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

“沒錯,無論時間如何流轉,光復之功,功在千秋。將軍威名,威鎮寰宇!我大明今日,只要跨過這條拒馬河,殺入燕雲之地,就超越了趙宋!”

“接下來我們還要超越隋唐,秦漢,重新建立起華夏巔峰,讓後人高山仰止的巔峰!”

張希孟聲音高亢,精神振奮,恨不得下一秒就帶頭渡河,直接衝過去。

他尚且如此,徐達那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徐達已經經歷過這種事情了,豈會再次疏漏?

因此急忙讓身邊將領攔住張希孟,隨後徐達一轉身,高聲喝道:“準備船隻,我要親自渡河!”

手下人聞訊而動,急忙找來船隻。

徐達迫不及待,親自上船,回頭又道:“有酒嗎?”

奉命找船的藍玉嘿嘿笑道:“大將軍放心,我備下了!”

徐達意味深長看了眼這個年輕人,不錯,懂事!

就衝這一手,我也給你個立功的機會!

船行至河中心,徐達舉起酒罈,直接撕開了封皮,濃郁的酒香撲面而來。

徐達竟毫不遲疑,將一罈子酒倒在了濁流裡面。

“宗爺爺,你臨死之時,高呼過河,你可曾想到,我三軍將士,今日能渡過拒馬河?你可以安息了!”

徐達扔下一罈酒,隨後又抓過一罈。

“嶽元帥,你數次北伐,可惜功敗垂成?;杈呀浌蛟诹四愕膲炃啊,F在讓我們完成你的遺志,北伐!光復燕雲,驅逐胡虜!還華夏大地一個太平!”

“對了,還有文丞相,當年元兵把你押解到大都,你不曾投降,錚錚鐵骨,光耀千秋!如今我們到了,恭迎英靈返鄉!”

“還有無數的先賢,我華夏子孫,大明健兒,終於能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自己了!”

徐達抓起最後一罈子酒,扯開封皮,往自己嘴裡倒了一大口,隨即高舉兵器。

“隨我殺上去!”

說完,不待船隻靠岸,徐達一個健步,踏著沒膝深的河水,衝上了對岸,踏上了堅實的土地。

看到這一幕,不少士兵才驚覺,咱們大將軍當初那也是陣前衝殺,披堅執銳,當仁不讓的狠人。

只是現在兵馬多了,要統御全局,才留在了後面,但人家可不是不能陣前衝鋒,奮勇殺敵。

藍玉也紅了眼珠子,提著長刀,追著徐達就上岸了。

在他們身後,是成百上千的明軍,大傢伙奮勇爭先,迫不及待踏上北岸的土地。

這就是燕雲十六州,這就是無數仁人志士夢想了幾百年的地方!

今日!

我們來了!

拒馬河上,人人爭先,弄得張希孟都心癢癢的,幾次想隨著人過去。

所幸除了幾位將領,還有江楠在旁邊看著。

“老爺就別添亂了,咱們不差這一時半日的?!?

張希孟連連搖頭,“你不懂??!這一時半日,就是好遠的距離。我瞧徐達的意思,這傢伙沒準一半天就能衝到大都去!”

江楠眨了眨眼,還真別說,徐達是有那個勁頭兒。

不過江楠也秉持著職責,堅決看住了張希孟。

直到半日之後,明軍用木箱搭起了浮橋,大舉渡河,張希孟才得以渡過拒馬河。

果不其然,徐達早就沒影了。

張希孟躍躍欲試,很想上馬,直接追過去。

但是江楠死死就住了他的披風,還在耳邊提醒道:“人家徐達的彩頭兒,你就別搶了。還是老老實實想想,以後怎麼治理吧!燕雲之地,闊別了好幾百年,風俗不同,民心不復。光打下來,只怕還沒法守住,你要上點心?!?

夫人這麼一說,倒是讓張希孟冷靜下來。

是啊,收復失地容易,守住地盤就難了。

至於移風易俗,讓北方徹底融爲一體,更是難上加難。

自從後晉割讓燕雲之地,算下來快五百年了。

期間歷經契丹、金、蒙古,就算是中原之地,也損失了二百多年。

雖然蒙古一統天下,但是他們按照跟腳,區分百姓,把人分成若干等。

北方多是蒙古貴胃的馬場,還有一大堆的色目人,以至於契丹人,女真人……南北雙方,民情差距太大。

而且伴隨著東南迅速發展,兩邊的差距只會更加明顯。

到底要如何彌合差距,發展北方,還真是需要大動腦筋,絲毫馬虎不得。

張希孟思忖著這些,不過他的目光一直還是放在北方,盯著大都方向。

畢竟不管怎麼說,還是可以先高興一下,畢竟元大都就在眼前了!

徐達統軍,渡過拒馬河,常遇春,胡大海兩軍也幾乎同時進入燕雲之地。兵馬氣勢如虹,所向披靡。

徐達在河西務擊潰元平章俺普達朵兒只進巴,逼近通州。

隨著明軍距離都城越來越近,元軍也玩命了,他們選派了一萬多死士,集結騎兵,勐撲徐達所部,希望把他們阻擋在大都之外。

面對元軍洶涌而來,徐達將破敵的任務交給了藍玉。

藍玉因爲年輕,大傢伙並不是那麼放心,吳禎,花雲等人還想要搶功。

藍玉也不客氣了,他只率領著三千人北上,詐敗吸引原來追來,隨後伏兵四出,重創元軍,一萬多人,幾乎全數殲滅。

藍玉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本事,也證明了徐達果然有識人之明。

二十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

所有的一切壓力,都落到了元皇帝的頭上。

明軍北伐,大元這邊並非沒有準備。

他們及時停止了對王保保的圍攻,還恢復了保保的官職,希望他能北上勤王。

只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去你們欺負保保,看不起出身,挖保保牆角,什麼卑鄙的手段都用上了。

現在你們想把那一篇掀過去,就當什麼都沒發生……事情能這麼簡單嗎?

傷口能癒合,但是疤痕尚在。

保保也是有脾氣的,更何況保保已經算準了,大都保不住,他需要爲以後盤算了。

王保保拒絕北上,而其他的實力派,一見保保按兵不動,也乾脆選擇作壁上觀。

以勇武善戰著稱的成吉思汗子孫後代,在國破家亡的關頭,竟然沒有可用之兵,也沒有敢戰之將,諷簡直拉滿了。

大明這邊,伴隨著不斷的捷報,喜訊從山東向兩淮傳播,隨後渡過長江,送到應天……大傢伙都越發確定,現在只等一個時間,那就是何時光復大都?

是一個月,兩個月,又或者是三個月,五個月……反正不管多少時間,都要把大都拿回來!

畢竟那是我們的地盤!

大傢伙會這麼想,也並不奇怪。

畢竟那是大元朝的都城,是那個疆域遼闊,威震東西的帝國的心臟,臉面,尊嚴……只要還有那麼一點點的臉面,都會死守大都的。

要想拿下一座防守嚴密的城池,花一兩個月的時間,一點不稀奇。

甚至連徐達都是這麼想的,他調集了火炮,隨後又徵召了五百人的爆破手,徐達已經想好了,無論如何,就算把大都炸上天,那也在所不惜!

就在明軍這邊積極籌備的時候,元大都的皇宮之中,端明殿上,元皇帝正在召集宗室大臣,商議對策。

這位皇帝的名字叫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他的名字翻譯成漢語,是鐵鍋的意思。

嗯,不得不感嘆他爹的先見之明,“鐵鍋”終於要背上大元朝滅亡的鍋了。

他焦急走來走去,金燦燦的龍椅,已經不能讓他安心坐下去了。

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知院卜顏帖木兒,淮王帖木兒不花,丞相慶童,還有許多蒙古的王宮貴胃,朝中重臣,悉數在場。

鐵鍋皇帝沉吟半晌,這才無奈道:“明軍勢大,似乎無可阻擋,朕,朕有意北狩,暫避鋒芒,諸位以爲如何?”

潤就潤唄!還甩什麼詞啊?

你直說,我們聽得明白。

淮王帖木兒不花站出來,跪在地上,磕頭作響。

“陛下,祖宗江山,豈能輕易棄之?更何況河南王尚在冀寧,只要他的大軍勤王,破敵不難!”

聽到了王保保,這位皇帝陛下直接咧嘴了,要是沒有昔日的衝突,王保?;蛟S還能聽話,可是到了現在,真就是癡心妄想了。

“明軍志在必得,縱然能一時獲勝,也難保久後不失。朕還是先前往上都,最是妥當?!?

他說完之後,丞相慶童突然哭拜地上,“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及諸怯薛歹出城拒戰,願陛下固守京城。同明軍周旋到底!”

鐵鍋皇帝輕嘆口氣,“要論起來,朕本成吉思汗子孫,起於大漠,歸於大漠,也是理所當然。”

好傢伙,這位直接甩開了忽必烈,開始講成吉思汗了。

聽出他話中意思的衆人,越發悲憤,尤其是那些蒙古貴胃,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陛下,時至今日,唯有死戰到底,方有破敵制勝的妙法。一旦言棄,只恐江山不復陛下所有啊!”

鐵鍋皇帝看著這幫人,低聲道:“卿等如此說,可是有擊敗明軍之策?”

衆人相顧無言,他們要是有辦法,何至於在這裡哭天抹淚?

鐵鍋皇帝終於怒了,他憤然站起,怒道:“卿等既無破敵之策,又要朕留在大都,莫非爾等皆是大明之臣?”

丞相慶童等人嚇得慌忙道:“陛下之言從何而來?臣等皆是忠心耿耿啊!”

鐵鍋皇帝深深吸口氣,無奈道:“卿等既是忠臣,自該清楚,今日之事,豈可復作徽欽?”

一句話,大殿之中,悉數無言以對…是啊,咱們也不能比大宋更慘!

那……還是逃了吧?

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三章 書與畫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a>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
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三章 書與畫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甸县| 平原县| 合作市| 通渭县| 札达县| 贡嘎县| 肥乡县| 临潭县| 晋城| 抚远县| 白山市| 浠水县| 绥滨县| 吴堡县| 灵山县| 旌德县| 东辽县| 五大连池市| 夏津县| 临清市| 谢通门县| 惠水县| 玛纳斯县| 刚察县| 四平市| 甘谷县| 永济市| 通海县| 开平市| 沧州市| 应城市| 长泰县| 清苑县| 贵州省| 德江县| 洛扎县| 泸西县| 壶关县| 阿巴嘎旗| 佛教|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