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

倪文俊和陳友諒一樣,都是漁夫出身。

像這種猛人都有個(gè)離奇的出身,倪文俊的媽在生他之前,就夢到了白虎入懷,倪文俊膂力過人,勇猛無敵,號稱蠻子!

此時(shí)從他起兵以來的戰(zhàn)績來看,還可以給他個(gè)更響亮的稱號:猛男!

倪文俊遇到的主要對手就是元朝威順王寬徹普化。

他們倆是老冤家,紅巾軍剛起兵的時(shí)候,就交手過,彼時(shí)倪文俊大獲全勝。

四年之後,老對手再次交鋒,寬徹普化集結(jié)大船四十餘艘,讓三個(gè)兒子領(lǐng)兵,並且爲(wèi)了表示破釜沉舟的決心,他把家眷妃嬪都放在了船上,要跟倪文俊決一生死。

從前寬徹普化是猶豫就會敗北,這一次他改了習(xí)慣,果斷出擊,奈何果斷依舊白給!

倪文俊在淺灘伏擊寬徹普化的船隊(duì),焚燬寬徹普化的大船,殺死一子,俘虜兩子,其他家眷悉數(shù)被抓。

搞笑的是寬徹普化擺出捨命一搏的架勢,結(jié)果眼瞧著兵敗,他拋棄了家眷,自己溜去了陝西。

重新娶了媳婦,正在努力耕耘, 爭取多生幾個(gè)娃。。

說起來寬徹普化有點(diǎn)搞笑, 但是這位威順王鎮(zhèn)守武昌三十年,根基深厚,不可一世,是個(gè)地地道道的地頭蛇。結(jié)果被倪文俊一舉摘除, 隨後他攻克漢陽, 襄陽等地,一手造就了天完的重興。

論起打仗的本事, 倪文俊絕對堪稱一流。

但是就跟呂溫侯一樣, 在政治上太白癡了。

倪文俊想要往上爬,可上面還有天完大帝徐壽輝, 還有那些彭黨老人,他們都是倪文俊躲不過的攔路虎。

然後這傢伙就憋出個(gè)餿主意, 他打算歸降元廷, 得到詔安, 然後打著元廷的旗號,消滅徐壽輝, 解決掉趙普勝等人。

偏偏倪文俊做事不小心, 竟然泄露出去。

面對此情此景, 徐壽輝情何以堪,他只想說, 文俊啊,你是越來越像小奉先了。

徐壽輝雖然是彭和尚推出來的吉祥物, 但是在彭和尚死後,徐壽輝也拉起了一些自己的勢力,畢竟在這個(gè)年月,能夠不死, 那就是本事的體現(xiàn)。徐壽輝秘密聯(lián)絡(luò)重臣, 又直接拉攏陳友諒,準(zhǔn)備來一出剷除權(quán)臣的大好戲碼。

只是徐壽輝沒有料到, 相比起做事很糙的倪文俊,陳友諒更有當(dāng)小溫侯的資格。

他提著寬徹普化家眷的人頭,跪在了倪文俊面前,涕淚橫流。

“大將軍, 我天完自立國以來, 就要壓倒大元一頭。如今元廷兵敗如山倒,劉福通舉兵北伐,就連朱元璋,都喊出了驅(qū)逐胡虜。我天完起義最早, 建國稱帝最早。乃是義軍之首。如何能猶豫不決,和元韃子勾勾搭搭,豈不是讓將士們寒心,天下人小覷?”

“末將不才,擅作主張,殺死了寬徹普化一家,以安定人心,告訴所有將士,我天完上下,和元韃子勢不兩立,有死無活!”陳友諒仰起頭,哭道:“末將一心爲(wèi)了大將軍,事情緊急,才先斬後奏。若是大將軍覺得末將有錯(cuò),末將願意伏誅!只求國內(nèi)相安無事,上下一心,可不能斷送了大好局勢??!”

陳友諒說完,趴在地上,屁股高高撅起,一副悉聽尊便的架勢。他的心怦怦亂跳,倪文俊號稱蠻子,殘忍暴戾,一怒之下,的確可能殺人。

不過陳友諒很想賭一把,賭倪文俊不敢殺他。

時(shí)間一分一秒流逝,倪文俊居高臨下,一語不發(fā),汗水從陳友諒的臉頰流下來,漸漸的,竟然成了兩個(gè)水窪。

陳友諒的身軀在微微顫抖,他幾乎撐不住了。

而就在這時(shí)候,倪文俊突然哈哈大笑,竟然站了起來。

“老陳?。∧懵犝l說的,咱要投降狗韃子的?兵不厭詐,你難道不懂?”

陳友諒大驚失色,忙磕頭道:“末將糊塗,的確不懂,請大將軍指點(diǎn)!”

倪文俊大笑道:“現(xiàn)在劉福通北伐,俺假意和元廷往來,是安撫元廷,讓他們一心跟劉福通鬥,咱們則是放手順江東流,直取應(yīng)天,滅了朱元璋,懂了嗎?”

“懂!懂了!大將軍神機(jī)妙算,末將慚愧!”陳友諒幾乎五體投地,心砰砰亂跳。

倪文俊看了看他,又看看同來的張定邊,哂笑道:“你們竟然都不信俺,還殺了寬徹普化的家人……不過殺了也就殺了,俺也懶得和元廷耍手段了。傳令下去,告訴全軍,咱和元韃子勢不兩立!”

倪文俊用力吸口氣,“再有,陳友諒擅自殺俘,免去你在江西的官職,暫時(shí)駐守黃州,就這麼定了吧!”

陳友諒立刻磕頭,而後恭恭敬敬,從大將軍府退出來,張定邊跟在身後,他還有些不服氣,替陳友諒冤屈。

倪文俊的話明明是扯謊,憑什麼奪了陳友諒在江西的兵權(quán)?

“元帥!你不要灰心,我會想辦法,跟丞相說……”

沒等張定邊說完,陳友諒一伸手,攔住了他,原本還惶恐的臉上,竟然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什麼倪蠻子!倒也尋常!”

陳友諒一掃方纔的頹唐……倪文俊不敢殺他,就已經(jīng)是輸了。後面說那麼多廢話,不過是給自己找補(bǔ)面子罷了。

說一千道一萬,這一次還是倪文俊輸了。

他想忤逆上面,結(jié)果卻被手下打了嘴巴子,還不敢對部下怎麼樣……從洪都到黃州,貌似還離著天完都城更近了。

看起來咱們天完的傳統(tǒng),就是以下犯上!

有了這一次,就會有下一次。

而下一次咱一定準(zhǔn)備更充分,態(tài)度也會更強(qiáng)硬!

倪文俊,你給我等著。

而此刻的倪文俊正下令把看守俘虜?shù)膶㈩I(lǐng)全家處死,你看不住別人全家,你的全家也別活著!

……

天完內(nèi)部的這一點(diǎn)波瀾,看起來毫無波瀾,只是陳友諒鎮(zhèn)守黃州,倪文俊親自率領(lǐng)大軍,沿江而下,進(jìn)入江西,有跟朱元璋決戰(zhàn)的架勢。

但正如陳友諒所想,下克上的種子,已經(jīng)在天完種下了。

原本徐壽輝就不是什麼強(qiáng)勢天子,現(xiàn)在各路大將又暗流涌動,波詭雲(yún)譎。暫時(shí)的平靜,只是爲(wèi)了下一次的爆發(fā),積蓄能量罷了。

只等時(shí)機(jī)成熟,一下子炸裂,炸個(gè)飛身碎骨,天崩地裂!

雖然天完整體狀況還好,但是江西的戰(zhàn)場卻是情況糟糕了許多。

就在陳友諒離開的這段時(shí)間,可以說整個(gè)戰(zhàn)局都急轉(zhuǎn)直下。

洪都位於贛江東岸,臨水而建,由於守著贛江巷道,商貿(mào)繁榮,客船往來不絕。

洪都城池雖然不大,但是光城門就足有八座,另外還有水門。

這麼多的城門,就意味著難以防守,處處都是破綻。

因此胡廷瑞見朱家軍沒有立刻攻城,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加固城牆上面,甚至在撫州門內(nèi)側(cè),修築了甕城,抵禦朱家軍。

“當(dāng)真是一座堅(jiān)城??!”

朱元璋領(lǐng)著張希孟看過之後,不由得發(fā)出了讚歎,他突然笑道:“張先生,你說要是咱們拿下了洪都,又該怎麼守城?”

張希孟微微一怔,“請主公指點(diǎn)?!?

“咱會先拆了西邊臨近贛江的城牆?!?

“爲(wèi)何?”張希孟好奇道。

朱元璋一笑,“咱在金陵的時(shí)候,就觀看過江水起落,洪流滾滾。如果趕上雨水充沛,河流暴漲,再用大船載著兵馬,就可以瞬間登城,到時(shí)候還拿什麼守城?”

張希孟忍不住點(diǎn)了點(diǎn)頭,老朱的想法的確高明,不過就算拿下了洪都,估計(jì)也不是自己守城。他不由得看了看跟在老朱身後的朱文正和李文忠,發(fā)現(xiàn)這倆人聽得都很仔細(xì),張希孟忍不住點(diǎn)了點(diǎn)頭。

“主公高見,只不過我們攻城,卻是不需要越過贛江,相對容易許多。”

朱元璋點(diǎn)頭,“沒錯(cuò)!其實(shí)這個(gè)情形讓咱想起了當(dāng)初的濠州,彼時(shí)濠州背靠淮河,咱負(fù)責(zé)駐守西門,面對的也是元廷主力,賈老大人可是給咱玩了不少花樣?。 ?

想起曾經(jīng)的戰(zhàn)鬥,朱元璋越發(fā)有了興致,就對張希孟道:“先生可記得,那時(shí)候咱還是第一次見過呂公車,還幸虧是你認(rèn)出來,不然濠州危矣!”

張希孟忍不住笑道:“主公客氣了,其實(shí)以主公的勇武,保護(hù)濠州,沒有什麼難的,臣不過是錦上添花。要說當(dāng)初,臣倒是覺得那些回回炮更可怕!假如不是元廷催促,從容佈置,發(fā)揮回回炮的殺傷力,早晚有一天,能把濠州轟開!”

朱元璋深以爲(wèi)然,因爲(wèi)彼時(shí)濠州雖然也有些回回炮,但都是元軍留下來的,他們還不會製造,如果硬拼消耗,肯定會失敗的。

只可惜元廷不信任漢臣,又缺少糧草,支撐不下去。到了高郵之戰(zhàn),就連蒙古人也不相信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是啊,當(dāng)初的事情,咱們也說不好,不過到了今天,咱們似乎可以驗(yàn)證一下!”

張希孟微微吃驚之餘,又生出了一絲絲的期盼……原來就在朱家軍從容修城,封鎖洪都的時(shí)候,一批最新制造的回回炮又送來了,不光有炮,還有更多的火藥,開花彈。

以如今朱家軍的糧草儲備,物資供應(yīng),士兵訓(xùn)練,確實(shí)可以把當(dāng)初賈魯沒有執(zhí)行下去的方略,徹底做下去,再無掣肘意外。

“真是沒有想到,咱們竟然變成了昔日的對手??!”老朱仰天長嘆,充滿了輕鬆和欣慰。

張希孟低聲道:“手段或許相同,可咱們初心不改,護(hù)民之心不變……所以,我們必勝!”

朱元璋瞳孔收縮,半晌握拳道:“沒錯(cuò),我們必勝!”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八十章 統(tǒng)一思想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yīng)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wèi)反賊立傳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wèi)了咱們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bǔ)貼朱多多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zhǔn)許加入華夏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zhàn)鬥準(zhǔn)備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dǎo)下屬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wǎng)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jiān)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六十章 落網(wǎng)(加更求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fā)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十七章 優(yōu)勢在我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jìn)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cái)政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zhǔn)許加入華夏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一百八十章 統(tǒng)一思想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yīng)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wèi)反賊立傳第一百四十二章 巢湖水師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wèi)了咱們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bǔ)貼朱多多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我會保你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zhǔn)許加入華夏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三百九十章 探查民情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zhàn)鬥準(zhǔn)備第五百八十八章 冠軍侯的格局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dǎo)下屬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wǎng)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jiān)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六十章 落網(wǎng)(加更求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fā)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十七章 優(yōu)勢在我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敵的常遇春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二百零五章 偷出大同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jìn)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cái)政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zhǔn)許加入華夏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丰顺县| 财经| 博白县| 泰顺县| 濉溪县| 确山县| 百色市| 巢湖市| 虎林市| 呼伦贝尔市| 平遥县| 图片| 南宁市| 姚安县| 报价| 星座| 青铜峡市| 交城县| 潍坊市| 铁岭市| 二连浩特市| 鄂州市| 昌宁县| 资阳市| 石林| 绥江县| 唐河县| 云霄县| 新竹县| 沭阳县| 溧阳市| 将乐县| 汤原县| 景洪市| 峨山| 靖江市| 呈贡县| 周至县| 穆棱市|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