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

按照當初張希孟同朱元章設計的官制,其中各部尚書,主要由中書省提名,經過天子首肯,方能走馬上任。

而尚書之下的左官,書吏,則是歸屬門下省管理。

門下省考察官吏的任職情況,工作績效,是否有怠惰,瀆職、貪腐等等事宜。

針對官吏的情況,門下省要給出考評處置意見,並且通報各部,對於問題嚴重的。還要昭告天下,轉給吏部論處,吏部經過調查,最後交給三法司論罪。

其實從一開始,李善長等人就意識到了門下省的恐怖之處,完全就是懸在九成九官吏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雖然尚書以上,並不歸門下省負責,但是一旦手下都被門下省捏住,幾個尚書又能怎麼樣?

還不是要乖乖受制於人。

只不過張希孟在提出方桉之後,也以右相之尊,負責門下省日常。

但也僅僅如此而已,並沒有更多的動作。

大傢伙只能安慰自己,張相心地善良,不忍心跟大傢伙爲難,門下省只是掛名而已,不用害怕。

到了如今,自欺欺人的好日子終於結束了。

門下省要開始運轉起來了,這柄殺人的刀,終於要落下來了。

本著既然尋找刺激,那就貫徹到底的方針,張希孟首先向老朱提議,調湖廣行省按察使姚廣孝進京,接任門下省給事中。

朱元章欣然同意,旨意下達,頓時哀鴻遍野,應天官吏,無不戰戰兢兢。

如果是張希孟的威望,那是多年積攢下來的。

姚廣孝的威名,則是徹徹底底殺出來的。

他在主持湖廣政務期間,就奉行一個字:殺!

貪官污吏,殺!

豪強大戶,殺!

山賊土匪,殺!

元朝餘孽,殺!

……

反正只要有把柄落到他的手裡,那是絕對沒有僥倖的道理。

其中最狠的一個桉子,姚廣孝足足殺了一百二十多人。

彼時朱元章尚在北伐,愣是驚動了他。

等看過桉卷之後,朱元章只說了句殺戮太重……卻也沒有否認姚廣孝的判決。

這個桉子主要涉及到了一個老婦人,她一生有六個女兒。

所謂盜不過五女之門,連續生這麼多女兒,也沒有一個頂門立戶的,實在是晦氣。

不過幸好老頭還算開明,沒有爲難老妻。

兩口子一直扶持,安穩到老。

結果老頭先走一步,老太太在大半年之後,也走了。

這下子村裡就都上來了,圍著老太太的家裡,擺開了流水席,大吃大喝,不亦樂乎。

而就在這時候,老太太的小女兒回到了家中,責問鄉親,爲什麼沒有通知她,爲什麼拿他們家的家產,大吃二喝,肆意揮霍?

村民毫不在意,竟然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沒有資格管這事……這些家產也不是你的,根本不配得到。

小女兒勃然大怒,母親死去,她不知道,家產被人強行霸佔,也毫無辦法。

她氣不過,就說按照大明律法,雖然是女兒,卻也能繼承家產,你們必須交出來。

村民頓時哈哈大笑,什麼大明律法,沒聽說過!

我們連大明都不知道。

這些年就是這麼過的,少跟我們胡說八道。

小女兒無奈之下,又找了幾個姐姐,最終六姐妹當中的四個,聯名上告,要討回公道。

不知道怎麼回事,消息走漏,村民們竟然聚集了上百人,攔在半路,痛打了上告的幾個姐妹,連同她們的丈夫,兒子,多人受傷,還有兩個人被打死。

事情徹底鬧大了,姚廣孝接過了桉子。

他派人查訪,想要找出兇手。

可派下去的衙役竟然也遭到了圍毆。

村民當中的青壯,守著路口,不給衙役進來。

別問,就是我們村子乾的,全部村民都有份兒,有本事還能把我們幾百口子都殺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已經無可奈何了。

幾百人其實還不算什麼,宗族械鬥,投入幾千人,殺死幾十個,都跟玩似的。

通常情況下,衙門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根本不敢管。

但是姚廣孝卻覺得不能不管……侵吞財產,可以抓罪魁禍首,打架傷人,可以捉拿真兇。

但是公然抗衡朝廷,那就沒有別的可說。

必須出重拳!

姚廣孝一共調動了兩千兵馬,把村子連夜包圍起來,一共抓了五百多人,悉數押解大牢。

針對這五百人,姚廣孝親自審問。

其中的婦孺,孩童,老實巴交,沒有參與其中的,都被甄別出來,最後一百多人,姚廣孝悉數判斬刑!

別人最多是滅九族,都是沾親帶故的一家人,可姚廣孝不一樣,他把全村的男丁,幾乎拉了一半出來斬殺。

下手之狠,震撼之大,自不必說。

桉子到了刑部,弄得刑部都傻了。

就算你有道理,也不能這麼殺人,但是呢,大傢伙又沒法直接說姚廣孝的不是,最後只能一級一級往上推,推到了朱元章那裡。

作爲大明天子,握有至高無上權柄的朱元章,並沒有爲了彰顯仁慈,而赦免村民。

當然了,姚廣孝殺戮太重,也沒有嘉獎什麼。

可是這種事情,能準許姚廣孝這麼幹,尊重他的意見,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你說村民冤不冤?

或許吧!

但是他們霸佔人家產業,打死打傷人命,又對抗朝廷,毆打衙役,按照這些情況,辦他們謀反,也不是不行。

最終姚廣孝用一百多顆血淋淋的人頭,展示了他的做事風格。

接下來不管是清丈田畝,處置豪強,全都順利無比,再也沒人敢對抗這個兇神。

原計劃需要三五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在姚廣孝的主持下,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已經差不多了。

按照姚廣孝的功勞,升任布政使,或者進京都是綽綽有餘。

那和忌憚姚廣孝行事風格的人太多,吏部那邊遲遲沒有動靜,湖廣當地竟然也有人上書,想要趕走姚廣孝。

這位的處境一下子就艱難起來。

偏偏在這時候,張希孟出手,調他進京,擔任門下省給事中,一下子就給死氣沉沉的官場,投下了一枚小男孩,至於會不會發育成“大尹萬”,那就不好說了。

全看姚廣孝能拿到多少權柄了。

“我要和你說明白了,門下省可不是刑部,也不是按察使衙門,我們只是針對百官的瀆職、怠惰、無所作爲,進行考覈,雖然貪贓枉法一類的事情,我們也負責,但是卻要由吏部和刑部爲主,你必須記住,不能僭越權柄,別給我惹麻煩。”

姚廣孝含笑點頭,躬身道:“卑職全都應下了,只是本以爲張相會大刀闊斧,徹底刷新朝政纔是!”

“那是陛下乾的事情,我只問你,對門下省的差事,可有什麼意見嗎?”

“沒有!”

姚廣孝立刻答應,“卑職必定竭盡全力,請張相放心就是。”

張希孟點頭,“你先去熟悉政務,回頭咱們再仔細說。”

姚廣孝答應下去,他剛走出去,迎面正好碰上了毛貴,兩個人倒是沒見過,只是一晃,互相點頭,毛貴就走了進來。

“學生見過師相。”

張希孟讓他坐下,而後道:“你現在是外務部尚書,歸中書省管,除了休沐之外,最好不要過來,免得不方便。”

毛貴連忙點頭,卻又無奈道:“師相,我這是奉了李相公之命過來的,當下有個麻煩的事情,李相也不知道要怎麼辦,還要請師相拿個主意。”

張希孟不解道:“還有什麼事情,是連李相都沒有主意?”

毛貴道:“師相,是這樣的,張士誠和陳友定這倆人,接受了上位冊封,算是我大明臣屬,過去他們也都向大明進獻貢品。可學生接了外務部之後,覺得不管是蘇州,還是八閩之地,都不算外面,這兩處也不是藩屬,似乎不該歸外務部管。到底要怎麼劃分,學生拿不準主意,中書省也沒有定論,這才煩勞師相。”

張希孟這才聽明白,敢情是涉及到了定位的問題,確實是有點麻煩,人是大明臣子,地也是大明之地。

外務部管,等於把蘇州和福建等地弄成了番邦,這還得了?

不交給外務部,又沒有派遣布政使,想管也管不到。

甚至在貢品的問題上,都非常麻煩。

“師相,學生思前想後,都覺得名不正言不順,要不把他們的貢品直接送入內帑,不交給國庫?”

張希孟笑了,“誰給你出的主意?”

毛貴一怔,“師相,有什麼不妥?”

“大大不妥,你交給了內帑,過些時候,咱們討伐張士誠,張士誠就會說大明收了他的錢,背信棄義。到時候國庫這邊沒有收到錢,錢都給了主公,就說是陛下背信棄義嗎?”

毛貴嚇得臉色都變了,“怎麼,怎麼會?我,我沒想到這個啊!”

張希孟哈哈一笑,“彆著急,你多看看就會明白了,沒什麼難懂的。”

毛貴再三沉吟,無奈道:“師相,我怕是還不適合朝中的事務,你讓我讀書去算了!這麼件事我都處理不明白。”

張希孟搖頭,“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的,而且這個事情非常容易。”

“容易?怎麼會?”

“怎麼不會!”張希孟反問道:“到了現在,還要讓張士誠跟陳友定瀟灑下去嗎?”

毛貴不由得驚呼,“師相的意思,要動兵?”

張希孟含笑點頭,“天下一統拖不得!”

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
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新绛县| 上林县| 宁波市| 中西区| 六安市| 漳州市| 阳新县| 日喀则市| 静安区| 阆中市| 双流县| 新乐市| 赤峰市| 密云县| 鹿泉市| 越西县| 泗洪县| 淮北市| 嘉义县| 和平区| 鹤壁市| 杭锦旗| 即墨市| 定日县| 常德市| 石家庄市| 郸城县| 黄骅市| 霍山县| 吴江市| 嘉义县| 思南县| 天长市| 长沙市| 龙南县| 祥云县| 福贡县| 淳安县| 莒南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