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

李善長想過辭官,想過不止一次。但他沒有想過,自己會以這種窘迫的方式,離開朝堂。更沒有想到,毛都沒長齊的朱標(biāo),居然敢驅(qū)逐他。

李善長滿腔的悲憤,可想而知。他也想過反擊,沒錯,老李確實可以反擊,他還是左相,中書省的大印還捏在手裡,百官之首,可不是開玩笑的。

大可以召集在京三品以上官員,反過來彈劾太子監(jiān)國不力,請旨罷免監(jiān)國之位。

到了這一步,純粹就是實力比拼了。

李善長未必就不如朱標(biāo),而且爭鬥的結(jié)果,朱標(biāo)會很慘。

這個慘主要體現(xiàn)在他罩不住朝局,穩(wěn)不住後方。

朱元璋在外,太子監(jiān)國,做不到相安無事,天下太平,就是失職,弄不好儲君之位不保,其他皇子,也會乘勢而起。

總而言之,朱標(biāo)絕對是損失慘重。

但話又說回來,李善長會怎麼樣呢?

只怕會更悽慘一萬倍,太子鬥不過你,皇帝還鬥不過你?更何況背後還有張希孟在,李善長毫無半點勝算。

而且他一旦動用自己所有的力量,那些他安排在朝中的人物,一下子都暴露出來,豈不是讓人家斬草除根,一個不留?

更何況那些人也都不是傻子,人家會跟著自己,不顧一切,和太子開戰(zhàn)嗎?

別忘了,現(xiàn)在的皇帝是朱元璋,不是鐵鍋!

大元朝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臣和睦,在大明是不管用的。

李善長思量再三,終於是一聲浩嘆,不再想亂七八糟的事情。

退了吧!

不管怎麼樣,能退下去就好。

李善長隨即提起筆,給朱元璋寫奏疏,寫到了三分之一,突然聽到了外面有動靜,老李起身,邁步走出書房,迎面兩個人,也走了過來。

徐達和湯和!

看到這一幕,李善長竟然忍不住咧嘴冷笑。

“好手段,好手段!你們二位,連這點鄉(xiāng)親情分都不講了嗎?”

徐達沉聲道:“李相,就是顧念鄉(xiāng)親情分,我們纔過來的。要不然,別人來了,豈不是更沒臉面?”

朱標(biāo)逼著李善長說出請辭的話,但是老李這個身份,誰知道他是不是?;ㄕ校?

按照常理,應(yīng)該派人過來盯著的。

徐達和湯和過來,確實要承擔(dān)風(fēng)險,最方便的,應(yīng)該讓錦衣衛(wèi)過來。

他們纔是專業(yè)幹這個的。

但錦衣衛(wèi)真的來了,李善長就連最後的臉皮都沒有了,萬一真的氣惱了老李,這事情也不好收場。

總而言之,權(quán)衡利弊,還是讓這兩位國公過來,事情會方便一些。

湯和道:“李相,都這麼多年了,當(dāng)初上位起家的時候,是藉助了鄉(xiāng)親之誼,隨後打天下,又收攏了不少元廷舊吏,故元兵將……這些事情,我們都看在眼裡,也都一清二楚。伱替上位做事,也是忠心耿耿,大明開國,也是功勳卓著。只是時至今日,你還留在這位置上,已經(jīng)不合適了。太子殿下罷免你,就是給你最大的體面。你非要不甘心,想折騰什麼,惹來了雷霆之怒。就不好收場了?!?

湯和不光資歷深,而且爲(wèi)人正直,又長期在西南,主持苗部事宜,後來又安撫巴蜀,他的戰(zhàn)功或許不是最大的,但是人品威望,絕對是夠的。

哪怕朱元璋,也要承認這一點。

他對李善長的點評,也確實到位。

朱元璋的大將,就是以淮西老兄弟爲(wèi)主,這是誰都知道的。

還有那些文官,也有很多都是從元朝這邊過來的,即便沒有在元朝爲(wèi)官,也是在元朝求學(xué)歷練,耳濡目染,身上就有了抹不掉的烙印。

朱元璋知道,張希孟也知道。

但是剛剛起家,你能不用嗎?

什麼都要自己來,那需要多少時間?

沒準(zhǔn)連勢力還沒發(fā)展起來,就被人碾壓了。

而自從老朱登基以來,就在不斷敲打這些人,而且還掀起了好幾次大獄,尤其是楊憲的案子,把御史臺幾乎清空了。

還有這些年門下省不斷改革考覈辦法,著實將一批老的官吏,逐出朝堂,又給年輕人一些上升的通道。

十多年下來,可以說雙方勢力,已經(jīng)到了一個臨界點。

此消彼長。

李善長繼續(xù)留下來,只會影響朝局的新陳代謝,

影響大明的未來發(fā)展。

李善長咬了咬牙,“好,我聽你們的!”

李善長轉(zhuǎn)身進了書房,徐達和湯和就跟門神一樣,站在外面,等著老李。

這一次的時間有點長,足足過了一個時辰,李善長從裡面走出來,他把一封奏疏遞給了徐達,隨後又道:“老朽這裡還有一封私人的信件,能不能幫我送出去?”

徐達一怔,沒有立刻接過,湯和竟然伸手道:“給我吧!我給你送到。”

李善長微微遲疑,苦笑著反問,“湯和,你知道這是給誰的嗎?”

“知道!”湯和頓了頓,又補充道:“李相放心,大明還沒有處死國公的前例!”

李善長愣住了,沉吟片刻,終於長嘆一聲,“既然如此,這封信也就不必送了……湯和,你是個難得的厚道人啊!”

李善長說完之後,就轉(zhuǎn)身往臥房而去,隨後吩咐道:“緊閉門戶,我誰也不見,靜候上位聖旨!”

徐達和湯和,拿著李善長的請辭奏疏,出了李相府邸,徐達微微嘆口氣,“這份奏疏,要立刻送去北平……李相公一刻不離應(yīng)天,有些人一刻不會罷休??!”

湯和頓了頓,其實他和徐達都心知肚明,老李要是識相,不等朱元璋旨意,直接回鄉(xiāng),最是乾脆利落。

對誰都好。

奈何老李還有怨氣,不甘心就這麼罷相,所以他還想掙扎一下……倒不是說還能扭轉(zhuǎn)乾坤,只是單純的肚子裡有氣,心有不甘,還要掙扎那麼一下子。

畢竟老李把權(quán)力看得很重很重,這點和張希孟是完全不一樣的。

只不過時間拖延,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

讓徐達很是憂心。

湯和思量少許,冷笑道:“在上位那裡,李相公到底是不一樣的,至於其他人,我就不好說了。讓他們鬧吧!把這些宵小都趕出去,才能重整朝堂。咱們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耽誤不得時間。”

徐達也終於頷首,反正有他們坐鎮(zhèn),就算有些小亂,也不會怎麼樣。

就在李善長上書請辭的第三天,果然就有人開炮轟擊,彈劾李善長,戀棧不去。

隨後又有人彈劾李善長之子,說他貪墨無算。

到了第五天,更有人煞有介事,說李善長的老宅,建在了龍脈上面,貴不可言……

這一下子,烽火雷電,全都朝著李善長招呼。

大有將李相公碎屍萬段的架勢。

朱標(biāo)沉著臉,心情談不上多好。

他想的只是驅(qū)逐李善長,道理就像湯和講的那樣,李善長這傢伙做事小心,你要非說他有什麼罪證,真的有點過了。

但是沒有罪證,不代表李善長就沒有問題。

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老李不適合現(xiàn)在的朝局了。

以朱標(biāo)爲(wèi)例,他就是張希孟的門徒。

這些年來,又有多少張學(xué)門下,進入官場?

另外,諸如劉伯溫、宋濂、高啓、錢唐,還有許多人,他們也都站在了張希孟這邊,主張徹底重塑乾坤,再造華夏。

從官場到民間,移風(fēng)易俗,徹徹底底改革。

結(jié)果坐在中書左相位置的李善長,對此總是陽奉陰違,拖拖拉拉。

就拿移風(fēng)易俗這事來說,張希孟倡導(dǎo)廢掉三姑六婆,就是希望能夠改革婚姻。

要給年輕人選擇的權(quán)力,尊重本人意見。

而且張希孟還通過濟民學(xué)堂,提倡減少彩禮,只要雙方合適,一匹布,一件新衣足矣!

張希孟做了這些,是希望朝堂之上,能夠頒佈新的法典,把移風(fēng)易俗這事,落實下去。

但是對不起,李善長就是拖著不辦。

鄭遇春幾次上書,希望儘快拿出法令,也好更快速有效治理地方,老李依舊是敷衍搪塞。

可以說是扳倒李善長,把他踢出朝堂,已經(jīng)是很多人的願望。

這裡面既有劉伯溫、錢唐、高啓這些張學(xué)門下,也有鄭遇春這種,推行新政受阻的官吏。

所以說,老李得罪的人不少,只是他自己沒有覺察罷了。

而朱標(biāo)敢於挑戰(zhàn)老李,也是這個原因。

總而言之一句話,李善長到了該走的時候了。

……

“先生,你沒給太子出主意吧?”朱元璋突然問道。

張希孟無奈苦笑,“主公,要是我想動手,就不會讓太子衝在前面了。他可是我的學(xué)生?。 ?

朱元璋微微點頭,他很瞭解張希孟,確實不會出現(xiàn)出賣弟子的情況。

當(dāng)然了,朱棣那個逆徒不算數(shù)。

“這麼說,就是標(biāo)兒自己決定的!吾兒終於長大了!”老朱忍不住放聲大笑,老懷大慰,“皇孫降生,標(biāo)兒當(dāng)?shù)?,手段就上來了,好,真是太好了!就跟咱?dāng)年一樣!”老朱興奮道:“先生,你不知道,當(dāng)初聽說咱有了兒子,渾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勁兒,直接就殺進了應(yīng)天,打下了基業(yè)。當(dāng)?shù)娜耍褪遣灰粯樱 ?

張希孟微微頷首,他也認同這個判斷,甚至他比老朱還清楚,皇孫突然染病,加上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讓朱標(biāo)意識到,如果他不出手改變,搞不好別人就會從他身邊下手,反過來改變他。自然而言,先發(fā)制人,也就理所當(dāng)然了。

“主公,太子殿下成熟了,確實可喜可賀,只是現(xiàn)在那麼多彈劾李善長的人,裡面還有錦衣衛(wèi),該怎麼辦?”

朱元璋怔了怔,氣哼哼道:“老李還是功臣,不該這樣對他!”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biāo)的反應(yīng)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十七章 炮戰(zhàn)又贏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wèi)司惹禍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wèi)出動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xué)堂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zhí)?/a>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wèi)出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fù)陝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
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biāo)的反應(yīng)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十七章 炮戰(zhàn)又贏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wèi)司惹禍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聖君賢臣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wèi)出動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四百零一章 羣賢畢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xué)堂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zhí)?/a>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wèi)出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二百九十七章 糾錯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fù)陝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駙馬上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武强县| 拉萨市| 甘肃省| 柘城县| 盐源县| 英德市| 柞水县| 杭锦后旗| 厦门市| 辉县市| 综艺| 东源县| 临漳县| 福鼎市| 绥芬河市| 锡林浩特市| 子洲县| 康定县| 山东| 新安县| 禹城市| 隆回县| 兴宁市| 镶黄旗| 山东省| 临沂市| 双流县| 博野县| 睢宁县| 比如县| 台山市| 翼城县| 贵州省| 周至县| 出国| 泸溪县| 沙洋县| 冷水江市| 海林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