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

正如藍玉所講,儘管有諸多問題,但是畢竟勝利了,還俘虜了王保保,確實可以和陛下交代,甚至可以請功受賞。

他欣然牽頭上書,三位藩王在反思之後,同樣上書,向朱元璋報捷。

自是從漠北送去應天,便是走八百里加急,也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漫長的距離,煎熬般地等待,讓張希孟也有些受不了了。

他越是等,就越是心中不安,到了最後,甚至有些忐忑起來。

張希孟不是領兵天才,一時還不明白煩躁來自哪裡……可他心思縝密,善於推測,面對著地圖,張希孟一遍一遍推演,在腦中設想著種種情況,終於,張希孟想通了,卻也是汗流浹背,不寒而慄,

他低頭從抽屜裡拿出那兩篇文章,仔細看了又看,張希孟突然用力,把暢想戰勝的那一篇撕碎,扔進了廢紙簍裡。

至於那篇反思戰敗的,他看了又看,竟然提起筆,開始重新撰寫。

可是越寫張希孟就越是惶恐,最後索性把筆一扔,直接去見朱元璋了。

很湊巧,今天的老朱也沒有去城外莊園,而是等在了皇宮之中,顯然,他等的不是張希孟,而是前方的戰報。

張希孟的到來,讓老朱慌亂的心有些安撫。

“先生快坐,咱現在就想找個人說說話。”

張希孟也道:“臣何嘗不想和主公談談!”

兩個人四目相對,都不約而同,心領神會。

朱元璋趕走了所有宮女太監,又給張希孟倒了一杯茶,這才道:“先生,你怕藍玉他們打敗仗?”

張希孟微微沉吟,隨後道:“主公,臣怕的不只是打敗仗,而是害怕不知道爲什麼打敗仗!”

老朱一愣,瞳孔收縮,陷入了痛苦的掙扎,最後無奈長嘆,“倘若兵敗,必是咱的錯!咱把事情想簡單了!”

張希孟深深吸口氣,探身道:“主公也是聽信了臣的諫言,這一戰咱們君臣都錯了!”

“先生,你先別急著往身上攬錯!咱問你,一舉全殲王保保錯了嗎?”

“沒錯!”

“三路進軍,引誘敵兵,然後合圍殲滅,這錯了嗎?”

“沒錯!”

“以三王爲餌,藍玉爲錘,一戰定勝負,錯了嗎?”

“也沒錯!”

老朱突然長出口氣,苦笑道:“既然如此,那咱們錯在了哪裡?”

張希孟緊繃麪皮,緩緩道:“錯在層層疊疊,遠隔幾千裡指揮用兵。些許的錯誤,就會影響大局,這些事情是咱們君臣根本想不到的。”

老朱緊皺眉頭,沉聲道:“先生不妨說得明白點。”

張希孟嘆道:“主公請想,咱們在淮西起兵的時候,每一條路,要走多少時間,有多少橋樑河溝,沿途能徵召多少民夫……敵人如何,我們如何,全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不光我們能,徐達他們也能。正因爲有這些,才能所向披靡,百戰不殆!”

“主公請想,在中原征戰,我們能規劃每一條道路……可是到了草原之上,我們做得到嗎?只怕藍玉他們也不行吧!”

朱元璋猛吸了口氣,不由自主用力頷首,“咱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在中原時候,三路兵馬,走多少路,遇到多少難題,都能一清二楚,可到了草原上,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了。咱們腦中構思的三路兵馬圍攻,已經和原來大不相同,完全是兩個東西了。”

朱元璋和張希孟聊了半天,歸結起來,以往作戰,他們從宏觀到微觀,基本都能把握。就算他們照顧不到的地方,徐達、常遇春這些將領,也足以發揮主觀能動,彌補窟窿,順利實現目標。

但是當戰場足夠寬闊,地方足夠陌生的時候,就必然失去掌控。

這不是簡單增加多少斥候,安排多少夜不收就能解決的。

甚至有了無線電,有了航空偵察,戰場上出現的啼笑皆非的錯誤,也是比比皆是,根本無法避免。

“主公,雖說咱們沒有學高粱河戰神,給他們陣圖,但是咱們也規定了大致的進軍路線。假如偏離了原定的道路,他們會怎麼樣?”

朱元璋沉聲道:“自然是怪罪領路之人,爲什麼會犯錯誤?”

張希孟道:“那主公以爲,在戰場上,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這個……自然是將錯就錯,隨機應變了。”

張希孟又是一聲長嘆,“主公,我聽說草原上的河流,都是季節性的,秋冬進入枯水期,斷流改道,都是平常。我們拿到的地圖,最新的也是幾年前的了,和實際狀況,只怕出入不小啊!”

朱元璋再度陷入沉思……張希孟所講這些,可以說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確實遠隔幾千裡,進行部署,就會遇到這個問題。

這也不是張希孟和朱元璋的能力問題,因爲換成誰來,都是一樣的。

或許有人要問了,既然如此,爲什麼不能放權?

不能讓前面的將領負責?

因爲這事情就不是簡單的軍務問題。

兵部制定作戰計劃,天子批準,戶部調撥錢糧,準備軍械,地方上徵調民夫,運送糧草……整個這麼龐大的環節,處處都要朝廷協調。

至少要做到大致確定,纔好安排。

除非有一種情況,能解決問題。

那就是學唐朝,設立節度使。

兵權,財權,人事大權……全都交給將領,讓他們掌握全局,隨心所欲,做出調整安排。

如此大局授權,別說老朱做不到了,就算是中書省,御史臺,所有官吏也都不會答應的。

說來說去,只有一點,就是又要改制才行!

“原本想著在華夏九州之外,設立藩國,拱衛中原即可,現在看來,單純設立藩國,未必能壓制住當地蠻夷勢力。還需要安排大將重兵,節制一方纔行!”

朱元璋和張希孟越聊越深入,很快就又觸碰到了另一個難題,設立大將統兵,這很好,但要怎麼控制這些將領,又怎麼掌控下面的兵馬?

萬一重複了唐朝的故事,培養出來一大堆安祿山,那可就熱鬧了。

雖說張希孟和朱元璋還都有些自信,但是當初李隆基又何嘗不是自信滿滿!

所以很多事情,確實不是那麼簡單的。

張希孟無奈道:“臣從夷商那裡知道,河中之地,有個瘸子帖木兒,勢力崛起極快,攻滅了原本統治當地的蒙古王公,儼然有威脅大明西域之勢。如果這一次不能消滅王保保,反而讓他們聯起手來,情況就會很麻煩。彼時安排將領,設立藩國,需要小心經略,長期用兵,纔有勝算。”

朱元璋沉吟道:“且看情況吧!如果當真戰事不利,咱會下罪己詔,而後親自前往涼州。什麼瘸子帖木兒,咱把他兩條腿都打折!敢覬覦大明疆土,他是自尋死路!”

張希孟和朱元璋的談話,也只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不論輸贏,都需要做出改變……一定要彌補決策的漏洞才行。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張希孟和朱元璋的心都越來越沉重,儘管自起兵以來,大明就沒有怎麼輸過,可以說是高歌猛進,一路凱旋。

長久積累的習慣思維,讓大家都不相信明軍會戰敗。

不管多麼糟糕的局面,多麼強大的敵人,明軍都能一路凱旋。這就是一直以來,積累的自信。

有這種自信在,明軍就敢不斷向外開拓。

同樣的,一旦自信打沒了,就會像趙宋一樣,哪怕打贏了,也要趁勝求和,畢竟他們的勝利只是僥倖,失敗纔是常態。

一如土木堡之後的大明,完全失去了對外用兵的勇氣。

張希孟和朱元璋都做好了接受一場戰敗的準備,甚至還是慘敗。

而他們能做的就是迅速調整方略,彌補不足,用最快的時間,最利落的勝利,挽回民心士氣。

不至於讓一場失利,影響大局。

身爲一個國家的主宰,能有這樣的準備,甚至比起一路高歌猛進,都要重要得多。

不過到底沒有讓張希孟和朱元璋焦急太久。

來自塞外的捷報,終於送到了京城。

結果出乎預料的好,不光一戰成功,順利拿下和林,還俘虜了王保保!

這是完全沒有想到的,哪怕張希孟都覺得,以王保保的爲人,二十年的堅持,就算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他也會選擇自殺,和大元朝同歸於盡。

可誰能想到,他居然沒捨得死,而是被俘虜了!

大元朝最後一個男人,也放棄了,成爲了大明的俘虜。那個龐大無比的大元朝,徹底跪下了!

到了這一步,絕對可以光明正大,修元史了。

即安葬了大宋之後,又能給大元朝蓋棺定論了!

藍玉好樣的!

當然了,三王也算不錯!

都應該重賞!

張希孟甚至連夜撰寫文章,他當初那篇最樂觀的估計,竟然還是不夠樂觀,不得不說,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消息傳開之後,也先帖木兒更是大喜過望,休息了這麼多年,功德營終於又有學員了。

王保保,我一定會讓伱重新做人的。

只不過在行動之前,最好還是去拜會一下鐵鍋,看看他怎麼說!

“這大元朝最後一個忠臣也被俘虜了,你又有什麼感想?”

鐵鍋沉吟良久,突然擡頭,“有酒嗎?”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十章 淮西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賜金筆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三十章 淮西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下一盤棋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七十六章 拼搏百天,我也要考稅務部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平罗县| 明星| 普兰县| 余江县| 徐闻县| 泸水县| 九龙城区| 乐清市| 延长县| 宁陕县| 乌兰浩特市| 武夷山市| 武平县| 铜川市| 平顶山市| 略阳县| 台安县| 乌拉特中旗| 湘西| 安溪县| 铅山县| 什邡市| 五台县| 宁晋县| 兴安盟| 淮北市| 广河县| 佛学| 时尚| 阿拉善右旗| 阳春市| 清水县| 台安县| 星子县| 铜川市| 剑阁县| 板桥市| 朝阳区| 介休市|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