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

張希孟匆匆來到了奉天殿,和以往不太一樣,今天的氣氛格外凝重,朱元璋端坐龍椅之上,以孫炎爲首的文臣,全都戰戰兢兢,臉色悽然,彷彿是被臭罵了一頓似的……張希孟掃了一眼,就覺得不妙,但他還是向老朱行禮。

隨後想要坐在位置上,但是卻突然發現,一直給他準備的位置,今天竟然奇蹟般消失了……這是什麼鬼?

難道朱重八要翻臉不成?

果不其然,老朱突然道:“張先生,咱這今天反覆看了中書省經略安南的方略,思前想後,發現似曾相識。先生可知道緣由嗎?”

張希孟稍微一怔,隨即就笑道:“陛下睿智,其實也沒什麼奇怪的,這些法子都在高麗和倭國用過,如法炮製罷了。”

朱元璋頷首,沉吟少許,就問道:“張先生,你看用在高麗和倭國的東西,能不能用在安南?”

張希孟又是一驚,他太瞭解朱元璋了,幾乎一瞬間就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

“啓奏陛下,高麗緣起箕子朝鮮,倭國更是孤懸海上,名義上爲大明屬國,但究其根源……到底是不一樣的。要說安南,五代十國之前,都是中原直屬的領土,分離不過幾百年,還不算太久。安南許多人都是漢族百姓遷居過去。他們的文官武將,包括王室,都有漢家血脈。”

聽張希孟這麼一說,朱元璋的臉色緩和了許多,他扭頭看了看孫炎等臣子,突然冷哼道:“聽聽,太師是什麼見識,爾等又是什麼見識,簡直讓人失望透頂!”

老朱氣哼哼道:“還不給太師準備座位。”

這纔有人把張希孟的太師椅搬過來,沒錯,張太師坐的,正兒八經的太師椅,如假包換。

當張希孟坐下,老朱這才繼續道:“咱看你們中書省的方略,越看越頭疼……通篇下來,都是如何壓榨,讓他們出糧食,出勞力。咱就不明白,你們爲什麼不願意好好經營安南之地?”

衆人被老朱質問的啞口無言,最後還是孫炎倒黴,不得不勉強站出來,“回陛下的話,安南煙瘴之地,僻遠之鄉,想要經營,實在是太麻煩了,耗費也太大,眼下大明國庫還不甚豐盈,也是沒有辦法啊!”

朱元璋冷哼一聲,“你這話咱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次,聽得耳朵都出了繭子……咱也一直在想,向外開拓,是不是僅僅爲了賺錢,只是要滿足財貨利益?”

朱元璋挺身而起,緩緩踱步道:“從高麗賺錢,從倭國賺錢,咱都認了。但是安南這種地方,幾百年前,還是中原故地。如果只是一味壓榨,即便能滿足一些利益上的需要,難保不會長久隔閡,再也沒法彌補……所以說,從咱的心裡來講,咱不希望這樣,咱是想設立一個交州布政使司,你們商議一下,看看能不能行!”

老朱終於圖窮匕見,衆人這才明白,皇帝陛下所爲何來!

原來老朱是想推翻既定的方針,把經略安南的全篇計劃都給否定了。

這裡面自然也有孫炎向張希孟請示的那些。

難怪朱元璋隨手給了張希孟一個下馬威。

“這事情你們商議吧,就在這裡商議,咱要聽結果。”

張希孟無可奈何,只能答應,隨後看了看在場的衆人。

他輕輕咳嗽道:“陛下的意思,是要把安南當成中原來經營,說白了,就是要徹底抹掉安南這個國家,要讓五代十國之後,斷裂的歷史重新延續上,你們也說說想法吧!”

好傢伙,這是一級壓一級,老朱讓張希孟說,張希孟就讓大傢伙說。

只不過張希孟對老朱本意的解讀,還是非常準確的。

就是朱元璋意識到了安南情況的特殊,他不想單純從安南榨取利益,他希望讓安南迴到歷史應有的狀態。

孫炎推無可推,只能道:“太師,此刻安南陳朝王室盡數被殺,羣龍無首,國力衰微,我們只要冊封新君,逼迫他們跟大明合作,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易如反掌了。若是設立布政使司,就要得罪安南所有的地方豪強……此法固然不錯,只是唯恐花銷會太大了。”

他的話剛說完,從人羣當中,有一個人向前邁了一步,此人正是錢唐!

他向張希孟拱手,隨即道:“孫相,你說藉助安南新君,繼續壓榨,巧取豪奪。固然能得到一些好處,但是於國無益。賺到的錢,也無非是到了一些有錢人的荷包,我絕對反對,看似大明出力不多,實則都是豪商獲利,這不是大明朝該有的作爲!”

錢唐說完,還微微掃了一眼張希孟,隨即低下了頭。

只是這一眼,就包含了太多的深意。

張希孟幾乎是瞬間明白……老朱的反常,絕對是錢唐的功勞。

這傢伙參與修史,出謀劃策,還幾次寫文章,支持張希孟的主張……所有人都以爲他是張希孟的死黨,唯命是從的那一種。

但正如張希孟所講,他這人無黨!

即便錢唐,也不是他的黨羽爪牙。

眼前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明證。

張希孟低頭沉吟,隨即問道:“錢唐,你能不能把話說得更詳細些?”

錢唐道:“自然可以,太師,其實這也是下官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困惑……我們向外開拓,到底是爲了什麼?是要紓解人口,是要獲取財富?又或者開疆拓土,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大明?”

張希孟微微皺眉,“你說的這些,兼而有之。”

“但下官想知道,哪一件是最重要的?”

張希孟一怔,反問道:“你以爲呢?”

“下官以爲,應該是把擴大華夏,放在第一位!”

張希孟低聲道:“你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像安南這種,離著大明這麼近,又和中原習慣相近,人口往來頻密的地方……實在是不能僅僅當成攫取財富之地。還要努力讓安南迴歸大明,變成九州之地。還有,除了安南之外,其餘地區,若是能心向上國,達到一定程度,也應該準許併入大明。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對外開拓,不能只是追逐錢貨利益,這是我的看法。有什麼不到之處,還請太師見諒!”

錢唐說完之後,短暫的沉默,張希孟竟然伸出雙手,拍起了巴掌。

其餘衆人短暫沉默之後,竟然也跟著一起拍巴掌。

清脆熱烈的掌聲,讓錢唐有些恍惚,他茫然向四周看去,尤其是看到了張希孟那一張笑臉,他沒來由心慌起來。

其實當大明對北方,對高麗和倭國展開經營,錢唐還沒有感覺到什麼問題。可是當輪到了安南。

尤其是當安南爆發出以均田爲目標的起義之後,錢唐大受震撼。

不管怎麼樣,說他們烏合之衆也好,說他們難以成事也罷!但安南這塊,到底走上了效仿中原的路子。

人心如此,忍能辜負?

所以當錢唐看到諸如冊封胡季犛爲安南國王,並且賜名胡一元,要求雙方通商貿易,準許工匠往來等等……錢唐看到這些,不免怒火中燒……越看越覺得不舒服。

這不就是把對待高麗的那一套,複製在安南嗎?

可問題是高麗那邊連個辛旽也容不下,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安南這邊,老百姓已經起義,情況還是不同。

如果還是繼續過去的做法,未免傷了人心。

一旦習慣了,也就沒法將安南徹底拿回來了。

“太師,總而言之,下官以爲,總有些事情,不能只是算金錢收益。若是太師覺得合適,我願意請令前往安南,推行均田……”

他還沒說完,張希孟就擺手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的主張我也十分贊同。確實,我們過去對外開拓,總想著不能賠錢。但是作爲國家,總有些要堅持的東西,這些東西,遠高於金錢!”

張希孟道:“陛下,臣以爲應該制定一條規則,達到一定程度,就要併入大明,算作華夏九州之地。在對外開拓之時,也要把這一項放在最前面!”

朱元璋微微頷首,“先生的話,自然是好的。那你看接下來要怎麼辦?”

張希孟酌量一下,立刻道:“應該對義軍百姓提供庇護。調撥五萬人馬,屯紮在安南和大明的邊境上,可以交給朱英督師!”

朱元璋立刻點頭,“他熟悉情況,確實可以!”

隨後張希孟又道:“接下來安南的國王,不論是誰,都要先表態支持均田,唯有如此,大明纔可以冊封國王。如果沒有人願意,那就調動兵馬,大舉南下,以泰山壓頂之勢,剷除安南國內,所有豪強勢力。抗拒上國,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一番的表態,和最初的方略,簡直南轅北轍,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安南的局勢變化,老百姓對待均田的態度,也感染了大明君臣,確實不能只算經濟賬,做大做強華夏,走向真正的輝煌,這纔是最重要的。

不忘初心!

就在大明朝廷,達成共識之後,整個安南,也陷入了全面的戰爭……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站出來,每天都有豪強被殺戮,頭顱掛在竹竿上……

與此同時,豪強、官吏、兵將,他們也在迅速集結,並且火速鎮壓亂民,老百姓的死亡,是豪強的千倍,百倍!

張東軍營的外面,已經跪滿了前來懇求的百姓。

上國務必開恩,幫幫我們吧!

張東頭皮發麻,他才幾百人,身份也是冒充的,就算想幫忙,也是有心無力……就在他撓頭髮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喊。

“旨意到!快來接旨!”

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
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金盃白刃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六枝特区| 大同市| 聊城市| 汪清县| 海淀区| 渝北区| 鹿邑县| 抚顺县| 万全县| 辉县市| 阿克陶县| 南岸区| 和田市| 漳浦县| 和平区| 鹿邑县| 舒城县| 福贡县| 邵东县| 襄城县| 汉寿县| 嘉峪关市| 阿鲁科尔沁旗| 道真| 平泉县| 海城市| 岳普湖县| 汾阳市| 昌平区| 体育| 灵丘县| 屏山县| 凯里市| 泸州市| 湖南省| 虞城县| 延津县| 屯留县| 广汉市|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