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

老朱下令了,要前往淮西商會,去跟老鄉見面,聊聊天,敘敘家常。

一道命令下去,一個時辰之後就到,

此刻的淮西商會,不少人都傻了,完全措手不及。他們立刻陷入了爭吵,有人是反對保朱一斗的,老頭子那麼囂張,也該走了,大元帥拿他,那是活該,咱們爲什麼要跟著找死?

還有人說,你們忘了朱爺的好處嗎?

見死不救,還算不算人?

以後還怎麼在江湖上混了?

再說了,朱元帥也是淮西鄉親,都是吃一樣的米長大的,只要跟他說清楚了,沒準就能化干戈爲玉帛,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呢!

瞧著吧,有好日子了。

這兩夥人吵得特別兇,最後還是多虧了朱一斗的一個乾兒子,他挺身而出,把一口刀拍在了面前,他也沒說哈,直接把自己的小指頭剁下去了。

幫不幫忙吧?

不幫忙,看著我乾爹受苦,我就自己了斷了。

他這一手嚇壞了不少人,朱一斗對那麼多人有恩,萬一有哪個想不開的,非要替他報仇,那就要有人倒黴了。

無可奈何之下,這幫人才上了聯名的文書,替朱一斗求情。

但是他們這一求情,引來了朱元璋登門拜訪,還說要見所有淮西鄉親,一下子弄得大傢伙手忙腳亂。

上位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從此一切煙消雲散,還是另外有安排,誰也說不好,偏偏老朱來得這麼急,根本不給一點準備的時間,這幫人都陷入了迷茫,是生是死,誰也不好說?。?

“主公一會就來了,朱指揮使,這裡面的人,你認識不少吧?”

朱文正的臉紅了,的確有幾個玩的不錯的朋友,可是到了現在,也不知道算不算朋友了……“張先生,我現在就把他們揪出來,然後,然後狠狠打一頓!”

張希孟笑了:“你打他們幹什麼?這可是違法的事情,小心我上奏主公,按照軍法懲治你!”

朱文正愣住了,其實他跟張希孟接觸很有限,只是知道叔父很推崇他,也知道張希孟在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雖然不直接統軍,但是那些將領都相當尊重,他倒是感覺不出張希孟厲害在哪裡,只是人云亦云吧!

“朱指揮使,你這次爲什麼能得到主公的信任?”

朱文正又愣了,“那個……我們叔侄之間,還有什麼奇怪的?”

張希孟點頭,“是啊,叔侄之間,自是親密無間,那你說,史書裡怎麼有那麼多父子相殘,兄弟相殺?難道史書錯了?”

朱文正驟然心驚,傻傻看著張希孟,他的腦回路的確不夠用了,這,這是什麼意思?

“哎,我這人就是喜歡多嘴,當下進金陵才一個多月,要非說你們有多親密的關係,我也是不信的??扇绻^了一年,兩年,時時在一起出入,同氣連枝,休慼與共。到了那時候,還能相信嗎?”

張希孟說到這裡,就停頓下來,隨後邁著大步,進了商會裡面,觀看座位準備。留下朱文正,獨自凌亂。

他遲疑了少許,一陣風吹來,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朱文正似乎有點懂了。

親情這個東西,固然不是假的,但也不是金剛不壞,所向披靡,做了什麼都無所謂……而結黨營私,歷來都是最大的惡。

因爲下面的人一旦勾結在一起,就可以私相授受,玩弄規則,上面說了什麼話,也不管用。有什麼事情,也會被隔絕。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聾子,瞎子,什麼都不知道了,然後就是大權旁落。

這種事是任何一個稍微有點追求的上位者,都沒法容忍的。

甚至不會因爲你是親侄子,就網開一面。

因爲這已經嚴重越過底線了沒有半點妥協餘地!

之所以這次朱文正的錯還不嚴重,就猶如張希孟所說,才一個多月罷了,真的能勾結在一起嗎?又能幹多少壞事?

事後老朱一定會提點朱文正,他能不能領悟,就是他的事情了。

如果想不通,還肆意妄爲,以後獨當一面,一年兩年,天長日久,結黨營私,利慾薰心,真的越了界,誰也救不了他。

毫無疑問,張希孟的提點能讓朱文正清醒一點,仔細想清楚,別把自己陷進去就好!

朱文正甩了甩頭,啥也別說了,先把叔父保護好了,別出意外,回頭再找張先生好好請教一下,看看往後要怎麼辦纔好。

朱文正打定了主意,可到底還是出了意外。

這一次的事情不怪他,而要怪朱元璋。

老朱按計劃是要來淮西商會,然後召見鄉親,跟大傢伙直接談朱一斗的事情……奈何這事情太大了,許許多多的人都趕來了。

沒法子,誰讓金陵城又叫徽京呢,有一大羣淮西老鄉,也是情理之中啊!

來的人裡面有江山的船工,碼頭的挑夫,有做藥材生意的,有絲綢作坊的,甚至還有殺豬買肉的……總而言之,三百六十行,幾乎每一行都有,由此可見,朱一斗的勢力,的確膨脹得厲害!

朱元璋趕來之後,發現外面人這麼多,老朱乾脆來了精神,“就,就在這裡,準備兩把椅子,一個桌案,咱跟鄉親們直接聊!”

老朱的命令沒人敢反駁,可張希孟和朱文正已經在裡面安排了,臨時弄到外面,你倒是痛快了,大傢伙怎麼辦?

萬一有人想對上位不利怎麼辦?

消息傳到了張希孟的耳朵裡,他怔了怔,也無可奈何了,這是老朱和百姓的面對面,是建立信任的關鍵一步!

哪怕登基之後,老朱都是保留登聞鼓的,就是準許百姓告御狀,能直接聽到民間聲音?,F在或許有些危險,但也不好反駁。

“朱指揮使,你的擔子又重了!”

朱文正沒有遲疑,立刻道:“我會盡力的,請先生放心?!?

他的保證還是讓張希孟比較放心的,他也索性出來,到了老朱身旁。

朱元璋臉上含笑,“先生,用不著擔心,咱從小苦出身,要過飯,當過和尚……我心裡有數,今天來的這些鄉親,九成都跟咱一樣,是窮苦人。假如當年咱要是能坐上船,沒準也到金陵來了!到時候沒準就和大傢伙一樣了!”

朱元璋聲音洪亮,幾句話說完,圍在周圍的人員立刻交頭接耳,有人還不清楚,有人卻已經知道了,咱們朱大元帥出身一點都不好,比咱們這些人都差了許多,如今坐擁十幾萬精兵,佔領金陵。

可是淮西人的大勝利,他是咱們的大英雄??!

短短幾句話,就拉近了和這幫人的關係,讓大傢伙樂於接受老朱,這個頭開的很好。

張希孟也笑道:“主公鄉親見面,正是他鄉遇故知,我看就暢所欲言,說點大傢伙關心的事情吧!”

朱元璋點頭答應,看了看人羣,眼神之中,滿是鼓勵。

終於,過了一陣子,一個小老頭站了出來,他略帶顫抖走到了朱元璋面前,先是趴在地上,磕了幾個頭,攔都攔不住。

隨後他爬起來,繃著臉道:“大元帥,這些年咱們淮西出了兩個好漢,一個是你,另一個……讓你給關起來了!俺就想不明白,同爲鄉親,怎麼就非要自相殘殺,這是什麼道理?”

小老頭賭氣道:“我都五十多了,不怕死了,大元帥不愛聽,你殺我了就是!可話憋在肚子裡,不能不說!”

朱元璋面色凝重,卻沒有責怪什麼,而是理解地點了點頭,隨後他站起身,衝著所有人道:“既然是開誠佈公,讓大傢伙說話,什麼話咱都愛聽……可咱也有一些道理,想說給大傢伙聽。剛剛這位老丈說兩個好漢,咱算不算且不論,可無論如何,比那個人強的還有許許多多……咱就隨便說兩個?!?

“有個人叫徐達,他不到三天,急行軍一百多裡,在天長阻擋元軍三萬精銳,浴血奮戰,保住了滁州幾十萬鄉親。”

“還有一個人,他叫李善長,幾年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主持分地,給家家戶戶窮苦人授田,供應軍需,從來沒有出錯?!?

“再有,懷遠人常遇春,勇猛無敵,雖然犯了不少小錯,但是戰銅陵,奪太平,下金陵,一路衝鋒陷陣,從不落人後?!?

“除了他們之外,淮西的好漢子還有太多,咱就不多說了?!敝煸坝挚戳艘谎蹚埾C希Φ溃骸熬湍眠@位張先生來說,他雖然不是淮西人,可是主張均田,主張清除苛捐雜稅。他還在軍中推行教化,讓無數淮西子弟讀書識字……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咱想不明白,那個叫朱一斗的,就那麼得人心?大傢伙能不能讓咱明白一下,他到底幹了什麼好事,讓你們刻骨銘心?”

朱元璋的這番質問,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包括那個氣勢洶洶提問的小老頭,也瞠目結舌。

大家都說朱一斗的好,可要是具體說說朱一斗幹了什麼好事?貌似大傢伙又說不出來……他是幫著不少人安排了工作,有了一口飯吃,但是每到年節,都要送禮,怠慢了一點,就要受到懲罰。

雖然朱一斗不出手,但是他的兒子,還有那些爪牙可不會客氣。

不知道感恩戴德,那就不用活著!

再說他雖然號稱朱一斗,求他都給一斗米,但是真的吃了這一斗米,你這條命也就是“大哥”的了。

朱一斗真的像是那位及時雨,人人都說宋大哥的好處,可宋大哥到底幹了什麼好事?通風報信,救了團伙搶劫的晁蓋?又或者業務嫺熟地殺死了閻婆惜?

一個小小的押司,不起眼的人物,能弄得天下皆知,誰都把他當成大哥,這本身就蹊蹺大了。

朱元璋掃視著所有人,“你們不願意說……那咱就說說吧,咱雖然沒來過金陵,可咱去過懷遠,去過滁州,去過宿州……沒幹別的,就是去要飯。每到一處,都要拜碼頭,要有人領路,才能把這口飯要到手,吃進肚子裡。自然而然,就要對大哥感恩戴德,爲了大哥,出生入死,也是理所當然?!?

老朱自嘲冷笑:“當年咱也不覺得有什麼,可後來咱想明白了,吃飽穿暖,堂堂正正活著,這本就是天理!用不著拜什麼大哥,也用不著被人盤剝壓榨!”

“過去元廷沒本事,管不了許多事情,所以就有了朱一斗。這幾年朝廷越發沒用,綱紀蕩然,朱一斗就越來越膨脹,到了目無法紀,驚人駭目的地步!”

“咱站在這裡,要跟鄉親們說幾句心裡話!咱知道你們的苦,所以咱要給大傢伙徹徹底底,排憂解難,從根子上把窮病治好了!”

“鄉親們,用不著拜什麼大哥,均分田畝,鼓勵工商,廢除苛捐雜稅,大興教化……過去咱在滁州怎麼做的,到了金陵,還會繼續做下去!”

“過去朝廷不作爲,如今咱就是來立規矩的!立一個合乎天理的規矩!”朱元璋掃視著全場,大聲問道:“怎麼樣?咱把話說清楚了,你們還有誰覺得朱一斗是冤枉的,就請站出來,繼續替他說話,咱們就在這裡斷這個官司!”

老朱的話說完,人羣之中就響起了嗡嗡聲,大傢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議論紛紛,過了好一會兒,纔有個只剩下一條胳膊的人,從人羣裡用盡全力擠出來。

他撲通跪倒,嚎啕大哭,切齒道:“大元帥,俺,俺要告發朱一斗,他派人砍我的胳膊,搶了我的娘子?。 ?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元忠臣,全夥在此!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八百九十二章 融合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劉伯溫考試第二百七十三章 主公,寫感想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滅陳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脫胎換骨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一十四章 唯有納稅逃不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五百三十八章 修書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六百六十一章 廢掉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速推進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狼居胥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河南省| 普格县| 光山县| 安阳县| 武功县| 乌鲁木齐县| 崇信县| 罗源县| 板桥市| 平顺县| 财经| 启东市| 昌邑市| 吴堡县| 桃园县| 仁怀市| 东阳市| 杨浦区| 义马市| 祁连县| 达日县| 如东县| 松阳县| 北票市| 浦东新区| 兴文县| 名山县| 连南| 十堰市| 阜南县| 吉林省| 渑池县| 祥云县| 乌苏市| 察哈| 南江县| 通州市| 文成县| 屯门区|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