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

左君弼的人生信條或許就是隻要腳踩的船夠多,多大的浪,都浪不死我……他自從巢湖水師出征之後,就跟朱元璋交好,韓宋立國之後,他也送去了厚禮。

如今他又接受了天完的冊封,如果再算他暗中私通的元廷和張士誠,這位算是把當下所有勢力都伺候到了。

左君弼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拿著韓宋的酒杯,喝著天完的美酒,順便品著朱元璋的大菜,飯後再來一點張士誠的甜點……不夠丫忙活的!

精明如此,他或許做夢都要笑醒了,覺得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翻車,可他哪裡想到,竟然讓一個賊給撞破了,把他的算計公之於衆。

隨後又因爲劉福通處境微妙,迫切需要破局的辦法,竟然接受了老朱的提議,雙方會盟……左君弼的死期就在眼前了。

不過當兩位大佬見面的時候,竟然都十分默契,沒有提左君弼的事情……什麼小雜碎,不值一提!

我們是來交朋友的!

“吳國公,有好酒嗎?”劉福通見面直接要酒,朱元璋大笑,“不光有酒,還有好菜,正等著太保品嚐!”

劉福通同樣放聲大笑,“那好,俺可就不客氣了。”

他們倆攜手進入了濠州,一起品嚐大菜。

張希孟就在旁邊陪著,其實乍看之下,劉福通和朱元璋,很有些相似之處,都是偉岸的漢子,龍行虎步,氣場十足。

但是仔細推究,又有很大不同……朱元璋明顯是黃連水熬出來,帶著苦大仇深,寧死不屈的倔驢脾氣,百折不撓的鋼鐵漢子。

而劉福通,則是英豪闊達,有一種上位者的從容,居高臨下的自信,屬於自帶王者霸氣的那種。

兩人的差別很明顯,老朱的身世不用說了,劉福通卻是鉅富之家,田連阡陌。他之所以會決定反抗元廷,是因爲治理黃河的時候,新修的河道佔用了劉家的土地,劉福通一氣之下,決定起兵。

當然了,他很早就參與到白蓮教的運作,也是事實。

只能說天時地利,湊到了一起,不能不反。

按照兩個人的出身,明顯劉福通應該更從容大度纔對……可事實上劉福通卻是暗中下毒,殺死了杜遵道。

反而是老朱,這個苦出身的人,處處講究正道直行,講究名正言順。

如果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出身優渥的劉福通,更接近項羽,而草根出身的老朱,則是更偏向劉邦。

有趣的是,歷史上發生的一幕,又要在兩個人身上重演了。

而這一次,朱元璋沒給劉福通擺鴻門宴,而是熱情款待,雙方開懷暢飲,只有張希孟,留在身邊陪伴。

最初劉福通沒有在意他,可後來聽說張希孟不但是老朱的心腹,還是雲莊先生的族人,劉福通肅然起敬,主動跟張希孟聊天,還詢問道:“張先生,可有字?”

張希孟笑道:“我年紀尚小,沒有字。”

劉福通立刻道:“那怎麼行,你出身高貴,不同尋常,直呼其名太不敬了。不如這樣,我聽聞孟子有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不如用子平爲字,何如?”

張希孟一直沒有給自己取字,他也想過請人幫忙,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是劉福通首先提出來……從本心講,張希孟不太喜歡強加於己,但是這個舉動卻讓張希孟看出了劉福通的爲人。

他的確出身富貴,對名,字,號這一類的事情,十分在意,也對出身有著敬畏之情。而且看似他出身好,應該闊達寬宏,但實際上他更怕失了體統,一心維持面子上的好看,但是卻不排斥卑劣手段。正因爲如此,他才只能暗戳戳下毒,毒死了杜遵道。

試想換成朱元璋處理此事,他八成會抓杜遵道的把柄,直接處死,最差也會弄成戰死疆場。

反正下毒害人,那是老朱幹不出來的。

劉福通的行爲,竟然又和項羽不敢鴻門宴光明正大殺人,反而靠著極限微操,分封諸國,讓大傢伙彼此勾心鬥角,最後便宜了劉邦一樣。張希孟都有點同情這位悲劇英雄了。

他微微一笑,接受了劉福通送的字,“主公,我怕是要多謝劉太保了!”

朱元璋笑著點頭,“子平,孟子的子,平定天下的平,真是恰如其分!劉太保就是比咱有學問,咱替張先生,多謝你了!”

朱元璋渾不在意,反而笑著接受。

劉福通稍微沉吟,也笑了出來。

看得出來,他想試探什麼……或者是譏諷朱元璋不在乎這位心腹,或者是提醒張希孟,你和朱元璋是出身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可事實上張希孟和朱元璋親密無間,根本不是一個字就能離間的,相反,他們倆都挺滿意的,省著浪費腦細胞了。

而隨著就越喝越多,劉福通率先打開了話匣子,“吳國公,你說說,這天下間,誰可爲豪傑英雄?”

朱元璋微微眉頭一皺,張希孟也面色凝重,這位要煮酒論英雄嗎?

老朱沒急著回答,而是笑道:“子平先生,你替咱說說吧?”

張希孟一笑,“主公,我要是說劉太保,著實有些無趣了……那讓我先說,我認爲有一人販布出身,率先稱帝,佔據數省疆土,帶甲百萬,非比尋常……天完皇帝徐壽輝,可爲英雄!”

“哈哈哈!”劉福通忍不住大笑,“如果說彭祖師是英雄,俺還覺得有些道理,可彭祖師死了……徐壽輝小販罷了,不過是讓彭祖師推出來,當招牌罷了。如今天完國中,臣強君弱,離心離德,早晚徐壽輝必死於部下之手,他算不得英雄!”

張希孟默默聽著,朱元璋似乎有了人選,就說道:“高郵張士誠,面對百萬大軍,巋然不動,如今佔據淮東,染指吳地,可算是一個英雄。”

劉福通笑得更大聲了,“張士誠一個看門狗罷了,他能守住高郵,還不是仰賴你吳國公的幫忙。如今他首鼠兩端,投靠元廷,如何能算英雄?待我北伐成功之日,必然砍下張士誠狗頭!”

這位還真是有氣魄……朱元璋心中暗笑,你要殺張士誠,那可要快著點,別讓咱搶了先!

“如果張士誠也不算的話,那元廷諸公如何?比如答失八都魯,還有察罕帖木兒?”

提到了這倆人,劉福通怔了怔,沉吟道:“答失八都魯當初剿殺了南陽布王三,我在他的手裡,也吃了不少敗仗。但是元廷昏聵,內鬥不斷,脫脫尚且不能保全,更何況是他!我有把握,滅了答失八都魯!至於察罕帖木兒,他似乎有些軍略。我已經派遣西征軍,進入關中,破察罕帖木兒不難!”

劉福通抓起酒杯,沉吟了半晌,才一口喝乾,篤定道:“這倆人必死於我的手上!”

朱元璋面色凝重,沒有說話。

張希孟突然笑道:“劉太保,說了這麼多人,如今可以說一句,天下英雄,唯太保與主公耳?”

聽到這話,劉福通微微沉吟,竟然興致來了,豪氣大笑,“吳國公出身寒微,但是智勇過人,雄才大略,據淮西之地,奪江南富貴之鄉,如今大刀闊斧殺進金陵。太平路、鎮江路、寧國路、廣德路、徽州路、處州路……所向披靡,氣勢如虹。如果俺劉福通敢說吳國公不是英雄,那天下人都要嘲笑俺自大了!”

劉福通又話鋒一轉,指著自己的鼻子,笑道:“吳國公,你是英雄,但是俺劉福通這些年來,也沒少做事情!當初鑿刻獨眼石人的是我,最初兵敗,後來又堅持舉事起兵,並且大敗元軍的是我!沙河一戰,三十萬元兵,灰飛煙滅!迎回小明王,恢復大宋江山,如今又要大舉北伐,滅了元廷,你說說,我劉福通算不算英雄?”

朱元璋淡然一笑,“劉太保自然是當世豪傑,咱也是佩服得緊!”

劉福通怒道:“好!吳國公說得好!可是俺就想不通,杜遵道,盛文鬱那幫人,爲什麼非要和我對著幹?我說北伐,他們就說經營河南之地!我辛辛苦苦,替小明王處理政務,他們卻說我野心勃勃!不要忘了,當初是我劉福通散盡了家財,招募兵丁,纔有了今天的局面!他們都是靠著我養活的,竟然敢違逆我的意思,就是一羣無恥的白眼狼!”

劉福通破口大罵,毫不留情,幾乎是承認他殺了杜遵道。

難道劉福通就不怕嗎?

或許吧,他已經掌握了韓宋的一切大權,此刻跟朱元璋說這些,既是炫耀,也是示威!等於告訴老朱,從今往後,他劉福通是韓宋唯一說了算的,別在乎什麼小明王。

“承蒙太保看得起,從今往後,咱們兩家守望互助,結成盟好!”朱元璋伸出了手,劉福通也伸出了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一頓酒之後,劉福通就告辭離去,沒有更多的糾纏……老大隻是要定調子,具體合作什麼,讓下面人談。

換句話說,接下來就是張希孟的舞臺了。

“先生,劉福通以英雄自詡,可是咱卻以爲,暗中下毒,算不得英雄!先生覺得誰纔是真正的英雄?”朱元璋笑呵呵道。

張希孟略微遲疑,突然吐出了兩個字:“百姓!”

朱元璋繃緊面孔,用力頷首,“先生所言極是!”

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
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三百零五章 第三次興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二百三十七章 贅婿噬主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阿鲁科尔沁旗| 衢州市| 新田县| 天门市| 桃源县| 乾安县| 孝昌县| 罗田县| 香河县| 木里| 信丰县| 临夏县| 新密市| 千阳县| 平湖市| 新蔡县| 九龙坡区| 台东县| 富裕县| 汤阴县| 巴青县| 西安市| 额敏县| 普宁市| 蓬溪县| 盈江县| 若尔盖县| 淅川县| 永济市| 玉树县| 朝阳区| 龙陵县| 建德市| 修文县| 门头沟区| 慈利县| 宁河县| 措勤县| 辉县市|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