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

孔希學完全不知道邁哪條腿,從張希孟的簽押房出來的……他整個人都渾渾噩噩,好像做夢似的。

他實在是無法理解,張希孟竟然耳提面命,告訴他要忠心耿耿,要替大元朝盡忠到底,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

成仁取義,就在今朝!

你爹不是教訓元廷皇帝,江山社稷如何能輕易拋棄……那很好,你們家也不能輕易拋棄故主,更不能背信棄義,不忠不孝。

所以, 還是回曲阜吧, 毀家紓難也好,捐軀爲國也好,總而言之,大元朝需要你們,我們這裡也就不要你摻和了。

“我……我這是被攆出來了?”

孔希學彷彿被刺痛了要命的地方,整個人都不好了。

“我孔家乃是聖人後裔,名垂千古,天下敬仰!歷朝歷代,天子登基, 如何能缺少孔家之人?”

他厲聲大叫,卻不提防, 朱英來找張希孟, 正好看到這傢伙的醜態, 聽他自稱孔家人, 朱英立刻哂笑起來。

“呦!真是新鮮,當吉祥物, 任人擺弄,還出了自豪來了!”朱英笑嘻嘻道:“元韃子把你們當擺設,提線木偶, 替他們擦胭脂抹粉的鷹犬爪牙,怎麼樣,還挺高興吧?這人怎麼這麼賤?跪久了膝蓋就起不來了?你這幅樣子,不怕給孔夫子丟人嗎?要我說,你們真要是孝順,就按照論語教導,成仁取義,然後到了地下,驕傲告訴孔夫子,沒給他老人家丟人。別在這裡又是哭,又是叫的。當真連個婦人都不如!太丟人了!”

朱英瘋狂輸出,把孔希學噴得體無完膚,無從招架。

真是太丟人了,連當花瓶的資格都沒有,這,這幫紅賊真是可惡!

我,我回去,就跟我爹商議,號召天下有識之士,羣起攻之,你們這幫賊匪等著,不會有你們的好日子。

孔希學哆裡哆嗦,戰戰兢兢,滾出了應天。

孔家人主動添彩,竟然被逐了!

這怕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吧?

實在是太丟臉了。

“其實也不算第一遭,當初孔老夫子周遊列國,不是經常被驅逐嗎?其實我是幫他們孔家,找回昔日的記憶。。但願他們能知恥而後勇,一定不要慫,堅決跟咱們鬥到底!”張希孟由衷說道:“要是這樣,我必定給孔家寫一篇長文,讚歎這一家捨身取義的勇氣?!?

朱英都聽不下去了,說話嘴損,還不是跟你學的!

你那是給孔家寫文章嗎?

你是盼著人家全都死乾淨了,省去麻煩!

不過沐英也想起來,他們沐家往上追溯,貌似也能追溯到孔夫子的門下……不過當初朱家軍南下的時候,沐家就被處置了,祠堂拆了,有罪的處死了,其餘沐家人也分散到了各處,成了普通人,再也沒法獨霸一方,爲所欲爲了。

而且他還想起來,當初朱元璋渡過長江,到了金陵,朱熹的同族,句容的朱家,也跑來認親。

現在輪到自己大哥了。

“吳大頭他們怎麼說來的?窮人在十字街頭,掄十把鋼鉤,鉤不著親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掄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大哥,我怎麼有種看破世事的感覺呢?”

張希孟給了他一個白眼,“你看破個屁!別裝深沉了,快說吧,有什麼破事?”

“沒什麼,就是,就是張家的人,送來了一批雲莊先生的手稿。他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覺得大哥學問蓋世,理當繼承這些東西,不然放在他們的手裡,就是寶物蒙塵,所以要獻給大哥。結果大哥也不願意見人家,宋學士不敢違抗你的命令,又覺得東西可惜了,這不,就讓我過來問問,大哥要,還是不要?”

“要……還是不要?”張希孟竟然也怔住了,別的東西也罷了,唯獨書籍,又是很有價值的書籍,堪稱張希孟的最愛。

毫無疑問,張養浩的手稿,真的戳到了張希孟的軟肋,他怦然心動了。

“你說把這些手稿給我,合適嗎?”張希孟緩緩問道。

“合適!怎麼不合適!”朱英立刻道:“大哥,你是張家的人,雲莊先生是你的前輩,張家其他人不才,辱沒祖宗,把書稿給你,那纔是恰如其分!”

“真的嗎?”

“比珍珠還真!”朱英咬著牙,認真道。

張希孟卻是微微嘆息,“你方纔說我是張家後輩,繼承先人的東西,理所當然。這麼說,我要了這些手稿,就等於承認了自己是張家的人……書稿雖好,到底不是我要的!”

張希孟面色漸漸深沉凝重,“派人把他們護送回去,包括這些書稿,絕對不能損壞,懂了嗎?”

“懂!”

雨下整夜愛溢出就像纜饒雨水

谷轌

朱英立刻點頭,“大哥的意思人家的送的不香,要搶過來才過癮,大哥你放心,等以後我幫你搶過來!”

這小子說完撒腿就跑,生怕張希孟揍他。

打發了孔家和張家這兩個不受歡迎的客人,登基大典進入了倒計時。

而就在這時候,一隊從五溪趕來的苗兵,穿著草鞋,打著一面硃紅色的旗號,到達了應天。

所有來到的苗兵,每個人的肩頭,都有一個口袋,裡面裝著新收穫的稻穀,準備進獻朱元璋!

“上位,臣等在苗部推行均田,許多苗民第一次獲得了土地,有了收穫……他們帶著糧食過來,是要完糧納稅,從此之後,就是上位的子民,還望上位能夠垂憐照拂?!眲⒉疁匦⌒慕榻B著。

朱元璋心中感慨,苗民們也有自己樸素的想法,只有真正完糧納稅,成了吳王的子民,才能得到吳王庇護,現在有的一切,纔會變成真的。

不然等那些老爺們重新殺回來,又會把他們的一切都奪走,重新把他們變回奴隸,變回農奴!

朱元璋微微頷首,“這些糧食咱收下了,告訴所有苗民,咱必定一視同仁,保護他們的田產屋舍,沒有人能搶走!”

劉伯溫萬分感慨,竟然大禮參拜,跪倒地上,“上位,苗民歸心,西南半壁,必定能歸於朝廷之首,臣恭賀上位!”

朱元璋心潮澎湃,“豈止是西南,還有燕雲之地,還有西域,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趙宋的皇帝太無能了!該輪到咱姓朱的來了!”

“傳旨!三日之後,在奉天門,舉行登基大典,咱要君臨天下!”

朱元璋說這話的時候,雙手情不自禁握緊,渾身竟然微微顫抖。

從一個朝不保夕的化緣僧人,到君臨天下的帝王。

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逆襲。

陪伴朱元璋一路走來的文臣武將,此刻竟然要更加激動。

李善長直接帶頭,“臣等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看著手下的重臣,微微點頭,慨然道:“你們皆是咱的股肱心腹,社稷之臣。有些話,也該讓大傢伙明白。咱吃盡了苦頭,投身義軍以來,終於有了今天。細細思量,咱又覺得,過往經歷,和這些年的中原百姓的運勢,何其相似!”

“咱的家敗了,趙宋把國給丟了。咱跑去寺廟茍且偷安,寄人籬下,元廷竊據中原,把百姓視作牛馬。咱活不下去,投身義軍。中原百姓忍無可忍,豎起義旗。咱要登上九五之位,中原百姓也要驅逐胡虜!”

朱元璋滿臉紅光,聲音越發高亢響亮。

“咱的運勢,國家的運勢,百姓的運勢……在這個時候,似乎有些想通的地方?。 ?

李善長忙道:“豈止是相通,簡直是一模一樣。臣以爲這說明唯有上位,纔是天下之主,實至名歸!”

朱元璋哈哈大笑,“這個話咱認下了,不過咱還要說另一層意思,咱是秉承百姓之意,登基稱帝,所以即便登上帝位,也不能肆意胡來……咱不能胡作非爲,你們也要明白這個道理,時時刻刻,把百姓放在前頭!不然的話,咱可不答應!”

老朱的話,讓衆人爲之一振。

尤其是李善長,忍不住低下了頭。

心中盤算著,老朱再一次把話說明白了。

他這個皇帝,可不是單純的天下一人,可以口含天憲,爲所欲爲。在朱元璋的頭上,時刻有著黎民蒼生,反過來,也就是滿朝文武,不光要敬畏天子,更要敬畏民心。

還真是時時刻刻,都把民本這兩個字,放在心頭。

這個全新的國家,還真是完美秉承了張希孟的想法,雖然龍椅上的那個人不是他,但是對於張希孟來說,他的成就感,簡直難以言說。

終於到了登基時刻,一切準備就緒,集結的人羣,亮出了一面面硃紅的旗幟。

形形色色,各地前來的人員,要一起擁戴自己的皇帝登基。

令人意想不到,大元朝原御史大夫,丞相脫脫之弟,戰俘營優秀畢業生,金陵城知名生意人,妙手回春的修蹄匠人——也先帖木兒,率先高舉旗號,上面赫然寫著“蒙古子民”。

“走,前往奉天門,恭祝上位登基!”

也先帖木兒邁著大步,在他的後面,多達百名蒙古百姓,代表著朱元璋治下,數十萬蒙古子民,向著奉天門進發。感謝讀者大大多投推纜饒薦票

沿途觀禮的百姓,在短暫錯愕之後,隨即高聲歡呼,聲勢震天。

蒙古人之後,一桿大旗,寫著“苗部子民”,竟然也隨後出發……目睹這一幕的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一個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皇帝,即將誕生!

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
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子成熟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留氏後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三十二章 圖謀天下的雄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四百一十六章 鉅貪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九江县| 布拖县| 曲阳县| 绥中县| 五寨县| 息烽县| 昆山市| 汪清县| 吉木乃县| 宁蒗| 油尖旺区| 棋牌| 马尔康县| 武汉市| 宜章县| 儋州市| 珠海市| 离岛区| 茂名市| 辽阳县| 铅山县| 万安县| 阿拉善右旗| 德庆县| 阳高县| 南岸区| 中超| 姚安县| 临安市| 安岳县| 乌拉特后旗| 铜川市| 江阴市| 德安县| 桃园市| 荥阳市| 华蓥市| 灯塔市| 安徽省|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