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朱銘的學問倒也不算突出,說到底只是扯著朱熹的大旗,跑來跟朱元璋套套近乎,希望能保住理學的地位。

理學不倒,朱子不倒,像朱銘這種人,就能繼續維持眼下的地位。但是很不幸,他這點本事,直接被老朱給破防了。

甚至不用張希孟出手,朱銘就狼狽不堪,幾乎癱在地上。

朱元璋倒是心存善念,沒把他怎麼樣。

“朱學士去館驛休息吧,回頭給朱學士賜膳。”

朱銘慌忙拜謝,這才踉踉蹌蹌起來,躬身退出去。

結果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在邁過門檻的時候,心神恍惚,一下子絆倒,重重摔在地上,鼻樑骨被重重一撞,鮮血流淌,滿臉開花。

那叫一個慘啊!

幸好郭英在外面侍奉,見此情景,急忙讓人攙扶起朱銘,趕快去包紮傷口了。

朱元璋就在裡面看著,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有些事情就怕說破,自己落魄要飯的時候,朱夫子的後人,何曾憐憫過同族?又幾時想要幫助親戚?

自己現在手握大權,反而撲上來了,是何居心,誰又不清楚?

老朱思索一陣,“去把張先生他們叫來。”

不多時張希孟,宋濂,還有數位文臣,悉數趕來。

此時的宋濂對張希孟除了欽佩,就是欽佩,簡直五體投地。

來的路上,他們就聽說了,那位朱夫子的後人,跑來認親戚的朱學士,竟然在朱元璋的門口狠狠摔了一跤,血流如注,摔得可慘了。

這是不是就說明,朱元璋的門高,他們高攀不上呢?

一想到這裡,宋濂就忍不住笑。果不其然,張相算是把上位給看透了,像這種梟雄人物,你把道理講清楚也就是了,剩下該怎麼決斷,要讓人家自己決定。

什麼叫欲速則不達!

這幫人純粹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弄巧成拙!

宋濂心悅誠服,滿臉笑容,讓朱元璋看在了眼裡。

“宋學士,你有什麼事情,要跟咱說?”

宋濂頓了頓,忙道:“上位,大典已經籌劃差不多,到時候由羣臣勸進,上位昭告天下,就可以正式晉位吳王,總領江南之地。”

朱元璋含笑點頭,“讓宋先生辛苦了。”

停頓了少許,老朱向前探身,這才道:“典禮倒是其次,關鍵是要講清楚道理,說服天下人心……咱決定在大典上,公佈趙宋一朝之惡事,建造跪像,置於岳飛墓前。同時還要在岳飛墓前,正式宣佈,我軍志在北伐,驅逐胡虜,要完成前人未曾完成的偉業。”

宋濂點頭,這些事情他都能安排,無非是在典禮上增加一些項目,但是有一點,這事時機到不到,能不能辦得圓滿無缺,宋濂卻是不知道……

這事八成還要看張希孟的意思。

“張先生,你也說說吧!”

張希孟苦笑道:“主公,臣是早早盼著主公榮登王位,但只怕還要稍微等些時候,畢竟眼前這事,怕是沒有那麼輕易結束。”

朱元璋怔了怔,“這麼說,還有比朱夫子更有份量的人?難不成是孔聖人的後裔?咱記得他們不是大元忠臣嗎?也能來規勸咱這個亂臣賊子?”

老朱語帶嘲諷,鄙夷之意,已經不需要掩飾了。

朱夫子如此下場,孔夫子只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就算對孔老夫子高擡貴手,孔家的人,也恐怕難以逃脫嚴懲的命運,此時想來勸說朱元璋,那只是火燒澆油。

張希孟道:“主公,倒不是孔家人,而是名儒黃溍,此老已經從家中動身,據說要以老朽之軀,勸諫主公。還說不成功,則成仁!他是抱著必死之心,前來規勸主公的。”

朱元璋眉頭緊皺,什麼意思?一個將死之人?還要拼著老命來勸說自己?他有這個份量嗎?

宋濂卻是嚇了一跳,這位黃溍黃老先生可不一般,他被世人尊位儒林四傑之一,而另外三位,全都已經死了,黃老爺子才華橫溢,著書頗多,又年紀夠大,輩分夠高,大約可以被視作如今士林的泰山北斗,宗師級的人物。

像宋濂,劉基之流,都比人家矮著輩分,或許只有賈魯可以相提並論。但是賈魯是以治水聞名天下,士林其實看不上這種幹髒活的。

臭治水的,你懂個屁的儒學啊!

黃溍此來,基本上是攜著倚天劍和屠龍刀,跑來教訓不聽話的後輩了。

朱元璋知道了他的身份之後,終於嚴肅起來,他看了看張希孟,又看了看其他人。

“張先生,咱們打仗講理,不論文武,都沒懼怕過誰……既然他要過來,咱們就開門迎戰,先生可有把握勝過他?”

張希孟淡淡一笑,“主公,辯論並非是爲了勝負,如果此老真是一心爲民,講得也有道理,臣倒是願意向他請教,如果他立意用心,都有所圖謀,就算是那三位也復活了,儒林四傑齊至,我們也能駁倒他!”

“好!”

朱元璋忍不住撫掌大笑,“咱們這幾年,一起辯論道理,尋找策略,開誠佈公,暢所欲言……纔有了今天的局面。朱銘還建議咱廣開言路,那就如他所說,廣開言路……最好請一些普通百姓,請軍中將士,三教九流,販夫走卒,全都請來,只要有道理,就不怕辯論嗎!”

朱元璋純粹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看出殯的不怕埋得多!

黃老爺子都七老八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

萬一路途勞累,辯論的時候,再說不過,氣惱之下,直接死過去,那可就不妙了。

宋濂暗暗盤算,必須請幾個名醫過來待命,隨時救人。

就算黃溍撐不住倒下了,也等這事情過去再死。

好傢伙,這已經提前準備喪事了,果然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宋濂在這邊籌備,可是傳說中的黃老爺子卻是信心滿滿,他考中過進士,在元廷爲官多年,又參與修史,後來辭官歸隱,著書立說,悠遊林下。

他這一生,基本上就是最標準的士大夫流程。

早年苦讀書,然後考取功名,爲官一任,造福一方,退歸林下,著書立言……可以這麼說,哪怕最挑剔的人,也未必找得出他的問題。

想要勸說別人,首先就要自己立身甚正,正人先正己,不然憑什麼教訓別人?

這一點黃溍把握十足,因此他到了杭州之後,只是見了幾個老朋友,抽空又跟朱銘聊了聊,隨後老爺子就早早睡覺。

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需要養精蓄銳。

就這樣,一直到了第三天,朱元璋竟然下令,要在靈隱寺見士林前輩黃溍老先生,同時歡迎杭州各界,前往旁聽。

消息傳出去之後,整個杭州都沸騰了。

朱元璋在拿下杭州之後,只是處理了一些簡單的事情,真正涉及到如何治理這座城市,老朱並沒有表態,大家對此都充滿了期待。

而這段時間有關岳飛冤案的討論,又讓羣情激奮。大家都隱隱有種預料,這一次召見黃溍,又在靈隱寺,面對杭州百姓,怕是要給這些事情一個結論。

因此人們早早前來,扶老攜幼,搶佔最好的位置。

比普通百姓更積極的卻是士林中人,他們紛紛前來,都盼望著黃老能夠駁斥倒那個小奸賊,讓他的謬論不攻自破,還天下士林一個安寧。

就連前幾天被弄得精神恍惚,摔得很慘的朱銘都來了。

黃老爺子出手,必定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就看著好了,

這邊人很多,但是出乎預料,在另一邊,人數同樣不少,高啓、張羽、徐賁、唐肅、餘堯臣,全都是青年才俊,吳中有名才子,他們喜笑顏開,充滿了期待。

很簡單,他們一直仰慕的張先生,今天也會來,而且還會成爲主要的發言者。

“總算能領教張先生的風采了。”

ωwш?ttκan?¢ ○

幾個人攥緊拳頭,迫不及待。

預定的時間到了,主要的人物,終於開始進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包括朱元璋在內,都是文人打扮,穿著深衣,飄飄灑灑,很有氣勢。

唯一例外,就是張希孟,他穿了身道袍大氅,在一羣人當中,有點鶴立雞羣的意思了。

顯然這樣的穿搭,很有意思。

張希孟這邊落座之後,傳說中的黃大儒也來了,他先是向朱元璋施禮,老朱含笑,“黃老學士前來,正好傾聽訓誡,今日是坐而論道,請老學士不用多禮,暢所欲言就好!”

黃溍道謝, w 這才坐下,他看了一圈,目光落在了張希孟身上,沒法子,誰讓他太年輕了,想不被認出都難。

“老朽聽聞,張相似乎是雲莊先生後人?”

張希孟笑道:“不敢,只是張氏同族,可不是嫡親直系。”

“嗯!老夫曾記得,當年雲莊先生撰寫加封孔子詔書,他老人家對孔孟之道,聖賢之說,也是極爲贊同的。張相身爲名門之後,又爲何要離經叛道,鄙薄綱常,老夫實在是想不通啊!”

此話一出,周圍聽到的人,都不免皺眉頭。

尤其是高啓等人,簡直就想罵人了。

倚老賣老是不是?

你這麼說話,拿雲莊先生壓張先生,你厚道嗎?

張希孟不慌不忙,從容笑道:“晚生讀書不多,後來家中遭逢劇變,父母雙雙離去……要說我有什麼學問,那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並非從書裡讀來的。偏巧我生的不幸,年紀不大,就淪落戰亂之中,掙扎求生,幾乎喪命。所以我的學問帶著土味,也帶著鮮血氣。沒法做到四平八穩,中庸平和。”

“還有,既然提到了孔孟之道,那我倒是想請教,當年孔夫子周遊列國,孟夫子也拜會過許多君王……由此可見,他們也是四處行走,並非閉門讀書。”

“光是從治學的方法上,晚生不但沒有背離孔孟之道,只怕還是孔孟的真正門徒,前輩以爲然否?”最快更新小說閱讀,請訪問手機請訪問:

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
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五百七十二章 贏麻了的朱元璋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潞西市| 闽侯县| 望城县| 灵石县| 济源市| 邳州市| 北辰区| 达孜县| 尤溪县| 金塔县| 时尚| 新昌县| 莎车县| 塘沽区| 平江县| 诸暨市| 呼伦贝尔市| 海林市| 长沙市| 高安市| 那曲县| 博白县| 手机| 万全县| 资溪县| 清新县| 资兴市| 丰原市| 泾川县| 武威市| 额济纳旗| 井冈山市| 郸城县| 康保县| 宣城市| 蓝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永昌县| 西充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