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

一個能把子孫名字弄成元素週期表的人,藝術細胞確實不多,朱元章一直在想,這個九鼎,到底要弄成什麼樣的。

他沒有思路,可問題是這一次張希孟也沒有思路了。

上輩子張希孟倒是見過一些青銅鼎,但問題是那都是先秦的產品,在華夏大地早就不流行了。

現在想要弄一套九鼎出來,尤其是要代表各地,要有象徵意義,又要神聖莊嚴,還要精緻好看……總而言之,要有豐富的意涵。

這活兒絕對不簡單,甚至不亞於給此刻的大明弄一套國旗、國歌……想到了這裡,張希孟還真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主公,要不這樣吧,咱們發個懸賞,鼓勵全國百姓,人人蔘與,提出方案,然後在衆多方案當中,選擇一個。作爲華夏金鼎的樣式,主公覺得怎麼樣?”

“懸賞啊?”朱元章愣了一下兒,“還要咱花錢?”

“主公可以不花錢,這事臣可以代勞,多少錢都行!”

“不行!”朱元章一口回絕,開玩笑,他難道還聽不出來?這玩意代表九州華夏,身爲天子,咱不花錢,讓別人花錢,那咱還是天下之主嗎?

難道這江山要改姓張了?

開玩笑!

“張先生用不著操心,此事咱親自下旨,你可以歇著了!”

朱元章說完,立刻轉身離去,根本不給張希孟插手的機會。

看著老朱的背影,張希孟只是笑……我雖然不出錢,但我可以參與設計啊!而且就算我不參與,我還有兒子,還有學生,讓他們發揮一下本事,也是不錯的。

很快這道旨意就傳了出去,所到之處,老百姓像是過了年似的!

聽見沒有,咱皇帝陛下要鑄造華夏金鼎,要代表赤縣神州,作爲國家象徵……這是多大的手筆,多大的榮耀!

光是設計獎金就高達九十九萬貫!

沒看錯,難得朱元章這一次不摳門了,甚至可以說不惜血本,光是一個設計獎金,就有近百萬貫。

誰要是最終入選,就能得到這一大筆獎金。

皇帝陛下,如此康慨,自然不是無緣無故的,實在是這件事太重要了。

朱元章已經把大部分國政交給了朱標,甚至說出了九鼎鑄成,禪讓皇位的話。

也就是說,這是老朱皇帝生涯的最後一件大事。也是華夏大地,新篇章的開啓,繼往開來,放到多高的位置上,也不爲過。

消息很快傳到了星子縣,張承天沒來多久,就聽到了這消息,他迫不及待跑到了濟民學堂……“劉山長,趕快讓所有人行動起來,咱們號稱天下第一學堂,人才雲集,如論如何,要把這個榮耀搶到手!”

不用張承天多說,劉三吾,景清,還有好些濟民學堂的老師,全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只是在學堂裡面,還有幾個有點拎不清的老師。

“當下大明雖然是盛世,但大動干戈,鑄造金鼎,是不是靡費太多?得不償失啊?有這個錢,撫卹百姓,賑濟災民,豈不是更好?”

聽到這話,張承天簡直想笑了,“要是哪裡有災民,朝廷沒給撫卹,大可以上書啊!向報社投書也行!不要空口說白話!而且諸公難道不明白,這個華夏金鼎,可是代表大明的形象,金鼎鑄成,匯通天下,是要伴隨著金融貨幣統一的!”

景清立刻站起來,眼睛瞪得老大,“承天,你沒撒謊吧?這事確實?”

張承天哼了一聲,“我騙你這個幹什麼!這可是我孃的建議,知道不?大明銀行的提舉,她的意思,要建立一整套貨幣體系,華夏九州,包括周圍屬國,悉數使用同樣的貨幣,方便商貿往來,人員交流。我再明白點說,這次鑄金鼎,也是相當於當年齊桓公會盟諸侯,是要確定規矩的!”

聽到這話,衆人再也沒有多餘的話了。

全都把心思放在了金鼎方案實際上……大小,尺寸,樣式,鼎上的圖桉,銘文,各種寓意……這還真不是一件小事。

沒有一處能馬虎的,千秋萬代的事情,誰敢馬虎啊!

咱不說那一筆獎金,光是能通過之後,留下名字,就已經是光宗耀祖了。

想想和氏璧吧,不就是秦始皇用和氏璧摳了個傳國玉璽出來,從此人人皆知,

這一次弄出華夏鼎,如果有個別名,叫王氏鼎,李氏鼎……那可真的給老祖宗爭光了,比什麼榮譽都要尊貴萬倍。

濟民學堂的師生,包括廚房打飯的,都在討論著金鼎的事宜。

隨後消息也擴散到了貴州方向,名聲赫赫的龍場中學,也得到了消息。

張庶寧先是眼前一亮,隨即陷入了巨大的喜悅之中。

“有辦法不?咱們把這筆錢掙到手?”

夏知鳳挺著粗大的腰身,懶洋洋靠著,隨後道:“我只會算數,讓我弄這個,保證設計一堆複雜的圖形,肯定不夠美觀,要不你去找黃觀商量一下?”

張庶寧翻了翻眼皮,無奈道:“黃觀他會讀書,會考試,但是琴棋書畫這些,也只是平平,跟我半斤八兩,沒啥優勢。”

這個半斤八兩,可真不算啥誇獎……張希孟就沒啥藝術細胞,這些年也沒有寫詩填詞的動作。

雖然早些年,有人傳言,說張太師填詞極爲高明,甚至藍玉還挖空心思,想要弄到張希孟的詞作。

但是直到目前爲止,也沒誰成功過。

張希孟不會詩詞,也不懂作畫,張庶寧遺傳老爹的毛病,這方面也是一塌湖塗。

按理說黃觀是個大才子,該有些天賦纔是,但是黃觀偏向實學,對藝術類的也沒啥天賦。

總而言之,就是倆理工男,加上一個理工女,他們雖然想要一試身手,但終究沒有頭緒。

“庶寧,你這麼在乎這事幹什麼?難道是想要九十九萬貫獎金?拿來辦學?你總不會打算自己花吧?”

張庶寧嘿嘿一笑,“雖說拿到了錢,我大概會捐出來,交給學校。但我還有另外一層考慮,或者說我爹折騰這事,不是隨便想的,他有深遠的想法!”

夏知鳳眼珠轉了轉,突然道:“你的意思,師父想要藉助這次鑄造金鼎,籠絡人心?”

張庶寧用力點頭,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想想吧,這些年來,大明拿回了燕雲之地,收復了遼東,甚至把高麗也併入了版圖。

然後是漠南,漠北,北海周圍,河套,西域……這麼多的地盤,都是最新拿回來的,也包括雲南,安南。

稍微梳理一下,就會知道,安史之亂以後,兩宋以來,中原大地,到底有多衰敗。

故土丟失,文明萎縮,大不如前。

如今大明雖然把這些地方拿回來了,但是對不起,多數的地方,還因爲時間太短,存在著重新反叛的可能。

面對此情此景,除了強力鎮壓,推行教化之外,再有就是通過舉辦大型活動,凝聚人心,塑造積累共同的記憶。

試想一下,還有什麼比設計一尊華夏金鼎,更能激動人心的。

通過廣泛參與活動,調動人心,就算是沒有入圍,也能科普一下,何爲華夏,何爲九鼎?

這種級別的宣傳活動,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

朱元章捨得拿出這麼多錢,就是看出了其中的門道。

“西南百姓,剛剛歸附,改土歸流,有那麼多人,連漢字都不會寫,我們藉著這個機會,把九鼎的概念傳播出去,這可是多少錢財都買不來的。”張庶寧笑呵呵道。

聽到這裡,夏知鳳終於來了精神,連忙站起來,就往書桌前撲去。

張庶寧急壞了,“你小心點,肚子裡有孩子呢!”

他連忙跟過去,生怕有什麼閃失,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要知道,這可是張家的三代。

張希孟和江楠那裡好說,像是老朱,馬皇后,包括朱標,他們都盯著呢!

這個孩子的值錢程度,絕對在皇孫之上。而且還有一層,張希孟一直盼著有個女兒,現在看來,希望不大了。

要是能有個孫女,也算是彌補遺憾。上了歲數的人,都是隔輩親,張庶寧還挺想瞧瞧,老爹會怎麼對待這個孩子。

西南諸省,都有了動靜,北平那邊,也不能落後。

齊泰,黃子澄,練子寧,這幾位臥龍鳳雛湊在了一起。

“雖然燕王殿下去了天竺,但是咱們北平也不能落後,應該代表北方,把這個榮耀拿到手裡!尤其是要讓濟民學堂和復旦學堂明白,咱們北平大學堂,是和他們並駕齊驅的!”齊泰擲地有聲。

黃子澄翻了翻眼皮,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反正在很多人的眼睛裡,咱們還是差了一籌……畢竟衆所周知,大明只有兩所大學而已。

方孝孺卻說道:“我看你們也別盯著金鼎設計,咱們應該打開思路,想想別的。”

“別的?還有什麼?”

方孝孺呵呵一笑,“要鑄造這麼大的金鼎,那必須有足夠的模具,咱們北平別的不行,但論起工業製造,咱們絕對天下第一!我琢磨著,咱們要把模具拿到手,另外呢,咱們是不是要造個運輸工具,能夠用來運送金鼎?光是有軌馬車可不夠啊!”

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
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陛下給你們膽子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人間之屑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三十六章 最難的考試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二百五十四章 張李同心,其利斷金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八十六章 緩稱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篇文章撬動天下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八十章 士大夫的葬禮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五百三十七章 御用佳品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八百五十章 一不小心成功了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五百四十四章 咱要留在應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著!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珠海市| 通辽市| 和田县| 宁海县| 时尚| 鄯善县| 托里县| 浦县| 常山县| 奇台县| 马关县| 桃源县| 辽源市| 客服| 白城市| 中方县| 敖汉旗| 中牟县| 芷江| 绍兴县| 麦盖提县| 永修县| 石台县| 额尔古纳市| 海晏县| 勐海县| 延边| 临颍县| 石台县| 望谟县| 瑞金市| 耿马| 安陆市| 平陆县| 从化市| 沿河| 菏泽市| 屯昌县| 涞源县| 新乡县|