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

朱棣的這封信,屬實把老朱拿捏了,而且還是拿捏死死的。

這裡面有好幾層。

首先,張希孟辦了兩所最頂級學堂。

朱元璋是一所也沒有。雖然有興學令,有義務教育法,但總歸沒有個招牌門面,就短了一截。往後朝中英才都是張相門徒,卻沒幾個正兒八經的天子門生。

其次呢,朱棣辦學了,還挺用心的。這就更扎心了,難道老朱連自己兒子都比不上?不能夠啊!

更鬧心的是張庶寧那小子居然捐了十萬冊書籍。以當下價格算,十萬冊書籍,怎麼也有五萬貫。

如果算上運費什麼的,張庶寧一下子捐了十萬貫。

這可不是一個平常的王府世子,小時候的張庶寧,穿開襠褲,還往老朱龍袍上撒尿呢!現在可好,連這麼個小崽子都能出十萬貫,讓老朱情何以堪?

“咱就知道,那孩子有出息,是個幹大事的人,很了不得!”朱元璋拍著巴掌說道。

朱標怔了怔,“父皇,你終於發現四弟的本事了?”

老朱頓時愣了一下,隨即怒道:“咱說的是張庶寧!是張庶寧!不是朱棣那個豎子……他把咱放在火上烤,他不孝!他該打屁股!在咱的面前,把他屁股打開花了!”

朱標愕然,怪不得呢,自從有了老張家的孩子,他們就沒聽過好話……當然了,朱標不知道,在張希孟那裡,張庶寧也得不到什麼好話,充分證明了家長都是一路貨色,孩子永遠是人家的好。

不過要說心疼孩子,哪個家長又不肯落到後面。

“重八啊,你就別發脾氣,亂喊亂叫了。說說吧,這事要怎麼辦!”馬皇后道:“老四張羅辦學,這是正經事。我這些年都聽你們說了多少次了,燕雲之地,分割幾百年,胡風嚴重,恍然異域。這些年又是派官,又是興學,投入很大力氣,假如這個學堂辦起來,能把北平教化好了,和中原無異。還真是老四的功德。重八,伱還別說,朱棣這小子小事情荒唐,大事情拿捏得不錯。他張嘴了,無論如何,我要出點氣力?!?

馬皇后笑呵呵道:“我現在手上還有三十萬貫能動的錢,本來是個宮裡添置衣服首飾的,就先拿出來,給老四送過去。”

馬皇后說完,看了看朱標,“你這個當兄長的,也該表示一下?!?

朱標連忙點頭,“孩兒自然想辦法給四弟籌錢……不過據孩兒所知,四弟那邊,也頗有些財路,只要發揚光大,養個學堂,應該不難?!?

“怎麼說?”老朱好奇道。

朱標笑著解釋,首先說毛紡,這玩意在北伐之前,張希孟就弄了,算到現在,也有七八年了。

經過工匠們不懈的努力,到底是發展出來了眉目。

織出來的毛線很柔軟,可以用了。甚至也在毛氈的基礎上,弄出了更細膩的呢絨。朱棣說可以用來做軍服戰襖,確實如此。

事到如今,朱棣距離過上羊吃人的愉快生活,只差一步了。

“父皇,藍將軍他們已經收復了上都開平城,從上都到北平,有八百里之遙。這一片水草肥美,盛產牛羊。另外前些時候,收復遼東之地,那邊沃野無垠,也適合養殖牲畜牛馬。而且還不缺牧草飼料,四弟想要羊毛,自然是充足的?!?

老朱沉吟道:“光有地還不行,北平人那麼少,能辦起來嗎?”

朱標想了想,就說道:“這就要看父皇答不答應了……其實從江西已經發配過去了一批人。而且遼東還臨近高麗,真要是狠下心,不缺人手的?!?

朱標多少說的有點隱晦,但老朱怎麼聽不明白!

“懂了,咱全都懂了!”

朱元璋一拍桌子,豁然站起,冷笑道:“咱現在才明白過來,當初張先生主張發展工商,他講了一大堆空話。咱那時候就覺得不如均田講的實在。咱就擔心,工商發展起來,會對百姓不利,就極力阻止。結果……你們都跟著他跑,滿朝文臣武將,也都信了他的鬼話!現在明白了,咱的擔心一點錯沒有,要是讓你們胡亂發展工商,老百姓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

馬皇后翻了翻眼皮,無奈道:“這不是放在了北平,用的也都是罪人,外人,你那麼生氣幹什麼?”

老朱哼道:“妹子,你還是好日子過得太多了,忘了人心險惡,只要有利可圖,誰管你是什麼人!你說讓他們用犯人,用高麗人,他們就聽你的?咱還告訴下面人,要清正廉潔,不貪不佔呢!你看他們誰聽咱的?”

馬皇后氣得扭頭,“照你這麼說,老四就別想掙錢辦學了?工商就不能發展了?你這叫因噎廢食!”

朱元璋這次得了理,也不客氣道:“不是因噎廢食,是未雨綢繆!朱棣還太年輕人,他身邊也沒什麼好東西,縱著他們胡來,一心求財,早晚事情不可控,就麻煩了?!?

朱標默默聽著,他突然意識到老朱好像不是要反對,而是問道:“父皇,你的意思……是要派一名官員過去?”

朱元璋點頭,“咱思量過了,楚琦在湖廣幹得不錯,本來是想調他進京,當一部尚書的。但是他這個人,總是講什麼大同極樂,說什麼要建大光明境……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讓他去北平,替咱看著老四,正合適!”

朱標追問道:“父皇,那你要楚琦擔任布政使,還是按察使?”

老朱笑了,“你當初把留守司甩給了朱棣,布政使,按察使?這倆官能挾持住朱棣嗎?”

朱標臉色微紅,低下了頭。

馬皇后咳嗽道:“重八,你要不給老四權力,他也沒法辦學?,F在要盯著老四,你準備怎麼辦?”

朱元璋道:“咱準備設立個職位,能夠節制三司,思前想後,就叫做巡撫,給楚琦加個御史中丞銜,讓他奉旨巡撫北平等處,賜王命旗牌!”

好傢伙!

老朱直接派出了一個欽差大臣,這分量是足夠了。

謎題一層層揭開,到了如今,總算是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朱棣去了北平,一步步折騰,除了開疆拓土之外,他也需要在產業上面,實現突破。

甚至可以說,需要他探索一種全新的模式。

這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朱棣骨子裡的大膽叛逆,好大喜功,讓他非常適合追逐利潤,幹大事業,鬧出大動靜。

張庶寧辦個書坊,想的是和同學合夥,想的是僱傭學生家長……雖說利潤也不少,但是遠遠到不了竭澤而漁的程度。

朱棣就不一樣,這混小子一開始想的就是利用那些犯人,想的是拼命壓榨,做到利潤最大。

一看這就是個大缺大德的好苗子,值得栽培!

老朱家三口人又商議了一陣子,朱棣缺的不光是錢,還有各種便利。

“父皇,北伐的時候,疏通運河,現在漕運已經能達到北平,但到了冬季,河水結冰,水位下降,就沒法通航了。孩兒以爲,應該安排一個海港,能夠走海路運送物資?!?

朱元璋點頭,“還有什麼能做的?”

“孩兒以爲,遼東的木材,礦產,數量衆多,似乎可以放在北平交易。南方的絲綢茶葉,也要放在北平交割……這樣一來,南北物資匯聚,光是收到的稅金,就相當可觀。再有,如果要用高麗的人,孩兒以爲能不能放在鐵嶺交割?”

“爲什麼放在鐵嶺?別的怎麼都在北平?”

朱標無奈道:“父皇,鐵嶺在山海關以北,到底不是長城以內,像這種以人爲畜的事情,還是離著遠一點比較穩妥?!?

朱元璋呵呵冷笑,行,咱沒看錯,你小子也是外表老實,心裡頭花花腸子一點不少。

“朱標啊,你當初把朱棣弄去北平,還給他留守司大印……是不是就爲了今天?”朱元璋突然伸手,點著朱標的腦門,“你小子算計得很深??!咱也要給你鼓掌!”

朱標臉色一變,終歸於無言。

老朱家這仨人商量妥當,馬皇后出了點私房錢,朱標也替朱棣爭取了不少好處,老朱又從宗正寺那邊拿了一筆……給朱棣湊了一百萬貫。

消息傳到了北平,朱老四把嘴一撇,“不夠,太不夠了!就這麼點支持,夠幹什麼的!”

李景隆,花煒,包括黃子澄,全都臉黑了,這麼多還嫌少???

“殿下,錢尚在其次,咱們的毛紡作坊能免稅三到五年,咱們能向草原專賣茶葉,還有木材、藥材、礦場,這都是油水最豐厚的地方,殿下一口氣都給你了,你們可真是兄弟情深,我都羨慕了。”李景隆怪叫道。

朱棣略沉吟,算嗎?

我怎麼只記得大哥成親,我求藍玉幫忙,送去了三百六十五顆碩大無比的東珠??!

“你們糊塗了?我說的不是錢!錢是小事!知道嗎!”朱棣不客氣道:“黃子澄,你說要四處聘請名家講學,我問你,咱大明最大的名家是誰?”

黃子澄稍微遲疑,脫口而出道:“是張相!”

“對!就是張相公!”朱棣嘿嘿道:“現在張相在江西講學差不多結束了。你說咱們想辦法把張相請過來,給北平大學堂講學……順便再給張先生一個名譽山長的頭銜,你們說怎麼樣?”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心說行啊,論起心眼,你朱棣最多不過了。

“殿下,我聯絡學子,一起給張相寫信!你再給陛下寫信,懇請張相北上,如何?”黃子澄興奮道。

朱棣點頭,“就這麼辦了!我還不信,請不來張先生!”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略阳县| 洛浦县| 竹山县| 平邑县| 绥滨县| 连城县| 龙山县| 乐山市| 阿拉善右旗| 永安市| 元氏县| 丁青县| 乌兰浩特市| 大港区| 泸定县| 克什克腾旗| 瓮安县| 康定县| 青铜峡市| 黔西| 甘孜县| 盐城市| 焉耆| 塔河县| 奉贤区| 喜德县| 浙江省| 深州市| 荆州市| 昔阳县| 松阳县| 平乡县| 凉山| 云阳县| 贵港市| 佛学| 旬邑县| 凤翔县| 喀喇沁旗|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