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

彭早住手舞足蹈,大講張士誠對付鹽商,那叫一個開心暢快。早年的時候,彭早住家裡也過得不怎麼樣,只能買那種混了沙子泥土的鹽,即便如此,也捨不得放,只有幹活的時候,纔多加那麼一點。

還不是吃不起嗎!

現在想想老百姓過得真難!

且不說老朱同不同意,彭早住是願意的。

什麼用漕糧船隻運輸食鹽啊,什麼把食鹽交給糧長,送一萬石糧食,還給百姓一百石食鹽……彭早住覺得這些手段統(tǒng)統(tǒng)可以搞起來。

大不了魚死網破,先把天下的鹽商都搞死,讓你們吃人不吐骨頭,這回報應來了!

這個張士誠也是個妙人,跟陛下斗的時候,慫的沒眼看,到了現在,簡直是戰(zhàn)神附體,大殺四方,而且他提出的措施不光夠狠,還有可行性。

真要是送到了朱元章那裡,估計至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執(zhí)行。

要不真的試試吧?

面對彭早住的危險想法,張希孟只想說,隨便你們怎麼提,我要是送上去,就算我輸!

“商人嘛,總是喜歡折中調和的,譬如說咱們這間屋子,你要說屋子太暗了,必須在牆上開個窗,就有人反對??扇羰钦f把屋頂拆了,就有人出來說開個窗戶多方便?。 睆埾C闲呛堑溃骸坝袕埵空\這麼一折騰,估計鹽商就會老實許多,咱們的事情也就會好辦許多。”

朱標在張希孟身邊,默默聽著,母后可是告訴過他,要多留心張先生的高論,時刻記載心裡,不許忘了。

他覺得剛纔這段開窗的話,必須寫下來,實在是太精闢了。

彭早住略微沉吟,連忙點頭,“張相,我記下了?!彪S後彭早住又沉吟了一會兒,才仗著膽子問道:“張相,真的沒法撕破臉皮,把鹽法徹徹底底改了嗎?”

張希孟哈哈一笑,“彭少帥啊,你現在走馬上任沒幾天,等你幹些日子,也就明白了。到時候你再來跟我說這事。”

彭早住哈腰點頭,“成,我記下了,我現在下去了。”

他轉身樂顛顛走了。

張希孟又看了看清單,折算是二百萬貫,其中有不少是金銀,張希孟看了一會兒,突然笑道:“殿下,你聽說過金屋藏嬌的典故嗎?”

朱標點頭,“聽說過,是漢武帝小時候講的,只可惜漢武帝還是撒謊了。要說起來,劉家皇帝多數天性薄涼,不論劉邦還是劉徹,皆是如此?!?

張希孟澹澹一笑,朱標心頭一震,“先生,弟子講錯了嗎?”

張希孟笑道:“如何評論古人,是一門大學問,我也未必說的中肯。不過這四個字的關鍵不在藏嬌,而在金屋??!現在咱們就瞧瞧,什麼是金屋!”

張希孟說著,領著朱標去了倉庫。

等到了這裡,朱標才感覺到麻煩,以張希孟的身份,不是說進去就進去嗎?

對不起,行不通!

足足檢驗了三次腰牌,覈實身份,還要求寫下過來的原因。

張希孟也都一一照做,只是在原因一欄,寫著帶太子殿下見世面,有點讓朱標臉紅。

彷佛是他不懂事,給大傢伙添麻煩一樣。

不過這點小小情緒在進入了金庫之後,頓時蕩然無存。

這裡面不光存著鹽商們交的錢,也包括從大都和上都繳獲的,還有查抄大都豪族的家產,全部加起來,應該有好幾十萬兩的樣子。

反正對於朱標來說,目之所及,到處都是金燦燦的,能晃人的眼睛。

張希孟伸出兩手,抓起一塊金磚,遞給朱標,朱標用力抓著,險些掉落。

“真沉??!”少年發(fā)自肺腑讚歎道。

“殿下,皇宮裡面,該用金子裝飾的地方,陛下多用鎏金,刷金粉。後宮更是用了黃銅,你可知道,黃金如何這麼珍貴?”

朱標搖頭,“不知道,還請先生指點。”

張希孟也是一笑,“殿下,你先別忙著問,這有這麼多金磚,你就一塊一塊,搭出來一個金屋子,瞧瞧是個什麼模樣?!?

朱標略微怔了怔,隨即連忙點頭,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金屋子??!

那可是父皇都沒見過的。

朱標幹勁十足,他把金磚從架子上搬下來,一塊一塊壘起來。

最初乾得很歡,但是搬了幾十塊之後,朱標就氣喘吁吁了,沒辦法,這玩意實在是太重了,一塊金磚一百兩,有的還是二百兩,十六兩一斤,比起很多磚頭都要重。

朱標忙活的額頭都是汗水,漸漸的,雙臂的肌肉微微顫抖。

而在他的面前,金屋沒有壘成,只是弄了一道一尺多高的金牆。

張希孟看在眼裡,就笑道:“殿下別忙活了,坐下歇歇吧!”

朱標如蒙大赦,看了一圈,唯一的椅子是張希孟坐著的,他只好一屁股坐在自己壘的金牆上面。

當坐上去之後,朱標突然有種很奇怪的感覺,這可是黃金啊!

珍貴無比的黃金,連父皇都不捨得多用,卻被自己坐在了屁股下面,這要多奢侈!

張希孟臉上含笑,“殿下,你現在又怎麼看這些黃白之物?是不是覺得很貴重,很要緊?”

朱標摸了摸屁股下面的金磚,一陣困惑,“先生,要說珍貴,自然貴不過黃金。可我搬了這一會兒,也只覺得沉重無比,似乎沒什麼了不起的。”

張希孟一笑,“殿下,這也是臣讓你來這裡的原因。有些東西可以沒有,但一定要見識,要心裡有數。殿下日後君臨天下,更是如此。治國理財,富國裕民,說得再多,歸結起來,也不過是駕馭財富,而不是被財富左右。”

朱標瞪大眼睛,連忙點頭,最近先生可是講了不少金句,實在是太重要了。

“先生,能多說一些嗎?”

“嗯!”張希孟笑道:“咱們還是從張士誠那個方桉說起吧!他要是那麼做了,當然可以讓鹽商損失慘重,甚至弄死不少鹽商。但是那麼做,卻未必真的合適,因爲會毀掉貨幣的流通?!?

朱標低著頭,認真思索,實際上他也在想這事,把食鹽弄得便宜些,甚至乾脆給老百姓發(fā),讓百姓免受盤剝,父皇肯定會答應的。

但是先生卻說不行,這又是爲什麼呢?

“殿下,財富如水,像哪邊流動,就代表利之所向,代表朝廷的想法?!睆埾C蠂@道:“以陛下的威望手段,自然可以給所有百姓發(fā)放食鹽,每個百姓也都會感恩戴德,聽從陛下號令,天下運轉,井然有序,不會有什麼亂子。可若是到了殿下這裡,殿下可有這個威望,這個手段?殿下之後,又該如何?”

張希孟繼續(xù)道:“即便就算陛下,江西移民填湖廣,是不是要花很多錢?是不是要做好萬全準備?如果只是一道旨意下去,下面官吏沒法把事情辦得穩(wěn)妥,百姓還是吃虧的?!?

朱標認真聽著,“先生,那弟子要怎麼辦纔好?”

張希孟笑著指了指朱標屁股下面的金磚,“殿下需要學的是用利之一字,推動天下發(fā)展,以工商手段,富國裕民。而要想用這個手段,就要先聚斂財富,簡單說手上要有錢,然後才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

就在這間金庫裡,張希孟侃侃而談,說出了大明朝立國最大的弊端,甚至可以說是歷代王朝都有的弊端。

那就是財政能力太薄弱了。

即便以稅收豐盈著稱的趙宋,真正能用在發(fā)展上的錢,也是少之又少,軍費、俸祿、皇室開銷,基本上就榨乾了稅收,如果遇到了天災人禍,就要落下虧空。

所以趙宋的國庫收入看起來很高很高,但實際上國家能力弱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當然了,這一點上,大明朝更慘了。

到了中後期,每年幾百萬兩的收入,別說做點什麼了,連基本的開支都困難重重。

爲什麼說朱元章可以不一樣呢,道理很簡單,他往九邊安排百萬軍戶,這幫人就要老老實實,替朱元章戍邊。

可是朱元章之後,誰還有這個威望?

軍戶制崩潰之後,又該怎麼辦?

想要募兵,就要有糧有錢才行。

結果財政枯竭,除了壓榨百姓,還能怎麼辦?

食鹽也是一樣,現在讓糧長髮給百姓,是個不錯的主意,可問題是糧長制還能維持多久都不好說,又怎麼能把鹽政建在糧長之上呢?

“殿下,我一直倡導發(fā)展工商,陛下對我的主張不是那麼認同。原因是他可以越過這些,以自己無上的威望,去推動好些事情。他用不著,不代表殿下用不著。鹽價太高,是壓榨百姓沒錯,但真正把鹽弄得一錢不值,卻也不是好事情。讓百姓負擔得起,同時呢,又要充盈府庫,這纔是最好的?!?

張希孟道:“假如殿下真的擔心百姓,害怕有人負擔不起,可以在各個地方,建立平價鹽店,避免哄擡物價就是?!?

朱標細心聽著,連連點頭,“先生思慮周全,弟子獲益匪淺。駕馭財富,不被財富左右。弟子明白了!”

朱標用力點頭,距離和張希孟談完不過十天,彭早住再一次求見,這回不光送來了錢,還送來了一份約書。

長蘆鹽場,一半的股,交給了朱標。

“殿下,張士誠估算過,錢不多,一年到頭,也就一千萬貫吧!”

朱標瞬間哆嗦,險些把約書掉了。

朱標,你要挺住!

駕馭財富,千萬別被財富擊倒!

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著老朱做生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七十章 好官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
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zhàn)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著老朱做生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五百七十九章 玉璽不如金印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七十章 好官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定远县| 祁连县| 安图县| 宝坻区| 合阳县| 自贡市| 宝坻区| 大悟县| 文登市| 瑞金市| 如东县| 离岛区| 宁强县| 饶平县| 高邮市| 兴海县| 荔波县| 靖西县| 城固县| 牡丹江市| 开鲁县| 蕉岭县| 永德县| 平泉县| 南部县| 开封县| 古蔺县| 乌苏市| 五大连池市| 台山市| 明光市| 合阳县| 浠水县| 汪清县| 宜宾市| 柳林县| 修武县| 黔江区| 九寨沟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