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

朝中諸公,激烈爭論,此刻錢唐拿出張希孟的話,作爲依據,據理力爭,而不管是支持他的,還是反對他的,都沒有太多意見,至少不敢直接說張希孟是胡說的,他的話就是放屁……

這種情況,似乎比起爭論本身,更有意思。

胡惟庸怔了一下,笑道:“張太師確實說過這話……我看這樣吧,不如規定份額,比如出身寒門的子弟,要在學堂裡佔到七成,錢郎中以爲如何?”

錢唐略微沉吟,他也沒想好怎麼應付,可誰也沒有料到,江楠居然開口了。

“不成!”

胡惟庸大驚,雖然江楠肯定不是他這邊的,但是這位直接駁斥他,還是很震撼的。

“請江尚書指點!”胡惟庸微微躬身,顯得很謙遜。

江楠直接道:“這種規定比例,對誰都不公平。我以爲窮苦子弟,缺的是從蒙學開始的培養,缺的是資源的傾注。這些都不做,只是規定比例,不免濫竽充數,而且如何界定寒門和富裕之家?只怕也不好說。”

江楠頓了頓,又道:“我還記得,當年說是讓女子入朝爲官,結果有議論,就是要拿出多少名額,交給女子。這麼多年過去了,怎麼還是如出一轍?”

江楠之所以站出來說話,除了是她自己經歷過,知道比例分配是個什麼東西,還跟兒子張庶寧有關係。

畢竟張庶寧的發現,不光告訴了張希孟,也告訴了老孃。

江楠仔細研究過,她基本上同意兒子的判斷。

就拿現在大明朝堂的女官來說,數量大約佔了一成五左右,能獨當一面的,數量並不多。更沒有出現女人做官了,就搶了男人多少位置的情況。

總的來說,還要看一個人的才華能力,能不能勝任。

像江楠這種,包括韓秀娘,周蕙娘,她們就在朝中,已經靠著自己本事,證明了不弱於男人的事實,沒有人會質疑她們到底行不行……

所以說,準許女子爲官,既不是什麼牝雞司晨啊,也不是要規定多少比例……只說是不要設置障礙,門是打開的,有本事就進來,不需要有什麼特別的區分。

別看女人在家多數做飯,但真正的好廚子,往往都是男人,最要不得的就是先入爲主。

而且從張庶寧的講述中,江楠發現,窮苦子弟,他們需要的是教育資源的投入,需要的是給他們努力的機會。

沒有這些準備,不讓他們掌握足夠的本事技能,直接塞給他們名額,入學之後,不還是一事無成嗎?

進入官場,也成了笑話!

這樣一來,不正好證明了魏觀等人說得對,窮人子弟就是不行嗎?

可事實是這樣嗎?

說到底,要的還是兩個字:“公平!”

你有本事,坐到多高的位置,拿到多少的收入,都不會有人質疑。

真正可怕的是德不配位!

江楠的幾句話,就讓胡惟庸臉上發紅,連忙道:“是我一時疏忽了。”

江楠也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短短交鋒,胡惟庸就閉嘴了,站在反對這一邊的,就只剩下汪廣洋等人,戰力去了一小半。

汪廣洋太聰明瞭,他已經看出來,這事硬抗肯定不行了,他隨即道:“既然不好規定名額,依舊要通過考試,擇優錄取。總不能誰都能進吧?幾個最頂級的學堂,也就那麼多名額啊!”

他的話剛說完,宋濂站出來接招了。

宋濂的情況大傢伙都知道,他早年求學,飽嘗艱辛,很知道求學的艱難。就像是胡惟庸他們說話,講的是寒門。

所謂寒門,那也得有個門啊!

真正的窮苦人家,根本達不到這一點,所以說,按名額分配,根本就是扯淡,完全行不通。

所以宋濂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他從容笑道:“確實需要考試……但這個考試需要妥當設置題目。比如說一篇文章,詩詞歌賦,還有些琴棋書畫,弓馬騎射……等等這些,都不能作爲考試內容。可以在入學之後,設立相應課程,但是在錄取這一塊,絕不能有這些東西!”

“畢竟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窮人,能輕易接觸到的。而且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名師出高徒。可是在很多地方,連名師都找不到,又上哪培養出高徒?”

“所以我以爲,考試就是基本的文字功力,算學,物理,化學,天文,常識,歷史,國法……以中學所講內容爲主,可以適當增加題目的難度,但是不能借著考試爲名,刻意阻撓窮苦子弟入學。”

宋濂沉聲道:“正因爲如此,我建議,要把考試出題的權力,收回朝廷,由教化部負責!”

劉伯溫也急忙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幾個學堂的開支,朝廷給了那麼多……不能我們光出錢不管事,任憑學堂折騰,這事情無論如何,也說不通!”

汪廣洋一怔,忙道:“學堂的老師,應該更知道要怎麼教學生,要錄取什麼樣的學生。我看朝廷不必越俎代庖吧?”

劉伯溫冷冷道:“我看學堂的老師,更知道如何招收自己喜歡的人,如何私相授受,敗壞公器!”

汪廣洋立刻皺眉頭,怒道:“你也是朝廷重臣,說話可是要證據的,不然敗壞清譽,無端生出許多紛爭,你可要負責!”

還沒等劉伯溫繼續駁斥,徐達冷笑了一聲,“汪參政,伱想要證據,我們御史臺會滿足你的!很湊巧,我現在手上正有幾個有關師德的案子,既有濟民學堂,也有復旦學堂。至於北平大學堂的問題,由於留守司暫時不納入御史臺管轄,我正在請旨上位。等案子查清楚,拿到了真憑實據,我會立刻交給汪參政的。”

以徐達的地位和權勢,確實不會說假話,汪廣洋也沒有膽子和他爭辯,整個局面看起來已經是大勢已定!

但公平誰都會說,到底怎麼纔算是公平啊?

現在的局面就是這樣,儘管多年興學,義務教育法也頒佈了,但老師,學校,依舊是稀缺資源。

好的學堂,一年加起來,也招募不到一萬人,而一年的適齡考生,只怕要在百萬之上。

絕對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應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

汪廣洋不再爭論,不是他認輸了,而是他仔細盤算過,這事情就不好辦!

甚至可以說,就是無解的。

“孫相,大家都說了這麼多了,您該拿出個態度纔是!”汪廣洋把皮球踢給了孫炎。

孫炎微微冷笑,現在想起我來了,我剛剛說不許士大夫班師回朝,你怎麼反對那麼起勁兒?

“這事情確實棘手,但也不是無解……濟民學堂,復旦學堂,這些年都有師範班,主要是培養老師。我以爲還遠遠不夠,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我們在整個大明境內,要設立十所左右的師範學堂。先解決教師不足的問題。其次,我們可以增加一條規定,凡是參與科舉考試的人,必須有三年蒙學,或小學的任職經歷,而且還要考評優等,才能參加科舉!”

孫炎又道:“再有一點,小學升入中學,也要進行統一考覈,要確保中學生的成色!再把中學的情況,納入地方官吏的考評!”

孫炎侃侃而談,在場的衆人,不管是贊同的,還是反對的,都對這位刮目相看,不愧是張太師身邊的人,辦事就是周全!

實際上,孫炎再給整個教育體系打補丁。

這倒也不是說張希孟當初就弄錯了,實在是基礎條件不一樣,要不是這些年的準備,孫炎也沒法大刀闊斧。

他的思路也不復雜,首先解決蒙學和小學的老師缺口,建立師範學堂,逼著那些想考科舉的人,先去充實地方,教幾年書。

這樣一來,保守估計,能給地方帶來上萬名還算不錯的老師,加上現有的老師數額,雖然說缺口依舊非常大,但總不至於沒法維持。

一旦大批的蒙學,小學,運轉妥當,就會有大批的貧家子弟,獲得更進一步的機會。

隨後是進入中學的考試,這一關至關重。

只要能升入中學,接下來就有了進入最頂級學堂的資格。

當把中學辦學的成績,和地方官綁在一起的時候,這個中學,就不能是什麼人都可以進來。

總體來說,富家子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條件,機會也會更多。

但是一旦分母變得足夠大,貧寒子弟的機會也就多了。

本著往死裡卷的卷王精神,總會有相當多天資過人的貧寒子弟,通過廝殺,順利躋身好的中學,進而進入頂級學堂。

至少會比現在的局面,好上太多了。

沉默半晌的胡惟庸突然開口,“孫相所想極是,只是這麼個,怕是要花很多錢吧?光是幾所師範學堂,就不是小數目!”

孫炎哈哈一笑,“確實如此,胡參政理財多年,這個辦學的事情,就交給你負責,還望胡參政不要推脫,也不要浪費時間!”

胡惟庸一愣,這個孫炎,竟然把這活推給了自己?

正在此刻,徐達又開口了,“孫相,我以爲你的安排還忽略了一件事。”

“什麼事?”孫炎下意識問道。

徐達笑道:“以後武學招生,也從各地優秀的中學生中出!”

湯和點頭道:“沒錯,爵位可以世襲,但是軍中職位,必須自學堂而起,就算是我的兒孫,他們考不上,也不能領兵!”

這兩位軍中國公的表態,幾乎是一錘定音,剩下的只是怎麼落實了……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六章 論守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
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六章 論守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肃宁县| 建昌县| 永康市| 施甸县| 东平县| 长岭县| 高唐县| 五原县| 平塘县| 太康县| 乌兰县| 新乡县| 淳化县| 台南县| 定南县| 岑溪市| 公安县| 北辰区| 台北市| 兴海县| 万全县| 内乡县| 宜章县| 于都县| 南木林县| 华池县| 三穗县| 资兴市| 大化| 南宁市| 盐边县| 临泉县| 巫山县| 米易县| 伊宁市| 文化| 滁州市| 东至县| 菏泽市|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