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

郭子興的破事很是影響大傢伙的心情,就連這個年都過不好了……索性張希孟請令,去安排郭子興進駐懷遠。

在臨走之前,張希孟還特意去見了馬氏。說實話,這事還就他能辦,不然郭子興到底是馬氏的義父,還幫著她找了個好女婿,這種事情,就算幾百年後,史書上也不會否認的。

若非十足的親信心腹,很容易落下埋怨。

只是令張希孟意外的是馬氏沒有太多的顧忌,相反,馬氏跟張希孟透露了一些秘密。

“算起來我爹比郭大帥早入白蓮教,勢力也比他大。郭大帥能攻進濠州,我爹是出了大力氣的。隨後我爹似乎和郭大帥發生了一些爭執……再之後就是我爹返回宿州,率衆起事,不幸被元廷害死。他的舊部不少跑到了濠州,都歸附了郭大帥?!?

馬氏說到這裡,輕嘆了口氣,神色落寞,“我曾經在父親返回宿州的時候問過他,可是郭大帥排擠了他?我爹只說大丈夫當行事磊落,在自家起事,又豈能搶佔別人的基業!還不許我胡思亂想,如果他有什麼意外,當好好孝敬郭叔父?!?

張希孟聽到這裡,終於想清楚了……難怪馬氏嫁給朱元璋之後,就一心爲了丈夫謀劃,似乎對義父沒有那麼深的感情,竟然還有這一層緣由在。

要說郭子興害了馬公,卻是未必,但他肯定刺激排擠馬公,逼著他回宿州起事,這纔有馬公之死。

雖說不能把郭子興當成罪魁禍首,但是也萬萬不是乾乾淨淨的。

估計這件事也就朱元璋清楚,其他人不可能知曉。

“夫人請放心,我一定妥善辦好,萬萬不會讓郭大帥干擾主公的大業!”

張希孟從馬氏這裡辭別,心裡頭已經有了計劃。

隨著他一起動身的,還有徐達,他也帶著一封信,去見彭早住。

兩個人並馬而行,後面跟著兩個千戶的精兵。

徐達一路上都是欲言又止,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

張希孟笑道:“怎麼,不方便跟我說?”

“不是,是……”徐達糾結了一會兒,才鼓足勇氣道:“先生,下面有人說上位對待郭大帥太優柔寡斷,太念舊情了。到了現在的時候,乾脆吞併了郭大帥的部衆,自立爲王,豈不是更痛快乾脆!”

張希孟忍不住一笑,“徐達,這不會是你的想法吧?”

徐達連忙搖頭,“不,不是!”

“那就好……你怎麼看這事?”張希孟問道。

徐達沉吟思忖,而後緩緩道:“上位寬厚愛民,治軍嚴謹,有恢復山河,驅逐蒙古的雄心壯志。不同於其他草莽豪傑,行事要穩妥持重。郭大帥的恩情不能置之不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筆賬,郭大帥予取予求,做得太過,上位自然可以取而代之,眼下還不是時候。再有……再有如果上位取代了郭大帥,趙均用勢必會起兵和上位爭奪。到時候就算能打贏趙均用,也會損失慘重,消耗糧餉,影響了南下攻取集慶的大事!得不償失!”

張希孟聽到這裡,連連點頭,“不愧是徐達,看得就是明白。那你覺得南下還有哪些難處?”

“自然是船隻了。”徐達道:“大江寬闊,沒有足夠的船隻,如何能渡江南下?而船隻最多的就是揚州,偏偏此刻已經落到了張士誠的手裡,我擔心他搶先渡江,搶佔了先機,到時候上位想要拿下集慶,就難上艱難了?!?

這一番話說完,張希孟算是領教了徐達的厲害,不愧是能成爲大明開國第一名將的人物,大局觀絕對高人一等。

“所以你去扶持彭早住,我去安頓郭子興,讓他們繼續撐著,也好讓主公迅速集中力量,謀求戰船,渡江奪下集慶……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

徐達悚然頷首,他們兩個在岔路口分別,徐達領著五百人,急匆匆去見彭早住。

至於張希孟,則是率領著一千五百人,浩浩蕩蕩,趕到了臨淮。

他沒有主動去見郭子興,恰恰相反,他就在這裡等著……你把你當成大帥,對不起了,我可不這麼看。

不光是我,包括大多數的將士,也都是這麼看的。

到了第三天,郭子興終於帶著兒子郭天敘,小舅子張天佑,還有一萬多士兵,急匆匆向臨淮方向趕來。

不來也不行了,聽說趙均用已經調動了三萬大軍,要攻下濠州。

“本帥不明白,重八不是說了,他有幾萬兵馬了,爲什麼就害怕趙均用?他把大軍帶來,跟我裡應外合,擊敗趙均用,一統濠州,難道不好嗎?怎麼就那麼怕姓趙的?”郭子興大聲抱怨,怒氣衝衝。

張希孟不緊不慢,“大帥若是有決戰之心,不妨先留在濠州,只要大帥能頂住趙均用十天,主公必定率領兵馬相助,到時候大破趙均用,易如反掌?!?

郭子興突然怔住了,這小子在說什麼?他什麼意思?

這時候郭天敘怒氣衝衝,“你算什麼東西?也敢跟大帥這麼說話?朱重八他自己不來,派你過來,到底是什麼意思?他瞧不起大帥嗎?”

張希孟依舊笑容不減,“主公是心疼大帥啊……自從去年圍攻濠州以來,大帥都是在後方坐鎮,從不輕易離開帥位。如今更是要主公在前面衝鋒陷陣,大帥自去懷遠安居,坐等捷報,豈不是更好!”

郭家父子被懟得語塞,突然郭天敘大怒,眉毛立起,怒罵道:“你想說什麼?你諷刺郭大帥畏敵不前嗎?”

張希孟只是淡淡道:“人盡皆知的事情,又何必多言……郭少帥,你心裡不服,大可以回頭問問,看看你的部下,有多少願意跟著主公打天下?”

張希孟說著,主動打馬,到了這些士兵的前面,衝著他們朗聲道:“大傢伙都知道朱公子吧?他大破橫澗山,佔領了定遠,大軍還在征戰,所向披靡。在朱公子治下,奉行均田,將士們能多得一倍的口糧田,足以衣食無憂,吃喝不愁!”

朱元璋的作爲早就傳回了濠州,不少人暗暗佩服,在軍中也是各種言語四起。

此刻張希孟主動說出來,讓在場不少兵卒議論紛紛,有些人乾脆就打算投靠朱元璋算了,反正跟著郭子興也是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

上次被趙均用抓了,險些喪命,就夠丟人了。

這次又被人家嚇到了,迫不及待逃命。

而且每次遇難,都要靠朱公子幫忙。

可結果呢?

面對趙均用,微微諾諾。

面對朱公子,倒是吹鬍子瞪眼,氣勢洶洶。

說穿了不就是耗子扛大槍,窩裡橫的貨嗎!

也就是朱公子人品好,不跟你計較,不然直接帶著兵過來,先廢了你們郭家父子!

再說了,朱公子不光人品好,所作所爲也了不起。嚴懲元廷走狗,分配土地,哪一樣不是順天應人?

你郭子興早早就佔領了濠州,你可是做了一樣?

還惺惺作態,跟那些豪商勾結,你的屁股坐在哪一邊,當我們不知道?

將士多有怨言,張希孟看得清楚,突然他哈哈大笑,“郭大帥,郭少帥,主公依舊敬著你,把你當成長輩,當成大帥。但是人心向背,一目瞭然。如果再看不清楚,你們麾下的將士自然會良禽擇木,賢臣擇主。到了那時候,最後這點體面也剩不下了!”

張希孟一轉馬頭,奔著自己的隊伍去了,只留下一句話,“言盡於此,好自爲之!”

張希孟並沒有離去,而是揮兵直取懷遠……自從徹裡不花死後,懷遠就亂成了一鍋粥,根本用不著打,張希孟兵馬一到,裡面的人就全都乖乖投降……張希孟也不想要太多的臭魚爛蝦,就把這些人留下,都給了郭子興。

郭家父子一肚子怨氣,可面對一座城池,他們也抵擋不住,只能不情不願收下……自從他們進駐懷遠,手下將士三天兩頭逃亡,無一例外,都去了朱元璋麾下。

郭家父子和張天佑又是驚又是怕,朱元璋這麼得人心,如果他們還想算計朱元璋什麼,搞不好自己的手下就土崩瓦解了。

意識到這一點,郭子興和郭天敘都老實了,只能困守一城,和犯人最大的不同,或許就是牢房能大一點吧!

而就在張希孟解決了郭家父子之後,老朱親自統帥著湯和等八個千戶,浩浩蕩蕩,殺到了滁州。

李善長隨軍進發,“上位,卑職曾在滁州做過小吏,還算熟悉情況?!?

朱元璋繃著臉道:“咱也來過滁州,或許比李先生更清楚一些事情。”

“是嗎?”李善長怔住了,“上位來滁州是做什麼的?”

朱元璋嘴角上翹,冷笑道:“咱曾經來滁州要過飯!”

說完之後,老朱飛馬向前,留下李善長瞠目結舌,心慌意亂……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十二章 示兒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八百六十七章 華夏大會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二章 朱重八(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二十一章 殺出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六百五十三章 立規矩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六百零八章 門下省崛起第五十三章 沐家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偷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十七章 炮戰又贏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十二章 示兒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辭子孝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八百四十章 聰明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收取山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許加入華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金门县| 枣强县| 廊坊市| 信宜市| 莱西市| 澄城县| 宁陵县| 蓝田县| 连平县| 镇康县| 广西| 康乐县| 道真| 邹城市| 沙河市| 建水县| 富宁县| 望江县| 渭南市| 桂林市| 南城县| 台北县| 安丘市| 黎城县| 云林县| 保德县| 姚安县| 普兰店市| 府谷县| 凤台县| 南昌县| 古田县| 翁牛特旗| 蚌埠市| 自贡市| 桑植县| 深州市| 绥滨县| 林周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