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

朱元璋端著魚尾,邁步走向了常遇春,這位橫勇無敵的常十萬,直接骨頭都軟了,上位啊,你別難爲俺啊!你想要多少,俺都答應還不行嗎?

貌似確實不行,朱元璋依舊走到了常遇春面前,並且問出了要命的問題,你出多少?

“臣,臣願意也,也出五百人,和,和徐大都督一樣。”

老朱笑了,“你也吃吧!”

“臣,臣遵旨!”

常遇春哆哆嗦嗦,接過了魚尾,三口兩口吃下去,連魚刺都忘了,幸好他喉嚨夠粗,不然卡住可就熱鬧了。

老朱轉身之際,又一筷子挖下了魚眼睛。

這下子更不得了,叫高看一眼啊!

當老朱走向馮國用的時候,這位毫不猶豫,也出了五百之數……

就這樣,老朱轉了一圈,幾位大都督出了五百之數,諸如花雲、吳禎、陸仲亨、唐勝宗等大將,出了三百,其餘衆人,各自出了一百。

朱元璋粗略算了一下,應該還差一萬出頭的樣子。

他面前的大鯉魚早就瓜分完畢,就連焙面也都分光了。

要再來一圈嗎?

朱元璋微微搖頭,他把目光放在了鄭遇春身上。

這位軍中第一訓導員立刻躬身道:“回上位的話,臣願意竭盡全力,說服將士們,主動解甲歸田,協助上位,治理地方。”

他的表態讓老朱倍感欣慰,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好,此事辦妥,大功一件,咱自有重賞。”

朱元璋許諾的賞賜,絕對不會失言的,鄭遇春慌忙拜謝。

這一舉動在諸將看來,卻是非比尋常。

假如老朱只能靠自己強大的手段和威望,逼迫諸將低頭,讓他們割肉,那老朱最多隻能算是雄主。

可是老朱有本事通過訓導員,達到同樣的目的,這個含義就太豐富了。

剛剛的舉動不單是壓制諸將,更是給大傢伙一個面子,莫非以爲咱真的沒有辦法擺弄你們嗎?

還真覺得你們能跟咱叫板嗎?

小小展示下實力,別覺得自己立了多大功勞,就天下無敵,尾巴翹上天了,你們不行!

至於爲什麼要敲打諸將,有些事情,就不需要多說了。

朱元璋回到了座位上,諸將驚魂未定,尚在品味思忖之中。

張希孟站了起來,他衝著朱元璋施禮,隨即又走到了諸將面前。

“爲什麼說,一定要讓將士們離開軍中,去到鄉村,進入村社……這是一步大棋,裡面藏著至少三個方面的意思,大傢伙需要仔細提味。”

張希孟頓了頓,說道:“首先來說,咱們軍中要不要有人員流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你們都明白。不管多麼忠勇的將士,跟隨主將時間久了,成天聽從一個人的命令,久而久之,也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只是大明普通的一名士兵。這樣不行。”

“而且任何一個人,一支隊伍,都會老去……今天還驍勇善戰的將士,到了幾年之後,卻是未必。我們要保持軍中的戰力,始終所向披靡才行。主公早就建立了武學,每年都有人才從武學走出來。新舊交替,也是自然之理。”

“我想提醒一下徐將軍。”

被張希孟點名,徐達忙側耳傾聽,不敢怠慢。

“你說爲了北伐,不宜動麾下將士,這是不對的。我們挑選一批素質過硬的將士,下到鄉村,又吸收一批新人,進入軍中。身爲將領,應該學會磨合麾下士兵,嚴格訓練,互相砥礪,保持旺盛戰鬥力。咱們的軍營,就是一所學堂。你說一批老的學員走了,新學員上不了,這毛病出在哪裡?不還是出在負責教導士兵的將領身上,你說是不是?”

徐達額頭冒汗,“是,張相所言極是,是我一時糊塗了。”

“也不是糊塗,而是沒有想清楚,算明白。”張希孟笑道:“我要說的是第二點,主公對將士們,能夠如臂使指,分派如意。幾十萬人,盡數服從主公命令。推而廣之,面對幾千萬人的大明子民,主公也需要上下一心,服從安排。”

“要怎麼做到這一點?靠科舉出來的文官?靠著朝廷權威,靠著均田贏得的人心?這些都不錯。但是也需要把整個大明,變成一個大兵營,變成政令通達,上下一心的一支強悍的軍隊。你們以爲這些將士是解甲歸田了?”

“不!他們是走向了另一個更大的戰場,是去擔任更重要的職位。一個村長,一個社長,就是軍中的百戶,試百戶,就是全軍的根基,是一支隊伍戰鬥力的保證!”

諸將悚然,他們當然聽得明白,一支打不垮,拖不爛的鋼鐵雄獅,最強悍的未必是主將,而是基層的將士,尤其是千戶,百戶,總旗這些人。

他們撐住了,軍心不亂,就不懼怕任何敵人。

同樣的道理,放大到國家,這些將士撒下去,就是大明的磚石根基!

隨後張希孟又道:“這第三層,就是針對將士本人,這些年了,我們陸續讓不少將領解甲歸田。但是這其中普遍是受傷的,沒法繼續打仗。回鄉了,授予土地,在地方上做些事情,甚至是參加科舉考試,進入官場。”

“這些將士也是人,也要考慮他們的未來。如果僅僅是留在軍中,一直到上了年紀,打不動了,掄不動大刀,再不得不離開,或者乾脆戰死沙場,是不是太過殘忍了?”

“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年定期讓一批將士解甲歸田,補充進來一批,離開軍中的將士,謀求一個合適的出身,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並且得到尊重,繼續發揮本領。到了日後,他們未必不能從下面爬上來,進入朝中,以不同的身份,爲陛下盡忠,這豈不是更好?”

張希孟當真是舌綻蓮花,有著非比尋常的本事。

剛剛老朱以泰山壓頂的姿態,逼迫諸將低頭。

在大傢伙驚魂未定的時候,張希孟以一番道理,說的人心服口服,大大緩解了君臣之間的衝突。

彷彿是說,並非朱元璋的強勢壓制,而是張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諸將深明大義,接受了利國利民的建議。

這樣一來,事情就沒有那麼刺激了。

果然,氣氛瞬間化解了許多,不再是那麼壓抑。

老朱面上含笑,“大傢伙都餓了吧,動筷子吧!”

朱元璋率先拿起了筷子,正要夾菜,突然又放下來了。

“瞧咱這個記性,竟然忘了大事。”

“郭英,把咱準備的禮物送上來。”

郭英連忙答應,不多時,就有人端著盤子上來,每一個托盤裡,都放著一個大金碗!

朱元璋拿起一個,笑呵呵道:“前些天,張先生成親,咱送他一面金牌,你們都知道,張相在咱這塊兒,與衆不同。可你們也都是咱的心腹愛將,股肱之臣,咱也想給你們點什麼,也該是金子的才行。”

“這不,咱就趕快讓金匠打造了一批金碗,都是繳獲來的金子,今天來的,一人一個,可不許說咱小氣摳門了。”

朱元璋笑呵呵挨個發下金碗。

拿到了金碗的諸將,頓時喜形於色,臉上有光。

上位雖然嚴厲強勢,卻也是心疼大傢伙的。

發個金碗,可不是讓咱吃飯的,那是要當成傳家寶的。

從此之後,子孫後代,衣食無憂,吃穿不愁……上位真是用心了。

“臣等拜謝天恩。”

老朱大大方方笑納,不過到了張希孟這裡,就有點問題了。

“先生,你看啊,咱已經給了金牌,再給你金碗,是不是不合適?”

張希孟呵呵一笑,“確實是不合適,不過主公,江提舉這些日子,沒日沒夜忙活,連洞房之夜,都忙著看公文,處理政務……這份辛勤,是不是該值個金碗啊?”

朱元璋無言以對。

就在老朱瞠目結舌之中,張希孟大大方方,理所當然拿走了一個金碗。

老朱家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這碗還不小,回頭拿家裡吃炸醬麪用,正好!

這麼一堆人裡面,許是隻有張希孟,是真的要拿金碗當飯碗用。

沒辦法,誰讓咱家的寶貝多呢!

這一頓御宴,從刀光劍影開始,以皆大歡喜結束。

整個中原復興計劃的最後一環,也終於補完,張希孟懸著的心放下了大半。剩下的就是看落實情況了。

又是晝夜加班的一天,張希孟揉著痠軟的胳膊還腰背,暗暗嘆息,也不知道辛勤耕耘的日子,要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正在這時候,朱英突然冒出來了。

“大哥,去軍營瞧瞧吧!有好些將士主動解甲歸田,願意替朝廷分憂。對了,劉福通的兄弟劉六,還有小明王韓林兒,他們也來了。另外還有一些韓宋紅巾的將士,他們也想回到鄉村,老實耕田種地。鄭遇春讓我過來請大哥過去,也好給大家交代幾句,安安人心。”

張希孟一聽這個,連腰都不疼了,欣然前往。

等張希孟趕來,已經聚集了數千將士,這裡面盡是飽經風霜的面孔,不乏從濠州開始,就追隨朱元璋的老人。

還有好些隨著張希孟讀書識字的將士。

“張相來了!”

“先生來了!”

剎那間,許多人都圍攏過來,大傢伙滿臉激動,仰望著張希孟,有人更是熱切道:“先生放心啊!朝廷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

“先生教我們的道理,我們都記在心裡!放心吧,我們會好好做事的!”

張希孟心裡頭熱乎乎的,這就是開花結果,豐收的滋味吧!

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十二章 示兒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一章 元末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
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七百二十九章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一百六十章 會師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十二章 示兒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一章 元末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鄂温| 苍溪县| 定襄县| 莫力| 凤城市| 兴安县| 扬州市| 托克逊县| 东丰县| 蓝山县| 临汾市| 广宗县| 闽侯县| 衡阳县| 石屏县| 波密县| 筠连县| 略阳县| 雅江县| 武城县| 沭阳县| 东宁县| 平顺县| 静海县| 奉节县| 电白县| 黄冈市| 夹江县| 阜宁县| 论坛| 沅江市| 略阳县| 新干县| 安溪县| 大荔县| 新绛县| 宜宾县| 贵港市| 长宁县|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