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

彭早住衝出來,看到了臺階上的張士誠,兩個人四目相對,過了良久,彭早住率先撫掌大笑,前仰後合,眼淚都出來了。

張士誠黑著臉,怒道:“笑甚?汝父不及我多矣!”

彭早住笑得更開心了,“我父不過是草莽之人,自然不及懷王雅量高致,出類拔萃啊!”

張士誠略怔了怔,更加憤怒,太陽穴上的青筋都繃起來了!

“彭少帥,我是奉命來給你當顧問的,你休要折辱於我!”

彭早住笑著點頭,一伸手,拽住了張士誠的胳膊,就往裡面拖。

“別生氣,別生氣。咱們今後同殿稱臣,一個鍋裡吃飯,還要互相幫助呢!”彭早住把張士誠拉進來,請他坐下,又給他倒茶,殷勤伺候。

張士誠漸漸鬆了口氣,隨後道:“彭少帥,你方纔說同殿稱臣,這話也對也不對。我雖然歸附大明,但是卻不要俸祿,此番出山,是爲了百姓做事而已!”

“你不要錢啊?你打算白乾活!我從來沒見過這種要求,那可太好了!”彭早住驚訝道。

張士誠的老臉更加難看,只能咳嗽道:“我,我不要俸祿,但,但商行的工錢我還要,我,我還有家人要養。”

彭早住錯愕了片刻,心頭好笑。

這個張士誠,就裝蒜吧!

你都投降了,還什麼領工錢不領俸祿……也對,自己這個食鹽商行確實不算朝廷官吏,可問題是長蘆鹽場是大明的啊!

你張士誠僅僅是商行顧問嘍?

彭早住一時間弄不明白,估計又要請教張希孟了。不過沒關係,咱先把商行弄起來,把食鹽賣出去,這纔算是咱們的本事。

“懷王,你怎麼說都行,我全都聽你的,你就跟我講講,這個鹽要怎麼弄,我是真的一竅不通!”

彭早住拿出了劉備對待諸葛亮的心,伺候著張士誠。

張士誠沉吟半晌,心氣也算是順了,十分感嘆道:“這個鹽啊!不容易啊!百姓要吃鹽,朝廷要稅賦,商人還要發大財,這大元朝的江山,有一半就垮在了鹽上……另一半是黃河!”

張士誠侃侃而談,彭早住耐心聽著,這倆人還真珠聯璧合,相談甚歡。

而在另一邊,張希孟煮了一桶奶茶,給夫人送去。

要不了幾個月,他們張家又要添人進口了。

張希孟很希望得到個丫頭,這樣湊在一起,就是個好,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跟夫人說了一會兒話,這纔出來,發現朱標已經等在了這裡。

自從推薦了彭早住之後,馬皇后就給朱標回信,讓他多請教,尤其是關於用人的問題,一定要得到張相的指點。

朱標和朱元璋不一樣,他沒法從頭開始,自己打造一個班底兒。他必須用朱元璋手下已有的人。

這倒不是說朱標不能培養自己的親信,而是他必須在老朱留給他的框架下,閃轉騰挪,小心翼翼,別把滿屋子的瓷器都給砸了。

這幾乎是所有非開國之君要面對的共同問題。

而且大多數的繼位者,都弄不好這一塊,不是被老臣拿捏,就是雙方鬥個你死我活,天下動亂。

而啓用彭早住,絕對是一招妙棋,張希孟在用人上的厲害之處,還在朱元璋之上。畢竟老朱做事太糙,張希孟更善於細膩的操作。

這不,馬皇后就要求朱標跟先生學這個獨門本事。

“先生,張士誠也算是梟雄,讓他負責鹽政,當真不會出問題嗎?”

張希孟哈哈大笑,“殿下,你能告訴我,讓誰負責鹽政,你可以放心?那可是金山銀山,文臣武將,哪個不會動心!”

“那,那爲什麼選張士誠啊!”朱標大惑不解。

“就因爲他是張士誠!”張希孟笑道:“誰坐在那張椅子上,都會出問題,不同的僅僅是問題大小罷了。我讓彭早住提督,讓張士誠顧問……就是算準了他們在朝中都沒有什麼人。不光沒人,還有許多雙眼睛在盯著他們,巴望著他們出問題,好取而代之。”

朱標一陣驚愕,隨即明白過來。

這才恍然大悟,“先生高見!這倆人就算想貪墨,也會因爲那麼多人盯著,投鼠忌器,管住自己的手腳?”

朱標喜得拍手叫好,可隨後又道:“先生這麼安排,是不是對這倆人有些不厚道?還有,他們願意盡心盡力做事嗎?”

張希孟呵呵一笑,“用人嗎!自然免不了算計。彭早住雖然很早歸附,但他手下還是有那麼一些人的,這些人都是紅巾軍的老前輩。需要有個去處。他們算不得陛下嫡系,也不是勳貴的部下。總之,他們處境很尷尬,我這次把鹽場給他們,彭早住爲了安頓舊部,也會努力做事的。而鹽場也是他們不錯的去處。”

“至於張士誠……他昔日確實算是豪傑,可走到了今天,跟笑話也差不多了。管理鹽場,算是他人生最後一步。而食鹽又關乎天下蒼生,黎民百姓。他能做好,做出名堂,也好挽回名聲,算是積點德行。”

張希孟笑著道:“這倆人可能還有別的心思,也不免一些小算計,但無關大局。如果不出所料,我們就可以坐等好消息了。”

朱標連忙點頭,小臉上滿是崇拜……張希孟做事確實有種舉重若輕,從容不迫的節奏感。

說是改革鹽法,成立商行,這種事情顯然不是一句話就能做成的,也不是派出幾個得力的部下,就能輕易解決的。

做事情永遠不會那麼簡單。

同樣的,這件事要真的做起來,從最基本的規矩弄起來,只怕十天十夜也說不清……張希孟只是確定一些基本的規則。

比如用曬鹽法,比如廢掉竈戶,改用鹽工,比如敞開供應等等。

有了這些基本的東西,隨後張希孟弄來了彭早住和張士誠兩個,把人員框架搭起來。

基本上主要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看怎麼運轉了……如果有問題,再立刻調整就是了。

如果盯著一段時間,並沒有嚴重問題,那就可以去盯著下一件事了。

張希孟的這種工作方式,同朱元璋的事必躬親有著很大差別。

如果要問朱標,他毫無疑問更喜歡張希孟這種方式,無他,省力氣!

要是真像父皇那樣,他覺得自己未必能活得過老爹!

實在是熬心血啊!

朱標每天追隨張希孟學本事,撰寫給應天的信……時間飛快,才過了半個月,彭早住就來了,還是滿臉春風,笑呵呵走來了。

大喜事!

天大的喜事!

食鹽商行賺錢了!

如果賺的少,彭早住也不會這麼欣喜,折算下來,足足是二百萬貫,而且還只是第一批收入,後續還有更多,自不必說。

“張相,殿下,你們說,那個張士誠簡直神了。”

張希孟一笑,“他一個老私鹽販子,自然知道這裡面的關鍵,那些鹽商鬥不過他也是正常。”

“豈止鬥不過,簡直襬弄得很孫子似的。”

彭早住繪聲繪色講了起來,食鹽這個東西,是百姓的必需品。在宋代一斤鹽差不多是四十文,巴蜀還要貴一些,五十到七十文。

一個壯勞力,一年十斤鹽,就要四百文,壓力著實不小。

到了明代,一斤鹽要多少錢呢?

歷史上的明代,最便宜的鹽價出現在景泰年間,還不到兩文,正常時候也就五七文錢,很少超過十文。

跟我大宋比起來,絕對堪稱良心。

而元朝的鹽價,尤其是元末,已經漲上了天。

哪怕大明立國之後,也不便宜。

這一次長蘆鹽場,張士誠主持鹽務,第一條就是降價!

張士誠給出的鹽場價是兩文錢一斤,至於銷售價格,最高不能超過五文。

價格公佈之後,那些鹽商都瘋了!

有好幾個直接起身,就要走了。

“懷王,你這是亂來!你想讓大傢伙賠死啊?”

“是啊,我們是要拿真金白銀,還要各種物資,供應北平,而後才能換來食鹽。你把價錢壓得這麼低,我們都沒錢供應軍需了。”

“是啊,耽誤了烽火臺,將士沒了吃穿用度,你懷王能擔罪嗎?”

……

這幫鹽商看起來並不怕張士誠,七嘴八舌頭,瘋狂輸出。

“都給我閉嘴!”

張士誠一拍桌子, 冷笑道:“你們當我不知道?兩文錢一斤,一石二百四十文,你們能賣到六百文,這裡面有一倍多的利,可比運糧賺多了!”

“你們要是嫌棄辛苦,我不怕!正好啊,運河上有船,海上也有船。江南的糧食、布匹、絲綢、瓷器運過來,往往都是空著船回去!最多帶點特產和木材。現在好了,用來裝鹽,正合適!”

“鹽價最貴的就是運費……我在鹽場算過了,長蘆這邊可以一文錢出五斤鹽!也可以調用漕糧船隻,你們要是不願意談,不想接受這個價錢,那我們就辛苦一下,把食鹽運到各地,然後以兩文錢一斤出售!”

張士誠嘿嘿笑道:“對了,我這裡還有個想法……你們說,陛下用糧長輸送糧食,若是我們把食鹽送去太倉,每個糧長送糧之後,都能領一些食鹽回去,分給本糧區的百姓,你們說會怎麼樣?”

鹽商瞪大眼珠子,驚駭道:“懷王,你,你要魚死網破,毀了鹽法不成?”

張士誠呵呵笑道:“與其讓你們發財,不如給老百姓實惠……我這個提議送上去,估計也就在五五之數,陛下未必答應,你們可以賭一下嗎!”

鹽商們直接跪了,張爺,一成的機會我們也賭不起啊!

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一章 元末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
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一章 元末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二十章 投朱一念起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清涧县| 永清县| 宁都县| 顺平县| 华坪县| 富锦市| 当雄县| 涞源县| 舒城县| 玉田县| 南宫市| 益阳市| 琼结县| 昌吉市| 府谷县| 东阿县| 郁南县| 梅河口市| 邵阳市| 湖南省| 镇赉县| 池州市| 遵义市| 永修县| 荃湾区| 南城县| 云梦县| 曲沃县| 宜兴市| 武宣县| 若尔盖县| 穆棱市| 红安县| 九龙坡区| 张家川| 九龙坡区| 竹山县| 文登市| 积石山|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