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

藍玉跟著朱升去了池州,跟在張希孟身後的就剩下李文忠。相比起跳脫的藍玉,李文忠更沉穩,也更好學。

尤其是在他意識到舅舅前途無量,他們這些人也會雞犬升天之後,就更加賣力氣,如飢似渴,不放過任何的機會。

“先生,教我點兵法吧!”李文忠笑嘻嘻道。

“兵法?”張希孟怔了怔,突然搖頭道:“我不懂兵法。”

“不懂?先生學究天人,怎麼就不懂了?”

張希孟苦笑搖頭,“你說什麼是兵法?是那些兵書戰策?還是那些經典戰例,要是這些,我能滔滔不絕,講個一天兩天都行。可是自從贊同統軍出來之後,我就不知道有什麼兵法了,能剩下來的,也就是隨機應變而已。”

“隨機應變?”

“嗯!”張希孟道:“根據陳迪送來的消息,元軍出動了兩萬多人,其中還有一個騎兵萬戶。我問你,這步兵要怎麼對付騎兵?”

“這個……自然是結成戰陣,以長槍在前,以弓弩壓陣,只要能撐過最初的艱難,便有勝算。”

張希孟點頭,“道理是沒錯,那我問你,騎兵爲什麼一定要攻擊你的戰陣?”

李文忠愣了一下,兩軍交戰,他們不打怎麼贏啊?

不過李文忠很快意識到了張希孟的意思,戰爭永遠不是簡單的陣前鬥將,你出一個人,我出一個人,也不會是你出一百個人,我出一百個人……

就拿騎兵來說,他們佔據速度優勢,靈活機動,衝擊力強勁。這樣的情況,騎兵一定是要等步兵疲憊,懈怠,陣型散亂,猝不及防,然後才發起攻擊,一舉獲勝。

步兵也未必就一定是待宰羔羊,聰明的指揮官會利用地形地形,搶佔優勢,最大限度抵消敵方的優勢,揚長避短,以步兵制騎兵。

誰都會盡力爭取最大的優勢,然後在優勢在我的情況下,發起決戰。

當然了,這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到了戰場上,究竟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準了。一方沒有準備,或者兩方都沒有準備,倉促接戰,比比皆是。

所以說想推演還原一場戰鬥,是異常複雜的,哪怕身處其中,也未必能做到盡在掌握。

只能說在平時多訓練,多流汗,裝備儘可能好,預想盡可能周全,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儘量少犯錯誤。

這也就是張希孟幾年混跡戰場的心得體會。

不過說到底,他不是個天賦很高的人,就算知道了,也未必能做得很好。

所以說,他是很難成爲名將的。

當然了,如果給張希孟足夠資源,打個蒙哥馬利式的勝利,他還是能做到的。

李文忠沉吟了許久,竟然好像悟到了什麼,臉上露出了欣然的笑。

“先生果然大才,我明白了!”

張希孟看著這個歡天喜地的小子失聲一笑,你明白什麼,我都不明白!

李文忠不理會張希孟,他開始自己觀察這場戰爭……正如分析的那樣,戰場的意外太多了,根本沒有一定之規。

所以張希孟才利用朱升去說服池州投降,而後以池州的名義,向太平路求救,逼著元軍出來……而爲了救池州,元軍大約就會一往無前。

這樣一來,給元軍的選擇餘地就不多了,張希孟又派出張德勝帶著兩千人,充當誘餌,吸引元軍。

爲的就是把戰場固定住,隨後常遇春擔任主攻,給予對方致命一擊,廖永安和廖永忠兩路出動,最後奠定勝局。

計劃談不上驚豔,但是卻相當中規中矩。

不過這也不代表著元軍就一定會倒黴。如果他們夠厲害,一下子沖垮張德勝的兵馬,張希孟的計劃也就完蛋了。

或者他們繞開張德勝,不吃這個餌兒,也是可以的。

再不濟,雙方亂戰,蒙古人靠著強悍的戰鬥力,頑強的作風,依舊能擊敗朱家軍。

大體的情況就是如此,戰爭會以什麼樣的情形爆發,還真說不好。

上午的時候,張德勝率領著本部兵馬,抵近南陵縣城,在他們的南邊,正是長江下游最大的支流,發源於黃山北麓的青弋江。

南方的江河名氣或許不那麼大,但是到了夏秋雨季,水量絕對夠,而且河岸兩邊,竹林密佈,地形起伏不定。

這樣的戰場,毫無疑問會極大限制騎兵的威力。

張德勝仔細觀察之後,他們所處正在從金陵前往池州等地的官道上。

不出意外,這裡就是決戰之地了。

張德勝的壓力非常大,不光是這一場戰鬥的問題,也包括他的出身。

在巢湖水寨,他不是廖家,也不是俞家,只是在兩大家之間,艱難求生。他領兵打過元廷,敗過,也勝過。

但不管怎麼看,他此前的經歷都只能說是平庸。

如今歸附新主,天賜良機,如果還不能抓住,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張德勝仔細想了許久,他沒有進南陵縣城,也沒有搶先堵截元軍,而是選擇在南陵以西二十里處,設下了戰場。

他迅速以爲數不多的馬車構成了一道防禦陣地,再然後就是下令手下弟兄,嚴陣以待。

沒有多久,就有消息傳來,元軍已經進入南陵,隨後元軍前鋒穿過南陵,直撲他們而來!

“到底是來了,能不能一戰成名,就看今天了!”

張德勝果斷傳令,讓五百人向前,主動引誘元軍過來。

……

“都督,張德勝沒有搶佔南陵,而是在南陵以西停頓下來,準備接戰。”

張希孟微微一怔,一旁的李文忠卻驚喜道:“妙啊!元軍奔襲疲乏,必定願意選擇縣城休息。而背靠縣城,又會麻痹元軍,讓他們驕傲自大,見我軍兵馬不多,必定果斷衝上來。”李文忠對張希孟興奮道:“先生,魚上鉤了!”

張希孟眼神眨了眨,終究沒說什麼。

“往後這些軍情就不要告訴我了,我相信將士們的判斷!”

李文忠沒說什麼,只是覺得先生沉穩如山,此戰的把握至少有七成。

送信的士兵趕來之際,朱家軍和元軍已經交鋒了。

坐擁一個萬戶騎兵的納哈出,面對幾百名紅賊的挑釁,只要還是個男人,就會發起進攻的。

鋪天蓋地的騎兵,以山嶽一般的態勢,果斷壓上,而那幾百紅巾軍竟然以更果斷的態勢,向後退去。

騎兵追步兵,四條腿追兩條腿,這還能有什麼懸念。

元軍奮力追殺,急促的馬蹄,濺起塵土,聚在空中,宛如沙塵暴。地動山搖的喊殺聲,讓人心驚肉跳,肝膽欲裂。

不管什麼時候,面對騎兵衝鋒,那種無與倫比的氣勢,都會讓人生出不可戰勝的念頭。

張德勝只覺得口舌乾脆,手心冒汗,他的心在怦怦亂跳。

第一次張口下令,竟然沒有發出聲音,他不得不嚥了一口吐沫,再度怒吼,而就是這麼一瞬,元軍已經突到了百步之內。

“弓弩手,準備!”

那些負責吸引元軍的士兵,也到了眼前,他們終於僥倖逃生,順著軍陣的縫隙,逃了進來。

但是依舊有幾十人,被元軍追上,鐵蹄踐踏之下,連屍體也蕩然無存。

“放箭!”

弓弩齊射,衝在前面的元軍躲閃不及,足有十幾人中箭落馬,元軍隊形爲之一亂。

後續的元軍很聰明,他們沒有硬衝,而是繞了個圈,從軍陣前面掠過,同時朝著朱家軍放箭。

這些元軍騎兵猶如一陣死亡旋風,悍然掠過。

騎兵的高機動性,竟然讓他們在同樣的時間內,射出了更多的箭矢。

而站立不動的步兵就太吃虧了。

張德勝的部下再度付出了幾十人的代價。

“穩住!都給我穩住!不許後退,想想你們的家人,想想土地!當了逃兵,什麼都沒了!”

終於,動搖的軍陣重新恢復穩定。

可很快元軍的第二輪攻擊就來了。

他們也就是選擇從前面掠過,並沒有硬鑿,因爲他們也知道,以騎兵去撞擊車陣,實在是不智。

此時的納哈出已經看清楚了對面紅賊的底細,他們應該只有一兩千人,也沒有騎兵,想跟自己鬥,還差了很多。

不過即便如此,納哈出還是表現出了一個合格蒙古將領的嚴謹作風。

“去告訴張旭,讓他加快速度,立刻援助我!”

信使打馬如飛,立刻走了。

納哈出的目光又落在了前面的朱家軍身上,消滅這夥紅賊,大約就能立個威風,讓他們知道老子的厲害。

納哈出觀察了許久,從自己的親信當中,分出了兩個千戶。

“你們從右邊給我鑿進去!”

這兩個千戶動了,他們披著重甲,手握彎刀,長槍,弓弩,箭矢,這是一支從頭武裝到腳的隊伍。

尤其值得一提,他們使用的戰馬也不是當年的蒙古馬,而是跟西域諸多明馬雜交過的戰馬,既有蒙古馬的堅韌,也有西域寶馬的神駿。

單純衝裝備上講,他們比成吉思汗時候的蒙古騎兵,更要可怕!

所以他們一往無前,鑿向朱家軍。

而就在這時候,又有人到了納哈出面前,急切道:“又發現了一夥紅賊!”

“又有紅賊?多少?”納哈出驚問。

士兵道:“不多,也就一兩千人。”

納哈出莫名鬆了口氣,“區區一兩千人,還能改變大局嗎?就讓他們看著,我是如何屠戮眼前紅賊的!往後這些小事就不要廢話了。”

兩個千戶的元軍迅速接近對面的朱家軍。

這些從巢湖殺出來的漢子竭力抵抗,他們冒著箭雨,向元軍發射弓弩,而長槍手已經死死抵在了前面。

但是這裡是車陣的薄弱處,存在空隙,騎兵就從空隙鑿進來,幾乎一瞬間,兵器崩裂,人聲哀嚎,朱家軍的士兵被撞飛倒地,受傷慘死。

元軍靠著強大的衝擊力,踏著自己人和朱家軍的屍體,一下子衝進了陣地。他們肆意殺戮,將朱家軍的陣型衝得七零八落,宛如一團扭曲了經緯的布。

在納哈出看來,戰鬥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紅賊潰退,他大肆追擊,取得一場大勝。

而此時,張希孟和李文忠也到了,他們在觀察著戰局……說實話,但張希孟看到朱家軍大亂的時候,心是糾結的,一瞬間,他也想到了失敗。

不過所幸還有常遇春,只要常遇春發起了攻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希孟在期盼著常遇春,而李文忠卻驚訝於張德勝的頑強,他們被突破之後,士兵雖然慌亂,但是卻沒有幾個人潰逃,而是在尋找機會,向元軍反撲,將一個個騎兵脫下來斬殺,同時也不斷有人被殺,血肉糾纏在了一起,綻放出最奪目的色彩!

wWW ◆тTk an ◆¢ o

張德勝部雖然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卻拖住了數量更多的元軍精銳。

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最寶貴的戰機。

常遇春提著鐵槍,默默注視著戰場,納哈出信心滿滿,以爲可以先擊潰眼前的朱家軍,隨後回師對付常遇春,他竟然沒有派兵過來,在第一時間發起攻擊。

常遇春果斷判斷出來,對方求穩。

既然如此,俺就讓你領教一下,常某的厲害!

“衝!”

常遇春動了,他率領著真正的朱家軍精銳甲士,一往無前,直接殺向了納哈出。

常遇春出動,讓人猛然意識到,原來步兵也能衝出驚天動地,山呼海嘯的勢頭。

納哈出意識到了不妙,他急忙招呼身邊的兩個千戶靠攏,保護他自己,準備迎戰紅賊。

可是很快他又意識到了不妙,常遇春看似向他發起攻擊,實則朝著納哈出和後方的銜接處殺來!

受限於地形的原因,納哈出的萬戶並沒有一字排開,他率領一半的騎兵爲前部,後面五個千戶,負責輜重。

常遇春攻擊的就是這個結合部,就在納哈出的眼皮子底下,他的兵馬被切開了,三個千戶被張德勝牽制住,兩個千戶保護著他自己。

還有五個千戶,不知所措……

張希孟下意識嚥了口吐沫,“這就是戰機吧!”

“傳令,廖永忠和廖永安立刻出擊,我只要納哈出!”

傳令兵立刻下去,而就在這時候,李文忠竟然隨著傳令兵也下去了,“大都督,我去建功立業了!”

張希孟一怔,隨即氣得倒仰。

兔崽子,你是不要命了!

讓老朱知道了,他不該管我要人啊!

張希孟也沒有辦法,只要咬了咬牙,“傳令,全軍出擊!”

他親自率領著三百多名護衛,也投入了戰鬥……張希孟梭哈了,納哈出,你隨意!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應該反思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張相公出馬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二十二章 勢不可擋的朱重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並肩作戰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五百七十章 換了人間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七十九章 張庶寧的羣賢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五百六十四章 痛飲燕山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大明和羅馬的結合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六百六十三章 張希孟的仰慕者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一百章 軍中不許賭博(三更求票)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疏勒县| 于田县| 阿克苏市| 兰考县| 沂源县| 申扎县| 定远县| 西平县| 贡觉县| 新乡县| 广丰县| 福鼎市| 灵寿县| 昆明市| 京山县| 北京市| 囊谦县| 宁国市| 军事| 双鸭山市| 蒙自县| 城固县| 灵宝市| 塔城市| 上饶县| 大英县| 宝清县| 霞浦县| 弋阳县| 隆回县| 宁明县| 竹北市| 黑河市| 宝应县| 永清县| 那曲县| 四川省| 佛坪县| 祥云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