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

應天的日子舒坦啊,先不說別的,各個學堂的山長、司業,博士……大約就是校長,副校長,教授……所有俸祿,一律是比照朝廷官吏的。

譬如書濟民學堂的山長,就是按照尚書領俸祿。

沒辦法,誰讓咱大明的底子太薄,急需推行教化,所以說老朱對人才還是相當禮遇的。

可朱元章萬萬沒有料到,竟然有這麼多人,給臉不要臉。

領俸祿的時候,你們歡天喜地,用你們,一個個縮手縮腳,還他孃的搖脣鼓舌,給咱添亂。

這要是不殺幾個,你們是不知道咱的厲害!

“錢用壬,你現在就去,給咱找二百個願意去山東的讀書人,誰敢不願意去,就讓他來見咱,咱跟他好好聊聊!”

朱元章摩挲著拳頭,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李善長看得明白,這位是又要大開殺戒了。這一次李善長是半點阻止的意思都沒有,相反,他生怕朱元章殺少了,這幫畜生,總是慫恿裹挾,巴不得老夫跟上位鬥起來。

你們不還是想看老夫以卵擊石,自取滅亡嗎?

對不起了,我偏不!

“上位。辦學不光要人,還要錢,臣以爲應該撥出一百萬貫??睢A硗馍綎|各縣,都要創辦官學,招收子弟入學讀書?!?

朱元章還挺不習慣的,李善長竟然主動加碼了。

“李先生,這麼幹,只怕需要的教書先生更多吧?”

李善長很快道:“上位,臣琢磨著,能讓將士到村社,統領百姓。能不能再從軍中挑選一些,學識人品都不錯的,讓他們去縣裡教書,教孩子認字也行??!”

這話一說出口,朱元章大爲感興趣,不錯啊!可以嘗試。

錢用壬卻是幾乎昏厥,險些死去。

完了!

徹徹底底斯文掃地了。

要是按照這個思路弄下去,各個學堂的博士哪裡還有半點地位可言啊?

而且每年的興學預算就那麼多,李相也不是不知道,一張口就拿出一百萬貫,還要到處建官學……你說的痛快了,我們可怎麼辦?

今年南方幾個省的興學預算肯定是要往下砍,往後情況不好說,但是山東官學辦起來,很快就會瓜分科舉名額。

等這些人進入官場,又必然會爭取預算份額。

這個例子一開,後果不堪設想,十年來形成的格局要被徹底打破。

簡直要了命了!

放在平時,錢用壬無論如何,也會跟老朱據理力爭的。

可今天他是真不敢多說一句。

就憑老朱今天的氣勢,隨時可能把他做成人皮枕頭。

雖說禮部平時要照顧下面人的心思,可真正惹惱了天子,逼得大明皇帝動了殺心,他也就沒那麼大的膽氣了。

錢用壬灰熘熘下去,李善長還想拱火,可隨後一想,自己在朝中還要做人,也別弄得太過分。更何況朱元章什麼心思,他還有點摸不準。

算了吧,還是暫時回去,好好觀察一下,然後再說吧。

伴隨著這倆人離去,總算沒有血濺皇宮。

可是朝野上下,凡是知道此事的,沒有一個人不心驚肉跳,不寒而慄。

君臣衝突,如此可怕,倘若朱元章真的一聲令下,凡是不願去山東的,一律做成人皮枕頭,那大明瞬間就會多許多高級定製皮枕。

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

李善長!

沒錯,問題就是在李善長身上,都是他無能!

沒有盡到宰相職責,屬於嚴重瀆職,辜負了朝野之望。

這要是張相在,估計就不會這樣,張相公,我們想你!

或許李善長做夢也想不到,君臣衝突,受傷最大的竟然是他!可換個思路想想,丞相就是夾在天子和百官之間,出了事情,他要是不捱罵,那才叫奇怪呢!

“重八,其實這種事情也沒什麼好生氣的。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當初確定俸祿的時候,不也吵得很嚴重嗎?”

馬皇后低聲勸解,在這個關頭,還能讓老朱心平氣和說話的,也就是這位了。

朱元章努力想了想,深以爲然,“妹子說得對,當初他們想要多拿俸祿,不願意和臭老百姓一樣。現在又不願意去山東吃苦,都是士大夫的毛?。∷麄冊觞N就不能改?”

馬皇后無奈苦笑了,大明剛立國多久?

哪怕從起兵算起,區區十年而已,想靠這點時間,改變所有人的想法習慣,根本就不現實。

“重八,其實你不妨想想看,張先生這些年辛辛苦苦,是聚攏了一批志存高遠的讀書人??傻降讜r間太短,可用之人太少。各地興學,不得不用以前的老儒生。讓他們念念新學,通過考覈,就可以教書育人。但是們心自問,有多少人又是真心的?想的不過是功名位置罷了。這麼一羣人,又如何能真心爲了大明?”

朱元章怒火中燒,正因爲如此,這羣人才該殺!

“重八,我知道你不愛聽。但我也要說你,你是皇帝,是要成事的。如今要在山東辦學,需要讀書人,你又沒法立刻變出那麼多堪用之人。用些老儒,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你把他們都殺光了,先生向咱們要人,難道要你我去當教書博士嗎?”

“那也不錯,咱們肯定比那些畜生強!讓他們把持了教化,咱還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編排?”朱元章氣哼哼說道,當然了,這也只是他的氣話而已。

還是那句話,大明不是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三體文明。

在大明的軀體中,有相當數量的老舊元素。

拿最明顯的官吏的來說,除了張希孟這種,絕大多數都是官員,都是從元朝走來,在元朝接受教育,甚至是在元朝官場廝混多年。

除了宋廉、劉伯溫等一些人,徹徹底底和過去告別,大多數的文官,也就是那麼回事。

而大明針對人才的選用,官吏的提拔,大約也就是對老舊讀書人的改變爲主……讓他們改過自新,並且通過新的科舉考試,然後就進入官場做事?;蛘咂笭懡虝┦?,在學堂中,發揮作用。

毫無疑問,這幫人嘴上都和大元告別了,也能通過考試,可他們心裡真實想法如何,誰也不好說。

暗搓搓會幹什麼,誰又能知道?

老朱越想越煩躁,越想越生氣,“妹子,知人知面不知心。原來咱想著,只要等幾年,新的讀書人培養出來,進了官場,擔負起重擔,就能跟咱一條心,往後治國也會好辦一些??涩F在想來,都是這幫東西教學生,一部好經,也給念歪了。咱,咱們能保證,他們講的是張先生的意思?又怎麼保證,這羣人會和大明一條心,長此下去,遺禍無窮?。 ?

朱元章真的急了,因爲他意識到了一個盲區。

他憧憬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天下鼎革,迥然不同。

但是誰能料想,竟然還有這麼大的隱患存在!

“妹子,你說,你說咱做了這些事情,會不會被推翻?對了,還有,還有張先生苦心創立的學問,會不會被篡改?”

馬皇后無奈苦笑,“重八,我雖然是個婦道人家,可我也聽張相說,孔夫子的東西,可是被篡改了不少,好些東西,甚至面目全非?!?

“那,那咱們不是做無用功嗎?”

朱元章氣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向來霸王一樣的朱元章,竟然也困惑了,無奈了。他拼了命向前衝,張先生也絞盡腦汁,寫文章,宣揚新學,培養人才。

可是他們到底只是兩個人,環顧四周,又有幾個可以信任的?

面對遍地的蛀蟲,無處不在的螻蟻,朱元章當真是涌出了無力感。

“妹子,咱現在心裡慌慌的,咱,咱真怕有朝一日,大明王朝會忘了咱們開國的這份心思,變得和趙宋一樣,內鬥不斷,外寇入侵,百姓民不聊生,官吏貪婪無恥……要真是這樣,又該怎麼辦?”

朱元章突然一躍而起,“傳旨,讓張先生趕快回京,咱有要事要跟他說!”

老朱大聲嚷嚷著,馬皇后卻緩緩站起身,伸手抓住了朱元章的腕子。

“重八,事情還沒到那個地步!天下無恥之徒,所在多有。不可靠的讀書人也比比皆是……但是你不要忘了,還有張先生這種赤誠君子,還有劉學士,宋學士這些人,你也不是孤家寡人,你還有我?。 ?

馬皇后的柔聲細語,寬慰了老朱的心,漸漸的,朱元章平靜下來。事情確實沒有那麼糟,甚至可以說早些發現苗頭,還方便糾正。

只是要怎麼治療地域偏見,門戶之爭,還有背後更現實的利益爭奪?

“重八,江楠給我遞來了一封信。”

“她?她給你寫信幹什麼?”

馬皇后不愛聽了,“她當初幫我打理產業,也算是我的心腹,給我寫信還不行???更何況她可說了,張先生已經想到了辦法,只是這辦法有點損?!?

“什麼辦法?快說出來,讓咱聽聽!越損的越好??!”朱元章迫不及待了。

“其實吧,也簡單,就是彷效監軍,設個督學就是了?!?

“督學?”老朱沉吟道:“讓誰去啊?”

“自然是你信任誰,誰去?。 瘪R皇后笑呵呵道。

朱元章眉頭緊皺,他信任的人不多,要管這麼多學堂,人數又很多……“咱,咱知道了!”

朱元章勐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就跟管理村社一樣,只要挑選一批忠勇的將士就夠了,最好還要有功在身的,讓他們言傳身教,去影響學生,把天下的學子,拉到咱們這邊!”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樂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咸宁市| 土默特右旗| 江山市| 龙口市| 靖边县| 镇康县| 四子王旗| 绍兴市| 霍山县| 河北省| 南溪县| 沛县| 深水埗区| 布拖县| 南通市| 咸丰县| 保德县| 长白| 长沙市| 丹东市| 河源市| 龙海市| 桐乡市| 会东县| 中西区| 冷水江市| 凤台县| 松潘县| 寻乌县| 韶山市| 肇源县| 蚌埠市| 麻阳| 凤凰县| 沈阳市| 吉林省| 湖南省| 宣城市| 饶河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