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

張承天挖空心思,尋找著可以用的人脈資源。在他看來,重中之重,絕對是燕王朱棣。不說別的,這傢伙權柄那麼大,人也跳脫,就算他是個好東西,他身邊也沒有好人。

不管是李景隆還是花煒,都是混賬。

真是不明白,大哥怎麼就跟他成了好朋友,這會遺禍無窮的。

不行,我必須守護這個家啊!

小小的年紀,大大的任務,我真是太不容易了。

要不……今天中午吃四個菜吧,龍井蝦仁,蟹粉獅子頭,九轉大腸,再來個小炒肉……菜不需要太多,關鍵是手藝要好,材料要新鮮。

顯然當官之後的張承天,已經從追求吃飽吃好,變成吃得精緻來了。

官升胃口漲,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其實就在張承天給北平去信之前,朱棣就焦頭爛額了。

他是真的發愁,全都亂套了。

老朱和朱標送了一堆公主過去,是想著散散心,互相認識一下,順便著溝通感情,要是能湊成幾對,那就最好不過了。

只是人雖然送去了,配對也成功了,奈何跟家長們的設想,多少有那麼一點點偏差。

首先是徐妙雲,徐達是希望她跟張庶寧多來往,甚至把張承天寫的玩意快馬送給丫頭,讓徐妙雲心裡有數。

哪知道徐妙雲剛拿到,就跑去找朱棣聊這事了。

這倆人湊在一起,一邊看一邊笑,樂呵了整整一個下午,轉過天,他們就去北平城郊打獵了。

張庶寧的情況複雜一點,夏知鳳要先確定測量點,張庶寧只能屁顛屁顛跟著。誰知道有幾個公主也來找他,折騰了兩天,張庶寧也受不了了,他直接貼了一張紙條,大意是我不喜歡和不努力上進的人往來,然後下面附了十道題。

做不上來,也就別來煩人了。

這招效果拔羣,只是一轉頭,夏知鳳就對他說:“要不要我給你出十道題,看看你的程度?”

然後張庶寧的臉就黑了,不待這麼欺負人的!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滋味,真有點疼!

好在夏知鳳沒有爲難他,只是讓張庶寧當小助手。

雖說老朱的打算又落空了,但總體上還符合張希孟的預期,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可接下來的事情就熱鬧了。

不是張庶寧貼了十道題嗎,那天胡儼恰巧來找,即遇上了寧國公主,這丫頭正哭鼻子。胡儼看了看題目,忍不住笑了出來,他隨口安慰了兩句,寧國公主就請他指點。

胡儼覺得也沒啥事幹,就索性給公主輔導功課。

一天的時間,輕鬆過去了,胡儼也沒覺得什麼,可轉過天,寧國公主帶了一些點心,又來找他補習。

就這樣,一連三天,胡儼還告訴她,按照現在的程度,再過些日子,應該就能破解張庶寧的題目了,難度不大,關鍵是機巧……

可寧國公主哪裡還有張庶寧啊!

胡儼長得不差,文質彬彬,很有耐心。除了家庭條件稍微差點,別的也不比張庶寧差什麼,甚至還有點超出的地方。

從小到大,父皇老是念叨張庶寧,唸叨得耳朵都生了繭子,好像天下就這麼一個好男人似的。

你瞧這個胡儼,人物文采,怎麼就不行了?

還有,父皇早早給自己定了那個梅殷,聽說還是個紈絝子弟,總之人品不怎麼樣,跟那個人湊在一起,自己這輩子不就完了!

所以再跟胡儼相處五天之後,寧國公主直接找朱棣了。

她比朱棣稍微小點,應該叫朱棣四哥。

“無論如何,這事伱要給我辦了,我要嫁給胡儼!”

“等會兒!”朱棣彷彿沒聽明白,“我說妹子,你不是有婚約嗎?再說了,你還小,不著急的!”

他這麼一說,寧國公主不幹了,“四哥,我是小,可我不傻!我都定了婚約,再過三五年,就要進梅家的門了。而且人家胡學長也未必能等那麼多年啊……萬一他先成親了,我可怎麼辦?現在趕快斷了婚約,然後跟胡學長提親,我就認準他了!”

朱棣急得抓腦袋,他什麼事都能辦,唯獨婚事,他還沒結婚呢,簡直就是一腦袋漿糊。

父皇這也是,終身大事,你派個能說了算的過來,也好處理,這不是讓我爲難嗎?

朱棣埋怨老朱,老朱也不知道自家閨女能看上一個尋常人家的子弟啊!

這事情一下子僵在了這裡。

朱棣無可奈何,只能把徐妙雲,張庶寧,包括夏知鳳叫過來。

咱商量一個對策吧!

徐妙雲是個暴脾氣,她不客氣道:“梅殷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在學堂的時候,也聽說了,仗著和你的婚約,處處以駙馬自居,我討厭他!”

京城許多事情,從來都是欺上不瞞下,大傢伙都是一個學堂的,孩子什麼樣,老輩什麼樣,心裡多少有數。

所以張承天能寫什麼金陵十二公子,也不算太稀奇。

張庶寧默默聽著,他突然道:“公主殿下,你真的看上了胡師兄?”

寧國公主臉微微泛紅,但還是點頭,“胡學長人品好,學問好,什麼都好!”

張庶寧微微點頭,又道:“那我想問問公主,胡師兄現在研究學問,要是成了駙馬,你會不會欺負他,不許他做學問,不許他外面跑……還有,陛下那裡怎麼辦?”

寧國公主急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不會給胡學長添亂的,我,我會幫他,讓父皇也幫他,他要研究什麼,全都隨他的心思!我,我願意照顧他!”

衆人微微一怔,這老朱家人,多少都有點情根深種,一旦認準了,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張庶寧默默想了想,“這樣吧,我去跟胡師兄說一聲,問問他的意思……我希望公主殿下也仔細想想,千萬別鑽牛角尖,事緩則圓。胡師兄那邊,需要時間接受,陛下、皇后那裡,也要通氣,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梅家,絕對不能胡來。”

張庶寧又道:“知鳳師妹,這兩天你陪著公主吧,先別急著見胡師兄,稍微忍耐一下,多等一等。”

夏知鳳點了點頭,這時候徐妙雲也道:“張庶寧,你這心思倒是細膩,我也陪著公主。回頭我給我爹寫封信,說明這事。”

很顯然,徐達也是能在朱元璋近前說上話的。

張庶寧也答應給張希孟寫信,再有就是朱棣,作爲哥哥,他真是無可奈何。也硬著頭皮,給老朱寫信。

不寫不行啊,事情都亂套了。

一起來了這麼多個公主,光是寧國妹妹鬧,萬一那幾個也跟著鬧,北平就成了北不平!

這事就怪父皇,朱棣在心裡瘋狂吐槽。

咱們就說胡儼,這小子當然是頂尖兒人物,確實如寧國公主講,人品好,學問好,脾氣好,長得也不差。

像這樣的青年才俊,放眼天下,絕對不缺。

濟民學堂,復旦學堂,包括北平大學堂,到處都是。

以後點駙馬,別沒事就在京裡挑,睜開眼睛,放眼全國,好小夥多了去了。

咱們朱家的閨女不聰明,但是可以找個聰明的女婿啊,沒準以後孩子就聰明瞭。

朱棣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天才。

只不過徐妙雲皺著眉頭,突然問道:“按你的意思,是不是也要找個聰明的王妃啊?你看夏師妹怎麼樣?”

朱棣只覺得自己被一股寒風籠罩,大禍臨頭,命不久矣!

“沒有,絕對沒有!夏師妹那是庶寧的,而且,而且我不喜歡聰明的,我就要找個傻子!”

“傻子?你說誰是傻子?朱棣,你給我說清楚!”

燕王府是一片其樂融融,隨著一封封信送到了應天,這幾個老父親,全都黑了臉。

首先就是徐達,他簡直氣不打一處來,丫頭啊,你老跟著朱棣玩幹什麼啊?

除了騎馬,就是打獵,你要讀書,你要學習文化知識,不能浪費你的好容貌啊!要真是跟朱棣這種混賬走到一起,你這一輩子就廢了。

感嘆完自家,又想想老朱家的,徐達還笑了,笑得前仰後合。

這下子好了,陛下八成比自己還糟心,好好的丫頭,戀上了貧家子弟,這也不錯。

無論如何,我也要贊同,支持,絕對支持。

相比之下,張希孟倒是淡定不少,但他也忍不住大笑。

朱元璋,讓你惦記我家的孩子,這回好,你家丫頭有自己看法了,沒想到她居然瞧上了胡儼,那小子確實好!

丫頭有眼光!

但是光有眼光也不行,萬一胡儼也瞧不上朱家的丫頭,那該怎麼辦?

估計陛下會瘋掉吧?

張希孟迫不及待要看好戲了。

他們兩個一前一後,直奔皇宮,想要跟朱元璋唸叨一下。

只不過就在他們剛到左順門的時候,一騎飛出。

“奉旨辦案,閒人閃避!”

張希孟和徐達看了看方向,兩個人都是一怔,隨即相視一眼。

是汝南侯梅家!

“陛下開始收網了!”徐達低聲道。

張希孟點了點頭,“是該收網了,這些日子前後扔進去的糧食,怕是有上千萬石了吧!”

徐達點頭,“太師,說實話,我都覺得心驚肉跳,遍及幾十個城市,調動這麼多人力物力,簡直比得上中原決戰了!”

張希孟怔了怔,嘆道:“走吧,朝局不能亂!”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著老朱做生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
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掄語來嘍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四百二十六章 鐵礦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七百六十四章 朱元璋要寫書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八百七十八章 教化即開疆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朱氏集團成立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宋正統劉福通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著老朱做生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決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福海县| 西昌市| 龙海市| 开原市| 贡觉县| 会理县| 郯城县| 神木县| 东辽县| 晋中市| 哈巴河县| 米林县| 金坛市| 龙口市| 琼中| 太湖县| 新乡县| 通城县| 昌平区| 民县| 汾阳市| 博乐市| 凤冈县| 天峨县| 湖口县| 明溪县| 大城县| 德江县| 尼勒克县| 福海县| 五莲县| 威海市| 新昌县| 土默特左旗| 西林县| 锡林郭勒盟| 钦州市| 二手房| 怀仁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