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

“下旨,令參政朱升,新任戶部尚書楊憲,兵部尚書汪廣洋,稅務部尚書胡惟庸,即刻北上濟寧?!?

“下旨朱亮祖,出屯湖州,調胡大海即刻北上。”

“下旨越王方國珍,令他率領水師,巡弋沿海,但不許主動襲擾張士誠所部,如,如遇試探,果斷予以還擊!”

“下旨杭州周德興,要他嚴加戒備,防禦張士誠和陳友定可能的攻擊?!?

“告訴應天的糧食銀行,籌措一筆軍餉,數額暫定八百萬貫寶鈔?!?

“下旨御史臺和度支局,立刻清查各地糧食倉庫,確保數額充足,隨時準備起運。”

“再告訴長江水師,所有舟船,準備好運輸糧餉輜重。尤其是要準備平底船,入運河,進入黃河,都需要準備妥當?!?

……

朱元章不斷降旨,張希孟在旁邊拾遺補缺,君臣二人迅速完成了全面部署,龐大的戰爭機器隆隆啓動,大明立國以來,最大的一場決戰,終於不可抑制地爆發了。

戰略決戰旨在消滅敵人主力,贏得戰場主動權,剝奪對方戰爭能力。

是敵對雙方,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之戰。

是左右歷史走向,國家命運的豪賭。

押上全部籌碼,使出最後一分力量,毫無保留,傾盡一切,去爭取勝利!

其實作爲一個出色的統帥,是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的。

倒不是說不能打,而是不能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打,因爲一旦失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而且任何一點小事情,都會影響戰爭的結果,屬於高度不可控。

對於大明來說,如果一切順利,逐步蠶食,然後大軍平推,這纔是最穩妥的選擇。

哪怕決定北伐之前,雖然制定了大決戰的方桉,但也沒有擺在第一位。

可局勢的發展,遠遠超出了張希孟和朱元章的預計,縱觀整個中原格局,似乎大決戰的態勢,已經出現了。

首先說南陽方面,馮國用等人大刀闊斧,以襄陽爲大本營,包圍南陽,一戰成功,不但俘虜了阿魯溫,還挫敗了察罕的救援。

馮國用聲威大震,隨即公佈了一系列的政策,南陽盆地的百姓翹首以盼,歡喜鼓舞。短時間之內,馮國用不但站穩了腳跟,還得到了大量補充。

足有三萬民夫,加入了明軍。

馮國用已經揮軍攻擊汝州和嵩州,進一步威脅陝州和洛陽。

他這一手,不但壓縮了河南元軍的空間,還威脅到了關中元軍,可謂是一舉多得。

強大的南陽集團,猶如一隻鐵拳,頂在了察罕柔軟的腹部。

雖然沒法一下子剖腹挖心,直接擊破元軍,卻足以讓察罕帖木兒疼痛入骨了。

相比南陽集羣的成果,被困開封的劉福通,竟然也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這位跟老朱煮酒論英雄的當世豪傑,雖然在三路北伐失敗,盛極而衰,被困開封之後。

並沒有放鬆鬥志,他還在堅持。

咬定青山不放鬆。

歷史上的劉福通曾經從開封逃出來,退居安豐,足足撐了四年多。

而這一次的劉福通,似乎要把開封作爲最後的決戰地點。

“無論如何,也不能做宋徽宗!”

這是劉福通最近常說的一句話。

當初金兵南下,迫近開封。

徽宗趙佶立刻禪位,提桶跑路。帶領著親信一路南逃……結果弄得開封軍心渙散,人心盡失,也徹底暴露了大宋的虛弱。

更要命的是趙佶跑也就跑了,還傻乎乎回來了,以爲安全無事了。

結果金人二次南下,這一次連保護他南下的臣子都沒有了,趙佶和兒子一起成了金人俘虜。

時至今日,劉福通就是拿這個例子,勉勵麾下。

堅持,堅持下去,就有辦法。

шшш ?тт kдn ?C○

張士誠尚能死守高郵,咱們大宋不能不行!

劉福通幾次突圍不成,也就索性發動軍民百姓,在開封大修壕溝工事,準備血戰到底。

開封的頑強超出了察罕帖木兒的預料,他沒法一下子拿下開封,也就沒法迅速南下。這樣一來,大明在淮河流域的廣大地區都是安全的。

因此明軍的主力蝟集山東,形成了一隻強悍的鐵拳。

這一隻拳頭,和南陽的拳頭,一前一後,插入了中原大地,河南元軍就這麼被包圍了?;蛘哒f開封周圍的元軍,形成了一個突出部,大明只需要包圍這個突出部,一口一口吃掉敵人,大元最強大的一支野戰力量,就會土崩瓦解,黃河流域,長城以南,再也沒有可以和大明抗衡的元軍主力。

攻克大都,指日可待。

正是這些情形,讓朱元章篤定了戰略決戰,一舉全殲察罕的信心。

不過話雖如此,再看被被包圍的元軍,又是個什麼情況呢?

察罕帖木兒是靠著地主武裝崛起,從最初的一萬人,打到了現在,麾下幾十萬兵馬。

先後擊敗了北伐中路軍和西路軍。

在南下開封之前,察罕重兵屯太行,以兵分鎮關中、河洛、江淮,旌旗營壘,綿延千里,兵鋒強盛,甚至還在當初的脫脫之上。

尤其重要的是,察罕是知兵之人,用兵名將。

他和脫脫那種以內政爲主的人不一樣。

而且察罕也不可能做大元朝的忠臣孝子,不會因爲一道旨意,就放棄兵權。

“主公,根據密報,察罕手上的兵馬,不會低於四十萬,其中能戰的精銳,也超過三十萬人,尤其是還有陝甘諸王的兵馬,其中鐵騎數萬,戰力強悍?!?

張希孟分析道:“此戰還有一個最大的變數,那就是屯駐大同方向的孛羅帖木兒。他承襲父親答失八都魯的地位兵馬,在對付北伐中路軍的時候,立下了大功。手上也有十萬以上的重兵,是整個元廷第二大的力量。”

“如果答失八都魯南下增援察罕,元軍的總兵力就會超過五十萬。而我們能動用的人馬,還不足三十五萬。雖然兵馬的質量可以抵消數量的優勢,但是在這種大決戰的情況下,總還是多一個人,膽氣就足一分。更何況關中的李思齊也可能出動兵馬,馳援察罕,如此一來,我們要面對的敵人就更強大了?!?

張希孟說到這裡,神色也越發凝重,心中狐疑。

還是那句話,面對著雙方近百萬大軍,縱橫千里的大戰場,決定命運的豪賭……張希孟謀而難斷的毛病又犯了。

好在做最終決定的人不是張希孟,朱元章以他那種最底層苦熬出來的勇毅頑強,死死扛著大局,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判斷。

“先生所講有理,但也不全面……察罕帖木兒同樣有著巨大的弱點。首先,先生擔心孛羅帖木兒,但是察罕兵多,但地位卻低於對方,兩家矛盾重重,如果不是咱們北伐,沒準他們自己就打起來了。所以這兩方是不可能同心同德的。這是其一!”

“第二,元軍兵馬雖多,但是中原之地因爲反覆鏖戰,不斷拉鋸,已經民力凋敝,赤地千里,想要找到足夠的糧草軍需,幾乎不可能。蒙古鐵騎雖然厲害,但草料糧食的消耗更大。壓力還在我們之上。”

“至於第三點,南陽一戰,俘虜了阿魯溫。東平府的伏擊,擊敗了王保?!聦嵶C明,察罕的兵馬,也就是那麼回事。他或許比陳友諒強,但到底只是個地主豪強。手下兵馬越多,越是錯綜複雜,就越難以調動。現在看起來聲勢浩大,不可一世,但只要挫敗他們,立刻就會星落雲散,一潰千里。”

“打仗打得就是信心,此戰咱們揹負著華夏淪亡的百年恥辱,揹負著數千萬百姓的希望囑託。此戰……必勝!”

老朱的拳頭,狠狠砸在了桌子上。

以近乎一錘定音的方式,下定了決戰的信心。

旬日之間,朱升,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等人,趕到了濟寧,緊隨其後,胡大海和常遇春也領兵趕到,加上已經提前到來的徐達。

朱元章手下最強的文武幾乎齊聚一堂,明軍精銳,悉數在此!

老朱向大傢伙介紹了當前的情況,以及他的決戰之心,然後對大傢伙道:“你們都暢所欲言,看看哪裡需要補充,哪裡還有疏漏,咱想要聽你們的意見。”

朱元章這話說得很有意思,開誠佈公,聽取意見,這是沒錯。

但是前提是大決戰的決心已經下了,你們就不要質疑了,想辦法完善計劃就是了。

衆人都繃著臉,默默注視著地圖,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百萬決戰,光是這個規模,就讓大傢伙腦袋嗡嗡的。

再看戰場,從山東到關中,從河南到山西……整個中原大地,黃河兩岸,全都在視野之內。

如此大戰,想要算無遺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誰也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掌握全局。

就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時候,朱升輕咳了一聲,“上位,元軍的情況很明白了,但是咱們卻也有個最大的弊病,如果處理不好,同樣會功虧一簣?!?

朱元章眉頭一皺,“請講。”

“是這樣的,南陽方向可以走汝寧,安豐,濠州……然後給山東送信……目前來看,最快也要五七天時間。戰前還好,可若是開戰,一道命令,往來就要半月。兩軍還怎麼互相配合?如果察罕採取守一攻一的策略,我們勢必處於劣勢。尤其是南陽這一支兵馬,他們兵力太少,還不足以對付察罕,尤其是關中的壓力也會落在他們的頭上,如果還沒等我們發動起來,察罕靠著強大的兵力,先擊潰南陽方面兵馬,則決戰大局,勝負頃刻逆轉,不可不察?!?

朱元章凝視著地圖,沉吟少許,突然道:“那就調朱文正北上,讓他率領所部湖廣兵馬,馳援南陽,聽候馮國用調遣?!?

又增加了一支兵馬,毫無疑問,朱元章已經押上了一切。

而張希孟則是微微一怔,朱文正!難不成屬於他的時刻,終於要到了嗎?

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
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新巴尔虎左旗| 呼和浩特市| 延庆县| 肇庆市| 根河市| 灵寿县| 东乡| 鄯善县| 息烽县| 香港 | 易门县| 绿春县| 高青县| 甘孜| 上林县| 德安县| 易门县| 讷河市| 隆德县| 于都县| 绥中县| 禄丰县| 乌恰县| 贺兰县| 衡山县| 凤冈县| 日喀则市| 原平市| 衢州市| 绥棱县| 满城县| 阿拉善盟| 东海县| 万载县| 富锦市| 湖南省| 鄂托克旗| 巴楚县| 贡嘎县|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