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

朱元璋的打仗本事很容易被忽視,尤其是登基稱帝之後,朱元璋還真沒臨陣討敵。但神奇的是,大明數次北伐,都是朱元璋一手製定的方略,屬於遠程微操了。

但微操和微操的差距,比起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真實的微操,光復燕雲,直到北海,覆滅元廷……虛假的微操,一張陣圖,屁股中箭,驢車漂移。

事實上在起兵初期,朱元璋不光親自上陣砍殺,而且還一手帶出了徐達諸將,保守估計,朱元璋的指揮能力,也不會比徐達差。

在當世,絕對是一流中的一流。

胡大海留給了朱元璋三萬精銳,朱元璋手上還有五千護衛,以及部分御前的大漢將軍,差不多六千人,外加兩千御前騎兵。

這就是老朱的直屬兵力。

和太平年間的御前護衛,大漢將軍不同……那都是挑選身長面大,相貌威嚴的,外表重於內在。

可現在能入選御前護衛,哪個不是歷經多次戰鬥,從屍山血海爬出來,還要絕對忠誠可靠,才能入選其中。

毫不誇張講,朱元璋手上捏著最終決定戰局的力量……而身爲天子,關鍵時刻,親自衝殺,又能極大鼓舞士氣,一舉定乾坤!

所以說朱元璋決定親自上戰場,也不只是一時興起,熱血激盪,他是經過仔細盤算的。

當然了,老朱決定了上戰場,張希孟就沒法坐視不理。

少不得也要弄一身鎧甲,還要找一柄寶劍,拿慣了毛筆的手,驟然握起寶劍,還挺難爲他的。

再看弓箭,張希孟更搖頭了,都是硬弓,他使出吃奶的力氣,倒是能拉開,可問題是根本射不準,拿著也是擺設。

他還想琢磨一下火繩槍,結果讓郭英直接攔住了,咱別開玩笑??!那玩意弄不好就炸膛,傷了張先生沒什麼,萬一把旁邊的上位給崩了,那就罪孽滔天了。

張希孟氣得翻白眼,總不能什麼也沒有吧!

還真別說,郭英給他弄了一支弩,據說這支弩是能工巧匠花了一年多製成的,威力大,裝填容易。

要不是成本太高,早就大面積裝備了。

正好給張相防身用吧!

聽聽,別的人叫殺敵,給張希孟的就叫防身。

這麼被歧視嗎?

萬一我瞎貓碰死耗子,把察罕給擊殺了,還不嚇死你們?

張希孟只能暗暗生氣,而此刻的察罕帖木兒也感覺到了戰爭的氣息。

相比起朱元璋包餃子的舉動,察罕帖木兒將注意力還是放在了陝州。

爲此他甚至偷偷離開了軍營,來到了澠池,親臨一線。

見到了王保保,察罕就是給他兩個嘴巴子,打得保保乖乖立正,連一個屁都沒敢放!

“哼!我和姓朱的還沒分出勝負,你倒是先敗給了朱元璋的侄子,丟人!”

一句話罵得王保保臉上通紅,無地自容。

他連續攻擊陝州快二十天,但是除了損兵折將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在最初的時候,憑著一股銳氣,還幾乎殺入了城中。

但是朱文正在城裡修了好幾層的甕城,進去之後,就掉進了坑裡,損失了一千多精銳,什麼便宜沒有佔到。

連日交鋒,光是王保保這邊就損失了超過五千人,李思齊的損失,甚至還要超過王保保。

“父親,攻城歷來沒有什麼好辦法。不能一鼓作氣,就只能拖延時日,待到城裡糧食耗光,無力支撐,自然就成了。”

“你放屁!”

察罕帖木兒氣得大罵,“你想拖延,朱重八願意嗎?他在調兵遣將,看樣子是要和爲父一決生死,你這邊遲遲拿不下來陝州,你,你讓爲父太失望了!”

保保太難了,滿心都是苦水,可是又有什麼辦法?

朱文正簡直就是一塊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

陝州之戰已經陷入了僵局,這幾天王保保也下了功夫,他打聽到兩百年前,有一位叫李彥仙的宋將,就在這裡,力抗金兵一年多。

聽到這個時間,王保保都要哭了。

“父親,孩兒無能……但孩兒有個主意,或許能有辦法破局?!?

察罕沉吟良久,才道:“你說吧!”

王保保答應,隨即道:“父親,朱元璋既然想要決戰,就必然會調大兵渡河。那時候河南之地空虛。父親只需要挑選兩三萬騎兵,讓孩兒,或者其他大將率領,從鄭州和汝州中間,直取許州,然後沿著汝河和渦河南下,攻擊濠州等地,也可以攻擊徐州,淮安……反正是明軍的腹地,門戶洞開,咱們的鐵騎進去,翻江倒海,殺一個七進七出,朱元璋要麼就去救援,要麼就坐視腹心之地糜爛……他要是去救,父親就率軍反擊,姓朱的必敗無疑!”

保保嘴角還流著血,但這一番侃侃而談,卻讓察罕帖木兒眼前一亮。

他現在是騎上老虎背了,如果光從戰場態勢來看,他早就該北返了,陝州拿不下來就拿不下,開封丟了就丟了,只要兵馬主力還在,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只不過此時的察罕還有另外一層心思。

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找到了他,希望得到他的幫助,登上帝位。

這個關頭,就不許察罕帖木兒打敗仗,不然還有什麼臉行董太師之事??!

也不必打敗朱元璋,只要能逼退老朱,他就能以保全社稷之功,行廢立之事。

弄清楚了察罕帖木兒的心思,也就明白了這場大戰的關鍵……相比起朱元璋一心撲在軍務上面,察罕的心思要更復雜一些。

這種時候,可不是多算勝少算,相反,想的越多,損失可能越大……

王保保的這番話,倒是讓察罕帖木兒有了別樣的心思。如果真的能靠一支騎兵,攪亂朱元璋的後方,迫使老朱撤退。

那就算是贏了。

或許還真是個辦法,只是要選擇誰幹這事,有點麻煩……察罕帖木兒決定連夜返回懷慶,和心腹商議,做出最後的決斷。

王保保的看法還真不能說錯,目前在河南的明軍只有馮國用和常遇春的兵馬,其中常遇春的主力還要調往河北,參與對察罕的致命一擊。

那開封以南廣大區域,全都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幾萬元軍,確實可以翻江倒海,爲所欲爲。

整個大口袋,就被戳破了底兒。

“大都督,不能這麼算,咱們還有一支兵馬,沒有動用,察罕撈不到什麼便宜?!编嵱龃盒判氖愕馈?

常遇春看了看這傢伙,你在開封的操作,成功送走了大宋忠良,現在又有什麼壞主意?

“大都督,真是冤枉,其實元軍圍攻開封的時候……亳州,潁州,安豐,宿州……這些地方已經歸附咱們。只是由於是韓宋故土,我們沒有大張旗鼓宣揚。就在這段時間,我們派去了許多宣導員,宣講員,也派了不少將士,協助各地成立民兵,進行均田,我們還藉著防備豪強反攻的名義,成立了弓箭社,鼓勵百姓結寨自保?!?

常遇春聽到這裡,猛然一驚,“對,我也想起來了,俺領兵殺過來,還有許多民兵幫著運輸輜重物資,他們立功不小!”

鄭遇春笑著點頭,“沒錯,要說這些民兵能打得過蒙古鐵騎,那是高估他們了。但是我們的均田主張,早就深入人心。地方上的百姓都組織了起來,元兵殺來,我們可以組織百姓轉移,進行堅決的堅壁清野!而且民兵還能配合大軍,阻截元軍,層層設防……察罕不出兵就罷了,如果他出兵,那可就是一腳踩進了泥潭裡,來多少,死多少!絕對有來無回!”

說到了這裡,終於揭開了在表面兵力對比背後,還有更深一層的力量對比。

毫無疑問,在這一點上,元軍是敗得很慘很慘的。

蒙古鐵騎還能像祖宗一樣,只靠著一點牛肉乾,馬奶,就萬里奔襲嗎?

很顯然是做不到的。

而且江淮大地,也不是北方草原,河網密佈,地形複雜,就算當年蒙古全盛的時候,也在這塊吃了不少苦頭。

到了今天,那就更別做夢了。

只要百姓們聯合起來,一盤散沙凝聚在一起,就是最堅固的金剛石,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常遇春在權衡之後,決定讓王弼打著自己的旗號,繼續向鄭州發起攻擊,牽制元軍。

鄭遇春則是調動民兵,盯著元軍的一舉一動,必要的時候,組織堅壁清野,然後配合王弼,遲滯元軍。

再有,又給廖永忠下令,讓他派出水師精銳,進入黃河,淮河……如果遇到敵情,果斷出擊,保護明軍後方。

伴隨著一道道的命令下達,明軍主力已經悉數準備妥當。

中原決戰的第二階段就在眼前……而決定這場大戰何時開啓的正是藍玉!

突破白陘口,急行軍二百里,就能到達上黨,而這裡正是太行陘和白陘的交匯地點……也就是說,拿下了上黨,就堵住了察罕帖木兒北歸的咽喉之路。

只不過白陘如此險要,察罕以大軍屯駐太行,每一處的要衝關隘,不可能不設防,到底要如何突破白陘口,絕對是個難題。

“大都督,這個白陘口我走過三次。”藍玉很認真道:“和其他的太行要道不同。白陘口這裡晉豫之間的商貿要道,西北和東南的商貨貿易,都要走這裡,因此又被視作太行絲綢之路。晉地商人往來不絕。”

胡大海一怔,隨即道:“兩軍交戰,他們還是如此嗎?”

藍玉哈哈大笑,“正因爲打仗,才更需要錢財支撐作戰,商人往來,利潤才更高啊!”

胡大海一愣,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兒子,是啊,就因爲朱元璋禁酒,纔有暴利,那小子纔會找死!

老胡咬了咬牙,“利之一字,真是害人不淺!”

藍玉沒有說什麼,他不想討論深邃的哲學問題。藍玉計劃著裝扮成商賈,先穿過白陘口,繞到元軍後方。

然後讓胡大海率領一支前鋒,假意攻擊白陘口,引誘元軍出來。

這樣一來,只要元軍出動,藍玉就趁機奪了元軍營寨,並且豎起明軍大旗。

“大都督,我還招攬了幾個太行山的獵戶,再挑選二百名士兵,跟著獵戶,走小路繞到白陘口的後方,我們三方一起出力,突破白陘口,翻手之間!”

胡大海雖然外表粗魯,但卻有一顆細膩的心,他仔細推敲,確保沒有疏漏,這才點頭。

“全天下人都看著呢,此戰勝負,關乎大明北伐大業,只許勝,不許敗!誰也不能有疏漏!”

藍玉點頭,握緊了拳頭道:“大都督放心吧,爲了這天,我準備了差不多五年!五年!整整五年!”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三章 書與畫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
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三章 書與畫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師來投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一百零一章 大比武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商南县| 临高县| 金坛市| 安康市| 宜都市| 台东市| 齐河县| 凤台县| 沐川县| 肇源县| 新昌县| 丹东市| 达孜县| 武城县| 虞城县| 望都县| 道孚县| 嘉峪关市| 汾西县| 枣强县| 湾仔区| 迁西县| 苍梧县| 汉寿县| 新营市| 广汉市| 屏南县| 通江县| 垦利县| 夏河县| 吉首市| 吴桥县| 平山县| 轮台县| 阆中市| 得荣县| 绥德县| 祁门县| 四川省|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