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

張希孟盯著清單,看了又看,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四百萬貫寶鈔,對他來說,還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錢。

但是朱英能幹出這個成績,足以讓張希孟滿心歡喜了。

他伸出手,用力拍了拍朱英不算寬厚的肩頭。

“小子,你知道大哥對你這次嶺南之行,抱了多大的希望嗎?”

朱英渾身一振,他想說什麼,但是滑倒了舌尖,竟然只是頷首,微微嗯了一聲,一如當年蜷縮著張希孟身邊的小可憐。

臭弟弟變乖巧了。

張希孟感嘆道:“朱英,我前面給你說的那些,差不多是術的範疇,現在再給你說點大道理吧!你說我爲什麼不願意在江南等地,發展工商業?”

朱英依舊沒有回答,只是低著頭,默默聽著。

“因爲工商和農業的模式是天然衝突的。農民求穩,講究自種自吃,自給自足。而商人則是四處逐利,借雞生蛋,靠著差價賺錢。農業一年收夏秋兩稅,商業要天天徵稅,要有無數的管理,和商人勾心鬥角,才能把錢收上來。而且工商業往往以農業爲原料來源,工商大興,就要從農業搶奪勞力,而且還是十五六歲往上,三十歲往下的最優質勞動力?!?

“蠶絲、棉花、茶園、礦山……如果真的放開了,錢倒是賺到了,可糧食的缺口怎麼辦,這一兩千萬人怎麼辦?在這個世道,是有錢就能買到糧食嗎?就算買到了糧食,又如何確保能順利發下去?如果在江南不種水稻,種上了桑樹,多產絲綢,充實國庫,結果會是什麼?只怕還沒等國庫充盈,先流民遍地,百姓造反了!”

“所以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斷然不能大舉鼓勵商業發展,甚至必須打壓工商,才能保持天下的安穩。儒家歷來講究重農抑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蛘咔嗾f,他們就是基於對現實的認識,拿出來的最穩妥辦法!”

朱英大驚失色,忍不住擡起頭,傻傻看著張希孟。

大哥自成一家,闡釋歷史,重定綱常……爲什麼會認可儒家?

這完全說不通??!

“朱英,最穩妥的辦法,卻不一定是最好的主意。從秦漢到現在,經歷了多少次輪迴?儒家士人一再碰壁,卻不肯另外尋找新路,這就是我鄙夷他們的原因所在!”

“中原之地行不通,別的地方也不行嗎?均田這條路,只能讓百姓們吃飽,想要國富民強,還差得太多。而且一旦天下太平之後,人丁繁衍滋生,要不了幾十年,兩三代人,就能把土地悉數霸佔,產出的糧食,只怕連填飽肚子都不能夠!我推行均田的時候,不是沒人說過這些,我也不是不清楚。但是又能怎麼辦?幾十年後的事情,總還有時間解決。如果不推行均田,就連當下都過不去了?!?

“再有,朱英你想過沒有,爲什麼要推行教化?讓學童上學?”

朱英愕然,“是讀書明理嗎?”

“也對!但是可以從別的角度來看。上學是需要成本的,是生一堆孩子,在土裡刨食,還是少生幾個,把他們培養成才?這是可以商討選擇的。興學的直接效果自然是培養人才,卻也能緩解一些人和土地的壓力。不過這些還不夠,我們需要尋找到更好的辦法才行?!?

朱英目瞪口呆,他越發感覺到大哥的思慮深邃,用心良苦。

“這個辦法就是嶺南嗎?”

“差不多吧!工商業縱然有不少後患衝擊……但是有一樣是誰也不能迴避的,工商業是真的賺錢!哪怕是最保守的士大夫,他們也懂得靠著工商致富的道理。咱們想要富國強兵,肯定是離不開工商業的?!?

“既要利用工商的優勢,又要避免帶來的衝擊……伱說該怎麼辦?”張希孟笑呵呵問道。

朱英呆呆目視,良久握緊了拳頭,“我懂了,所以要把心思放在嶺南。”

“對!嶺南眼下還是地廣人稀,而且海外商賈雲集廣州,發展工商的條件比起其他地方好很多。而且天高皇帝遠,在那個地方,對官職的敬畏不是那麼重。要不然你去山東瞧瞧,哪怕在衙門裡當個尋常書吏,也比腰纏十萬貫要威風?!?

張希孟笑呵呵道:“咱們這幾次科舉,除了治下人才之外,外來最多的,就是山東的。所以我給你講的百萬銀兩的故事,還有個前提,就是普遍追逐財富,普遍推崇富人,這些能行得通。你懂了嗎?”

“懂!”朱英很認真道:“大哥,我現在全都清楚了,我也沒有想過,竟然肩負這麼大的使命……不過大哥放心,既然落到了我的頭上,我就不會退縮,絕對盡全力辦好!”

朱英格外認真,張希孟欣慰點頭,或許這就是自己寵溺這個兄弟原因吧!

張希孟將這張清單推還給朱英,笑道:“這四百萬貫,看起來不少,但實際到了用的時候,捉襟見肘,算不得什麼。你還要學會利用嶺南商人,乃至海外商人財力。辦工場、作坊,建立商行,組織船隊,和海外通商……需要土地,就朝著周圍下手,專門找皮薄餡大的軟柿子捏。缺人了,也從他們身上下手,你明白我意思吧?”

“明白!”

朱英乾脆答道:“大哥,其實我一直不敢說,你要是派別的人去,尤其是那些自詡一肚子才學的,他們之中,能真正辦事的人不多。但是到了我手下,那就不一樣了。有多少爲了錢財,能夠不惜一切的!實不相瞞,現在就已經有人動身去探查情況了。聽大哥這麼一講,我的膽子更大了。是不是周圍的一些地方,我也能下手?用不著客氣?”

這小子一副歡呼雀躍,迫不及待的模樣。張希孟算是看透了,這個臭小子肚子裡不知道憋了多少壞呢!

“朱英,我也提醒你一句,別的事情可以胡來,但是海南的黎族你可要小心安撫,無論如何,別給我鬧出亂子來!不然你乾爹都未必保得住你!”谷鄩

朱英一怔,大哥好像不是在撒謊?。?

他想了想,突然笑了,“大哥,我是去求財的,不是去找死。我要是真的傻到了橫踢豎卷,得罪了一圈,我還不如自掛梅嶺關上呢!放心吧,我明白的,去了嶺南,要先確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可以拉攏合作的是誰,必須要剷除解決的是誰……反正就算我看不清楚,不是還有龔伯遂那些人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會聽建議的。而且我還會定期給大哥寫信,遇到了什麼事情,我就請教大哥,你想放心吧,我不是小孩子了,事情我必定能辦好的!”

張希孟點了點頭,卻還是忍不住嘮叨,“我只能幫你個大略,而你現在說得好聽,到了地方,又未必會如何!總而言之,你要知道,自己是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要有遠見,又要足夠謙卑。要把自己放得低一些,把事情想得周全一些?!?

堂堂張相公,不厭其煩,就像個老媽子似的,反覆叮嚀,把各種道理,掰開了揉碎了,反覆和朱英講。

尤其難得,朱英竟然沒有厭煩,而是仔仔細細聽著,半點不敢放過。

到了最後,朱英才道:“大哥,我就要走了,按理說你的事情,用不著我擔心。但我見你遲遲沒有婚配,只是孤身一人,前些時候又病了。我真怕沒人照顧你。答應小弟,娶個好姑娘,等我回來的時候,好抱大侄子!”

難得,張希孟老臉微紅,不過他到底沒有駁斥什麼,而是稍微點頭。

“我會琢磨的?!?

見大哥聽進去了,朱英大喜,他笑嘻嘻道:“大哥,頭些年我偷領了你那麼多俸祿,都怪小弟不懂事,你這就要成親了,也不能沒有錢花。我給你準備了點。這可不是還賬?。≡蹅冃值苤g,談這個就見外了,就當是我提前出的份子錢,一點小意思?!?

張希孟微微點頭,卻也沒當回事,朱英給他一個信封,張希孟就讓他放在桌上。

“我跟你說得這些,還要整理一下,寫成奏疏,遞給你乾爹。你也稍微準備一下,不要手忙腳亂的?!?

朱英答應,轉身去了。

在另一邊,有關刑名法務特科的考試也結束了。

不得不說,這一科還真考出了不少臥龍鳳雛。

李善長的兒子就不用說了,壓線過關,考了個倒數第二,比當初的江柯還慘。

不過他也不用在意,因爲倒數第一的更有名氣,他是越王方國珍的兒子方關!

在得知兒子過關上岸之後,方國珍那叫一個高興??!

愣是大擺宴席,還是流水席,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城裡的百姓,路過就來吃,要的就是個氛圍!

“咱老方家,可算出了個文武全才了!”

值得一提,馮國用的一雙兒女,居然一起通過考試,也加入了朱英的團隊,一切南下。

而此前商業特科的那幫人,也抽出了一些,包括江柯在內,也都跟著朱英南下。

這是個集合了整個大明精華的一羣人……商業、法務人才齊備,還有一大羣臥龍鳳雛,外加上文武重臣的子弟。

他們全都匯聚到了朱英身邊,這回大傢伙都懂了。

應天一條街,打聽打聽誰是爹!

咱西平侯纔是紈絝之首,羣賢第一人啊!

這麼一大幫人,浩浩蕩蕩離開了應天,張希孟並沒有去送,是不關心嗎?也不是,話都說了,再浪費唾沫就沒意思了。

男人之間,到底要乾脆一點。

不過話是這麼說,張希孟還覺得空落落的,他把要給朱元璋的發展工商的建議寫完,就準備歇息一下,卻突然發現了朱英留給自己的信封。

“這臭小子,偷了自己那麼多俸祿,他能還幾個錢呢?”

張希孟隨意撕開,結果從裡面掉落一張票據,撿起一看,張希孟頓時揉了揉眼睛。

“竟是……三十萬貫??!”

張希孟的手不自覺顫抖起來……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一章 元末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十八章 不屈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一章 元末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十八章 不屈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新邵县| 普洱| 普陀区| 丰台区| 玉门市| 新兴县| 兰西县| 攀枝花市| 高青县| 姚安县| 福清市| 北流市| 喜德县| 同德县| 营口市| 瑞昌市| 盖州市| 蓬莱市| 揭西县| 都江堰市| 阿瓦提县| 兴城市| 勃利县| 涟水县| 扬州市| 龙海市| 新沂市| 奈曼旗| 柳河县| 津南区| 西城区| 新建县| 凤城市| 广灵县| 海淀区| 平武县| 邵阳县| 根河市| 江永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