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

常遇春不是濠州的老人,對這個趙繼祖也不是那麼熟悉,但他卻是得到了事先的預桉,已經有了穩妥的計劃。

這也是張希孟主持之下,對軍中進行的重大改革之一……很多時候,得意就會忘形,得意越大,就越是可能胡來。

像歷史上的藍玉,俘虜了一大堆元廷宗室,就挑幾個好看的,自己享受了。也有阮小七那種,滅了方臘,就穿上龍袍耍耍的。

這種事情,你說是人之常情,一笑了之,也就過去了。如果要追著查辦,也是很難說得清楚。

因此張希孟早在開戰之前,就定下了預桉。

避免因爲將領一時湖塗,釀成大錯……當然了,這些預桉不包括戰場的臨機決斷,張希孟也沒心思微操。

主要是像韓宋這種……如果城破突圍,明軍需要全力救助,不能坐視不理。如果劉福通他們因爲某種原因,對大明充滿敵意,咱們這邊要儘量剋制,決不允許屠戮韓宋君臣。

至於眼前這種情況,開封順利解圍,韓宋君臣安然無恙……張希孟的要求是不許太過親密,要保持距離,缺糧缺水,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但是決不允許這些人隨便出開封,更不能允許他們就地潰逃,弄得四處都是。

常遇春回想著張希孟的吩咐,他現在除了佩服,就是佩服。

你說一個大老粗,哪裡知道怎麼應付韓宋君臣啊?

萬一高興了,就接受了投誠,回去肯定要出事的。

如果下面人錯會了意,把這些人給殺了,回去還是沒好下場。

也就是張相心細,把什麼都想到了。

常遇春稍微沉吟,就對趙繼祖道:“我是奉軍令行事,眼下和察罕的大戰尚未結束,開封經過數月圍困,急需休養生息……你回去告訴小明王和劉福通,就待在城中,我們會送糧食藥物過去,確實要出城辦事,也不許離開十里。”

“好了,你可以去了,俺還要領兵追擊察罕!”

常遇春說完之後,就帶兵前進,把趙繼祖扔在了一邊。

而且明軍還分出了一隊兵馬,由鄭遇春率領,接管了元軍留下來的陣地,靠著土寨壘牆,繼續封鎖開封。

鄭遇春不是常遇春,這傢伙做了這麼多年訓導員下來,原則性非常強,但同時又笑口常開,跟誰都能說得來,屬於外圓內方的人。

他接過了和韓宋的交涉,那是比常遇春要強多了。

我們是盟友,大明絕不會背信棄義,更沒有加害的意思,請城裡務必明白……但眼下又在大戰,兩家到底不同,如果撤去兵馬,隨便出入,發生衝撞,傷了和氣,那就不好了。

因此呢,我們先接管了開封的外圍,但是卻不是要封鎖城池,而是要保護大傢伙。

明軍方面,每天提供二十萬斤糧食,幫助渡過難關。

另外又在元軍的營壘前面,設置八處市場,城裡的人可以出來,和明軍交換物資,採買需要的東西。

再有,我們準備藥物,救治傷員,同時也給劃出一片區域,作爲專門的墓地,用來安葬這幾個月裡,不幸去世的將士。

最後,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跟我們提,我們會盡力協調。

鄭遇春這一套安排下來,入情入理,誰也挑不出毛病。

但是這一套安排背後,也透著絕對的疏離,韓宋是韓宋,大明是大明,咱們兩家的事情,現在還來不及處理,等日後再說。

但是毫無疑問,明軍不許韓宋參與和元軍的戰鬥,盟友和盟軍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不能並肩作戰,自然沒法分享勝利果實。

成不了勝利者,結果會怎麼樣,似乎不是那麼樂觀啊!

消息傳到了開封,最先明白過來的就是這一幫大宋忠良們,毫無疑問,人家都是大聰明瞭,這點事情還能看不明白。

雖然劉福通挺過了艱難的圍城,但是韓宋也廢了。

現在城不過一座,兵不足萬人,遍地傷員,老弱病殘……就這幅樣子,一陣風吹來,都能把韓宋給滅了。

根本用不著別人出手了。

是時候了,這個大宋啊,該亡了!

只是這最後一口風,該誰來吹合適呢?

明軍似乎不願意做啊!

那就只有我們這些人來幹了。

王家,楊家,陸家……這幾位都是當初被朱元章逐出大明,送來開封的大族名士,此刻聚首,進行著商討。

“你們說,大明的意思是什麼啊?”王岫問道。

那兩位看了看,無不笑道:“還用得著多說嗎?不過是大明天子不願意幹髒活,不想沾上殺戮,要不然直接縱兵殺入汴梁,把小明王扔到黃河裡面淹死也就是了。”

王岫呵呵道:“這話不錯……但若是大明天子當真如此做,咱們反而麻煩了。明軍入城,殺的可不只是小明王啊!”

楊攀桂點頭,“是啊,當初我們覺得小明王天命所歸,劉福通世之豪傑,誰曾想,竟然看錯了人!現在朱元章大軍襲來,我們又該怎麼辦?你們可知道啊,大明不敬士人,收繳田產土地,現在更是連孔孟之道都不要了……我們總不能就這麼低頭了吧?”

他這話說完,發現王岫竟然呵呵冷笑,弄得楊攀桂一陣錯愕,難道說錯了嗎?

豈止是錯了,簡直錯得離譜!

“你先別管大明做什麼,有一點是不變的……不管做什麼,都離不開幹事的人。過去咱們沒法立功,大明的刀砍下來,擋也擋不住,躲也躲不過,沒法子,只能出逃開封。可現在不同了,一個大功勞擺在我們的面前,只要替大明天子解決了眼前的麻煩,論功行賞,總會有咱們的一份兒。”

楊攀桂怔了片刻,這才狠狠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真是的,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就沒有想明白。

“那,那還有張希孟呢?他,他可是儒家的仇敵啊!”

“湖塗!”

王岫越發瞧不起這位老朋友了,什麼見識啊!到現在還不明白嗎?

“張相是真儒,我輩原來學的都是僞儒,張相纔是復興儒學的大宗師啊!”

楊攀桂微微沉吟,這回他想通了,“對,忽必烈都是儒家大宗師,張相憑什麼不是,張相必須是啊!”

這下子想通了,接下來就要琢磨著怎麼下手了。

他們一商量,首先去找趙繼祖……這位掛著兵部尚書銜,也算有點兵權。

雖說他原來背叛老朱,但好歹還是有點舊情,都是濠州出來的,總不至於趕盡殺絕。

除了他之外,還有平章羅文素,另外還有幾位韓宋大臣,全都湊在了一起。

只是缺了劉福通和他的兄弟劉六,其餘大宋忠良們,悉數前往皇宮,去面見小明王。

要說韓林兒也是可憐,孩子當上了小明王之後,權柄被劉福通拿去,成了傀儡,隨後又被元軍圍困,吃了上頓沒下頓,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每天都從噩夢中甦醒,甚至乾脆就睡不著。

不到二十歲的人,瘦得就跟一把骨頭似的,兩個大大的眼睛,看起來有點像貓兒似的。

聽聞元軍撤退,開封解圍,他還挺樂的,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可他還沒睡著,就被這一羣忠臣良將找上門來。

“卿等、卿等可有事情?”

這些人都不說話,就這麼注視著。

弄得韓林兒不知所措。

沉默了半晌,王岫突然邁了一步,朗聲道:“陛下可要知恩圖報!”

韓林兒愣住了,這,這是和陛下說話的口氣嗎?

王岫不管,自顧自道:“陛下被圍開封,命懸一線,幾乎身死。全賴大明天子洪恩,這才解圍,僥倖活命。陛下還不識天命嗎?”

楊攀桂也道:“救命之恩,恩同再造。明君出世,理當順應天心,早日禪讓,以江山社稷,託付明主,方爲正道!”

韓林兒愣了好一會兒,這才聽明白,敢情這幫人是要讓自己禪讓?

他突然涌起一股無名怒火。

“爾等讓朕知恩圖報!殊不知當時大明天子剷除世家,抑制豪強。爾等如喪家之犬,全是朕看你們可憐,收留了爾等!怎麼,現在爾等忘恩負義?來逼迫朕禪位?你們可還有半點忠義?就不怕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嗎?”

韓林兒驟然發怒,說得也有道理,還真嚇住了好幾個人。

短暫沉默之後,那個楊攀桂竟然再次站出來,指著韓林兒大叫道:“他不過是逆賊而已,竊據帝位,也敢以皇帝自居!真是可發一笑!我等正該爲天下除賊!”

韓林兒大驚失色,“你,你們敢弒君?”

王岫幽幽道:“我等非弒君爾,不過殺一不識時務的蠢子!”

這時候趙繼祖也開口了,“陛下,還是禪位吧!不然,不然天下人皆要殺陛下矣!”

韓林兒臉色慘白,嘴脣哆嗦。

“爾等,爾等這般欺君罔上,忘恩負義。就,就算大明天子,也不會用你們的!”

這話有些扎心,但是王岫等人已經紅了眼睛,哪裡還管這麼多,他們竟然直接撲了上來。

“陛下,再不退位,只怕身死之日,就在眼前!”

韓林兒嚇得向後躲避,竟然撞倒了椅子,滾落地上,額頭磕破,鮮血流淌,好不淒涼。

楊攀桂大叫道:“把他按住,我去取繩索,勒死他!”

可就在楊攀桂轉身之際,發現劉福通臉色蒼白,拄著柺杖,正在怒視著他們……

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章 書與畫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
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八百二十九章 生產和建設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七百零八章 神仙中人張相公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章 書與畫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鹽法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双桥区| 湖南省| 即墨市| 和平区| 玉林市| 通河县| 饶平县| 安义县| 西丰县| 荆州市| 游戏| 吉木萨尔县| 交口县| 广宁县| 华池县| 图片| 澄迈县| 鱼台县| 惠州市| 洞口县| 中牟县| 龙江县| 徐水县| 乐清市| 镶黄旗| 苏尼特左旗| 河池市| 毕节市| 河池市| 盐城市| 依兰县| 泰安市| 曲阳县| 青阳县| 错那县| 耿马| 宁国市| 左权县| 噶尔县|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