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

華夏金鼎,絕對國寶中的國寶,而且按照計劃,尺寸龐大,重量也十分驚人,尋常的馬車肯定拉不動……不光要建造大的磨具,還要打造大型車駕,這才能順利運送。

方孝孺的提議讓齊泰和黃子澄都很動心。

作爲大明朝的工業中心,這幾年北平的進展非常明顯,尤其是在軌道馬車出現之後。

平坦筆直的軌道,配合重型挽馬,一輛車能運幾十倍的物資,糧食礦石,木材牛馬……源源不斷,送到大沽口,然後再裝船南下。

爲了搬運方便,大沽口已經出現了許多龍門吊,使用滑輪組,靠著人力,畜力,進行搬運。

效率比起以往,那是高了太多。

但畢竟還是不能滿足需要。

另外北平周圍,大量開礦,煤礦,鐵礦,數量衆多。

當下礦場最大的麻煩就是地下水滲透,每天開挖之前,都要進行排水,嚴重影響進度。

礦山採掘,交通運輸,機械搬運……迅速運轉的行業,都急需技術上的突破。

其實這一點,也是張希孟沒有完全料到的。

帶嚶出現工業革命,是因爲他們先佔據了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有了近乎無限的市場,加上大筆資本涌入,這才陰差陽錯,催生出工業化。

放在中原,想突破這個難關,首先沒有那麼大的市場,其次也拿不到那麼多的金銀貨幣……沒有辦法,主要是中原的體量太大,幾乎佔據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就算把全世界都佔了,也不可能像英國那樣,弄出十倍於己的海外市場。

《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不過事情比張希孟預料的要好不少……雖然海外市場有限,但是大明本土市場開發出來,同樣很龐大。

其次,提升工人的收入之後,客觀增加了用工成本,結果又逼著工廠研發新技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經過了這些年的總結,張希孟相信工業化的路徑,絕對不止西方的一條。

甚至可以這麼說,西方選了一條成本非常高的路。

他們對內壓榨工人,造成國內市場狹小,整個上層,又一味追逐利益,奢靡享受,獲得利潤,首先滿足自己開銷,最後纔拿出一些,投資技術。

因此他們雖然走出了這條路,但絕對不算好,更不是唯一。

站在後來者的角度回望,其實可以走得更平穩,更順暢……通過各方的協調,合理分配利益,讓工業文明迅速推進,造福所有人。

當然了,這只是理論上的,尚需要仔細落實。

張希孟也一直在探索方法……就拿北平爲例,從三年前,就已經不再使用犯人服苦役了。

而且鐵嶺的勞力市場也關閉了,禁止從高麗、倭國買賣人口,充當壯勞力。

你可以說是文明進步,也可以說是原始積累完成,可以向著更高階段努力。

截斷了外來的勞力,才能迫使工廠礦山,採用新技術,進行產業升級。

“我們藉著這次的機會,組織一場突破,如果一切順利,有了成果,也可以向太師報捷,一舉奠定咱們北平大學堂的地位!”方孝孺滿懷興奮說道。

齊泰和黃子澄也頗爲心動,“沒錯,但是設計也不能放鬆,要是全都能拿下來,豈不是更好!”

他們打定主意,隨即上書楚琦,雙方商議妥當,立刻展開行動。

相比起這些地方,身在高麗的李善長,就顯得澹定多了。

他現在已經相當老邁,頭髮鬍鬚,全都白了,只不過精神頭兒還挺好的。治下的高麗,不能說政通人和吧,也可以說是遍地狼藉。

在他的努力之下,高麗人的數量,已經不足四成,超過一半,都是移民過去的漢人,另外由於廣泛通婚,這個比例到了下一代,會更加驚人。

目前在高麗已經開辦了十所中學,小學蒙學,不計其數。

所有學堂,全都是漢語教學,用的都是漢字。

很湊巧,歷史上要在幾十年之後,纔會由世宗大王鼓搗出諺文字,而文字的出現,又會造成文明區隔。

一句話,雖然都是儒家文明圈,但是有了文字,人家就等於分家單過,沒準還會暗戳戳順點東西。

只不過在當下,大明朝掌控了高麗,李善長的第一條命令,就是要求統一文字,高麗民間的一些書寫習慣,凡是和大明不同的,都要改正。

另外還要求學習洪武正韻,能講好大明官話,那纔是上等人。

堅持百八十年,估計高麗和中原也不會有太大差別了。

“父親,這一次上位鑄造華夏金鼎,這麼大的事情,咱們是不是該參與一下啊?”李祺低聲詢問道。

“李善長翻了翻眼皮,“參與什麼?你還嫌不夠快???”

李祺怔了好一會兒,沒明白過來,李善長氣得伸手戳他的腦門,“蠢材??!你爹還是韓王,以後你也是!但是這麼一直下去,你兒子就未必是了,懂嗎?”

李祺無奈道:“父親的意思,是咱們不能和中原一樣?要留點差別。那,那你怎麼還要求書同文,講官話?。俊?

李善長更無奈了,自己精明瞭一輩子,早晚被這個蠢子氣死了!

“我倒是不想,可張希孟會答應嗎?陛下會答應嗎?我也是半點主意也沒有啊!”李善長無奈長嘆,“反正不管怎麼說,我早點死了,眼不見心不煩,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李祺聽老爹的話,怔了好一會兒,額頭上都有些冒汗了。

李善長注意到了,眉頭緊鎖,“怎麼回事?又有什麼不好的消息?”

李祺無奈,只能苦兮兮道:“父親,我說了,您老可別生氣??!”

李善長的壽眉挑動了一下,終於是一聲哀嘆,“只管說吧,我還撐得住!”

“父親,是這樣的,剛剛大明銀行行文過來,讓咱們參與共同貨幣協定?!?

“共同貨幣?”李善長一怔,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到底怎麼回事?”

李祺只好解釋道:“就是讓咱們把金銀交上去,統一採用貨幣……朱大頭!”

“別說了!”

李善長臉色驟變,不停咬牙。

“眼下高麗就用大明的錢幣,如果全都廢止了咱們的貨幣,只用大明的,咱們父子還當什麼韓王,不就是大明高麗布政使嗎?”

李祺咧嘴,“父親啊,布政使不能世襲!”

“呸!”

李善長狠狠啐了他一口,“沒出息的崽子,你就這麼認了???”

李祺向四周看了看,這才壓低聲音道:“父親,我自然不想認輸,我問了幾個人,倒是想出一個辦法,無論如何,咱們也不能讓貨幣變成一樣的。所以呢,咱們可以接受,但是要求有不同的標記?!?

“什麼意思?”老李追問道。

“就是比如在紙幣上加蓋一個字,比如甲字號,或者天字號,什麼都行,這樣不就和大明不一樣了!”

李善長眉頭微皺,他要的就是和大明不同,如果這一招能行,似乎也不錯……“你還要記著,如果只是加了一個標記,沒有別的區別,不還是一樣嗎!”

李祺想了想,“父親的意思?是不是幣值也要不同?。俊?

李善長笑道:“沒錯,讓咱們的貨幣,只有大明一半的價值,你看怎麼樣?”

李祺低頭沉思,突然一拍大腿,“爹啊!您老可真是諸葛在世,就這麼辦了!”

“等等!”李善長又道:“你準備五萬兩黃金,獻給陛下,就說是協助鑄造華夏金鼎?!?

李祺立刻領會了老爹的意思,先把朱元章的嘴堵上,讓老朱滿意了,大明銀行那邊,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老爹這一手,絕對漂亮,堪稱寶刀不老!

消息不出意外,送到了應天。

“李韓王真是一肚子算計,半點虧不肯吃啊!”

江楠揉著太陽穴,跟張希孟抱怨,“我打算趁機統一貨幣,結果在高麗就碰了個釘子。老爺你看怎麼辦吧?”

張希孟眉頭微皺,好奇拿過公文,略看了看,眉頭頓時變深了。

“這老李是活得不耐煩了,這麼大的漏洞,他也敢提出來啊!”

“漏洞?”江楠不解,“什麼漏洞?”

“你看啊,他的意思是貨幣還是一樣的,不過加一個標記,然後就是大明貨幣的一半價值……如果不加會怎麼樣?是不是就能賺一倍的利?”

江楠怔住了,她雖然執掌銀行多年,但論起心眼,還是不如張希孟,尤其是這種敗壞國典的事情,張希孟太有經驗了。

這筆錢肯定要大明來印,至於標記,不管是大明這邊加,還是李善長那邊加,這中間都有著巨大的套利空間。

如果他老李不加,反而拿這筆錢到大明採購,那他立刻就能獲得一倍暴利!

“老爺,你,你說李善長真的會要錢不要命?”江楠沉吟道:“我不信!”

張希孟一笑,“我也不信!不過李善長年紀大了,未必能鎮得住,他應該只是想著和大明區分開,免得被吞了。但是按照這個方法操作,裡面的漏洞太明顯了,肯定會有人鑽的?!?

江楠眼珠轉了轉,終於點頭,意味深長道:“還是老爺,果然把人心看得通透啊!”

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
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神农架林区| 三都| 都昌县| 彰化县| 肇州县| 读书| 社会| 宝清县| 沧源| 斗六市| 兴义市| 吉隆县| 平果县| 抚顺市| 英吉沙县| 吉木萨尔县| 如东县| 康保县| 宜州市| 青冈县| 安塞县| 花莲市| 房山区| 香格里拉县| 沧州市| 嘉义县| 吕梁市| 平顺县| 新晃| 铜陵市| 沙洋县| 武义县| 宜宾市| 大兴区| 高清| 临泉县| 沿河| 碌曲县| 通河县|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