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

朱元璋遇上了一點小麻煩……天完大帝徐壽輝已經席捲湖廣和江西兩個行省,兵鋒直指池州。

雖然他們沒有進攻池州,但是毫無疑問,這個上游的鄰居已經把爪牙伸了過來。

而在另一邊,張士誠厲兵秣馬之後,竟然也命令蠻子海牙,率領船隊,輔佐張士德收取了江陰,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圖謀富庶的平江路,也就是蘇州。

上下游同時遭遇對手,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這點小事,還不足以讓老朱煩心,主要是一批金陵的富商豪族,竟然開始偷偷溜走。

其中不少都去投靠了張士誠。

這讓老朱氣得不輕。

張士誠算什麼東西,你們都眼睛瞎了不成?

就憑他也配跟咱鬥?

你們今天投靠張士誠,咱明天就讓你們成喪家之犬!

老朱氣勢洶洶,就想發兵。不過他很清楚,現在根本不是動兵的時候。朱家軍打仗有著自己的節奏。

比如奪取滁州之後,直到夏糧收穫,才向外面用兵,而收取和州之後,也是在收穫一季糧食之後,才大舉渡江。

如今在江南的用兵,供應金陵的開銷,已經消耗了許多積累。

務必要等到再次收穫,纔能有軍糧支持繼續作戰。

而且現在金陵還是一團亂麻,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朱家軍不是流寇,不能搶掠百姓,必須要有足夠的糧餉。

其次,每佔據一個地方,都要進行徹徹底底的改革,建立起新的秩序,並且讓治下產生充足的收益。

至少可以供應部分軍需,不至於拖累全局,唯有如此,朱家軍纔會考慮下一個目標。

搶地盤擴張很重要,但是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更重要。

只不過有些事情並不盡如朱元璋的心思。

就比如這些富戶豪商,他們寧可去投靠張士誠,也不願意配合朱元璋。

咱到底做錯了什麼?讓你們如此厭惡咱老朱?

煩躁不爽的老朱,又遇到了劉基這事,一個考試滿分的士子,老朱滿心以爲撿到了人才,沒想到竟然是元廷的官吏,而且還是忠心耿耿的那種。

他過來居然是探查虛實的!

所幸沒有公佈考試結果,不然的話,他的這張臉就丟了個乾淨!

原來不止元廷會尷尬,他朱元璋也差點社死!

依照朱元璋的性格,他真想把劉伯溫給宰了,剝了皮,做成枕頭,掛在城隍廟,才能解了心頭之恨。

可偏偏張希孟還要把劉伯溫塞到了戰俘營。

到底能反思個什麼出來?

朱元璋忍了好一陣子,到底還是沒忍住,讓人把張希孟叫來只不過張希孟還沒來,馬氏就抱著兒子來了,往旁邊一坐,也不出聲,就盯著老朱。

朱元璋被弄得很不舒服,“妹子,你,你抱著兒子下去吧,回頭咱給你說!”

馬氏絲毫不爲所動,“你願意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就聽聽還不行了?難不成你們還能鬧起來不成?”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奈何他這麼想,卻不敢這麼說。

畢竟張希孟算是他半個老師,跟張希孟吵架,就已經夠過分了,如果還在夫人面前,簡直要把臉皮踩在腳底板了。

老朱極力控制情緒,面對張希孟過來,老朱努力擠出一個笑容。

“先生,那個劉基怎麼樣了?他願不願意改過自新?”

張希孟略沉吟,一看馬氏在這裡,他反而鬆了口氣,有些話或許能說了。

“主公,劉基給元廷效力二十多年,主公覺得他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幡然悔悟唄!難道他還要給元廷效力不成?”

“咳咳!”馬氏突然咳嗽道:“重八,你吵這麼大聲幹什麼?別把孩子嚇到了。二十多年啊,別說是人,就算是一條狗,一隻貓,那也是又感情的。如果劉基毫不留戀元廷,那不是忘恩負義嗎?”

朱元璋翻了翻眼皮,氣呼呼道:“說你頭髮長見識短,什麼叫忘恩負義?恩情有大小,仁義有輕重。元廷給他的是私恩,恢復中原,拿回咱們的疆土,這是大義!如果連這點輕重緩急都分不清楚,這人就是個糊塗蛋,殺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朱元璋幾句話出口,張希孟竟然露出驚喜的神色,簡直太意外了,他很想跟朱元璋講的就是這事,沒想到老朱竟然自己想通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談了。

“主公,咱們的地盤越來越大,要用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少元廷舊人充實到了我們的隊伍之中,要如何看待這些人,急需主公定個調子,才能安撫人心,穩定秩序。”

朱元璋眉頭緊皺,低聲道:“你說清楚點。”

“是這樣的,主公請想,就像劉基這種人,他侍奉元朝二十多年,爲了避免別人說閒話,他們必定會表現出一些對元廷的追憶,說是真的這麼想也好,爲了應付外人的指指點點也好,他們都要做做樣子。”

“偏偏這事情又到了主公這裡,主公當然不喜歡他們懷念元廷,要求他們一心一意,替主公效力。可問題是如果他們真的徹底拋棄元廷,是不是又成了無義小人?這不就成了父子騎驢,進退不是了!”

張希孟一邊分析著,竟然也漸漸體會到了劉伯溫等人的尷尬。他們對元廷表現出留戀,那是不忠,不留戀,那是不義。在中間反覆橫跳,那是不忠不義!

而歷史上劉伯溫等人就是如此,哪怕到了應天,他們也忐忐忑忑,自己就說“不能無介於心”,他在乎,朱元璋更在乎,結果君臣陷入了猜忌怪圈。

在元順帝死的時候,朱元璋自然是大肆慶賀,而劉伯溫等侍奉過元朝的臣子也想拍老朱的馬屁,結果朱元璋直接告誡他們,曾經侍元,不許慶賀。直接把劉伯溫的老臉打在了地上。

那劉伯溫冤枉嗎?

一點也不!

畢竟他也寫過“身世且未保,況敢言功勳”的詩句,你感懷身世,對自己的功勳惶恐不安,不就是說思念前朝,對於本朝有所不滿嗎!

弄清楚了這個,就會明白劉伯溫爲什麼只封了誠意伯,也會明白,浙東文人爲什麼鬥不過淮西勳貴……甚至李善長等人都沒怎麼出力,劉伯溫就倒了。

親疏遠近的差別,心理上的隔閡,遠不是才智能夠彌補的。

明初四大案中的兩個半,都是朱元璋試圖抹掉元朝的殘餘,如果不能讓你們心服口服,那就要送你們去地下,好好侍奉大元朝!

朱元璋的邏輯簡單粗暴,他錯了嗎?

顯然也不是。

說來說去,就是朱元璋和劉伯溫等人,都要有一個更高等級的認同,統一思想,消除隔閡。

但是很可惜,在原本的歷史上,不可能找出這個東西,所以結果也就不用說了。

不過這一次張希孟想試試。

他佈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甚至可以說從當初的鄭思肖,墨蘭圖,張希孟就在潛移默化影響老朱。

一直到了今天,朱元璋說出忠於大元是私恩,恢復故土是大義所在!

張希孟感動的快哭了,我的好學生啊!真沒白費爲師的苦心!

老朱想通了,劉伯溫那邊也就好辦了,

不然的話,兩邊都在猜忌,神仙也沒轍。

“先生,你怎麼也沉浸其中,跳不出來?”老朱沉聲責問,他覺得張希孟應該比自己看得更清楚纔對啊!

“主公,這事情的關鍵還是要讓劉伯溫等人想明白。”

“他們要是想不明白呢!”

“那就繼續改造!”張希孟笑道:“其實主公大可以樂觀一些……能分得清輕重緩急的,自然會站在主公這邊,至於那些死不悔改,一直貪戀大元朝給他們的榮華富貴你,主公大可以屠刀高舉,殺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我這邊也會幫主公徹查清楚的!”

張先生願意幫自己!

老朱的嘴角忍不住上翹,他們兩個到底還是保持著了高度一致!

馬氏察言觀色,看到這倆人臉上都有了笑,話也說到了一塊兒去,總算鬆了口氣,她故意嗔怒道:“你們就知道打打殺殺,我一個婦人,懶得聽了!”

馬氏轉身走了,老朱尷尬笑了笑,隨後對張希孟正色道:“先生,咱們好久沒仔細聊聊了,就藉著這個機會,咱們促膝長談,把這事聊個通透!”

張希孟也頗爲贊同,,的確又到了關鍵的時刻,朱家軍該往哪個方向走,必須有個定論了,不然再往下發展,一定會裂解出不同的派系,哪怕能靠著強力壓制住,也很難鐵板一塊。

張希孟和朱元璋徹夜長談,而劉伯溫這邊,卻是飽受摧殘。

對他來說,戰俘營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他最不想看到的,這裡不但有,而且還超級加倍了!

也先帖木兒,脫脫的兩個兒子,福壽,禿堅,雪雪,納哈出……全都是蒙古的大員,誰的身份都比他高。

就連龔伯遂的影響力,也遠不是他能比的。

而這麼一羣人,都已經乖乖投降,不抱希望,甚至盼著元廷早點滅亡,自己卻還不怕危險,跑來探察敵情,想要替元朝盡忠,著實是大可不必了。

“我說你這人怎麼想的,大元朝多活幾年,對你有什麼好處?也想發配雲南,客死異鄉?你配嗎?”

也先帖木兒毫不客氣嘲諷!

旁邊的雪雪咳嗽道:“我說也先,咱大元朝到底人心不死,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你也不要陰陽怪氣的,這是忠臣啊!”

“呸!”也先帖木兒冷哼道:“你羨慕忠臣,你怎麼不當忠臣,你替大元朝殉國啊!”

雪雪咧嘴了,“算了吧,我還想多活兩年……我這次替上位批閱了試卷,我看也不算難,回頭放咱們出去,我也能考一個書吏,憑著自己的本事,吃一份皇糧,安安穩穩,了此殘生吧……對了,你們說那時候的皇糧是誰發的?會不會?”

“反正不是大元朝就是了!”

也先帖木兒又來了一句,頓時讓衆人無言以對。

攤上這麼個“大元一生黑”,還能說什麼呢!

劉伯溫在戰俘營的日子,如坐鍼氈,每一刻都是折磨。他一個漢人,總是割捨不掉大元朝的過往……而一羣蒙古貴胄,卻是巴不得大元朝早點完蛋,這個反差也太大了。

完全不符合常理,到底要怎麼解釋?

就在第三天,張希孟來了,不光他來了,朱元璋也來了,甚至連朱升,賈魯等人,也都跟著來了。

他們到了之後,把戰俘營的衆人叫了過去,在大傢伙的面前,赫然貼著十六個字: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均分田畝,救濟斯民。

看到了這十六個字,朱升忍不住爲之一振,坐直了腰桿。

戰俘隊伍最後的劉基更是直直盯著,雙手情不自禁顫抖。

張希孟此刻站起身,笑呵呵道:“咱們的身份各異,話就不多說了,咱們只是討論一些小問題……比如元廷之敗,比如我們起義,到底是爲了什麼?下面就請暢所欲言吧!”

第一章 元末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著老朱做生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
第一章 元末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七十五章 處置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七百八十三章 該宰肥羊了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七十六章 送大元忠臣上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著老朱做生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吉木萨尔县| 沙洋县| 龙山县| 徐州市| 新宾| 泗阳县| 武定县| 香格里拉县| 定日县| 华阴市| 普定县| 阿克陶县| 千阳县| 蒙阴县| 合阳县| 阿克苏市| 宜宾市| 余庆县| 武胜县| 车致| 清丰县| 开远市| 安达市| 来安县| 福清市| 宁安市| 嘉黎县| 昌江| 胶州市| 光山县| 蓝田县| 安宁市| 福清市| 随州市| 潮安县| 南召县| 宁远县| 贡觉县| 紫阳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