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

張希孟從皇宮出來,晃晃悠悠,返回了府中,他是半點不擔心,當年留下的伏筆,終於到了回收的時候,這麼大的一張網,不怕你老朱不跳進來。

華夏九鼎,絕對是凌駕傳國玉璽之上的寶貝。

九鼎早早遺失,玉璽經過多少代的傳承,也早就真假難辨,說不清楚……假如在此時此刻,能採天下之金,重鑄九鼎,毫無疑問,對於張希孟再造華夏的主張,是最好的註腳。

到時候老朱也必定高升一步,飛騰九五,從此之後,和尋常帝王不再同一個檔次上面。

如果是秦始皇一統天下,開啓大一統的時代,那麼此番君臨世界,一統寰宇,絕對代表華夏文明新的巔峰。

別說朱元章這種聖君雄主,就算一般的帝王,也扛不住。

只要老朱有了想法,就不愁他想不通。

張希孟屬實是拿捏住了老朱。

他美美睡了一覺兒,第二天早早起來,神清氣爽,他還打了一趟拳,活動活動筋骨。

張承天已經去江西上任了。

夫人還在忙著,張老三和張老四被他們的外公接走了。此刻的張家,又剩下張希孟一個人,他也不願意麻煩,只是隨便下了點陽春麪,正準備吃飯,老朱就來了。

此刻的老朱,眼圈泛紅,眼珠上佈滿了血絲,顯然又是一晚上沒睡覺。

張希孟也確實害人,你畫了那麼大的一張餅,把朱元章整得一夜都沒睡好覺。

前半夜,他不斷想著自己的地位,念著超越古今的功業……到了後半夜,他又想著這事的艱難,面對著坤輿萬國全圖,老朱陷入了沉思。

想要掌控這麼大的疆土,咱不是說打不下來,光是在路上,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時間,估計等老朱嚥氣了,也走不完這麼龐大的土地……咱不會又被張先生給騙了吧?

朱元章來不及休息,就來找張希孟,讓他給個說法。

沒有可行的計劃,咱可不答應!

“主公稍安勿躁。”張希孟給朱元章盛了一碗麪,隨後又拿出一頭蒜,遞給了老朱。

朱元章接了過來,一快子面,一口蒜,還真是爽口。

就在老朱低頭吃著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句話,“主公,你還記得不?你說過,要是忘了初心,就讓臣請你吃頓面,陽春麪!”

朱元章渾身一振,很是劇烈。

他終於想了起來,確實有這事。

老朱低著頭,哼道:“先生是責怪咱嘍?”

“自然不是。”張希孟笑道:“主公心懷蒼生,堪稱歷代賢君表率,只是臣以爲主公要一統寰宇。穩穩掌控天下,尚需要有更穩妥的安排。”

朱元章怔了好一會兒,反覆思量,終於用力頷首,“先生說得對,只是到底要怎麼做,你能說得清楚點不?”

《從斗羅開始的浪人》

“主公,其實吧,這事情並沒有想得那麼難。”

張希孟將早就準備好的地圖拿過來,跟老朱一點點往下數……首先是美洲部分,朱英進行環球航行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裡。

要對付美洲土人,難度並不大。

主要的是美洲土人長期處於石器時代,又缺少大型牲畜,他們的文明程度非常低,基本上處於刀耕火種的狀態。

包括大洋洲,這三塊區域,大體相同。

“主公,咱們只要通商貿易,就足以建立起控制,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提供一些鐵農具!”

“鐵農具?”老朱沉吟一下道:“先生是打算教給他們冶鐵技術?”

張希孟微微一笑,美洲當然有非常好的鐵礦,但是此時的土人還沒有發現利用起來。而且美洲土地遼闊,沃野何止千里!

提供給土人鐵製農具,讓他們廣泛種植作物,再把產出的農產品販運到大明。

往來之間,絕對有利可圖。

現在大明最缺的就是農牧產品,偏偏美洲又是最好的牧場,農場,沒有理由放過。

“主公,其實這些地方真沒有太多可擔心的,只要能分而治之,都給他們成立幾個國家,就足夠掌控了。不光是糧食,還能種植棉花,只要開發出來,咱們的棉紡織又會更上一層樓。”

朱元章微微點了點頭,“確如先生之言,這些地方,的確不必過多考慮。”

張希孟含笑,“沒錯,只要能展示足夠力量,讓土人獻黃金歸附大明,也就是了。這三塊大陸,都有著龐大的金礦,產出黃金,絕對夠熔鑄三個大鼎!”

君臣又把目光落到了其他地方……首當其衝,就是天竺。

“老四去天竺經營,先生可知,情況如何?”

張希孟笑道:“我聽說燕王殿下已經設立了貿易站點,大批的糧食、珠寶、香料,已經運回大明,主公想掌控此地,難度不大。”

“不大?這裡不需要進行均田?這裡可是當初唐僧取經的地方,也是歷史悠久,農耕傳統幾千年,就真的和咱們大明不一樣?”

“不一樣!絕對不一樣!”張希孟連忙道:“主公,我不否認,要是進行徹底的改造,沒準天竺能變得和咱們一樣,但那要一百年,一千年?誰能說得準。反正主公要想盡快君臨天下,就別給自己惹麻煩。”

朱元章眉頭挑動,終歸一聲長嘆,“既然如此,咱就不自討苦吃了。只是咱要的金子,他們能拿得出來嗎?”

“能!絕對能!”

張希孟是信心十足,三哥別的東西不多,黃金是真的不少。尤其是那些富戶神廟,金器更是堆積如山,別說鑄造金鼎,就算是弄個金屋子,也是綽綽有餘。

再往下看,就是河中這塊……藍玉已經準備了許久,以他的本事,解決帖木兒還是有把握的。實在不行,就讓朱棣從天竺插過去,給帖木兒來個兩面夾擊。

只要攻取河中,向西一直打過去,效彷當年的旭烈兀,把這片土地拿下來,就可以再鑄造一尊金鼎。

然後是非洲方向,這個問題同樣不大,大明的船隊已經在東非海岸建立了落腳點,商貨往來,十分便利。

非洲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國家,根本擋不住大明的海軍。

只要佔據南非,利用非洲的金礦,鑄造金鼎,易如反掌。

伴隨著張希孟和朱元章的計算,至少有五尊鼎,已經確定下來了。美洲兩尊,大洋洲一尊,非洲一尊。

另外還有華夏神州一尊,這是難度最小的。

其次就是印度的一尊,再然後是西亞的一尊。

印度屬於最容易打下來的,他們已經用千百年的歷史證明,只要你敢來,三哥就能跪!

來得多勐,跪得就有多快,絲毫不用懷疑,這是人家的天賦技能!

至於帖木兒的那部分,情況有點麻煩,不過也不算太大……因爲在歷史上,大食帝國崩塌之後,也有不少英雄豪傑,輕易吞下了這塊黃沙籠罩的土地。

先是塞爾柱人,接著是西遼,然後是蒙古……基本上誕生於東方的勢力,都有希望席捲這一片。

當年要不是蒙哥汗死了,旭烈兀甚至能殺進埃及,要是那樣的話,整個世界都會改寫。

現在的事情已經很明顯了,“主公,最後還剩下兩尊金鼎,其中一尊,要落在拂林國身上!”

老朱略微沉吟,拂林國就是東羅馬,他們的皇子尚在大明,看起來也不算很難。

“先生,拂林國這麼小,他們能代表多少人?夠份量嗎?”

“夠!”

笑話,要是東羅馬還不夠,整個西方,就沒有誰夠資格了。

“主公,他們有著千年歷史,影響深遠,地位尊崇。而且在君士坦丁堡,還有大批的文獻,數量衆多的學者,早在幾年前,咱們的人已經開始聯絡他們,動員把這批寶貝送到大明。掌握了他們的書籍,控制了學者,整個西方的歷史就捏在了我們的手裡,我們可以替他們的文明做傳!”

老朱眼前一亮,他太明白修史做傳的意義了。

張希孟最大的本事,不就是著書立說,做傳修史嗎!

這可是解釋歷史,左右文明的大權,如果把這個捏在手裡,西方就投降了一半。

至於剩下的一半……老朱長嘆一聲。

“先生,咱怎麼聽說,那邊十分野蠻蔽塞?他們還大肆燒人,又獵殺女巫,還說咱大明是什麼被上帝摒棄的,說咱是魔鬼?”

原來老朱早就放眼世界,對這些事情半點不陌生。

張希孟笑道:“他們深陷鼠疫,自信崩塌,如果不能自我說服,只怕就要天崩地裂。但這種手段,到底上不得檯面,只要大明持續輸出影響,他們的信仰崩塌,隨之而來的亂局,絕不是輕易能收拾的。”

朱元章眉頭緊皺,張希孟講得當然有道理,但依舊是太過遙遠,一時間還不好確定,但是有一件事,老朱突然想了起來。

“先生,說了這麼多,似乎倭國還沒有動靜,就在咱的眼皮子底下,還要繼續僵持下去嗎?”

好傢伙,一旦心懷天下之後,看待倭國,就是眼皮子底下,若干年前,還有人說倭國孤懸海上,遠離大明,不好隨意征討!

“主公放心,現在倭國那邊已經足有十萬討逆大軍,幕府的時間不多了。”

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十章 好官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
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十章 好官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中山市| 顺义区| 拉萨市| 芜湖市| 合肥市| 南雄市| 尉犁县| 临武县| 凤冈县| 苍南县| 临海市| 盐山县| 利津县| 景德镇市| 聂拉木县| 海兴县| 曲松县| 华宁县| 望江县| 台南市| 军事| 措美县| 威海市| 镇安县| 广东省| 铜山县| 泰和县| 龙岩市| 什邡市| 偃师市| 莆田市| 通辽市| 连城县| 德州市| 三都| 吴桥县| 铁岭市| 庄河市| 鄄城县|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