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朱棣下令之後,立刻就返回書中,開始重新研究張希孟的手稿了……朱棣如飢似渴,廢寢忘食,這裡面的東西實在是寫的太好了。

難怪張先生不敢教給別人,只能託付到自己手裡,也只有我朱棣能發揮出這部神書的威力!

漸漸的,朱棣明白了什麼叫四階段戰術,知道了什麼是轉移成本和矛盾,知道了怎麼駕馭供求關係……比如花雲去了琉球,造成物價飛漲,糧食不足……該怎麼辦?開倉放糧?想什麼呢!反正又不是在大明內部,把價格提上去,提到很多人都買不起,需求也就少了,這不又重新平衡了。

至於有人捱餓,那對不起了,我們可不管這事。想要從我們手裡買糧食,沒問題!

只是得加錢!

要不怎麼說,凡事要講究悟性呢!

朱棣看到之後,如獲至寶,只覺得自己的境界一日千里,每天都有進步,回頭看世界,天都不一樣了。

像朱標啊、藍玉啊、朱英啊、甚至是鄭遇春等人全都學過一點張相的小技巧,奈何他們就是沒法入門,只是在遇到了十分危險的情況,才能拿出來用用。等用過之後,又是一陣猶豫自責,根本沒法發揚光大。

但是朱棣不一樣,他現在不但學到了骨子裡,還要推陳出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朱棣是越想越高興,隨即他就把黃子澄叫來了,順便趕來的還有方孝孺。

這倆人來見朱棣,心情各異,黃子澄是一盆火炭,一心要把學堂辦好。

可方孝孺不一樣,他剛剛彈劾了朱棣,聽說張相還把他叫走了。聽說這位燕王心胸不怎麼樣,估計會報復自己。

但是大丈夫做事,敢作敢當,就算朱棣想殺,我也坦然面對。

只是方孝孺萬萬沒有料到,朱棣把兩個人叫來之後,直接對黃子澄發脾氣了。

“黃先生,本王讓你廣開山門,招納蒙古、女真的部落中人,是爲了弘揚教化。替他們培養人才,也方便傳播華夏文明。可你倒好,不分良莠,什麼人都要!還有隻能數五十個字的!你這是把北平大學堂當成了什麼?笑話嗎?就這麼弄,還怎麼和濟民學堂爭?你簡直要氣死我了!”

好傢伙,朱棣直接痛罵黃子澄,可把黃子澄弄愣了。他是告訴過朱棣,不能把人培養成人才,可以按照紈絝子弟培養,也就威脅不到大明瞭。

但是收錢招人,這事是你朱棣乾的,錢都進了你的腰包,你怎麼敢怪罪到我的頭上?

黃子澄有心爭辯,但畢竟對方是燕王,又是自己辦學的靠山,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罪朱棣!

黃子澄這麼一怔,弄得方孝孺遲疑起來,難道自己誤會了?不是朱棣乾的,而是黃子澄唆使的?

假如真是這樣,姓黃的,我可看錯你了!

方孝孺心中反覆思量,將信將疑。

朱棣冷哼道:“黃子澄,你也不要多說了,要不是念在人才難得,北平又是文明荒漠,本王必定會重罰你!現在什麼都別說了……讓方孝孺主管對外招收學生。”

隨即朱棣轉向方孝孺,滿臉誠懇,“方先生,咱們學堂只要最好的學生,雖然這些部落之中,很難有飽學之士……但也必須挑選機靈聰明的,也不光是頭人後代,也要給普通人機會,只要聰敏好學就行……學費我燕王府出!”

朱棣又道:“方先生,你可以告訴他們,凡是來北平大學堂的部落子弟,必定會受到最好的教育。全都是名師上課,還要包括武學,而且請藍玉藍將軍主講,保證讓他們學到最好的領兵知識。”

這一番話語,簡直把方孝孺都弄傻了。

“燕王,似乎不必如此吧?”

朱棣語重心長,“方先生,我知道你心中或許還藏著華夷之辯,不願意在他們身上花錢……但是本王以爲,凡事都要以誠待人,我們拿出真心,才能換來他們的忠誠。將心比心嗎!”

這下子輪到了方孝孺發傻……這個燕王不是挺好的嗎?怎麼和傳言的不一樣?

看起來人言不能盡信。

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的時候還少了?

自己還跟張相告狀,冤枉了好人。

現在看來,倒是自己對不起燕王了。

“王爺之言,甚是有理。方孝孺必定竭盡全力,請燕王放心!”

朱棣很感動道:“既然如此,你就辛苦一下,趁著張相在北平的時候,也給他們講講,能聽到張相講課,那是他們的福氣。”

方孝孺連連點頭,趕快辭別朱棣,迫不及待去籌備了。

臨走的時候,方孝孺還惡狠狠看了黃子澄一眼,都是你這個東西,把好好的燕王殿下都給教壞了。

黃子澄滿腹委屈……我冤枉呀啊?

只剩下兩個人,他猛地看向朱棣,驚訝道:“燕王殿下,你,你怎麼改主意了?咱們不是說好了,要教成紈絝子弟嗎?”

朱棣瞪了他一眼,“蠢材,人家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你給教廢了,他們再換一個就是了,而且他們還會心生芥蒂,覺得咱們北平有意害他們,從此就跟咱們生分了……你說說你,出的不是餿主意嗎?”

黃子澄目瞪口呆,忍不住伸出大拇指,“殿下高見啊!那,那你準備怎麼辦?”

朱棣呵呵一笑,“自然是把他們培養的,看起來像個人才。”

“看起來像個人才?”

“對!就是你熟悉的那種,就是下筆千言,胸無一策。只會說大話,屁事不會幹,又不食人間煙火,不懂民間疾苦……對了,就是士大夫那種,跟你以前一樣!”

黃子澄哭了,你這個形容,還真是不客氣啊!

“殿下,我大概明白了,可是這種人,如何能得到各個部落的青睞啊?”

朱棣沒回答,而是反問道:“黃先生,那你說一個文人,如何能得到皇帝信任,在官場風生水起,如何混到了宰相的高位呢?”

黃子澄忍不住思量起來……這個讀書人,顯然不是張希孟、李善長那種,而是王朝中期,靠著正規途徑爬上來的文官。

首先,這幫人要有個不錯的考試成績,尤其是在科舉之中,要考到前幾名,被朝野知曉,獲得學歷。

對應的,就是讓這幫頭人子弟進入北平大學堂,得到名師教導,順利畢業。

其次呢,文人還要什麼?

文人需要互相抱團,彼此提攜,形成一股勢力。

只要大傢伙擰成一股繩,纔不至於被人坑了。

放到北平學堂這邊,就是讓不同部落的人,彼此熟悉,結成同窗之誼,甚至讓大明的高材生,跟他們成爲朋友,拓寬人脈,打下基礎。

這樣一來,從北平大學堂順利畢業的頭人子弟,就光鮮亮麗起來。

他們有著頂級的畢業證,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說話一套一套的。即認識其他部落的人,又在大明有朋友。

一句話,那就是響噹噹的響噹噹,絕對是個人物了。

這種人才,當個頭人,根本是委屈他們了,這要是到大明,那也是出將入相的人才。

至於他們的水平能怎麼樣呢?

或許看看宋代的士大夫,也就知道了,或許會有幾個天才,但總體拉胯,且無藥可救。

黃子澄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竟然驚出了一身冷汗。

“殿下,這是誰給殿下想的主意?這個主意也太厲害了吧!”

朱棣眨了眨眼睛,誰?

張先生啊!

不過很可惜,朱棣可沒膽子透露出來,只能黑著臉道:“你那天給我出的主意那麼臭!我回去自己想的。念在今天讓你背個黑鍋的份上,我也就不怪罪你了。回頭寫個辦學的方略,送去應天,讓我父皇瞧瞧就行了。”

黃子澄無話可說,只能趕快下去。他倒是不能寫這裡面的亂七八糟算計,只是說要招收部落頭人子弟,擴大教化,給他們最好的教師,安排最好的教育,讓他們學會本事,效忠大明,做大明的忠臣良將。

這份方略經過朱棣的審閱,送到了老朱的手裡。

纔看到這個結果,朱元璋眉頭緊皺,他向旁邊看了看,“朱標,你也瞧瞧吧!”

朱標接過來,纔看了幾眼,就皺眉頭了。

“父皇,四弟是不是一廂情願了?我,我覺得他是被腐儒愚弄了!怎麼能如此天真?應該該快降旨,不許他這麼胡來!”

朱元璋仰著頭,過了良久,突然撫掌大笑,“腐儒?咱看未必!此人堪稱當世鬼才!咱都差點被他給騙了。”

朱標不解,“父皇,怎麼這麼說?”

老朱輕笑,“朱標,你說挑選最好的老師,就能教出好學生?那爲什麼張先生要把兒子送去濟民學堂?爲什麼你二弟、三弟,被幾個翰林教的兄弟反目?按照他們這麼弄,咱看教不出幾個真正的人才,反而教出了一堆士大夫!”

朱標大吃一驚,再看這套方略,結合老爹所講,他漸漸意識到了什麼,“父皇,這是誰給四弟設計的?他,他斷然想不出來啊!”

朱元璋微微一怔,意味深長道:“這路主意,不像是張先生的手筆,老四身邊,有能人了。”

朱標皺眉道:“父皇,爲什麼不是先生的手筆?”

朱元璋一笑,“要真是先生出手,他多半會主張平分草原,從普通部民下手。那纔是堂堂王道!而不是這種,出手之間,鬼氣森森,帶著無窮無盡的算計。”

老朱說完,認真看著朱標,“你四弟,可有點不一樣了。”

朱標怔了怔,笑道:“不管怎麼樣,他都是我四弟,兄弟之情,情比金堅,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老朱深深吸口氣,終於點頭,“好啊,回頭叫上你的弟弟妹妹,咱們一起吃個飯。”

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章 論守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章 論守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
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七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濟民學堂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後人的財富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把鷹犬變成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六章 論守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六章 論守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四百六十一章 老朱的處罰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八百零四章 老朱的信用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桌菜,兩桌客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門下省考試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八百八十五章 太子的困惑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七十章 飛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峨边| 通化市| 边坝县| 朔州市| 和平区| 昌都县| 和林格尔县| 揭东县| 老河口市| 安吉县| 阳城县| 连州市| 恩平市| 崇阳县| 丹江口市| 和龙市| 平乡县| 吉木乃县| 西吉县| 古丈县| 宜春市| 宿松县| 酉阳| 新建县| 凤翔县| 莱州市| 库尔勒市| 莱州市| 韶山市| 裕民县| 北宁市| 邳州市| 凤翔县| 广宁县| 天水市| 正定县| 永州市| 陆川县| 自贡市|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