黄梅县| 刚察县| 新民市| 天长市| 逊克县| 铜陵市| 阜南县| 海淀区| 德令哈市| 宁波市| 嘉荫县| 交口县| 和林格尔县| 凌海市| 紫阳县| 申扎县| 罗江县| 临海市| 金昌市| 含山县| 祁连县| 长乐市| 陆川县| 靖州| 北宁市| 江陵县| 三原县| 垣曲县| 崇左市| 阜南县| 溧阳市| 石棉县| 海原县| 平陆县| 忻城县| 平邑县| 安远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