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

“咱現在想問大傢伙一個問題,爲什麼要發展工商,這條路能給大明帶來什麼好處?”朱元璋插著手,皺著眉頭問道。

衆人微微發怔,什麼意思?我們討論了這麼久,陛下連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都不知道?

不會吧!

就在大傢伙陷入震驚的時候,朱標突然道:“回父皇的話,不走工商的路子,依舊是男耕女織,手工作坊,不過是把生絲織成絲綢,能增加些收入,貼補家用罷了。可如果能使用機器,一臺織機,頂得上六十四臺,數十倍增加,從一個作坊,就能收取幾十倍的賦稅,稅金充裕,朝廷才能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成就前朝達不到的功業!”

朱標說完之後,老朱微微點頭,他扭頭又看了看李善長,“李先生,你看太子所說,是不是有道理?”

李善長連忙回答道:“上位,現在遍地作坊,家家戶戶,稅務部這邊,確實不好徵稅,宛如一頭亂髮,怎麼也抓不起來。朝廷管不到,地方衙門就會插手,中飽私囊,盤剝百姓,又會如歷次貪墨大案一般,後患無窮!”

這也就是今天這個環境,朱標又提前保證過,老李也算是說了實話。前面已經設立了稅務部,爲什麼還沒有起到作用?水師走私,還會那麼猖狂?

問題就在這裡,設立一個部之後,就要有相應的財力,人力支持,稅務部收錢的,還會缺錢嗎?

沒錯,畢竟徵稅也是要成本的。

這些年來,稅務部能管得了的,就是幾條水道,幾個關鍵的稅卡,也包括應天,蘇州幾個大城市,別的地方,根本管不到。

讓稅務部去追查稅賦,大約就會出現以下場景……想要收稅可以,但是請增加辦事人員,配屬足夠的官吏,然後才能徵稅。

可增加人員,配屬官吏,就要花錢,朝廷缺錢,纔要徵稅,你們不徵稅,朝廷哪來的錢?

你們不給人,我們怎麼收錢?

伱們不收錢,我們拿什麼養人?

……

事情到了這一步,基本又成了無解的了。

其實審視大明朝的稅賦,會有種很無奈的感覺。

田賦這一塊,就算沒有兼併土地,大傢伙都按照規矩納賦,也是有上限的,根本突破不了。

商稅這一塊,不管怎麼想辦法,始終存在徵稅成本的問題。

遍地小作坊,小農經濟。

幾十萬個徵稅對象,甚至更多……每家只有仨瓜倆棗的稅金,不管怎麼徵收,使用什麼方式,能進入國庫的都是非常有限的。

甚至搞不好還會賠錢。

剩下的鹽稅、關稅、礦產,只能說不無小補,但是改變不了大局。

如果再把土地兼併,官吏貪墨,人口膨脹等等情況算進去,那幾乎就是無解的死局。

也難怪出道即巔峰,剩下的時間就是維持著,想要做大做強,再創輝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毫不擴張講,現在朱元璋還壓得住,一旦老朱沒了,鹽稅、田賦、關稅,全都會銳減,與此同時,官員的俸祿等項,又會驟然增加。

財政危機轉瞬而至,要不就學朱允炆,開始削藩?

又或者奉天靖難?

反正怎麼看都挺無奈的。

治國當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從很早開始,張希孟就一直倡導發展工商,走出一條新路……結果這條路走得跌跌撞撞,條件最好的蘇州,竟然也沒有走出來。

北平就是唯一的希望,如果北平還不成,那大傢伙就真的只能洗洗睡了。

朱元璋又向幾個人提出了問題,在場衆人,紛紛盡力解答,談到了最後,老朱的心情還挺好的。

“給每一位卿家包二斤新茶,算是咱給大傢伙的禮物。往後這種會要多辦,不光是工商的事情,其他緊要的事情,也是這樣,你們開誠佈公,咱虛心納諫!”

好傢伙,居然能從老朱的手裡,拿到賞賜,實在是不容易。

這二斤貢茶,應該送到祖宗祠堂供起來纔對……不成,徐達不許官員修建祠堂,那就只有藏在家裡頭了。

大傢伙帶著各種心思,相繼散去。

朱元璋低聲道:“妹子,標兒,咱們三口人一起吃頓飯,有些話再仔細說說。”

馬皇后微微一怔,很快點頭,“那敢情好,我下廚吧!你們爺倆聊聊。”

馬皇后這一走,只剩下老朱和朱標。

這爺倆相對半晌,到底是老朱先笑道:“你這次安排不錯,那幾位都說了實話,讓咱開了眼界。過去,是咱淺薄了!”

朱標也苦笑道:“父皇,其實真正看透這一步的,就是張先生。他早就意識到了,所以才佈局北平,希望能從北平突破。”

朱元璋點頭道:“張先生的本事,自然是不用說的。只是咱想問你,你四弟朱棣,他能扛得起來這麼大的事情嗎?”

這是個老問題了,朱元璋再度提起來。

朱標沉吟良久,反而問道:“父皇覺得,要什麼人才能把生意辦好?”

老朱怔了一下,苦笑道:“咱一時還真不好說,只是你四弟太跳脫,雖然有些手段,到底不是那麼討人喜歡,兄弟之間,也不是那麼老實。膽子又大,心思也多……咱著實有些擔心!”

朱標低著頭,默默沉吟,半晌才擡起頭,“父皇,四弟如何,孩兒不好說。但是讓孩兒去主持北平的工商業,只怕是寸步難行!”

朱標說得很認真,並不是自謙的話。

一所北平大學堂,每年三五百萬貫的投入。

幾千架織機,沒有百萬投入,也是不可能的。

然後還要採買原料,向外面銷售,僱傭工匠,訓練工人……

亂七八糟的算下來,又是幾百萬貫!

這是維持北平工商業的必須支出。

事情落到朱標身上,他能下得去決心嗎?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還有其他的兄弟,還有那麼些朝臣,各地都伸著手,想要發展……中原要治水,西南要修路,嶺南要興學。

誰都一肚子道理,誰說的都是對的。

只是一條,大明朝的資源就這麼點,如果跟撒胡椒麪似的,到處揚下去,那基本上屁用沒用,依舊是在爛泥潭裡打轉轉兒。

老朱沉吟再三,才緩緩道:“這麼看起來,當真只有這一個辦法了。”

朱標用力頷首。

父子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正在這時候,有香氣飄來,馬皇后已經將飯菜準備妥當。

朱元璋在起身之際,突然道:“朱標,從今往後,你負責監國吧!”

朱標猛地一怔,不敢置信看著老爹。

“父皇春秋正盛,精力充沛,如何能讓孩兒監國?這不妥當!”

老朱笑著拍了拍朱標的肩頭,“不用說了,父皇覺得很妥當!你要是一定推脫,那就只負責有關工商的部分,其他的事情,你可以不管。”

朱標怔了怔,終於點頭,算是接下了全新的位置。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享受著晚餐。

朱元璋突然道:“妹子,這麼多年了,你還沒去過北平吧?”

馬皇后愕然,她是沒去過,似乎進了金陵之後,她連應天都沒出過!

“這樣吧,過些時候,咱和你一起巡邊,到燕山瞧瞧,看看咱和功臣們痛飲燕山的所在。也瞧瞧北平大學堂到底有多大!”

好傢伙,老朱準備旅遊了,還是兩口子一起出巡。

按照往常,天子不務正業,醉心遊玩,那是要勸諫的,可今天這個氣氛,馬皇后是沒法說出口了,只能微微點頭,“成!”

隨後馬皇后又補充道:“標兒媳婦已經懷了孩子,過些時候,他也要當爹了!”

朱標當爹?

那豈不是說,自己要當爺爺了?

朱元璋終於忍不住放聲大笑,心中的鬱悶,一掃而光。

新一代人,總是讓人產生無限希望。

大明不會在泥潭裡走不出來的。

絕對不會!

這一刻的朱元璋,變得格外有信心。

轉過天,朱元璋就降旨了,太子朱標結束觀政,升任監國。並且特別說明,主管工商發展事宜。

朱標終於開始正式參與朝政。

就在大傢伙萬分期待,覺得太子爺會有什麼不一般的手段之時……朱標突然宣佈一道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命令。

朱標要求教化部拿出新的服飾,適應重建乾坤,再興華夏的要求。

而且朱標還親自去了教化部,拿出了幾件樣品,讓大傢伙瞧瞧。

“這是羊毛呢的衣物,簡練保暖,筆挺方便……有朝氣,有力度,很適合學生們穿!教化部這邊,稍微琢磨一下,儘快把訂單下了就是了。”

朱標說完這話,直接就走了。

只剩下這幫大人們面面相覷……這是什麼玩意啊?

當真要給學生穿?

怎麼看著都彆扭!

衆人稍微打聽,這才弄清楚,原來是北平那邊弄出來的。

自從頒佈義務教育令之後,大明的學生何止百萬!

這麼多單子,都落到朱棣手裡,這是要吃成大肥豬啊!

不行,絕對不行!

衣冠不能隨便改變,朱棣藩王,也不能偏私他一個!

教化部立刻提出反對意見,只不過剛剛送上去,就被朱標打回來,而且帶頭的兩個官吏,直接被連降三級。

俺不是跟你們商議,是給你們下命令!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十章 淮西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三十章 淮西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三十章 淮西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六章 論守城
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三十章 淮西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三十章 淮西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三十章 淮西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送你一頂白帽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六章 論守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土默特右旗| 成安县| 江城| 当涂县| 赤水市| 富宁县| 临朐县| 长汀县| 治多县| 恩平市| 岚皋县| 新巴尔虎左旗| 建昌县| 泾川县| 安远县| 伊吾县| 德令哈市| 新野县| 汝城县| 望谟县| 沈阳市| 宜城市| 始兴县| 博兴县| 石家庄市| 章丘市| 无锡市| 赞皇县| 牙克石市| 白山市| 平乡县| 陈巴尔虎旗| 息烽县| 繁峙县| 常德市| 吴江市| 马山县| 西乡县| 溧水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