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

張希孟率領著人馬,從鎮(zhèn)江出發(fā),浩浩蕩蕩,開向蘇州,在張希孟的隊伍當中,除了能臣幹吏,精兵強將之外,還彙集了不少特殊人才。

包括早就名揚天下,號稱第一紅賊的曲藝班頭吳大頭,包括家道中落,著名才女鄭允端丈夫施伯仁。另外還有從拱衛(wèi)司調(diào)來的千戶官周蕙娘。

張希孟的這一支隊伍,不只是文武齊備,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才。之所以配的這麼齊,一來是蘇州情況特殊,不準備充分,根本不敢闖這個龍?zhí)痘⒀āA硗饫现煲彩巧聫埾C显獾轿kU,這才百般小心,不惜血本。

總而言之,能配屬的都配屬了。

剩下就看張希孟的手段了。

“軍紀我已經(jīng)說了一百遍,也就不廢話了。再有就是要保持一顆靈活敏銳的心,我們不是去找茬兒,去殺人放火,而是要理解一座城市,明白運行方式,取長補短。對於那些不合適的東西,要堅決剷除,毫不留情。”

“但我們也要清楚,有些好東西必須保留下來,變爲大明向前發(fā)展的助力。”

衆(zhòng)人對張希孟的話,哪裡敢有半點怠慢,哪怕聽不太懂,也盡力記在心頭,仔細揣摩。畢竟以張相如今的地位,說出來什麼都是對的。

如果不對,那也是自己愚鈍,沒有領會清楚。

平心而論,張希孟很怕這種情況。

明軍進城的次數(shù)不少,從最初的滁州,到金陵,再到其他城市,可以說是駕輕就熟,經(jīng)驗豐富了。

區(qū)區(qū)蘇州,又有什麼不同?

還真別說,當下的蘇州,就是不一樣。

哪怕?lián)P州,金陵這種,有著數(shù)量衆(zhòng)多市民,發(fā)達工商業(yè)的城市,也和蘇州完全不一樣。

蘇州的紡織作坊不但規(guī)模龐大,而且主要向外銷售,每年有差不多五十萬匹以上的絲綢,出售海外。

其中僅僅是織工,就超過三萬人。另外繡花,印染,販售,船隻,票號……整個產(chǎn)業(yè)鏈下來,牽涉的人數(shù),何止十萬!

毫不誇張講,蘇州可以算是對外聯(lián)繫最密切的城市了。

造成這個情況也跟大明有關係。

從很早開始,朱元璋就排斥海外貿(mào)易,他恨不得把每一塊田都種上糧食,要什麼商人,都是農(nóng)夫不香嗎?

幸好有張希孟在,制止了老朱瘋狂的打算。

不過張希孟也承認老朱的想法又可取之處。

因此大明雖然有專門的市舶司,但是卻限制對外貿(mào)易數(shù)量。而且大明對外又嚴格控制價格,胡商想要見縫插針,買點便宜貨,那是想也不要想。

大明不幹的事情,蘇州這邊都接下來了,作坊瘋狂擴張,大肆改種桑樹,哪怕張士誠也知道糧食重要,卻是阻止不了改稻爲桑的進程。

豪族大戶主導之下的蘇州,變得越發(fā)逐利,什麼都要算計好處多少。

有人覺得很難鬥得過大明,所以應該納土歸降,成爲大明子民,免得兵連禍結(jié)。可也有人堅決認爲一旦落到了大明手裡,好日子就沒了,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拼了這條命,保住現(xiàn)有的成果。

以張希孟的耳聰目明,自然是瞭解了不少。

如果他不插手,按照老朱的性格,多半會力行均田,遷居大戶,抑制豪強……把城裡頭殺了個七零八落,徹底阻擋蘇州的發(fā)展進程,強行糾正回老朱喜歡的傳統(tǒng)模式。

張希孟也很難說誰對誰錯……他很想把蘇州改造好,畢竟這裡離著應天很近,順流而下,堪稱應天的門戶。

把蘇州弄好,設立市舶司,發(fā)展海外貿(mào)易,變成生產(chǎn)貿(mào)易中心。

只要成功了,離著應天這麼近,張希孟不覺得還有哪個人會提海禁的建議。

儘管張希孟也知道海禁有著複雜的原因,但是他不想失去向海外發(fā)展的機會。

蘇州這個最好的樣板,當真是不能錯失。

這一路上,張希孟想了太多,有如何掌控蘇州的,有關於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有這麼制定相應經(jīng)濟和對外政策的,還有怎麼鼓勵技術發(fā)展進步的……

他想了非常多非常多,不過當他真正臨近蘇州的時候,這些不得不暫時收拾起來,還是先順利把各方勢力擺平吧!

不出意外,張希孟先見到了張士誠,作爲同樣姓張的一家子,張士誠年近半百,頭髮鬍鬚略微花白,但是卻精神矍鑠,目光有神,絲毫不是落敗投降的樣子。

“在下見過張相……張相親自前來,當真是蘇州百姓之福,在下先代蘇州百姓,謝過張相。”

張士誠顯得彬彬有禮,十分客氣。

張希孟微微一笑,“懷王……我還稱呼你懷王,畢竟主公還沒有下文,你就是大明的懷王。而且在支援關鐸,共同抗元的大事上,懷王也是有所出力的。就憑這一點,咱們是友非敵,大可以開誠佈公,討論如何接收,怎麼恢復民生的問題。”

張希孟看著張士誠,笑道:“怎麼樣,懷王意下如何?”

張士誠慌忙道:“這自然是好,在下早就聽聞張相之名,乃是當世聖賢,夫子在世,治理蘇州,不在話下。”

張希孟笑道:“懷王謬讚了……我想請問懷王,當下蘇州的絲綢作坊,可是還在開工?”

張士誠一怔,他不明白張希孟爲什麼第一個關心作坊,想來大明也知道絲綢賺錢,想要立刻據(jù)爲己有!

這也是人之常情,他們要是不愛財,那才奇怪呢!

“張相,人心浮動,民不安生。有太多百姓吃不上飯,糧食一天一個價。在下實在是焦頭爛額,已經(jīng)無暇顧及絲綢作坊的事情,咱們還是從最緊要的東西來吧!”

“最緊要?”張希孟呵呵一笑,“懷王,我覺得最緊要的就是這些作坊,這是蘇州與衆(zhòng)不同之處,也是蘇州的命脈所在。我現(xiàn)在就要過去看看!”

張希孟語氣堅決,在他身後,就是大明的精銳甲士,從戰(zhàn)火之中爬出來的人,個個都是精銳,殺氣騰騰,張士誠哪裡敢反駁。

不過一上來就迫不及待搶奪絲綢作坊,這個張希孟,出息不大啊!

有了這種想法,張士誠也就不在乎了,相反,還樂得順水推舟,就讓你張希孟丟人現(xiàn)眼。

懷著迥異的心思,張士誠陪著張希孟,來到了蘇州最大的絲綢作坊前面。

這個作坊足有兩千多張織機,規(guī)模龐大,稱雄一方。

張希孟到了作坊前面,只見關門落鎖,並無一人。

“把門打開,讓我瞧瞧。”

有人上前,去了鎖頭,終於能步入代表當世最先進工業(yè)水平的絲綢作坊,多少還是值得期待。

只是步入之後,張希孟就有些失望了。

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木棚,四面漏風,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

他向四周看了看,不少明軍這邊的人根本不清楚是幹什麼的。

倒是周蕙娘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她面色深沉,走了過來。

“張相,如果我沒猜錯,這裡是抄身室。”

“抄身室?幹什麼的?”

“自然是抄檢織工身上的東西,進去的時候要查,怕帶了什麼不好的東西,破壞織絲綢。出來的時候,也要查,生怕竊取生絲,中飽私囊。”

張希孟皺著眉頭,沉聲道:“這不是把織工當成賊嗎?”

周蕙娘不客氣道:“豈止是賊!織工多爲女人,搜身的都是爪牙打手,他們趁機佔便宜,欺凌女工,毆打敲詐,打死人命,也不新鮮。”

張希孟眉宇深沉,擰成了疙瘩兒。

“如此過分,只怕是有更險惡的用意吧?”

周蕙娘道:“張相請想,凡是能忍著每天搜身屈辱,依舊前來上工的,無不是家境貧寒,生計艱難,一天不幹活,就要餓肚子。既然如此,正好可以百般壓榨,手段再過分,也不怕會有什麼後果。”

張希孟微微閉目,確實如此,一個抄身室,就找出了最無奈的織工,還真是好手段。

“來人,把這裡拆了!”

張希孟一聲令下,手下的甲士聞風而動,三下五除二,就把抄身室給廢掉了。

等再往裡面走,又是一排房間,依舊不是織工的作坊,竟然好像個刑堂,裡面擺滿了刑具,皮鞭,夾棍,烙鐵,應有盡有,比起衙門公堂,一點不差。

好些刑具,都黝黑髮亮,有著厚厚的一層包漿,必然是沒少做壞事,甚至是沾著人命!

“拿出去,燒了!”

士兵連忙過來,將這些刑具拿到了大街上,付之一炬。

瀰漫的煙火,驚動了一些人,他們往這邊巴望,膽子大一點的,居然直接過來。

發(fā)現(xiàn)明軍燒燬了害人的刑具,無不拍手稱快。

張希孟怒氣未息,看了眼張士誠,“懷王,這是你的治下,你可曾來過?”

張士誠的臉色很不好,他怎麼會來這種下賤的地方?

他可是王爺啊!

“張相,我看對工匠嚴苛一些,也沒什麼不妥的,咱們似乎用不著在乎!”

張希孟呵呵冷笑,乾脆不理張士誠,直接道:“貼出去告示,告訴所有織工,明天過來上工,抄身室,刑具,還有工頭兒,一律廢除。工錢每個人按照糧食折算,一個月下來,折三石糧食!”

告示貼出去,半夜時分,就有織工趕來,她們堵在了門口,只爲了能看一看,是不是真的?

老天慈悲,總算有人在乎她們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zhàn)李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jié)合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六十三章 戰(zhàn)略大師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chǎn)和建設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wǎng)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lián)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xiàn)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yǎng)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jīng)來此要過飯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
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zhàn)李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jié)合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六十三章 戰(zhàn)略大師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chǎn)和建設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wǎng)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lián)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xiàn)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yǎng)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jīng)來此要過飯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穴市| 光山县| 江城| 连山| 台南县| 濮阳县| 平乐县| 邵阳县| 洞口县| 绿春县| 白水县| 同仁县| 铜川市| 华亭县| 柳江县| 民权县| 云南省| 皮山县| 娄底市| 和平县| 花垣县| 长沙县| 明溪县| 临武县| 丹巴县| 蓬莱市| 齐齐哈尔市| 修水县| 翁源县| 商洛市| 梁河县| 永兴县| 陵川县| 荆州市| 博野县| 安顺市| 旺苍县| 通化市| 夹江县| 德惠市|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