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

朱重八和張希孟說完,就主動到了賈魯近前,深深一躬。

“賈老大人,咱不會說別的,只是知道修河是千年工程,造福子孫的大事情,不能沒有老大人,還望老大人能看在蒼生百姓的面子上,幫幫忙吧!”

老朱抱拳拱手,賈魯卻是半點沒有迴應,直接把朱重八晾在了一邊,讓老朱尷尬無比,這也太不給面子了。

張希孟看在眼裡,氣得不行。他也愛惜賈魯的才幹,可你老匹夫不識趣,那就怪不得我了。

“賈大人,家父以雲莊先生的字給我取名,卻也不是他荒唐,而是他要告訴後人,如雲莊先生一般,一心救民,也不過是落一個活活累死的悽慘下場。家父是想讓子孫後代,永遠不要給元廷做官,大元朝不需要第二個張希孟!只是誰也沒有料到,元廷短命至此,已經風雨飄搖,朝不保夕了。”

賈魯默默聽著,張養浩的死,的確讓不少漢人官吏傷感……老頭是去陝西賑濟災荒,一路上遇到活人就給吃的,遇到屍體,就掩埋起來。

籌措糧食,救濟災民,還要去廟裡祈雨,哭求上天,又要和元廷的貪官污吏,地主豪紳周旋,幾個月下來,雨下了,民活了,老頭也徹底累垮了,死在了任上。

那一首著名的山坡羊,就是張養浩在前往陝西的路上,經過潼關,奮筆書寫。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師如此下場,他的侄子死在了元兵手裡,他的侄孫落到了紅巾賊中……面對此情此景,賈魯是真的沒法裝蒜了。

他可以跟朱重八不假辭色,但是他不能對張希孟板起面孔,畢竟還要看那位老人的面子!

“哎,老夫不是不識擡舉,實在是病體沉重,死在旦夕。我一生所學,七成都在治水之上,只是我奉旨開河,弄得天怒人怨,到底是有功,還是有過,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了。如今天下大亂,沒有幾十年,如何能重歸太平?就算老夫能挺過這一場病,恐怕也沒幾年好活。”

賈魯仰起頭,看了眼朱重八,而後微微嘆息,“你口口聲聲說黎民蒼生,可你們反叛朝廷,引起無邊戰亂,天下刀兵不斷,又怎麼對得起蒼生百姓?”

朱重八繃著臉,怒視賈魯。

賈魯半點沒有害怕的意思,只是淡淡一笑,“既然無言以對,就不要多說了。”

張希孟不愛聽,還想駁斥,朱重八卻擺了擺手。

他走到了賈魯的面前,冷冷一笑,“老先生以爲咱不知道蒼生疾苦嗎?告訴你,咱不但知道,咱就是黃連水裡面泡出來的!”

朱重八凝視著前方,微微咬著牙齒。

“八年前,鬧旱災,又有瘟疫……田裡顆粒無收,官府地主,登門崔糧,咱爹又是染病,又是害怕……死了。隨後咱大哥也死了,大哥的長子,還有咱娘!”朱重八握緊了拳頭,“不到二十天,四位至親死了,就剩下咱和二哥,想要安葬爹孃,沒有棺材,只能撿了塊破布。可要安葬,總要有塊地吧,咱和二哥挨家挨戶磕頭,跪求!就爲了爹孃能入土爲安!”

朱重八訴說自己的經歷,賈魯聽得目瞪口呆,瞬息之間,家破人亡,也真是夠慘的。

“難怪你會反叛朝廷,也是情有可原啊!”

“錯!”朱重八突然厲聲道:“沒有!咱沒有!那時候咱只想著活著,咱去了廟裡,給僧人當奴僕,就爲了一口飯吃!”

賈魯一怔,困惑道:“佛門廣闊,也容不下你嗎?”

朱重八冷笑,“佛門?不過是穿了僧袍的豪強罷了!咱只吃了一個月的米,就被趕出來……在外面流浪三年,露宿荒野,給野狗搶吃的。後來咱又回了寺廟,繼續幹苦力,又是四年多。”

賈魯認真聽著,心中也升起一絲同情,這人運氣也太差了。

“你的確是受苦了,可你到底是隨著紅巾造反,看起來還是天生反骨啊!”

“你又錯了!”

朱重八冷笑道:“咱到了那時候,也沒想造反……可官兵四處搶掠,就是那個徹裡不花,他領著人馬,燒了咱的廟,把咱最後的落腳之地都給毀了,你讓咱怎麼辦?”

賈魯驟然一驚,隨後露出驚駭的神色,忍不住咳嗽起來……好半晌,賈魯才恢復了平靜,只是臉色蒼白,越發憔悴。

他茫然搖頭,捫心自問,換成他,估計也早就反了。

都說遍地紅巾,可有多少是朱重八這種,讓元廷逼出來的?

自作孽不可活啊!

元廷是真的走到頭了,該亡!

“是老夫淺薄了。”賈魯感嘆道:“只不過你們殺人造反,就能救百姓,致太平?”一羣土賊,能有什麼作爲?

朱重八朗聲道:“咱已經想好了,要練強兵,予百姓田畝,廢除苛捐雜稅,強兵救民!”

賈魯爲之一振,話雖不多,但背後的意義卻是非比尋常!

他看了看張希孟,突然道:“這是你說的?”

張希孟一笑,“如何?”

賈魯呵呵冷笑,“不過是人云亦云,看不出什麼高明之處。”

“是嗎?”張希孟輕笑道:“那若是仔細甄別,凡是和元廷合作,承包稅收,盤剝百姓的豪強,一律處死……其餘小地主限制田租,不許持有土地過三百畝。將收上來的田畝,悉數均分給百姓,讓家家戶戶,都有田耕,都有飯吃呢?”

賈魯怔住了,這個方法好像可行啊!

張希孟又道:“分田之後,以每人五石糧食爲口糧,超過五石的部分,累計徵收田賦,餘糧越多的,交得就越多。除了向農戶徵收田賦,還要從商人手裡徵收商稅,反正是生意越大,負擔就越大。”

“在分田之後,從良家子弟當中,吸收青壯,充當兵源,如此下來,十年之內,發展出幾十萬的精銳之師,不難吧?到了那時候,元廷還能茍延殘喘嗎?”

話說到了這裡,賈魯已經是驚駭不已,癡癡看著張希孟,整個人都傻了。

泛泛談論救濟百姓,這誰都會。

可真正觸及實際,卻不是一般人能講得出來的。

張希孟不但講了,而且還拿出了一整套方略……錢糧的問題解決了,兵源也解決了,真要沿著這條路下去,元廷萬萬沒有活路了。

“好啊!不愧是雲莊先生的後輩,當真是厲害!”賈魯仰頭慨嘆,無奈道:“是老夫小覷了天下英雄,看來能滅大元的,必定是你們了。”

朱重八還在思忖張希孟剛剛的那番話,現在見賈魯已經低頭了,便迫不及待道:“老大人可願意幫咱一把?”

賈魯擡頭,苦笑道:“老夫已經是半個死人,只怕……”

還沒等他說完,馬氏就從外面進來,她的身後還跟著一位郎中。

很湊巧,當初張希孟奄奄一息,就是他給救活了。

“煩請盡心盡力,一定要仔細救治。”

郎中點頭,也沒多說什麼,就過來診脈,隨即轉身去熬藥了。

賈魯躺在病牀上,突然笑了,“老夫當過工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又是中書左丞。你們想讓老夫效力,總要給老夫個官職吧!”

朱重八一下子就愣住了,官職?他也想要啊!

張希孟直接笑道:“老大人做了這麼多官職,理當不在乎這個了。不過主公不會虧待老大人的,原本我是恩公的掌書記,從今往後,老大人就是掌書記,我給你當副手。”

賈魯怔了怔,掌書記這個官本是輔佐節度使的,北宋的宰相趙普就是以掌書記起家,算是一方諸侯的親信屬官,地位非比尋常。

這麼說也不算是虧待自己了。

賈魯又想了想,突然不解道:“老夫怎麼記得郭子興自稱元帥?他在元帥之下,設了幾個節度使?”

朱重八老老實實道:“沒有設置節度使,只是有五位大帥!”

賈魯覺得好笑,“沒有節度使,那老夫這個節度使掌書記是怎麼回事?”

朱重八瞠目結舌,張希孟卻是從容不迫,笑呵呵道:“老大人迂腐了,誰說一定要在節度使之下設立掌書記?咱們倆就是九夫長掌書記,難道不好嗎?”

賈魯眉頭微皺,瞬間就不好了。

九夫長,管了不到十個人,弄兩個掌書記,虧你說的出口?

“那要不要再來一位九夫副長,九夫司馬,九夫判官啊?”

張希孟笑嘻嘻讚道:“妙極,主公,你可要趕快把人手找齊,將咱們的門面撐起來。”

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章 書與畫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
第一百一十二章 站起來,不許跪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過考試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章 書與畫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边坝县| 郸城县| 毕节市| 曲阜市| 淄博市| 平湖市| 南和县| 墨脱县| 南皮县| 绥德县| 永丰县| 昂仁县| 沈丘县| 龙游县| 成武县| 武夷山市| 宝坻区| 鄂州市| 南陵县| 开江县| 旬阳县| 祁连县| 安阳县| 伊金霍洛旗| 江华| 肥城市| 柘城县| 岚皋县| 谢通门县| 枣庄市| 南阳市| 商丘市| 新兴县| 织金县| 永城市| 通化市| 清苑县| 从化市| 乳源|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