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

張希孟同各路文武商議妥當之後,這才又向朱元章彙報了情況,雖然平時李善長更多擔負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任務,但事關軍務,他確實不敢隨便插手。

對於李善長來說,他更多的只是負責準備好充足的糧草輜重,當好奶媽的角色,真正的決策權,並不在他的手裡。

只不過這一次張希孟倒是很認真請教李善長,兩個人坐在一起,仔細商議。

而且在正式議論之前,張希孟還把自己的兒子張庶寧抱來,給李善長瞧瞧。

老李是眉開眼笑,抓著小手,看了又看,然後又掏出一個赤金的長命鎖,掛在了小傢伙的脖子上。

只是這個赤金,就很有講究。

其實赤金並不是足金,而是有些發紅的金子,據說裡面是混了些鐵元素,如此有些偏紅。偏偏國人喜歡紅色,因此在婚慶喜事上,喜歡用赤金裝飾,更勝黃金。

李善長特意給張家小公子準備了赤金長命鎖,自然是早有準備。

“張相,我也不瞞著你,我家那個小子在嶺南,把生意做得不小。現在我家裡的生活也算是不錯。到了現在,我不敢說功成名就,也能青史留名。我現在只想著輔左上位,成就霸業,然後功成身退,頤養天年。”

李善長盯著張希孟的眼眸,掏心掏肺道:“請張相務必明察,老夫確實沒有別的心思。”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李兄,你這也未免太小心了吧,我還能查到你的頭上不成?”

“不!”李善長堅決搖頭,而是認真道:“這一次大舉北伐,席捲天下,多路出兵,不免疏忽。我是一心維持,可若是有疏漏之處,還請張相不要客氣,斷然殺之就是,用不著顧及我的面子,我也斷然不會包庇這幫東西。”

張希孟微微沉吟,李善長的這個表態很有意思。

其實歷來大舉用兵,都會出現虧空,糧草不濟,什麼火燒倉庫的事情,也不稀奇。

縱觀明軍的歷次大戰,每次打完,都會有官吏牽扯進去,被老朱斷然除掉。李善長跟這幫人有沒有牽連很難說,但是老李整體的後勤工作,能做到九十五分以上。

這個內政水平,完全媲美蕭何。

有大功在身,又沒有確鑿證據,說實話,還真沒人能撼動李善長的位置。

明明用不著擔心,老李卻提前跟自己打招呼,難道他預見了,會出大事?

張希孟腦筋轉動,隨即笑道:“李兄,上一次決戰中原,已經是消耗光了朝廷的庫存,雖然地盤增加了不少,但是中原和山東,都飽經戰亂之苦,如今想要自給自足尚且困難。雖然又增加了蘇州等富庶所在,可這些地方的糧食還不夠自己吃,需要從外面調動。”

“如此看來,我們只有過去一年積累的糧食,論起底子,還不如前面厚。但是多路出兵,又要攻擊大都,路途遙遠,耗損倍增。這麼算下來,這時候北伐,確實有勞民傷財之嫌。湯和、徐達、馮國用,他們這些人皆曰可戰,唯獨你李相公,管著大明的荷包,米袋子,你是最難的!著實不容易啊!”

人生貴在知己,張希孟的這番話全都說到了李善長的心坎上。哪怕他們倆有多少齟齬,此刻的老李也是把張希孟當成了好朋友。

說起來李善長比張希孟還要可憐,張希孟尚且能和劉伯溫等人做朋友,跟朱升開誠佈公。但是李善長身邊,除了部下之外,就當真沒誰能交心了。

“張相,其實我有些想不通,咱們爲什麼不能等兩年,待到府庫豐盈,然後再大舉北伐,橫掃天下,這樣豈不是更加穩妥?”

張希孟微微一笑,“李兄所想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當下時機難得。北伐大業,幾十萬兵馬調動,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耗損巨大。我們除了算自己的賬,還要算敵人的賬。而且如果能一戰成功,那是最好,若是遷延時日,變成了持久戰,這事情就不妙了。”

李善長低著頭思索半晌,遲疑道:“張相,你的意思,咱們現在能兵不血刃,迅速獲勝?”

張希孟一笑,“歷來統一天下都是打出來的,指望著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不現實的。但是這個仗打多長時間,消耗多少,卻是可以控制的。”

李善長心中震動,不由得上身前傾,請教道:“張相,你能說得仔細一點不?”

張希孟笑道:“在對付張士誠之前,就已經準備拿下福建,陳友定是個煮熟的鴨子。如今方國珍很快返回,廖永忠,俞通海,他們的水師訓練很久了,只要兩軍合一,千艘戰船,立刻就封鎖海面!隨後以十萬大軍,撼天動地而來。主公又派遣張士誠作爲使者,陳友定有七成可能,會直接投降。剩下的三成,也是稍作抵抗,然後投降。”

李善長想了想之後,用力頷首,“有理,這麼算來,對福建用兵,其實耗費不了多少?”

“其實還有的賺……福建的茶葉好啊!”張希孟笑道:“方國珍已經開拓通往倭國和高麗的航線,生意做起來,咱們只要把茶葉絲綢提價三倍,也就抵得上消耗了。”

“三倍?”

李善長大驚失色,“張相,這,這能行嗎?萬一這兩國不願意怎麼辦?”

“那就把他們列入元廷走狗的名單,宣佈排除華夏體系,大明會派大軍征伐,到時候國破家亡,也就別怪大明不客氣了。”

李善長眼睛瞪得老大……這不就是強盜嗎?不過仔細想想,還挺解氣的。

對了,張希孟不是寫文章嗎,主張不要折騰自己人,要往外面看,原來就是這個意思啊!

果然,老夫還是太單純了。

“那,那其他地方呢?”

張希孟又笑道:“雲南的把匝剌瓦爾密還是聽從大元調遣,名義上屬於元臣。這些年大元先是冤枉了脫脫,接著內鬥不斷,咱們擊殺察罕之後,孛羅帖木兒又死在了王保保之手。現在皇太子又調動諸將,圍攻王保保。只要還有點腦子,就會覺得元廷自掘墳墓,已經是山窮水盡,走投無路。”

“現在進軍,雲南的文武,心向大明的絕對不少,進軍能相對容易。如果坐視拖延,萬一雲南自立,再成立什麼大理國,想要進攻就困難了。”

李善長頷首,“對,是這個意思,雲南那地方路途遙遠,山嶺重疊,大唐攻擊過南詔國,損失十分慘重,幾十萬人埋骨他鄉……我本來只是覺得雲南不好打,害怕耗損太多的錢糧。現在聽張相這麼一說,打雲南的關鍵不在多少兵馬,而在於時機!現在元廷風雨飄搖,內鬥不斷,把匝剌瓦爾密又沒有自立之心,恰恰是最好的時機。”

李善長忍不住搓著手,笑道:“跟張相聊天,就是痛快,撥雲見日啊!那,那巴蜀的明玉珍呢,他可是自立了!”

張希孟笑道:“他確實是自立了,不過據我所知,明玉珍的身體不好,他已經很老了,雄心不在,又要爲年幼的兒子擔心。他還能怎麼樣?更何況只要我們能拿下雲南,就能牽制巴蜀!至少能穩住一半。”

“那,那還剩下一半呢?”

“自然是在馮國用他們身上,只要拿下潼關,進軍關中,在漢中駐紮兵馬,兩頭堵死,明玉珍就好像是一隻鳥,裝進了咱們的籠子裡,任憑他怎麼折騰,還能飛出去不成?”

李善長再度頷首,“高,實在是高!張相,你可真是運籌帷幄啊!”老李仔細盤算著,還有什麼疏漏沒有?

“那就剩下王保保了,張相準備怎麼對付他?”

張希孟笑道:“我們以堂堂之師,走山東,水陸並進,直取大都。大約走當初毛貴的路線就行。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尚在高麗的關鐸和張定邊發兵,進入遼東,牽制元廷。”

“總而言之,我們雖然是多路出兵,戰場非常大,看似消耗很多,但是真正要打的只有兩處……在西,是潼關,在東,是大都!仔細算下來,消耗並不會太過驚人。”張希孟頓了頓,又道:“李兄,其實你用不著擔心,不會出現虧空沒法填,不得不拿人命填的問題。”

李善長勐地吸了口氣,老臉不由得紅了,“只要張相願意庇護,我自然是不怕的。”

李善長又坐了一陣子,這才起身離去。

等他走了,江楠就提著一個赤金的長命鎖出來了,重重摔在了張希孟的面前。

“這個李善長,沒事獻殷勤,他送這個什麼意思?”

張希孟哈哈大笑,伸手從桌上撿起長命鎖,仔細看了看,還挺結實,沒什麼損壞,這才笑道:“你還不懂?他哪是給咱兒子送,分明是給他自己求的!”

“給他自己?他犯事了?”江楠立刻來了精神,也可以稱作職業病發作。

張希孟思量片刻,搖頭道:“李善長未必就牽連進去,但他這個人啊,鼻子長,善於聞味。我猜他是知道一些狀況,這一次大舉用兵,萬一爆發出來,主公回頭找他算賬,李相公的腦袋就未必還能留在脖子上了。”

江楠低垂著眼皮,稍微思量,就道:“也是,這些年陛下時常征戰,就連你也不在京城,什麼事情都是李善長做主,這一次又是這樣個,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情呢?”

張希孟笑容不減,突然道:“你聽誰說的,這一次主公會親自領兵?假如主公不走,李善長又怎麼做主?”

“什麼?”江楠大驚,“不可能的!幾十萬大軍調動,陛下不跟著,他不會放心的!無論如何,也會御駕親征啊!”

“哈哈哈哈!”

張希孟忍不住大笑,“你低估了主公,也小看了咱們的大明!放心吧,這一次主公不會走的。他要留守應天,這麼多路兵馬出動,他只有留在應天,才能及時微操。”

江楠還是不敢相信,朱元章居然能放心幾十萬人馬出征,誰給他的自信啊?

而此時此刻的皇宮,朱元章正趴在地上,朱老四放肆地騎在他爹背上,嘴裡駕駕喊個不停。

馬皇后走來,忍不住道:“就屬老四磨人!好好玩吧!下次見面,又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在地上做馬的朱元章笑著,隨口道:“妹子想岔了,這一次咱要留在京師,不走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皇的首要大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八百三十六章 觀音奴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七百八十一章 拆王宮,建學堂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龍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小才女和 做題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負少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復大都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和龙市| 普陀区| 勐海县| 大邑县| 南宁市| 尉氏县| 济宁市| 海伦市| 慈利县| 莱阳市| 友谊县| 阿图什市| 平武县| 二连浩特市| 宁阳县| 迭部县| 洛阳市| 疏附县| 通山县| 乌恰县| 积石山| 枣阳市| 敦化市| 泌阳县| 祁连县| 房产| 浮梁县| 泗洪县| 龙陵县| 鹿泉市| 岳阳县| 江门市| 苍溪县| 改则县| 务川| 鸡东县| 林口县| 广平县| 黔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