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

抓到了賈魯!

朱重八、湯和,全都興奮地瞪大眼珠子,一副恨不得吃了老東西的架勢……沒辦法不恨,賈魯修河,徵發(fā)那麼多民夫,多少人家破人亡,修河過程中,又有多少人累死?

一首廣爲流傳的小令,最能道出百姓的看法。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哀哉可憐。”

開河變鈔,是老百姓最怨恨的兩件事,其中一件就是賈魯乾的,差不多就是半個罪魁禍首了。

至少在大多數人心中,就是這麼想的。

恨不得能把賈魯點天燈。

朱重八抓住費聚的胳膊,急切問道:“當真是老匹夫?可別騙咱!”

費聚連忙道:“卑職哪敢啊!說來也巧了,我去臨淮鎮(zhèn),正好發(fā)現有人搶奪渡船,想要過河,讓我給堵住了。開始只發(fā)現了一個文官,他帶著好大的箱子,我以爲是財寶,就給截下來了,打開一看,竟然是個人!”

費聚見對方又老又病,也沒有意識到他就是賈魯。

結果老頭自己開口了,報了身份不說,還告訴費聚,他的腦袋很值錢,能給他換個錦繡前程。

朱重八聽他說完之後,這才緩緩道:“這老匹夫倒也沒說錯,要是把賈魯送給大帥,必定能得到重賞!你送給咱,咱可沒有什麼能給你的。”

費聚微微一怔,心怦怦亂跳。

身在亂世,無非是兩條路。要麼自己創(chuàng)業(yè),要麼就跟著一個有前途的老闆,只要看準了,一本萬利,受益無窮!

當然了,要是選錯了,那後果也很嚴重!

費聚突然跪倒地上,“小人草莽出身,也不懂什麼大道理,只覺得想要成大事,必須有心胸,有本事……咱也不說別的,俺就是服你!從今往後,俺就跟著朱公子了!”

老朱同樣怔了片刻,他的後半生還要經歷無數次這種事情,但不管怎麼說,第一次都是讓人刻骨銘心的。

其實算起來費聚可不是第一個,甚至不是第二個。

畢竟張希孟纔是最早鼓動老朱的那個人,至於湯和,在守城的時候,也把自己放在朱重八之下,老老實實當部下。

但是費聚卻是老朱準備獨立發(fā)展,第一個正式投過來的單純手下,還是意義重大,不比尋常。

老朱把費聚拉起來,用力拍了拍他的肩頭,隨即把自己的佩刀解下來,塞給了費聚。

“從今往後,你給我當親衛(wèi)吧!咱把這條命交給你了!”

費聚顫抖著手,接過來刀,心潮澎湃,熱血涌動,“有俺在,誰也別想傷著朱公子一根汗毛!”

張希孟在旁邊看著,只能暗暗點頭,不愧是能當開國之君的,這籠絡人心的手段,還真是厲害!

如今臨淮拿下來了,還俘虜了賈魯,事不宜遲,必須過去。

就連張希孟都混到了一匹馬,費聚在前面領路,朱重八帶領著大傢伙,還有五百士卒,直奔臨淮。

張希孟跟著衆(zhòng)人往前走,他們經過了一處,朱重八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感嘆道:“小先生,咱沒記錯,當初就是在這裡找到了你。咱能有今天,還要多虧小先生教導有方。”

朱重八可不是撒謊,雖然他跌跌撞撞,也會走上這條路,但是有人在旁邊輔佐,毫無疑問走得會更順利,至少此刻的朱重八,要比原本的時空強大得多。

“小先生,你能給咱說說不,接下來要怎麼辦?給咱,還有大傢伙指一條明路!”

朱重八說話之間,已經放慢了戰(zhàn)馬,其他人也都降低速度,幾雙眼睛,落在了張希孟的身上。

張希孟微微思忖,就勒住馬匹,跳了下來,他徑直到了路旁的一處空地,一屁股坐了下來。

朱重八、湯和、費聚,還有馬氏,四個人也都跟了過來。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隨意圍坐,等著張希孟高談闊論。

“恩公,其實小子沒法給恩公指條明路,路在恩公的腳下,就看恩公要往哪個方向走了!”張希孟反而把球踢回了朱重八的腳下。

老朱神情凝重,若有所思,他在郭子興的手下處處掣肘,又因爲和彭大聯手逼宮,惹惱了郭子興,加上郭天敘和張?zhí)煊觾蓚€,還想抓馬氏,老朱不得不謀求單獨發(fā)展。

可話說得容易,他們這些人湊在一起,總要乾點什麼吧?

打家劫舍?

還是稱王稱霸?

朱重八心中有個模糊的想法,只不過和現實太過遙遠,朱重八有點說不出口,他這纔要詢問張希孟。

而張希孟把球踢回來,老朱不得不開口了,未曾說話,他的臉先紅了,“咱不怕大傢伙笑話,咱,咱盼著天下太平,盼著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老朱說完,就看了看幾個人,心說你們想笑就笑吧!

誰知這幾位不但沒笑,反而頻頻點頭,彷彿就該是如此一般!

張希孟笑道:“恩公志在天下,胸襟氣度,真是讓人五體投地。”

朱重八自嘲道:“不用誇咱了,誰能讓天下太平?咱又不是不知道……咱……怕是不配!”

張希孟搖頭,“恩公,漢高祖以一亭長,四十八歲起兵,先是滅秦,接著楚漢相爭,六年之後,就登基稱帝,開創(chuàng)下大漢基業(yè),千年之後,中原大地,依舊以漢人自居。如今又逢亂世,羣雄四起,元廷覆亡在即,恩公理當胸懷大志纔是!”

朱重八耐心聽著,不由自主將腰背挺直了,他微皺眉頭,“志向咱有,可到底要怎麼做,咱還是想不明白!”

他看向了張希孟。

“恩公,要想奪得天下,自然要練兵,要練強兵!兵自民來,又要親民愛民,得到百姓擁戴……小子以爲強兵救民,就是恩公要做的事情!”

朱重八深以爲然,用力點頭道:“此言有理!可到底要如何強兵,如何救民?”

“要強兵,自然要軍紀肅然,訓練有素,要有錢糧兵器。要愛惜百姓,不燒殺,不搶掠,不強搶民女,不侵擾百姓。”

朱重八立刻道:“說得好,這些就是咱們的軍令,誰敢違背,立斬不饒!”

張希孟又道:“百姓苦元廷弊政久矣,歸結起來,就是土地兼併,流民遍地。官吏盤剝,大戶欺壓,小民無以爲生。要救民,第一條就是給百姓田畝土地,讓百姓活下去。廢除苛捐雜稅,嚴懲貪官污吏,剷除欺壓百姓的豪強大戶。百姓能安居樂業(yè),錢糧兵丁源源不斷,恩公的大志就能達成!”

張希孟說到這裡,朱重八竟然激動地站了起來……雖然說這些話連個框架方略都算不上,但是卻明明白白告訴他,接下來要怎麼走,堪稱定策之功!

朱重八忍不住向張希孟深深一躬。

“張先生教導之恩,指點之德,咱銘刻肺腑,不敢忘懷!”朱重八漲紅了臉,激動道:“倘若真有大功告成的那一天,張先生就是第一功臣!”

張希孟被說的也挺激動的,他一萬個相信,朱重八說得肯定是真心話。誰不想著大傢伙同心同德,幹出一番大事業(yè)。

只不過隨著地位越來越高,心越來越難以滿足……坐上龍椅的天子固然不是曾經那個人了,可成爲開國功臣的,又有幾個還記得初心呢?

這個第一功臣也當的,可若是真的覺得自己是第一功臣,能爲所欲爲,高高在上,那就該死了。

張希孟沉吟思忖,朱重八卻已經扭頭,牽來了一匹馬,到了張希孟面前。

“先生,該動身了。”

張希孟一愣,下一秒他突然撩起袍子,雙膝跪地。

朱重八大驚,急忙攙扶,要讓張希孟起來,哪知道張希孟跪了個結結實實。

“今時不同往日,從今往後,也不比從前。這個稱呼還是改了爲好。”張希孟說完,仰起頭,認真道:“主公在上,請受一拜!”

面對張希孟的大禮參拜,最措手不及的竟然是朱重八……他可是把張希孟看成半個老師啊!

“快起來,起來!”

張希孟跪著不動,這時候湯和卻也跪下了,隨後是費聚!

“拜見上位!”

二人延續(xù)了軍中呼喚上司的方式,一起高呼。

朱重八面對著三個人,只覺得渾身熱流涌動,此時此刻,的確不同從前。他伸手一個個攙扶起來,動容道:“你們不負咱,咱必不負你們!”

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zhàn)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xiāng)的味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
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二十五章 朱重八的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二十七章 好大官職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zhàn)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十一章 收穫滿滿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yǎng)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著大元朝完蛋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zhèn)校之寶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三十四章 元璋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xiāng)的味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出国| 彭泽县| 卫辉市| 芦溪县| 涪陵区| 弥渡县| 陵川县| 甘谷县| 平安县| 扎赉特旗| 于都县| 永春县| 清徐县| 柳林县| 新兴县| 庐江县| 鄯善县| 惠来县| 衡水市| 南皮县| 镇宁| 民乐县| 隆安县| 六盘水市| 郴州市| 鲁山县| 吴旗县| 昆山市| 烟台市| 扬州市| 甘肃省| 新安县| 裕民县| 积石山| 江永县| 垣曲县| 宜州市| 沂源县| 霍林郭勒市|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