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

不出意外,張承天捱揍了,讓他大哥追著打,打得滿院子亂跑,雞飛狗跳。

反倒是朱棣,他看著挺有趣的,竟然出言阻止,“庶寧,他又沒幹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饒了他吧!”

張庶寧氣喘吁吁,怒道:“張承天,燕王醉了胡鬧,你也跟著鬧,還鬧得更大!這是待客之道嗎?這又是爲臣之道嗎?我發現你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我絕對不能放過你!”

張庶寧惡狠狠教訓了他幾句,這才轉身,坐在了朱棣旁邊,“燕王,回頭我跟父親說一聲,請家法,狠狠收拾他!”

朱棣連連擺手,笑道:“用不著,真的用不著……其實我挺喜歡承天性格的,伱不妨問問,他願不願意到燕王府做事?”

張庶寧怔了下,心說你想要這小子幹嘛?氣死人不償命啊?

哪知道張承天毫不客氣道:“朱棣,你別想了,我早就是陛下的人了,我現在可是指揮使!”

張承天又道:“大哥,其實你已經以下犯上了,我可以不追究,但是讓咱爹知道了,也未必有你的好果子吃,我勸你一句,最好對我客氣點,不然後果很嚴重的!”

“你給我閉嘴!”張庶寧豁然站起,你個兔崽子,還敢跟我裝大瓣蒜?你就算上天了,我也照樣揍你!

朱棣還不知道張承天當了指揮使的事情,聽他這麼一說,竟然有些失落。

“哎,早知道你這麼好玩,就該帶你去北平的,咱們珠聯璧合,那該多好啊!”

張承天哼了一聲,“那你就別想了,我在應天挺好的。這塊匯聚南北,各種好吃的都多,我去北平,天天吃烤全羊,我怕受不了!”

朱棣笑了,“其實也不光是烤全羊,還有鹿筋,飛龍,好東西多著呢!只可惜我也要離開北平,沒法子繼續留下去了。”

聽到這裡,張庶寧微微一怔,醉酒是昨天的事情了,經過了一夜休息,他恢復了精神頭兒,也忍不住跟朱棣道:“其實我跟胡師兄聊過很多,胡師兄也覺得,現在放棄北平,未必不是什麼好事情。”

朱棣愣住,無奈苦笑道:“庶寧,你知道我在北平傾注了多少心血啊!”

“可你也擔負了千萬貫的債務啊!”

朱棣一怔,有些錯愕。

張庶寧繼續道:“如果你能趁機把債務剝離,都甩給朝廷。然後你不管是去遼陽,還是去開平,還都能利用北平的人員,市場,既能得其利,又能避其害!你說這還是不是賺大了嗎?”

朱棣怔住,似乎還有這麼一說。

“庶寧,那你有什麼高招嗎?”

張庶寧道:“我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債務剝離,從燕王府,交給留守司,然後轉給布政使……”

張庶寧還要往下說,突然意識到旁邊還有個傢伙呢!

“你滾一邊去,別讓我看到你。”

張承天氣壞了,“大哥,我可是你親弟弟啊!你不能一屁股坐在朱棣那邊,不把我當回事啊!”

張庶寧冷哼了一聲,“這不是你能聽的!再敢跟我廢話,我還打你!”

面對大哥手裡的棍子,張承天是半點主意都沒有,只能灰溜溜跑了。一邊跑,張承天還一邊罵。

朱棣都撿了大便宜,還幫他謀好處,大哥也是個腦子不清楚的糊塗蛋。

張承天盤算著,要去找誰告狀。

反正他就瞧朱棣不是個好人,自己這個位置,就應該懲惡揚善。

“你想做好事,你想懲惡揚善,你怎麼不去找藍玉和李善長的麻煩,你盯著人家朱棣幹什麼?”

張承天無奈嘟著腮幫,“那倆太強了!孩兒不是他們對手啊!”

張希孟當真是無奈了,這兒子還是太嫩了。

你要成熟起來啊!

不過一時間,張希孟也沒有精神頭教他,北平留下的一大攤子,還需要順利接手過來。

朱棣經營了這些年,到底有什麼寶貝,確實值得梳理一二。

足足八個箱子,擺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面對這些東西,老朱也沒法淡定了。

他請來了馬皇后,叫來了朱標,包括張希孟在內,也都來了,一起盤點。

首先是工廠,這也是朱棣最重要的產業……開平的毛紡織廠,光是各種工人就足有三萬之多,每年能產出的呢絨,多達一百五十萬匹,而且還在迅速上漲!

雖說毛紡織廠在開平,但是在北平這邊,還有印染,裁剪,製衣,這一整條產業鏈下來,足有十萬以上的工人。

除了紡織廠,第二項就是龐大的運輸公司,這個規模更加龐大。

內河航運船隻,三百艘,海船超過五百艘。

大運河,大沽口,遼東的木材,糧食,藥材,礦產,北平的呢絨,牛馬牲畜,南方的絲綢、茶葉,南北貨物交流,北平的航運公司,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

整個從業人員,居然超過了十五萬!

“主公,現在北平的軍工生產也相當可觀,基本上是應天之外,規模最大的一處了。”張希孟緩緩說道。

北平的軍工,那還是張希孟和朱元璋留下的。當初收復北平之後,爲了防備北元反撲,在北平周圍,留下了很大的規模的軍工作坊。

那時候就能生產刀劍,盔甲,火銃,火炮……經過了這麼多年,北平又添置了採礦,鍊鋼,鐵器製造,基本上把產業鏈補全了。

甚至北平還能生產維修紡織機械,有一大批能工巧匠。

所以毫不誇張講,北平算是大明工業水平最高的地方。

這還不包括北平上百家的屯田公司,以及大批的牧場,林場……除此之外,北平還建成了兩座規模龐大的學堂。

北平大學堂,北平師範學堂,這兩座學堂加起來,每年能提供超過兩千名各種人才。

一路盤算下來,就連朱元璋都暗暗感嘆,朱標就更不用說了,他把朱棣放在北平,就是希望四弟能用他的方式,闖出一片天。

現在看來,朱棣不光闖出了一片天,還附送了一座金山,一座銀山!

“父皇,四弟有大功於國家啊!真把他從北平弄走,咱們就這麼接了北平,我真是於心不忍。”

朱元璋微微沉吟,忍不住道:“說實話,也就是老四那個不顧一切的勁頭兒,才能弄出這麼大的一份家業,換成你們其他人,誰都不行!但既然事已至此,也就沒有別的好說,北平的家業太大了,必須拆開。”

朱元璋一錘定音,北平當真是太大了,也太肥了。

一場糧食大戰,就讓人看出了北平的實力。

朱棣貢獻了三百多萬石糧食,超過了朝廷投入彈藥的三分之一。

別忘了,這還只是糧食公司初步產出,只要給他們時間,再有幾年,必定會暴漲的。

到時候糧食,武器,呢絨,礦產……北平簡直要什麼有什麼。

實力上,簡直頂得上半個大明朝了。

“父皇,北平雖然是故元都城,算不得蠻荒之地,可也遠不如江南富庶之地,孩兒還是糊塗,爲什麼四弟那裡,能算出這麼多錢?可咱們朝廷,卻拿不出多少錢!”朱標一臉困惑。

張希孟嘆口氣道:“這就是北平的成果……也是發展工商的威力所在。中原之地有木材嗎?有,船隻嗎?也有!但是中原這些木材,糧食,船隻,都分散在各家各戶,根本沒法統計。不能納入朝廷的財賦,產生不了收益,所以就只能放在眼裡。似乎是不少,但仔細計算,就沒有多少東西可用。”

“可一旦轉入了工商模式,以錢財計算。北平組建了數量衆多的工廠公司,這些工廠有多少產出,繳納多少稅賦,一目瞭然。全都可以作爲朝廷能支配的力量,這樣一來,計算起來,產出就非常高,可支配的財富就數量驚人!”

張希孟總結到這裡,突然笑道:“殿下,我也就是粗略一說,這事情胡儼研究很深,計算的非常明白……說實話,寧國公主的眼光不錯,這個駙馬真的是青年才俊,了不起的人才!”

聽到這話,老朱的臉微微一紅,確實有點尷尬,他挑選的駙馬是個紈絝子弟,女兒看中的丈夫,卻是個大有前途的年輕人。他這眼光,連孩子都不如了。

“妹子,回頭咱把這個胡儼請到宮裡,讓咱瞧瞧怎麼樣?”

馬皇后想了想,低聲道:“還是去皇家圖書館,讓鳳丫頭和庶寧把胡儼請過來,他們都是一個學堂出來的,湊在一起,能聊得來。咱們倆就去聽聽課,也熟悉下人家年輕人都想什麼……你就別擺九五至尊的架勢了,萬一把這個好駙馬也給嚇跑了,可就是咱們的損失了。”

老朱終於點頭,“行,聽妹子的。咱算是明白了,往後再也不點鴛鴦譜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爲兒孫做馬牛!往後把孩子分封出去,他們有本事,打下多大的地盤都是他們的,咱也不操心!”

從不肯服輸的朱元璋,終於萌生了放手的意思。

張希孟心裡頭暗喜,其實過去的官制,不光是左相和右相的問題,真正的核心在於,以前的設計,是爲了能讓老朱更好執掌朝權。如今老朱願意放手,願意約束宗室,新的這一次改革,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主公,北平的資產多,負債也多,你看該怎麼辦?”

老朱道:“還能怎麼辦?老四都不在北平了,這個債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背!”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
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第一場勝利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七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二百七十七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婚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六百零三章 做天子的工具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移民填湖廣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十三章 朱元璋南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相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革吉县| 淅川县| 从江县| 塔城市| 和林格尔县| 含山县| 全州县| 房产| 三亚市| 繁昌县| 岱山县| 武城县| 宜丰县| 萨迦县| 平潭县| 太康县| 芜湖市| 湖北省| 丹江口市| 高青县| 武安市| 康乐县| 新乡县| 蛟河市| 石景山区| 高平市| 金门县| 安国市| 卢龙县| 勃利县| 丁青县| 闸北区| 固原市| 苏尼特右旗| 扶沟县| 长葛市| 无棣县| 收藏| 新疆|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