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

徐達是真的興奮了,如果說朱元璋之前的改革,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到了這一次,那是半點挑不出毛病。

首先宗室這一塊,公主外嫁,可以選擇普通人,不光是範圍擴大了,而且也避免了皇親爲非作歹的問題。

三代之後,從玉冊移除,不算皇親,和普通人無異。

普通人家的孩子,還要繼承家業,享受遺產,皇家金枝玉葉,到了這一步,還想要怎麼樣?

皇子這塊,有能力開拓的,要去外面建國,授予王國地位。

沒能力開拓的,留在國內,和公主待遇差不多,也只是享受俸祿,五代人以後,也要收回皇室身份,變成普通人。

這樣一來,雖說還要花些不小的開銷,但基本上不可能出現百萬宗室,吃垮財政的情況,五代人,根本繁衍不了這麼多,數額一下子就被限制住了。

而且有能力的出去了,他們這份俸祿就剩下了,又減少了太多麻煩,好處自不必說。

最最關鍵,這不是朱家的專享,所有勳貴,包括勳貴子弟,都有這個機會,有本事就出去開拓,自己建國,自己當國主,爲所欲爲,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

到了這一步,算是徹底把張希孟前面提到的構想,落到了實處。

未來的大明,會變得超級複雜。

一個核心的神州之地,一堆王國拱衛,王國之外,還有公國,侯國,伯國……層層疊疊,估計不是專業研究的,都搞不明白了。

但不管怎麼複雜,這些國家幾乎都會奉行華夏之道,尊奉中原之主。

這是自從花雲前往琉球,李善長總督高麗之後,大規模向外開拓的源頭……今日之大明,也有了這個實力,國內的條件,也基本具備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恰好。

老朱這下子也算是順應潮流,一錘定音。

上一次處置唐陸等人,就有勳貴站出來反對,覺得對他們太過刻薄,隨著花雲出海,這股風浪壓下去了,這一次規模更大,釋放的利益更多,問題自然也就更好辦了。

連張希孟都要驚歎老朱的智慧。

還真不錯,算是把我的套路都學會了。

張希孟越發放心了,夫人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張希孟還真有點疑惑,沒準真讓張定邊說準了,越看越像是雙胞胎。

要是那樣的話,自己可就賺大了,只不過夫人也太辛苦了。

張希孟抽出很多時間,來照顧夫人。至於張承天,他跑裡跑外的,每天回來,都會給老孃帶點零食。

還真別說,應天算是讓這個兔崽子摸清楚了,哪有好吃的,他是一清二楚。

“娘,你說我爹也算是勳貴吧?”

江楠忍不住笑了,“你爹不但是勳貴,還是勳貴裡面最尊貴的那個!”

張承天想了想,又道:“那,那我爹是不是也能海外建國?”

還沒等江楠回答,張希孟就端著一盆葡萄進來。

“不會的!我沒那個心思,也不想挨累。以後大明越來越大,我該靜下心,好好想想,要怎麼才能統御這麼龐大的國家,要如何安排,才能讓華夏發展壯大。總而言之,我不會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國家上面!”

張承天傻了,“爹,你要不出去建國,我大哥也不會啊!他那個性子,保證一心當老師啊!”

張希孟笑道:“確實,要不伱小子試試?”

張承天一怔,眼珠轉了轉,隨即跳了起來,嗷嗷著衝了出去,不多一會兒,他捧著一本孫子兵法回來了,然後煞有介事坐在了老孃的身邊。

“老三啊,咱們家的未來都靠你了,你乖乖聽著啊,二哥給你念孫子兵法,你可要好好記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張承天還沒念完,腦門上就狠狠捱了一下!

張希孟氣不打一處來,還以爲你小子要自己努力讀書,學習兵法呢,敢情是欺負你三弟!還沒出生的孩子,你也下得去手,你做個人行不?

面對張希孟的拳頭,張承天依舊鍥而不捨,“行了,今天就這樣,明天二哥再來給你讀書啊!”

這小子還來了持之以恆的勁兒,連著忙活了十多天,一心給三弟上胎教課。

只不過有一件事,打亂了張承天的計劃,他大哥要回來了!

沒錯,不光是張庶寧,還有朱棣,這位燕王殿下也要回來了。

如果說這一次的改革,還有什麼人不滿意,那一定是朱棣了。

由於北平在長城以內,他必須遷走,要麼去上都開平城,要麼去遼陽,反正是要往更苦寒的地方去。

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北平大學堂,鋼鐵廠,軍械廠,稅卡,師範學堂,大沽碼頭……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包括他的王府,全都要被剝奪。

幾年的心血,一掃而空。

試問還有比這個更慘的嗎?

朱老四簡直倒了血黴!

但是他又沒有辦法,還要進京來謝恩。

張庶寧是怕朱棣情緒失控,這才陪著他進京,順便打算跟老爹說一聲,好歹給朱棣點補償,不然的話,他實在是太可憐了。

別人都這麼想,唯獨張承天不這麼看。

朱棣有什麼可憐的?

他折騰那麼多事情,上躥下跳的,弄得天下不寧。享受了那麼多,現在只是放棄北平,讓他換個地方,難道去了開平城,他就要捱餓嗎?

不能夠啊!

而且原本朱棣統轄了三四個省的地盤,任誰都能看出危險,本少爺都想找朱棣的毛病了。

現在朱棣放棄北平,等於給自己避禍了,有什麼不好的?

真正可憐的是那幫小皇子,還有好些穿著開襠褲,等他們長大了,就會發現,連開平,遼陽這樣的好地方都沒了,需要去更遠的地方。

對了,這羣人裡面還有我家三弟。

沒錯,我三弟也要有一塊地方,還必須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怎麼也不能比中原差了。

張承天甚至跑到了老爹的書房,對著地圖研究,看看哪塊納入自家版圖最好。在張承天看來,三弟的就是他的,這塊地方,無論如何,也要比朱棣的北平更好。

就在張承天盤算這一切的時候,朱棣進京了。

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朱棣的氣壓有點低,面對這個他熟悉無比的城市,那種疏離失落,幾乎掩飾不住。

“庶寧,人家都嫌棄俺朱棣瘋癲,結果俺辛辛苦苦,打下的家底兒,都要被拿走。你說這公平嗎?”

張庶寧無奈苦笑,“我也不知道,但讓我說,陛下還是出於一顆公心,是爲了大明好,爲了千秋百代的基業。作爲大明的子民,我挑不出毛病,恰恰相反,我還挺欽佩陛下的。”

朱棣怔了怔,無奈苦笑,“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還有什麼好講的,這就是命!我認了!”

張庶寧略沉吟,隨即道:“你也別太傷心,一個地方能不能發展好,除了要看本身的稟賦,還要看人的本事。你的才能不用擔心,我也會想辦法,幫你培養人才,還有夏師妹,我們一起想辦法,不管多苦寒艱難的地方,我們都能建設比應天更好!你放心就是!”

朱棣咬了咬牙,“我知道了,放心吧,這點困難打不倒我!誰也打不倒!”

朱棣不停鼓勵自己,總算是恢復了一絲狀態。

只是一頓酒下來,朱棣還是醉了,醉後的朱棣,又是哭,又是笑,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就住在張府,張承天還陪著他喝了兩杯。總體而言,張承天挺鄙視朱棣的,你偷著樂去吧!要不是現在放棄了北平,等過幾年,我也要把你從北平踢開,等我出手,可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幾個人湊在一起,張庶寧酒量最差,不過他酒品還行,迷糊了就去睡了,讓張承天招呼朱棣。

朱棣這傢伙酒品太差,喝了一陣子,竟然嚷嚷著要出去,張承天沒辦法,只能陪著他,兩個傢伙就來到了大街上。

朱棣先是要去看戲,接著又說去秦淮河劃船,可惜的是,他哪也沒去成,肚子還餓了。

“張承天,我要吃包子,咱們去吃,吃肉包子!”

張承天隨手摸了摸口袋,壞了,爲了迎接朱棣,他換了身衣服,沒有帶錢!

“走吧,先回家,回頭讓人給你買,行不?”

朱棣還來了倔脾氣,“誰說沒錢就不能吃的?咱們可以偷,可以搶啊!他們就搶走了我的北平!那麼好的北平,我辛辛苦苦建設的北平……就這麼丟了,我的心血啊!”

張承天氣得翻白眼,那是你的北平啊?那是大明的好不?

雖然你也有功勞,但這功勞,可不是你撒野的本錢!

“別鬧了,回去吧!”

喝得太多的朱棣不聽,竟然真的往一個包子鋪走去了。趁著老闆正回頭的光景,朱棣一伸手,直接抓了倆包子,塞進了懷裡。

隨後他快步踉蹌離開,衝著張承天嘿嘿一笑,“怎麼樣,我丟的東西,我也能拿回來!”

張承天瞪了眼朱棣,也不知道這傢伙是不是真的醉了,張承天微微一笑,“行,你放心,有我在,你就別想得逞!”

張承天拉著朱棣,回到了包子攤。

朱棣以爲張承天要拆穿他,他也沒當回事,反正大不了加倍賠錢,出醜就出醜,他也不在乎了,北平都沒了,還不許我發泄一下?

可張承天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他對著老闆呲牙道:“老闆,我給你變個戲法,你想看不?”

老闆一愣,“什麼戲法?”

“你給我兩個包子。”

老闆將信將疑,反正也不是多貴的東西,就給了張承天。下一秒,張承天三口兩口,把包子都給吃了,乾乾淨淨。

老闆不解,“戲法呢?”

“戲法?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那倆包子都在這裡呢!”說著他伸手扯開了朱棣的衣襟……

(本章完)

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章 論守城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
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六百三十九章 拱衛司惹禍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勞動無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六章 論守城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怀集县| 金堂县| 英德市| 交城县| 志丹县| 灵寿县| 寿光市| 吴堡县| 海晏县| 漳平市| 陈巴尔虎旗| 高陵县| 大城县| 新竹市| 佛学| 龙胜| 毕节市| 元阳县| 汾阳市| 扶沟县| 行唐县| 肥城市| 道孚县| 慈利县| 施秉县| 礼泉县| 潢川县| 黑龙江省| 凭祥市| 闵行区| 板桥市| 海林市| 金平| 和田县| 汕头市| 宁强县| 法库县| 宁城县| 广东省|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