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

江楠接手了大明銀行,足足有幾十家大大小小的銀行,納入了她的掌控之中。其中既有應天銀行、北平銀行這種龐然大物。也有徽商,晉商開的商業銀行。

其實不管徽商,還是晉商,全都很牴觸國家銀行,畢竟他們更喜歡錢莊票號那種傳統的金融業。

但是對不起了,面對朝廷的強悍勢頭,他們根本招架不住。

朝廷有種充裕的寶鈔,雄厚的資本。

加上較低的利率,還有廣泛覆蓋。

一旦真正碰上,他們連半點機會都沒有。

前面糧商的慘敗,已經教訓了大多數人,跟朝廷作對,不光要傾家蕩產,還要死無葬身之地。

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一些晉商和徽商也效仿朝廷,組建了自己的銀行。

總而言之,整個大明的銀行,都捏在了江楠的手裡,儼然當朝的女財神。

江楠每天早起晚睡,甚至還要加班,忙得不亦樂乎。

張承天每天看著老孃忙碌,他是眼饞壞了,給老朱當指揮使,一個月能有多少俸祿?像老孃這樣,隨便設立個專項貸款,就有幾千萬貫寶鈔。

到底誰更有錢啊?

張承天滿腹懷疑,百思不解……實在是沒有辦法,張承天只能來找老爹,他要向張希孟來請教。

“爹,你說在當下的大明,到底誰說了算?誰更有權勢?”

張希孟微微沉吟,“你小子關心這個幹什麼?”

張承天道:“爹,這不是顯而易見嗎!我以後要當官,要掌權,自然是要獻身給至高無上的權柄了!不弄清楚誰最大,我怎麼制定人生理想啊!”

張希孟氣得笑了,“你就不能跟你大哥學學?”

“不!不能!人各有志,反正我是不想!”

張希孟冷哼道:“既然如此,你不是當了陛下的指揮使嗎?你還跑來跟我廢話幹什麼?好好伺候陛下去唄!”

張承天皺著眉頭,無奈道:“爹,我原本也是覺得陛下是九五至尊,天下一人。但我發現陛下能動用的錢遠不如母親。他能掌控的人,也遠不如……您老!現在這一次官制改革之後,太子聲望越來越高。我,我實在是想不通,這個國家,到底是誰說了算……我只能來找您老,請您老答疑解惑。爹,您就看在父子之情的份上,指點孩兒吧!我是真怕自己選錯了。”

張希孟打量著自己的兒子,小胖子也有十一二歲了,這個年紀的朱棣已經就藩了,再過幾年,張承天也要從中學畢業,接下來該怎麼選擇,確實很關鍵。

張希孟微微嘆口氣,“有些話我是不想說的,可你又偏偏問到了,你說我不告訴你,有些不對勁兒,畢竟你也是我的兒子。可我告訴了你,你小子學壞了,我又很爲難!”

張承天聽到這話,連忙湊到了張希孟面前,滿臉賊兮兮的笑,“爹,不管怎麼樣,孩兒都要孝敬您老和母親,又要照顧兩個弟弟,還有我大哥,八成也要我幫忙。您老人家就把您壓箱底兒的本事,都交給孩兒算了。真的,只有孩兒能繼承您老這一套絕學了。”

張承天託著下巴,一臉敬仰,簡直就差跪下請求了。

張希孟終於無奈,連聲長嘆。

“行了,我可以教你,但是你有多少悟性,就看自己了……我問你,經過這一次改革之後,真正的權柄落到了誰的手裡?”

張承天想了想,“是太子嗎?我看也不像啊!”

張希孟笑道:“你的感覺是對的。這一次之後,朝廷的政務是越發專業,下面有嫺熟的書吏文員,外面還有諸如胡儼這種專業人才。他們提供方案,輔助閣臣尚書做出決斷。其實真正說了算的,是下面這些人!”

張承天微微點頭,“父親,既然下面人說了算,那首輔尚書,他們還有什麼用啊?”

張希孟又笑了,“你以爲誰說了算,就一定一言九鼎嗎?就像我和陛下一樣,你說我們倆誰說了算?”

張承天眉頭微皺,“是您老?可我怎麼覺得,有些關鍵的時候,是陛下做決斷啊!”

“這就對了,要是所有時候都是我說了算,君臣關係早就破裂了。”張希孟笑道:“其實沒有誰是真正說了算的,雙方之間,必須互相尊重,或許妥協。在大多數政務上,我能做主,但是也必須留給陛下一些,讓他說了算。只有這樣,才能君臣和睦,相得益彰。”

“落到各個衙門裡面,大致的情況,也是如此。給事中掌握日常的權力,負責給尚書提供建議,自然是有優勢的。但是如果哪位尚書一心要自己決斷,甚至不惜和手下人翻臉,拼著官位不要,鬧起來之後,給事中也會很爲難。”

“所以一位聰明的給事中,就需要留給尚書足夠的空間,讓他覺得自己掌握了權力。然後才能舒舒服服,安享權柄!”

別看張希孟怎麼生氣,怎麼罵這小子,但此時此刻,張希孟算是毫無保留,把最緊要的東西,傳授給了張承天。

誰說了算,這永遠都是最關鍵的問題。

君臣之間的權柄劃分,更是非比尋常。

如果臣子權柄過大,就會弄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到時候不是天子剷除奸佞,就是權臣反殺皇帝,行王莽董卓故事。

所以說好的權柄劃分,都是你四我六,你三我七,絕不可能一方全部拿走,更不能裡子面子全都佔了。

按理說張承天年紀也不大,這又是非常枯燥的東西,等閒人根本聽不進去,可張承天顯然有點天賦異稟,他不但聽懂了,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爹,你說分享,但要怎麼劃分,才能讓自己拿到更多?還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呢?”

張希孟微微一笑,“你這個臭小子,還真說到了關鍵的地方。一句話,就是推選合適的人,登上合適的位置。”

“什麼纔是合適的人?是那些德才兼備的嗎?”張承天好奇道。

“我問你,你娘算不算德才兼備?”張希孟笑呵呵問道。

張承天連忙點頭,“那是自然啊!我娘絕對是這個!”

小傢伙伸出了兩個大拇指!

張希孟一笑,“這就對了,但你想過沒有,以你孃的精明,到了大明銀行,下面的那些人,會好過嗎?”

張承天搖頭,還低低聲音道:“她在家裡,咱們也不好受啊!”

張希孟忍不住發笑,“那你再想想,如果是上面的位置,不管是陛下也好,太子監國也罷,又或者是首相……爲了他們的權柄考慮,能不能任命你娘這樣的人呢?”

“不!絕對不行!”張承天連忙搖頭,“她太厲害了,管著大明銀行,別人就沒法插手了。”

張希孟笑道:“那我再問你,你娘在銀行,有沒有人會得利?”

張承天思忖再三,終於試探道:“或許大明百姓會得到些好處吧……爹,聽你這麼一說,我突然覺得太子殿下還有那麼一點可取之處啊!”

張希孟忍不住哂笑,這兔崽子真是太猖狂了,這還叫一點可取之處嗎?這叫做知人善任,叫大公無私啊!

張承天悶著頭想了想,突然道:“爹,那你說,如果換一個人,是不是就可以提拔一些庸才上位,然後自己順利執掌權柄呢?”

張希孟微微輕嘆,“你這腦力,確實適合學這個!”

張承天受到了鼓舞,膽子更大了,越發肆無忌憚道:“爹,你說各部的給事中,能不能想辦法把不怎麼樣的人,推給首輔?然後安排一幫廢物,執掌各部,自己掌握大權呢?”

張希孟輕笑道:“那你怎麼知道人家不是藏拙啊?萬一推上一個扮豬吃老虎的,且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張承天又是一怔,小傢伙忍不住低下頭,反覆思量,最後他似乎有所領悟。

“爹,我懂了,其實這事情還是回到了您老最初講的,要知道進退,知道取捨。不能全部拿走,不然的話,一旦撕破臉皮,就誰都不好辦了。要挑選那些不太蠢的傢伙,成爲尚書,也不要太過鋒芒畢露,搶走太多的威風。要小心翼翼,審時度勢,看清楚人,也看清楚勢……您說對不對?”

張承天彷彿領悟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心中狂喜,可擡頭之間,卻發現老爹已經起身離去了。

張承天還是難掩興奮,他終於能撥開雲霧,看清楚一些朝局了。

毫無疑問,作爲開國皇帝的朱元璋,還有當朝太師的老爹,都有著難以撼動的權柄,他們屬於意外情況,不再考慮之列。

而事實上,最好的位置,就是輔佐首輔的都給事中。

這位名義上輔佐首輔,給首輔提供建議。但實際上喧賓奪主,大可以把首輔架空,真正執掌朝局。

眼下擔任都給事中的正是宋濂。

此老不顯山不露水,竟然是最可怕的那一個!

很好!

我有了目標了,早晚我要爬上那個位置,不聲不響,掌握朝局,實在是太有趣了。

不過貌似有一個問題,要想爬到宋濂那個位置,必須學歷過關。

至少要在濟民學堂,或者復旦學堂混過,成績倒是次要的,文憑最重要。

可問題是當下自己能考上嗎?

似乎還有點難度!

“大哥,夏師姐!”張承天一躍三尺高,直接去找張庶寧了。

“爲了咱們家的未來,你可要幫幫兄弟啊!”

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
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湾仔区| 扶沟县| 共和县| 八宿县| 陆川县| 庆安县| 乃东县| 拜泉县| 拉萨市| 资阳市| 青冈县| 安远县| 合阳县| 潞西市| 遂昌县| 安岳县| 柳江县| 新河县| 博爱县| 清涧县| 安平县| 永安市| 苍南县| 方正县| 手机| 天镇县| 沧州市| 天气| 常熟市| 玉环县| 布尔津县| 江孜县| 盘锦市| 安图县| 雷波县| 来凤县| 上杭县| 陈巴尔虎旗| 黔江区|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