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

“咱讓你王爺當不成,你心裡頭可有怨恨?”朱元璋淡淡道。

阿扎失裡慌忙磕頭,“外臣不敢,外臣只求安身立命,每日三餐果腹即可!”

老朱嗯了一聲,隨即道:“還算懂事,你再去跑一趟,把你手下的主要將領頭人都叫過來。願意過來的,跟著你一起給咱磕個頭,說兩句話,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不愛過來的……也就不用過來了,懂嗎?”

“懂!懂啊!”

阿扎失裡連忙磕頭,誰知老朱又補了一句,“如果來的人太少,你也不用回來了。”

好傢伙,連個百戶都不好當啊!

阿扎失裡連滾帶爬,趕快退出去,朱元璋給他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位皇帝陛下,當真不是一般恐怖!

老朱之所以讓人敬畏,自然不只是威風凜凜,王霸之氣十足那麼簡單。老朱手上,握著的是當世最強大的國家!

立國十一年的大明,已經有了龐然大物的氣象。

從國土上講,包括燕雲在內的漢地幾乎盡數恢復,堪稱土地遼闊,山河壯美。

在人口上講,由於政策得當,加上張希孟的努力,使得元末的亂世提前結束,人口損失大大降低,此刻的大明朝,戶口已經逼近六千萬,幾乎達到了歷史上洪武二十六年的水平。

廣土巨族,本身就是龐大的壓力。

而且大明這頭巨獸,可一點也不溫順。

數年前,朱元璋揮動大軍,一個月時間,就拿下了遼東之地,橫掃了瀋陽等地的元軍。

這些年來,大明奉行的措施向來是不打則已,一擊必殺。

整個元廷勢力,幾乎被一掃而光,王保保已經退到了漠北。

對於漠南的蒙古諸部來說,選擇並不多,要不就冒著餓死,凍死,累死,打死的風險,穿越沙漠,去投靠王保保,繼續做大元朝的忠臣。要不就乖乖臣服在大明腳下,老老實實,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不然一旦大明天子,雷霆震怒,那可是要流血千里的!

藍玉、朱文正、李文忠,這些將領,簡直就跟一羣天兵惡鬼相仿,反正在蒙古人的眼裡,他們不是人就對了。

現在名將齊出,聲勢浩大,天子旨意,誰敢不從?

這一次只用了八天,阿扎失裡,帶著麾下塔賓帖木兒、海撒男答奚、脫魯忽察爾,一共四個人,飛奔而至。

上一次限期十天,晚了兩天,就從千戶變成了百戶,這一次他們乾脆不睡覺了,不眠不休,趕了過來。

“外臣拜見陛下!”

老朱看了看風塵僕僕的幾個人,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一次還不錯,咱必須賞罰得當……來人,把烤羊擡上來。”

不多時,有人擡著一隻烤的金燦燦,油汪汪的烤全羊,到了大殿中間。

老朱笑道:“這是咱大明的做法,雖然都是烤羊肉,但香料不同,味道也不免有些差別……你們不妨嚐嚐,到底是哪一種更合胃口?”

這幾個人慌忙拜謝,他們到了烤全羊的前面,猶豫了半晌,到底還是阿扎失裡,畢竟是做過遼王的人,他先割了一塊,放在嘴裡。

“好吃,自然是大明的更好吃!”

剩下的三個人也都跟他學,一起誇獎好吃。

朱元璋看在眼裡,呵呵一笑,“既然你們願意吃大明的這碗飯,咱就不能虧待你們……那個阿扎……”

“是阿扎失裡!”阿扎失裡急忙提醒老朱。

朱元璋一點頭,“對,你現在是百戶,咱也不給你升官了,帶著你的麾下,給咱殺進高麗。還有,剩下的三個,掛總旗銜,你們都聽藍玉的調遣。立了戰功,得勝歸來,咱在給你們升官!”

四個人一聽,慌忙拜倒,感激涕零。

朱皇帝說話向來算數,而且此刻殺入高麗,那不就是搶人發財嗎,還有什麼好說的!

回來還能升官,簡直皇恩浩蕩了。

阿扎失裡回頭,統兵一萬,其他三個,也蒐羅了一堆兵馬,總數達到了三萬人,按照老朱旨意,全都到藍玉麾下,聽從號令。

接著這幫東西的藍玉,絲毫不覺得奇怪。

“李文忠,你知道陛下怎麼把這幫人給我了?”

李文忠翻了翻眼皮,沒有搭理他。

藍玉自顧自道:“那是因爲陛下知人善任,很清楚我的能耐,只有把這些人交給我,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除了我之外,別人根本不行。”

李文忠用力點頭,“你說這話,我絕對不駁你……你多缺德啊!跟你比,我們都太老實了!”

藍玉氣哼哼的,怒罵道:“你們那是迂腐!愚不可及!我問你們,現在高麗當真就要跟咱們死戰到底嗎?”

李文忠下意識搖頭,“自然不是,他們還是願意對倭寇用兵的,只是先前希望咱們除掉辛旽這夥人。”

藍玉點頭,“那你說我多了這支人馬,要怎麼逼迫高麗上鉤?”

“那,那就是用兵唄!派他們搶掠各地,把高麗打疼,打怕,他們就聽話了。”

藍玉撇嘴道:“李文忠啊,你兒子都那麼大了,本事還是一點沒進展啊!太沒有腦筋了。罷了,讓你開開眼界吧!縱兵搶掠自然是沒錯,但是卻不能以咱們的名義去搶劫。”

李文忠一怔,“難道用蒙古?女真?”

這回藍玉是真的忍不住了,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出來了。

“自然是用辛旽部下的名義!”

此言一出,剎那間李文忠也愣住了。

足足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明白過來,好一條毒計!

藍玉這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學的,大缺大德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其實高麗之所以忌憚辛旽,就是怕他們主張的那一套,蔓延整個高麗,那樣一來,他們的家族就被連根拔除,甚麼都不剩了。

所以呢,他們想著除掉辛旽。

可咱們換個思路,如果辛旽部下肆意搶掠,大肆殺戮,一點王者氣象都沒有,成了一羣活土匪,那樣一來,人心盡失,也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藍玉算是把逆向思維用到了極致。

順便還能搶掠一些人丁軍費……而且就算高麗那幫人發現了,多半也不會戳穿的,甚至沒準還會故意損失更多,送得更狠。

反正倒黴的都是高麗百姓,官老爺的家業,不但毫髮無損,沒準還能發揚光大。

簡直是秦始皇開家宴……多贏啊!

這些小國的情況,屬實被藍玉玩明白了。

揮手之間,解決了漠南蒙古諸部,老朱只覺得毫無壓力可言,要是連這幫東西都擺不平,還怎麼當大明的皇帝?

老朱此來,除了要參觀高粱河戰神的驢車狂奔雕像之外,再有就是看看北平大學堂,看看開平城的毛紡工廠。

沒錯,此刻的老朱,就在前往上都開平城。

馬皇后親自跟隨,嚴格說起來,她比朱元璋還要好奇。

同行的自然也有朱棣和張希孟,朱棣沒跟他爹媽坐在一駕馬車,而是擠在了張希孟的車裡。

“先生,我敢說父皇和母后他們看到工廠的情況,保證會目瞪口呆,大開眼界的。”

張希孟倒是不懷疑,“燕王,我現在琢磨著,讓陛下和皇后從後面進去,受到的震撼大,還是從前面更大呢?”

朱棣一怔,片刻之後,才明白張希孟的意思。

後面進去,那就是織工的住處,還有食堂……這些日子,北平吸納了不少高麗人,另外還有成千上萬的犯人,三姑六婆什麼的。

他們算是織工的主力,吃穿花用,是個什麼情況,用不著多說了。

牛棚跟他們的住處一比,都算乾淨整潔。馬的草料都比他們吃得好。

面對這麼一羣騾馬跪族,絕對能讓老朱和馬皇后大開眼界的。

一想到這裡,朱棣連忙搖頭,“不行,絕對不行。我挨幾下板子,屁股開花是小事。可要是父皇母后,隨便天恩一開,不許我這麼幹了,咱們的作坊就沒有什麼優勢了!總而言之,我可以捱打,可以沒命,就是不能賠錢!”

張希孟點了點頭,“果然好覺悟!我算是沒看錯人!”

他們一行到達了開平城。

原本的開平城就不高大,裡面的建築也不多,主要還是帳篷。

等大明光復了此處,就在這邊建造了收購羊毛的商棧,後來又建立了毛紡工廠。

可以說整座城市,都是圍繞著工廠建的。

朱元璋和馬皇后首先看到的就是龐大的廠區,密集的建築,堪稱恢弘。而在建築之中,成排的織機,更是一眼望不到頭。

處理好的羊毛送進去,一臺織機,能夠同時織出六十四根羊毛線……看起來就跟流水似的,嘩嘩的就出來了。

馬皇后看在眼裡,都不免心驚肉跳。

“陛下,你瞧啊!這可比老式織機強多了。”

朱元璋也連連點頭,一個人頂幾十個人用,這是多大的進步,自然不消多說。老朱看了一陣子,又好奇道:“對了,織出來的呢絨怎麼樣?讓咱們瞧瞧!”

很快有人就送來了樣品,是用紅木盒子盛著,送到了朱元璋和馬皇后面前。

這東西並不陌生,前面朱棣給朱標送過,還引起了爭論。朱標強力推行,給學生都配上了呢絨衣物。

此刻馬皇后拿在手裡,看了又看,突然笑道:“陛下,我給你做件衣服怎麼樣?”

老朱怔了一下,咧了咧嘴。

馬皇后又道:“陛下不喜歡?”

“喜歡!妹子做的,咱怎麼不喜歡!”

馬皇后微微一笑,“朱棣啊,我瞧著這點作坊怕是不夠了,接下來朝臣將士,都要人手一套了,你好好算算,能賺多少錢?”

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
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九百零三章 張太師的境界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二百零九章 法度第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六百六十章 倒了黴的禮部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俘營覆盤事件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公平無止境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一百九十八章 劉伯溫的大戰略第七十二章 卑微的公器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四十六章 平平無奇的張希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四百九十章 一對難纏的君臣第七百章 有人私自稱帝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千船出大江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砀山县| 青阳县| 壶关县| 山东| 和田市| 民权县| 马鞍山市| 翁牛特旗| 砚山县| 布拖县| 临邑县| 铜鼓县| 青阳县| 淅川县| 古浪县| 亳州市| 昭通市| 紫云| 方城县| 靖西县| 登封市| 樟树市| 万盛区| 南陵县| 珠海市| 桂平市| 邹城市| 无棣县| 安化县| 靖西县| 鹤壁市| 定州市| 潞城市| 临澧县| 昌平区| 电白县| 屯昌县| 四子王旗| 华容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