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

大戰臨頭,半點容不得鬆懈,就算老朱有天命庇護,他身邊的人也有嗎?十幾年的血戰,死傷的猛士可不在少數。越國公胡大海,勇力不在常遇春之下,還有丁普郎,腦袋掉了,尚且做戰鬥狀,簡直元末刑天了。

張希孟可不敢說自己能安安穩穩,活到大明建國的那一天。眼見得城防處處窟窿,他是真的著急害怕。

現在的希望都在馬氏身上,就看這位未來的馬皇后,能有多大的本事了……張希孟返回了居住的小院,焦急地等消息。

再說帥府這邊,郭子興召集了幾個人過來商議,有女婿朱重八,有徐州來的彭大,還有孫德崖。

“本帥查看了四城防備,發現城牆附近還有不少房舍,城外的壕溝沒有挖掘,護城河也沒有清理,如此下去,怎麼能抵擋元兵?”

郭子興說完,彭大立刻就站了起來,神色很激動,“郭大帥,實不相瞞,徐州就是讓韃子從水門殺進來,一下子攻破了城池,十萬弟兄,死傷大半!”彭大動容道:“俺也見了濠州防備不足,還想著怎麼和大帥講,沒想到大帥先發現了,沒說的,俺贊同立刻整修!”

他剛說完,孫德崖就開口了,“彭老兄,你說的容易,一半天官兵就可能到了,現在挖壕溝,清理護城河,來得及嗎?”

彭大很生氣,“孫帥,你還問俺?這幾個月,都幹什麼去了?你們以爲官兵都是面捏的,用不著擔心害怕。我們從徐州敗來的,都是沒本事的廢物,你們什麼都不用幹,就能打退官兵。”

“你!”

孫德崖大怒,心說他也算半個濠州之主,你們不過是喪家之犬,還敢來教訓自己!

他正要罵回去,郭子興哼了一聲,“別吵了,大敵當前,過去的事情不要說了。我想著整修護城河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在城裡下功夫,挖掘壕溝,修建矮牆,把離著城牆三十丈都清出來,用來防備官兵。”

郭子興拋出了方案,彭大眼前一亮,正要稱讚,哪知道孫德崖搶先了。

“大帥,你這是要大興土木啊?”

郭子興點頭,“沒錯!”

孫德崖冷笑道:“大帥,要我說,這個主意太臭了!”

郭子興眉頭一挑,沉聲質問,“怎麼講?”

孫德崖嘿嘿道:“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又是拆房子,又是挖溝,又是修牆……讓誰去幹?是城中百姓,還是咱們的弟兄?百姓能願意出來幹活嗎?要是讓咱們的人幹活,元韃子還沒來,就把自己累壞了,還怎麼守城?”

郭子興一愣,貌似也有這麼一說。

孫德崖繼續道:“還有一層,就算在裡面修的再好,還能比城牆堅固?只是這一道城牆,能守住便守住了,守不住往事皆休!要我說不用費事,大傢伙養精蓄銳,把刀擦得鋥亮,等元韃子來了,就跟他們拼命!別人害怕,我在城牆上頂著!”

郭子興向來不是能決斷的,聽孫德崖講得這兩點,也不是沒有道理……他下意識看向了女婿朱重八。

這時候朱重八突然笑了,“孫大帥,你以爲在裡面挖溝修牆,是預備著城牆破了,好繼續打仗嗎?”

孫德崖一愣,“難道不是?”

“是,也不是!”

朱重八扭頭對郭子興道:“大帥,城中紅巾在幾個月之前,還多是販夫走卒,沒見過刀兵。如今賈魯大軍來攻,守城的士卒很容易受到驚嚇,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只要有一處不備,就滿盤皆輸。”

朱重八侃侃而談,他從容道:“如果在城裡修了壕溝,建了牆,就可以阻止守城士卒潰逃。在牆後面,還能安排督戰隊。不至於士卒受驚潰逃。即便元兵真的打破了城牆,殺了進來。咱們也能在牆後準備一支生力軍,以逸待勞,把元軍頂出去,而後趁機修好城牆,還能再戰!”

“如果沒有這些準備,只是靠著一道城牆,靠著一羣烏合之衆,想要擋得住精銳元兵,咱可沒這個把握!”

老朱所講,就是要多一道緩衝,多一重準備。

挖溝修牆,既能防備敵兵,又能防止自己人潰逃。而且多了一道牆,就多了一分安全,城裡的人心就能穩定一分。

這個安排絕對是好處多多,堪稱精妙。

彭大忍不住拍巴掌了,“好,真是好!當初徐州要是能在裡面修一道牆,想來元韃子也沒有這麼容易殺進來!朱公子,你可真是文武全才啊!”

彭大盛讚朱重八,老朱臉色微紅,沒敢應承。

毫無疑問,從道理上,挖溝修牆,是站得住腳的。

這時候孫德崖臉色鐵青,朱重八敢打自己的嘴巴,真是膽大包天!他冷哼道:“你說的有理,可你怎麼不早說?現在讓誰去修牆?城裡就幾萬兵丁,你想累死大傢伙嗎?”

他剛說完,突然從外面走進來一個人。

她先是衝著郭子興萬福施禮,而後道:“父帥,女兒不才,願意領命修牆。”

來人正是馬氏。

郭子興一驚,不由得站起來,沉著臉責備道:“丫頭,你說的是什麼話?難道城中男人都死絕了不成?”

孫德崖雖然沒有開口,卻也是冷笑,彷彿在說打仗是老爺們的事情,你一個小娘們,跟著湊什麼熱鬧?

馬氏不慌不忙,“父帥,元兵十幾萬,殺進城來,男人不過是一死罷了,我們女子不但要死,還要受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盡一分力氣,掙一分活路。”

“還有,一旦大兵圍城,除了每家每戶能買的那點糧食之外,或許還有不足之處。凡是出來修牆挖溝的,不論老幼,都能領一份糧食,一斤也好,半斤也罷,好歹有口吃的,也是個法子。總好過挨餓受凍,人心動盪。”

馬氏的這一番道理說出來,郭子興都驚了,他竟然沒有想到?自己這個乾女兒,簡直花木蘭在世,脂粉堆裡的英雄啊!

“丫頭,道理是不錯,可你怎麼能拋頭露面啊?”

馬氏一笑,“回父帥,女兒的丈夫披堅執銳,守城殺敵,女兒的義父擔著無數軍民的生死,殫精竭慮。女兒不是沒心之人,又如何能安居家中?便是多一個猴,還能多三分力氣,求父帥恩準!”

說著,馬氏再一次施禮,可把郭子興感動壞了,他連忙跑過來,拉住了馬氏,一扭頭,又伸手拉住了朱重八,用力搖晃!

“好閨女!好女婿!”郭子興激動道:“就按你們說的辦,誰敢不聽,軍法從事!”

夫妻兩個配合默契,總算如願以償。

朱重八就忍不住心疼道:“妹子,又讓你跟咱受苦了。”

馬氏淡淡搖頭,“都是夫妻,何必說這些!難道我就願意眼睜睜瞧著元兵殺進來?我不怕吃苦,就怕幹不好,壞了大事……我也聽到了,孫大帥那麼說,城裡的人也不是一條心,我是真怕會出意外。”

朱重八也是頗爲感嘆,人心不齊,眼界不高,做事著實困難!

“妹子,咱要守城,你身邊沒人,讓小先生幫著你,他主意多,遇到了不好辦的,咱們一起想辦法。”

馬氏聽到這裡,點了點頭,“也只好如此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班玛县| 南阳市| 盘锦市| 格尔木市| 晋江市| 玛纳斯县| 江西省| 南阳市| 台东县| 政和县| 烟台市| 泰和县| 开化县| 胶州市| 金华市| 盖州市| 潼关县| 永寿县| 鹿邑县| 双牌县| 新蔡县| 成安县| 涿鹿县| 扎赉特旗| 乌鲁木齐县| 怀安县| 枝江市| 越西县| 鸡西市| 滨州市| 武乡县| 承德县| 马公市| 化德县| 金堂县| 清流县| 峨边| 西林县| 义乌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